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魔王娇养指南-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宅子立刻就安静下来。

    听着男孩的脚步声远去,然后是木门关闭的声音,徐氏伫立原地半晌,才艰难迈步,往外头走去。

    脚步沉重,像是灌了铅。

    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草丛中又有秋虫啾鸣。

    徐氏不知道那奇怪的一大一小所为何来,他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除了留下一段莫名其妙的对话,似乎对局势没有任何改变。

    然而神奇的是,自己变了。

    她不想死了,她有孩子。

    ¥¥¥¥¥

    走出朱家,千岁用力戳了戳男孩的胸口:“不懂装懂,小P孩你还想不想攒起愿力了!”

    她的指头正好点在木铃铛上,然后——

    穿了过去,仿若无物。

    千岁沉着脸收手,心里暗叹。真是可笑,对她来说这东西没有实体,能够让她栖身,却无法直接触碰。

    男孩一手指着朱家的大门,一手拽出脖子上的木铃铛,对她连晃两下。

    千岁冷笑:“你动了恻隐之心?”

    “恻隐”是什么东西?男孩歪了歪头,不解。

    “就是同情心!”千岁负手而行,抬腿就踢飞了路面上一颗石子儿,正好打在别人家大门上,咚地一声。“光知道同情,没有手段怎么行?你知道么,在你叩响朱家大门之前,她已经往厨房梁上挂好绳圈,打算上吊自尽了。”

    男孩吃了一惊。

    “既然是朱涣引动天机,我们又不能逆转前因,那么与他有关的人、事都要尽量妥善处理。假使你替徐氏报了仇,她夙愿一了,在人间再无挂念,于是两腿一蹬下黄泉去了,那么这事就可能办得不算完满,到手的愿力就太少了。你费了恁大力气,却没争取到木铃铛的报酬最大化。那真真叫作事倍功半!”

 第13章 好心

    男孩直勾勾盯着她,目光沉沉。所以,她并不是真想剜出徐氏肚里的胎儿,只是吓唬人家?

    千岁哼了一声又道:“你们人类执念太深,只能看得清自己所失,鲜能记起自己所得。”

    执念是什么?

    “或因求不得,或因不甘心,或因放不下,而坚持太过,那就是执念。”她知道男孩理解不了这个概念,拍了拍他的心口位置,“化开她的执念,她才不会寻死。现在,懂了么?”

    男孩似懂非懂。

    千岁明白自己说的这些,对一个八岁孩子而言太过艰深。可是她也没料过,木铃铛这等天下至宝会落在一个小乞丐手中!

    这算是什么狗P的天意?

    吱呀,被石子儿踢中的那扇门打开了,有个老太婆躲在里面探头探脑。她看见男孩微微一怔,眼里透着谨慎,却没有出声询问,很快又关闭门扉。

    这一路走来,也遇上了两三行人,都是这条巷子里的住户。大家行色匆匆,都是低头快走。

    城主府的命案,就像是盘旋在人们头顶上的阴影,挥之不去。这个弹丸小城的居民,心头恐慌难消。

    千岁默默感受这种氛围,一边对男孩道:“你换了这身装束,见过的人也越来越多,他们难免起疑。唯今之计,要尽快做完木铃铛的任务,离开黟城。”

    小城里来了个生面孔的男孩,在熟人社会,这种讯息也会快速传播。在黟城耽搁越久,那伙黑衣人得到风声的概率也就越大,他们迟早会把他和当时的小乞丐关联起来。

    到得那时,或许就是杀身之祸。

    “现在,你想好怎么替朱涣报仇了么?”

    男孩默然。方法哪是那么容易想的,他们在暗,对方也在暗。

    快要走到巷口,两人却停下脚步。

    前面就是南大街了。平日里街上没几个人,现在却灯火通明,卫兵来回巡弋。

    命案发生以后,全城警戒,夜里有宵禁。先前在居民巷里也就罢了,现在男孩可不能在众目睽睽之下走过主街去。

    他没有合适的身份。

    男孩看向千岁,眼里有询问。这女人神通广大,就没办法助他瞒天过海吗?

    千岁难得秒懂他的眼神,摊了摊手:“换在全盛时,帮你潜行不过举手之劳;可现在么,没有余力。”

    也就是说,不成了。

    男孩想了想,转身就往回走。

    “去哪?”

    他揉了揉眼,比了个睡觉的手势。

    千岁:“……”这小子心可真大。

    罢了,夜已过半,今晚就到这里罢,再折腾就天亮了。

    两人折回刘诠家。千岁提着他翻过围墙,穿堂入室,没有惊动任何人。

    屋里只有一张床。

    男孩看了看她,睡觉么?

    “你睡吧。”千岁走到角落,抱起那只奄奄一息的白猫,“我还有事要做。”

    毕竟年幼,男孩其实已经很乏了。他躺到床上,才打了个呵欠就睁不开眼。

    沉入梦乡之前,他望见猫儿被放到桌面上,千岁抚着它,指尖发出一点柔和的微光。

    那光照亮了她的眉眼,软化了她的凌厉,让她看上去像慈眉善目、救苦救难的神明。

    当然男孩知道,这只是假象。他隐约觉得奇怪:花力气去救助一只猫,这女人有那么好心?

    然后,他就睡着了。

    ……

    次日天晴,阳光明媚。

    刘诠特地出门买了早点,也有男孩一份儿。

    芝麻烧饼和羊杂汤。

    刘诠的老娘牙口不好,羊杂自然是咬不动的。老太婆一边喝着豆浆,一边打量男孩。才睡过一觉,家里突然就多了个孩子,真是古怪。

    刘诠笑呵呵对她道:“还记得肇县的老王?”

    “那个老鳏夫?很多年没听你提起了。”

    “就是他,娘记性真好。”刘诠夸了一句,紧接着就道,“他要出趟远门办差,时间挺久,就把儿子暂时寄到咱家来。”

    老太婆哦了一声:“昨个儿怎没听你说起?”这么一碗羊杂汤就要十文,刘诠平时哪里舍得买,如今竟然特地出门给他打上一碗。

    别人投注过来的眼神,男孩从来视若无睹,只是闷头用饭。

    刘诠嘿嘿一笑,摸了摸自己脑袋。不是他喜欢撒谎,可是老娘最讨厌满街跑的小乞丐,他们不仅讨饭还偷钱。

    “害羞还是不会说话?”再不讨喜的孩子,进门总要叫人吧?可这男娃从头到尾一声不吭。

    刘诠吞吐两下:“这孩子,嗓子有点儿麻烦。”

    原来他领了个小哑巴回家,难怪先前不敢说。老太婆瞪他一眼,才问男孩,“好吃么?”

    这孩子也太吓人了,比巴掌还大的烧饼,十几次呼吸的功夫就能啃完。她和儿子才说了几句话啊,男娃就吞了三个大烧饼。

    他只顾着喝羊杂汤,抽空点了点头。

    热乎乎的鲜汤,香喷喷的饼子,他从没吃过这样的好东西!

    一张嘴好像都不太够用。

    老太婆把盘子里最后一个烧饼也夹进他的碗里,“长身体的时候,要多吃点。”

    他毫不客气,拿起来就啃。过去几年的流浪生活教会他,吃东西千万不能矜持,否则就要饿肚子。

    吃过早饭,老太婆就拐着杖去院子晒太阳了。

    男孩正舔着指头上的芝麻粒儿,刘诠就凑过来低声道:“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孩子动作一顿,刘诠就赶紧摆手:“我不是催你走啊。反正你在城里举目无亲,不如认我作义父,今后就住在我家如何?”

    他早年丧妻,膝下无子,如今年纪大了,家里又无余财,城里的女人未必看得上他。不如收养这个孩子,家中可享天伦之乐,他自己也算真正报答人家的救命之恩。

    男孩没有吱声,像在考虑。

    院里,老太婆唤他。刘诠笑道:“你慢慢想,不用急着回复。”说罢,站起来走了出去。

    他的老娘就站在院门边上,把他招到身边才低声问:“这孩子要在咱家住上多久?”

    “少则几日,多则两三月吧。”刘诠打算先应付掉这一关再说,“你也知道,出趟远门回家,哪有那么准时。”

 第14章 猫

    “不懂甚礼数,又是个哑巴!”老太婆哎了一声,“你看别家的孩子,小嘴都可甜哪,这个就像闷瓜……”

    话未说完,墙上突然掉下一样东西,“咚”一声就砸在她身上。

    眼前一花,老太婆吓得往后一仰,幸好刘诠眼疾手快扶住她。

    两人定睛一瞧,跳下来的竟然是一只白猫,长得油光水滑,浑身一丝杂色都没有。它跳下来时还踢了老太婆一脚。

    也不知有意还是无意,这一脚准准地蹬在她心口上,然后就昂着头一路小跑,旁若无人地消失在屋后。

    两人这才反应过来。

    猫儿不大,劲儿不小,老太婆被蹬得胸口直发堵,好半天才缓上一口气,不由得骂了一声:“吓我一跳,哪来的死猫!”

    刘诠却觉得这猫看起来很眼熟——不就是先前他送给小乞丐那只么?昨儿还奄奄一息,真就要变成死猫,怎地今日突然生龙活虎?

    好生邪门。

    ¥¥¥¥¥

    午后天光正好,男孩沿着主街往北走。

    他今日换过一身青布衣裳,后背还负着一只竹篓。这篓子是他从刘诠家的厨房里借来的。黟城有许多孩子都这副装扮出门,帮助父母或者东家添购物件,因此他在人群里并不起眼。

    再往北走就是主城区,路上行人越来越多,有些行色匆匆,直往北门赶去。

    “听说北边城门开了,快快,说不定能出去了。”

    “我这批货在黟城压了两天,再耽搁下去保不齐要坏了!”

    北城门开了?男孩脚尖一转,也往北门而去。和收集愿力比起来,当务之急是尽快逃离黟城。

    他离北门很近,赶过去也不过一炷香功夫。然而紧赶慢赶终于赶到,城门方向却被挤得水泄不通,前方隐约还传来吵闹声,像是起了冲突。

    他身边的人都在翘首观望,然后窃窃私语。

    怎么回事?

    过不多时,千岁的声音就传入他耳中:“城门开了,但不给百姓通行。有几个汉子着急出城,和城守军起了冲突。”

    为什么?男孩知道她耳力惊人,听见几十丈外的动静只是小菜一碟。

    “开城门是因为……”千岁还在整理听见的讯息,“有大人物驾临,城里的头面人物都要列队相迎以示隆重。”

    正说话间,前方有马蹄声得得,像有人马进城。紧接着男孩前方的人墙就像拍上岸的浪潮一般往后飞快退去!

    若非他见机得快,这会儿大概已经被人踩在脚下了。

    城守军飞快在人群中辟出一条道儿来,护送百余骑兵通过。男孩踮起脚尖匆匆一瞥,望见最前头那人骑着大白马,享受着前呼后拥,往署衙去了。

    边上的黟城居民都在议论,一时倒没顾得上发火:

    “陪在边上的不是署尹大人吗?”

    “还有刘大官人,还有徐老爷!”

    徐老爷是当地首屈一指的富户,黟城的粮食铺子基本都是他家开的。

    “看来上头派来的大官了不得,不然怎么能劳动他们出迎?”

    众人提及的署尹,男孩也望见了,他的确陪在新来的大人物身边,可是脸色难看得紧。

    很快,城门重新关上了。城守军再次强调全城仍在戒严期,然后疏散了人群。

    走不成了,男孩往城门方向望去最后一眼,转身折返回去,只得仍按原来计划行事。可在这时,千岁忽然“咦”了一声,像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