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龙象-第4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姬权虽然并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但此时他对自己皇弟的猜测,倒是并没有太多的出入。

    手拿姬家祖剑的姬斐走在队伍前方,看着欢呼的人群却是眉头紧皱。

    他做了一个很大胆也很冒险的决定——

    当得知父皇被李丹青杀死的消息时,姬斐整个人都是懵掉的。

    在此之前,他谋划了很多。既有关于如何应对姬权,也有如何在姬齐那里取得宠幸,夺得太子之位的,甚至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例如姬齐死后,姬权继位自己该如何行事。

    但做这些谋划都需要时间去慢慢推演、落实,而非一撮而就。

    姬齐突如其来的死亡,彻底打破了姬斐的谋划,姬权顺利的掌握了神御宫,神御宫中的一切,姬斐的处境瞬间变得极为艰难。

    姬权派出了大批人马围堵在他的府门前,虽然并未有太多的限制他的人身自由,但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监视着,他想要联系南疆亦或者调动在武阳城中的势力都会落入姬权的眼中,对于已经掌握了先机的姬权而言,只要自己有半点异动,便会被他以此为由,轻则关押入天牢,重则身首异处,甚至想见一见自己的母亲,都同样是难上加难。

    姬斐急得宛如热锅上的蚂蚁,而这时自己一位平日就跟在自己身边的太监却忽然在一日午饭时,偷偷递给了自己一张纸条,纸条上的内容很简单,无非几个字眼而已:欲救己,先救人。

    姬斐意识到这似乎是某些极为重要的讯息,于是乎他在府门中以歇息为由,终于寻到了与那宦官独处的机会。

    这才从他嘴里知道,这消息的传递者是他门下的一位小太监,小太监给了他这个纸条并且告诉他,想要脱离困局,就要先救下李丹青,而至于如何救,方法也很简单,就是想办法说服姬权在今日的大典上当着所有人的面,审理李丹青。

    这其实不是一件特别难的做到的事情,昨日姬斐还是费了些口舌,便让姬权答应了这事。

    但麻烦的是,如果李丹青没有办法在这场审判中给自己脱罪的话,李丹青固然会丢掉性命,而姬斐同样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昨日他向姬权提出那样的建议,看似逼宫,实际上却也表达出了另一个意思:待到这登基大典完成之后,他便会改口称呼姬权为陛下,也就是说是承认了姬权作为武阳皇帝,而一旦他这样做了,便等于封死了自己所有的退路,日后真的想要再做什么,那也是名不正而言不顺了。

    故而,此刻姬斐的心中其实是有些后悔的。

    虽然自己对于那位递来消息的太监是百分百的信任,但将这消息传给他的小宦官可就来路不明了,他昨日夜里越想越不对劲,便让人去查了查那小太监,可那位小太监却像是人间蒸发了一般,不见了踪影,怎么找也找不到。

    这保不齐是姬权给他设下的陷阱,让他跳到了里面去。

    毕竟他仔细的想了想,却是如何也想不到李丹青能够在这场困局中脱罪的可能。

    倒是自己的提议,不仅让自己陷入了进退两难的陷阱之中,而姬权能在今日的大典上让李丹青亲口承认自己的弑君之举,说不得还能让他的声威提升数倍,这此消彼长之下,他的抱负想要实现可就又难上了数分。

    想到这里的姬斐暗暗恼怒,昨日的自己也确实是被父皇的死所冲昏了头脑,失去了判断力,这才会如此轻易的相信这来路不明的消息。

    如今的他也只能暗暗期望,事情不会朝着自己担心的那样去发展。

    ……

    队伍缓缓的前进,终于穿过了内城,来到了外城。

    城南方向,百将街与天赐街的交界处,便是武阳朝的宗庙所在,姬权带着文武百官不如宗庙,依照着规矩焚香祷告,昭告列祖列宗,然后又祭拜天地,这个过程繁琐,且无趣,而作为寻常百姓的众人自然也没有机会去到这皇家重地观摩,只能在宗庙焦急的等候。

    宗庙外有一处占地巨大的高台,待到祭祀之事落下帷幕后,姬权便会带着文武百官来此,当真所有人的面,接过祖剑,再接受众人膜拜,这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走完了大典的流程,登基继位。

    而相比这件事情,早早的就来到此地四周围观的百姓们,显然更想看到的是——在姬权加冕之前,同样会在这高台上举行的审理李丹青的场景。

    在翘首以盼了足足一个多时辰以后,宗庙方向终于传来了动静,宗庙的大门被人缓缓打开,远远便可见文武百官组成的队伍朝着此处走来。

    人群开始喧哗,众人窃窃私语。

    “你们说今日真的会把那李丹青拉上台面上来审理吗?不会是以讹传讹的谣言吧?”

    “这可不对,这消息我可是听我在宫里当差的亲戚的说的,好些人都知道应该假不了。”

    “当众审理,这还是开天辟地头一遭吧?”

    “那有什么?那李丹青做了这样干的事情,横竖都是死字,我估摸着也就是走个过场!”

    “也对,那李丹青当真是胆大包天,这样的事情当真天底下也只有他一人做得出来。”

    百姓们热情的讨论着此事,而不远处的一群人,却眉头紧皱,相比于大多数挤在在高台四周的百姓而言,这群人所处的地方不仅有长凳供他们落座,同时四周还站满了甲士,见给他们围在其中,不让周围推搡的百姓打扰到他们半点。

    这样的优待,只是一眼便让人觉得这群人应当是出身高贵的皇亲贵胄,方才能有这样的礼遇。

    可实际上坐在其中的这群家伙,却几乎将忧心忡忡写在了脸上,他们时不时的抬头眺望高台方向,对于渐渐从宗庙中走出来的皇帝仪仗视而不见,放到只是看着稀稀落落站着几位官员的高台,似乎在寻找着些什么。

    他们自然不是旁人,赫然便是世子府的青竹等人。

    他们并非自愿前来观礼,而是朝廷的命令,站满了她们周围的甲士自然也不是前来保护她们的,而是监视。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们也是筹码,作为威胁待会会被审理的李丹青的筹码,让李丹青不要说出些什么不该说的话。

    毕竟,在姬权看来,李丹青是自己前来投降的,姬权多少有些担忧,一心求死的李丹青会说出些什么骇人之语,损了皇家威严。

    而就在这时,人群中忽然传来一声惊呼,之间一大群甲士押送着一辆囚车从街道外缓缓驶入此地,百姓们自发的让开一条道来,而囚车中,站着一个衣衫凌乱,双足与双手都被巨大的铁链锁住的身影,那赫然便是今日的主角,李丹青!

    看见此景,世子府中的众人纷纷脸色一变,刘言真更是下意识的握紧了手中的黑水刀,身子几乎是下意识的就要站起来。

    但一旁的青竹却抢先伸出手,将之摁了回去。

    “温君师姐。”刘言真困惑的看向青竹。

    在来之前众人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青竹的阻拦让刘言真不免有些困惑。

    “再等等。”青竹却言道:“世子既然让我们传递消息,他一定有自己的打算,先看看情况再说,这一步是最坏的情况下不得已才做的事情。”

    刘言真皱起了眉头,在她看来大抵已经没有比这再糟糕的情况了,不过事关李丹青的安危,刘言真倒是收起了自己素来跳脱的性子,她坐下了身子,暂时压下了自己的冲动,可放在刀柄上的手却并未松开。

    而与此同时,囚车被缓缓打开,神情狼狈的李丹青被数位甲士压着送上了高台,同时在宗庙中完成了祭祀的姬权也在大队伍的簇拥下来到了此处。

    穿着华丽长袍的姬权先是朝着台下的百姓点头示意,然后便在数人的簇拥下来到了高台上,他以胜利者的姿态看向李丹青,在礼官宣读完那番慷慨激昂的陈词后,龙椅被搬到了他的身后。

    三府九司的官员也来到了他的周围,刀笔吏也在一旁落座,所有的目光都在这时落在了李丹青的身上,周遭百姓们也停止了他们的喧哗,场面忽然寂静下来,他们知道,今日的重头戏就要来了。

    姬权坐下,俯视着被几位甲士强压着跪下的李丹青,眯眼问道。

    “李丹青,我问你。”

    姬权的声音低沉,带着几分平日不曾有过的威严。

    “我父皇是否是你所杀?”

 第一百八十二章 辩驳

    “我父皇可是被你所杀?”姬权的声音响起,他的语调中带着一股以往不曾有过的威严。

    文武百官,场下万民都在这时,将自己的目光投注在了那个四肢被捆着枷锁,动弹不得的年轻人的身上。

    李丹青低着头,嘴里喘着气,显然在提御司最高级的牢房中的日子并不好过,他就这样突兀的沉默了好一会。

    直到周围的百姓都开始等得有些不耐烦,也直到姬权皱起了眉头。

    “李丹青!我在问你话呢!”姬权爆喝一声,音量陡然被他提高了数倍。爆喝之中裹挟着的雷霆之威,让那些又开始窃窃私语的百姓们,一时间静若寒蝉,不敢多语。

    李丹青这时似乎方才如梦初醒,他缓缓的抬起头,看向坐在龙椅上的男人,他神色平静的言道:“不是。”

    这简简单单的两个字眼出口,却让周围方才静默下来的百姓顿时又发出阵阵惊呼。

    对于这场算得上是整个武阳朝历朝以来头一遭的公开审理,众人对此的期待大都并不是能见到李丹青翻案。

    毕竟没有人会对没有半点希望的事情,抱有期待——前日夜里那样的事情发生之后,武阳城但凡有些人脉之人,都可以打听到,宫中当时目击李丹青弑君的宫女宦官,便已过了三百人之数。

    要知道这三百人中,有的来路清白,而有的却是说不得被朝中哪方势力收买的耳目。

    人当然可撒谎,但让来自各方势力的人一同撒下一个谎,却是哪怕姬齐还活着都难以做到的事情。

    故而武阳城上下,对于这件事情倒是早有公论。

    他们并不觉得今日的李丹青有任何翻案的可能,他们只是在意李丹青弑君的原因。

    这其中会不会牵扯到什么朝廷辛密。

    毕竟对于普通人而言,再没有什么比上位者的丑闻更能让人津津乐道了。

    是关于李牧林离奇的死因?

    还是因为李丹青与长公主传得沸沸扬扬的不伦之恋?

    这些在坊间所演化出来的各种版本,荒诞离奇,若不是朝廷不允许旁人非议皇族,单凭这各种版本的传闻,只需要稍加修饰,便足以让那些说书先生,说上一年不重样的故事。

    故而,对于大多数只是想来听上一场猎奇传闻的百姓而言,在李丹青说出这话时,他们都面露异色。

    而坐在龙椅上,就在李丹青面前的姬权,同样眉头皱起。

    ……

    在审问李丹青之前,他已经盘算好了事情的规划。

    他之所以如此爽快的答应姬斐的要求便是因为他笃定李丹青没有翻案的可能,唯一需要担忧的只是李丹青会不会说出些有损皇家威严的事情来。

    但如果他能完美的将这件事情做好,那不仅会让姬斐对他在名义上再也没有半点可以拿捏的借口,同时也可以让武阳城的百姓对他心悦诚服。这固然是一个值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