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神笔聊斋-第2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您可能治病?”

    道士放下茶碗,眼睛扫视一圈,说道:“列位施主,小道姓苏,在未出家门之前,就是在沂水行医,当时就挂了这个【同人堂】的名字,在沂水也是有响当当的名声,后来得了仙缘,拜师在龙虎山张天师的门下,修炼的是长生不死执法,御雷降妖之术,个中能耐如何,你们可以找一个沂水人打听打听,也是因为小道尘缘未尽,不能超脱,于是师傅让我下山,救人之危,济世之穷,积一千七百善功方才回山,因此为了济度世人,我便用了这太极葫芦,炼了百草灵丹,能医世间八百八十四病……”

    苏阳默默的放下了茶碗,原本苏阳把他当做是撞牌子的,可没有想过,假李鬼碰上真李逵,这人是打着他的名号招摇撞骗的,并且骗到了他的跟前来了。

    “道长就是沂水有名的苏神医?”

    百姓闻言,纷纷往道士身边靠,很快就围成一团。

    “自然。”

    道士闻言,傲然说道。

    百姓们立刻就往道士身边围了上去,纷纷要买药。

    “道长,俺娘咳嗽,想要在您这里买一丸药,这药能治咳嗽吗?”

    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问道。

    “自然能治。”

    道士拿过身边的葫芦,在里面倒出来了一丸红色药丸,对小伙说道:“似这等药丸,原本都要一两银子,看你孤苦,就收你四钱算了。”

    小伙连忙从怀里拿出银子,称量四钱,和那个道士进行交易。

    “道长,我爹耳朵聋了,这药能不能治?”

    又有一个三十来岁的人问道。

    “可以。”

    道士又倒出了丸药,对众人说道:“我这药能够治疗人间八百八十四种疾病,眼瞎耳聋都不在话下,这眼瞎者是肝脏郁结,耳聋者是肾脏衰弱,只要人的五脏六腑通了,世间的病症也就都没了,而我这一丸药,正是能通一身经络的药丸。”

    周围的百姓们大多数都不懂这些药理,一听道士如此说,便觉真有道理,纷纷上前准备买药。

    “道长。”

    苏阳也凑到了前面,看着道士,说道:“你说你是苏大夫,我们也不能分辨清楚,不过我听说这苏大夫在沂水当众降服了一个狐妖,是有神通能耐的,您要先给我们露两手,才能让我们相信您就是苏大夫啊。”

    苏阳的这话让冲动买药的百姓们一顿,纷纷站定,个个看着道士,希望这个道士能给他们露出两手。

    “也好。”

    道士看着周围的人这么多,笑道:“今日我就让你们知道一下道家的三味真火。”行走江湖,他自然是有手段傍身的,道士一搓手,在这手上立刻便燃烧起了青绿色火焰,同时冒出了白烟,旁边人见状,纷纷称奇。

    蓝色火焰在道士手上燃烧,却丝毫不烧手掌,这就是道家的三味真火吗?

    “这是磷火。”

    苏阳指着道士的手,说道:“这火焰是磷火产生的,现在的天气很热,磷火自己都会烧起来,何况他搓了一下,并且他手上早早抹了面糊……你们应该都能闻的出来,看,火要灭了。”

    苏阳指着给周围的人做介绍,旁边的人在一旁看着,这道士手上的火果然是一点点的灭了。

    “再烧一个!”

    苏阳对道士说道:“再烧一个才是三位真火。”

    道士脸上一阵青,一阵紫,这般在大庭广众之下拆穿,对他来说不仅是颜面尽失的问题,连自身的安全都有了问题。

    周围的百姓们见状,知道眼前的人就是一个江湖骗子,适才买他药的人将药丸扔了回去,在他身上夺回了四钱银子。

    “公子,你是怎么看穿他的?”

    旁边有百姓问苏阳道。

    “我也会变两手戏法,看穿了他的把戏罢了。”

    苏阳笑道:“他的这种把戏只能算是小把戏,登不得大雅之堂,我也有一个把戏,你们要不要看看?”

    百姓们闻言,自然表示想看,瞧苏阳会有什么把戏手段。

    苏阳瞧瞧地上的道士,又瞧瞧周围的百姓,大步向着道士身前走去,到了道士身前,顺手一抓,这道士全身衣服便罩在了苏阳的身上,原本苏阳身上的春秋衣衫尽去,将那道士的葫芦挂在腰间,钱囊直接扔在茶摊桌上,起身就离开了这里。

    这算是把自己的马甲穿起来。

    百姓们不了解苏阳的这一用意,纷纷鼓掌叫好,看着地上光秃秃的道士,先是将他打了一顿,这才抓着他送去见官。

    ps:接下来你们就等七点吧……顺便求票

 第四十六章 上官香儿

    你会使乖,别人也不呆,你若爱财,须从正处来,常言道做善好消灾,偏你无善难担待,使机谋把心胸坏,转眼桑田沧海。

    苏阳披着破烂道衣,腰间挂着一个药葫芦,洒然的走在淄川街头,名声对苏阳来说虽如浮云,却也见不得旁人随意败坏。

    现在穿的这一身道褂虽然破烂,好歹也是一个过夏衣服,比起适才那春秋锦衫要更自在一些。

    淄川县城在当下并不大,不过是几条街,几个胡同,苏阳迈动脚步,兜兜转转,没过多久便将这个淄川城转了个大概,瞧着淄川城比起三个月之前确实更为繁盛,只不过有一点,就算是苏阳灭了青头帮,但是淄川的赌博却并没有就此打掉。

    仍然有许多人沉迷在赌博之中,而这些苏阳慧眼观瞧,看的明白。

    不过总体上看,淄川还算不错,整体都在往好的地方发展。

    苏阳对王舜英也颇为满意,若是他来到了淄川,束手委命,那算是苏阳白救他了,而来到淄川能够为民做主,这自然就是好官。

    兜兜转转了一圈,苏阳来到了东兴楼。

    当初在淄川的时候,苏阳在东兴楼里面住了好一段时日,并且给东兴楼的小二一桩富贵,现在又来到了东兴楼,苏阳看着东兴楼热闹非常,除了在这里往来的食客之外,旁边还围了不少的摊贩,有卖梨的,有卖枣的,而能够围这么多人,全因在东兴楼里面有一个三十来岁的说书先生,此时这先生口若悬河,说着一事。

    “话说当年先皇在世的时候,有奸佞专权,而河南周口那里正闹饥荒,当时的太守是李涉,这是一个恶官,当时他正在升迁关口,于是就瞒报饥荒,朝廷也就没有粮食下来救济,以至于那里百姓离乱,纷纷逃荒,而李涉这狗官却生怕这些逃离百姓影响自己,在各大要道均派官兵,只要看到有人要逃,就要将饥民杀了,更有官兵时时下乡搜捕,那时百姓不愿饿死,纷纷寻荒僻之路四散而逃……”

    说书先生说起这些抑扬顿挫,说起百姓苦难声情并茂,很容易就勾住了在场的百姓,也勾住了过路的苏阳,于是立在人群中听说书先生继续讲这个故事。

    “当时在那里有一个百姓叫做徐信,他有一个妻子崔氏,生的貌美如花,但是饥荒年间,粮食不多,又有官兵侵扰,两人也料定在这难以过活,就把家中细软一收拾,徐信带着妻子往洛阳,青云方向而逃,这逃到了半路的时候,就听到了一阵阵杀喊之声,原来是官兵杀来了。”

    说书先生一悲叹,说道:“那时节的官兵们不比现在,当时朝政,武备松弛,军中没有纪律,那些官兵们若是让他们杀贼,他们万万不成,但是他们碰到了百姓,抢钱抢女人,个个耀武扬威,以一当十,徐信也是有两下拳脚功夫的,但怎么能抵挡住那些贼兵?他舍命奔走,四下都是哭喊声音,回过头去就不见了崔氏。”

    乱离之苦,苏阳听到之后也叹了一下,不过更让苏阳在意的,是这个说书先生在将故事的时候夹杂的一些东西。

    比烂可以,踩一捧一不可取嗷。

    “徐信在乱军之中也无法寻找,只能前行,如此几天之后,悲叹作罢,恰逢在这时候碰到了一女子,单衣蓬首,露坐哭泣,这女子的年龄和崔氏一般,让徐信动了恻隐之心,救护了这女子,两人一来二去就成了夫妻。”

    “日月如流,恰逢齐王入京除奸,像李涉那个奸贼原本官居三品,却被齐王活剐市前……”

    说书先生说到此处的时候,百姓们连连叫好,而后又听说书先生说了齐王善政,流离在外的人各自还乡,徐信和乱离之中得到的女子王氏做夫妻已经三年,而回乡之后,却碰到了一个男子叫做列俊,这列俊便是王氏之夫,在乱离之中也另娶落户,夫妻见面,不免一阵痛哭,而列俊带自己新娶的妻子来见面之时,徐信也放声大哭,原来那列俊在乱离之中娶的妻子就是徐信的妻子崔氏……

    “当夜徐信和列俊便拜做八拜之交,妻子各自归还,双镜团圆,而后两人通家往来,皆有资产。”

    说书先生说道:“列位,这一事虽有伤风化,却也十分奇巧,但若是没有齐王入关,杀了李涉,徐信和列俊两人又怎能辗转回乡,有此等日子?”

    百姓们听到这些,各自点头,纷纷称是。

    “哼!”

    一冷哼之声传来,苏阳听此声甚是耳熟,抬眼往楼上看去,只见一娇俏“公子”穿月牙白衫,浑身上下一尘不染,手中打开世尊辟魔扇,扇着扇子从楼上走了下来,泠泠若寒泉浸玉,明洁若寒山叠叠,淡淡的瞧了那个说书先生一下,说道:“胡编乱造!”

    说书先生瞧见“公子”斥他,连忙拱手,问道:“公子,我这句句属实,你说我瞎编乱造在何处?”

    “懒得理你!”

    白衣公子根本不和他辩解,呼喊了东兴楼的掌柜,在钱袋里面抓出一把银子,说道:“让这个胡言乱语的人走,我不想听。”

    掌柜的一开始是不愿赶的,但看到了钱,立刻就变了脸色,回头就带着新来的店小二开始轰人,将那个说书先生给赶到了外面。

    “哼……”

    白衣公子见状,这才欣喜,手中摇着世尊辟魔扇,扇出的清风吹得她发梢轻动,在外面走了几步,看到了卖梨的摊子,瞧见这些梨子个大饱满,直步走了过去,说道:“你这梨子不错嘛,看卖相都赶得上灵谷寺的鸭梨了,不过灵谷寺的鸭梨要到金秋时节才能吃得上,你的这梨子是怎么种的?”

    灵谷寺位于金陵紫金山下,也就是苏阳祭天的钟山,而在灵谷寺里出产的鸭梨,樱桃是为金陵一绝,只有金陵城的达官贵人们才能吃得上。

    眼下的这个白衣“公子”便是金陵人,苏阳和她相熟,这正是瑞王府的小郡主上官香儿。

    一别数月,上官香儿多了几分英姿,少了一些在金陵时候,不断靠在苏阳怀里叫太子哥哥的娇憨。

    她怎么会来到这里?

    苏阳审度着上官香儿。

    “怎么种的……”

    卖梨的小贩愣了一下,说道:“就是山上种的。”

    上官香儿摇摇头,把扇子插在腰间腰带处,伸手拿了两个梨子,轻轻嗅了一下,说道:“梨子挺甜的,多少钱?”

    卖梨小贩看上官香儿这般豪爽,立刻伸出手来,先比出来了三个指头,而后立刻变成五个指头,狮子大开口道:“五两银子!”

    五两银子?

    这价钱一说出来,周围的百姓和小贩们都惊呆了,个个吃惊的看向小贩,而那小贩却看向上官香儿,坚定的说道:“不错,五两银子。”

    适才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