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龙象-第4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你们真正的计划是想要彻底覆灭武阳朝对吗?”李丹青在这时问道。

    那辽人士卒嘴角裂开笑道:“这并不矛盾,大一统之后的天下国泰民安,世子也可以被分封为王,只要忠于大辽国,武阳朝如今的地界,我们可以分出大部分交给世子治理。”

    李丹青摇了摇头:“让完颜族长来做说客可真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所以世子的意思是还是要拒绝我们大辽国的诚意吗?”辽人士卒问道,但脸上却不见多少慌张之色,反倒平静得可怕,甚至嘴角还带着几分某些计谋得逞后的笑意。

    “大辽国没有诚意,所以我也谈不上是拒绝,不是吗?”李丹青却如此言道。

    “那可就真是遗憾啊。”辽人的士卒颇有些唏嘘的说道,而这话一落,他的身子猛然站起,在那一刻身形在也没有了之前的半点僵硬之感,反倒显得迅速无比,只是眨眼的光景,便杀到了李丹青的跟前,他的一只手抬起,做利爪状,猛然攻向李丹青的面门。

    李丹青身旁的公孙止对此措不及防,根本不带他回过神来,那暴起的辽人士卒已经杀到了李丹青的跟前。

    “世子小心!”公孙止在那时大喝道。

    但话出口之时,对方的利爪已经距离李丹青的面门不过咫尺之遥。

    而就在众人心头惊骇的刹那

    ,李丹青的一只手却在这时以快得惊人的速度伸出,死死的握住了对方袭来的手臂。

    那看似轻飘飘的出手,却蕴含着可怕的力量,对方的手臂被李丹青抓住,一时间竟然动弹不得。

    控制着这具尸体的完颜冕显然也没有料到李丹青的反应会这么快,他皱起了眉头,直直的盯着李丹青:“李世子很会藏拙嘛……”

    这话可没有之前那般试探亦或者调侃的味道,这是发自内心的佩服。

    完颜冕是实打实的武君级别的强者,虽然这具身体只是被他控制的傀儡,但在一瞬间发挥出来的威能,足以让许多神河境初期的武者措不及防,但李丹青却能如此快的做出反应,那外界传闻李丹青尚且未有进入星罗境的说法,自然就不攻自破。

    至少在不完全了解李丹青的手段之前,完颜冕自然会认为李丹青就是神河境级别的武者……

    有这样的感叹,当然也不出奇。

    李丹青却是不会与他多做解释,只是道:“完颜族长,也很会装腔作势。”

    这话出口,那辽人士卒的脸色骤然一变,似乎有些难看。

    但李丹青却再次言道:“你没有诚意却来寻我合作,给出的条件再丰厚也只是空中楼阁。”

    “你自己恐怕也清楚,光靠着这些话,怕是难以说动我,你们辽军连克四郡,就连曾经被你们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白狼军都被你们斩于马下,哪里还需要我这落魄世子的帮助?”

    “世子也明白这点,就应该知道我们其实是有诚意的……”李丹青的话还未说完,那辽人士卒的便抢先言道。

    虽然他的语气依然如之前一般,带着一股高高在上的味道,但一旁的公孙止却莫名的察觉到,这份笃定之中,似乎还带着某些急切。

    李丹青却笑道:“很遗憾,我看不见你们大辽国的诚意,倒是看见了完颜族长的恐惧。”

    这时,李丹青的脸上不再有之前的凝重亦或者困惑之色。

    他盯着那辽人士卒的双眸继续说道:“其实我一直很好奇,你们辽人这次到底在想什么,是觊觎土地,可你们却毁灭了圣山,是要覆灭我武阳,可你们却在夺取四郡之后,停滞不前。”

    “我思来想去始终不得就里,就连到了现在,我也没有摸清头绪,不过幸好今日与完颜族长见了一面,至少我确定了一样事情。”

    完颜冕控制着那辽人的尸首,试图挣脱李丹青的束缚,但却发现李丹青的手上传来的力道极为可怖,哪怕他全力催动也难以将辽人尸首移动半点。

    意识到这位李世子的不凡,加上李丹青此刻的这番话,他心底的忌惮更甚,见挣脱不出,他反倒看向李丹问道:“你能确定什么?”

    “你们在做什么我不知道,但那件事一定很重要,而且需要时间,你们很害怕我们的到来会打乱你们的计划。”

    “所以今日的劝降说到底,只是想要拖延我们罢了,却不知我武阳有句古话叫欲盖弥彰,你们越是如此,我便越确定现在的你们正处在某个关键的节点。”

    李丹青笑着言道,那握着辽人尸首的手臂猛然发力,他的身子也在这时上前,贴在了辽人的面前,双眸直直的盯着对方的空洞的眼眸,仿佛就要通过那双眼眸,看见伸出数百里外的控制着这副躯体的完颜冕。

    “武阳还有一句古话,叫成人之美。”

    “诸位既然在做大事,我李丹青怎么能不前来观礼呢?”

    “完颜族长放心,本世子这就召集大军,直抵你驻军之处,本世子倒要看看,阁下到底有什么本事,能让我四十万白狼军一夕之间,尽数覆灭!”

    “当然,更重要的是,我更想看看,你们大辽国到底是为了什么要把八十万大军兵分四处,落于四郡,行如此险招。”

    “我对此抱有很大的期待,希望诸位不要让我失望!”

    李丹青这样说罢,他的背后猛然有七道龙相浮现,另一只手也豁然伸出,握住了对方的头颅,一股已经超出常理的力道传来。

    砰。

    只听一声闷响,头颅炸开。

    辽人的尸首在这时就像是失去了提线的木偶重重的摔倒在地。

    一旁的公孙止等人还在被这样的情形所震撼,李丹青却在这时已经站起了身子,沉声道。

    “传我军令,整备大军,疾行攻伐黑绝部主力所在的枯月山!”

 第二百二十四章 抵达

    出兵的命令来得很突兀,哪怕是李丹青最亲近的夏弦音等人,对此都有些措不及防。

    不过好在李丹青在众人的心中如今有着极高的威望,虽然困惑李丹青忽然而来的军令,但大军之中却几乎没有什么反对的声音。

    但困惑却是不可避免的存在的。

    哪怕是之前与李丹青一同见证过那位辽人尸首异变的公孙止,此刻也是心头困惑不已。

    大军已经上路,公孙止做好了部队的调度,也终于有了空闲,他犹豫了一会,还是策马来到了李丹青的身侧,上前问道:“世子,在下有一事不明。”

    此时的李丹青正坐在战马上,身子随着战马的前行而微微摇晃,似乎是在战马上闭目养神。

    听闻此问的李丹青侧头看了一眼公孙止旋即道:“说说看。”

    公孙止赶忙道:“过了风来镇,前方便是白湖、铁鹿以及山君三城,白湖与铁鹿二城都地处偏僻。世子能推测出辽人主力不在那处,倒也自然,可山君城地处要道,辽人为何不选择在那处屯兵,而是在枯月山呢?”

    “咱们试试应该做好在山君城御敌的准备?”

    李丹青所下的命令时需要大军急行军的,这四十万军队虽然战力不弱,但说到底还是拼凑起来的军队,急行军之下,很有可能会在这个过程中,让队伍的队形涣散,甚至脱节,若是在这个过程中有敌人突袭,那给大军带来的危机是不言而喻的。

    公孙止有这样的担忧,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尤其是,若是李丹青的估算有问题的话,辽人的主力并未在枯月山,而是聚集在山君城的话,没有防备的大军很有可能在进入山君城的范围后,遭遇伏击。

    但听闻这话的李丹青却表现得极为淡定,他言道:“风来镇到山君城六十里路,而枯月山到山君城足足两百余里路,二者相差三倍有余,就算完颜冕在第一时间派大军赶往山君城,而他们又以骑兵为主,想要比我们快也是不可能的,对于辽人而言,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这时选择据守枯月山,所以山君城中,最多也就有些许守军,不足为虑。”

    李丹青的话说得可谓极为笃定,也似乎有那么些道理。

    但这些所谓的笃定也好,道理也罢,都是建立在辽人大军此刻正据守在枯月山的基础上,公孙止虽然信任李丹青,但一时间也难以完全接受这样的逻辑。

    他皱起了眉头困惑的看着李丹青,再次问道:“可是世子拼什么就这么笃定辽人一定会在枯月山呢?”

    “从地势上看,枯月山位于陆屋郡的中央地界,四通八达,如今随着枯月圣山的星灵湮灭,枯月山也已经倒塌,辽人自然不可能龟缩在圣山之上,依靠天险与我们对抗,那他们所能驻守之地,最多也就是一旁的枯月城,而辽人的其余诸部,又远在邛来西洲等三郡之地,短时间内定然不可能驰援,属下愚昧,断然想不到辽人为何要将自己置于险地的理由。”

    说完这话,公孙止见李丹青正直直的盯着他,眉宇之间神情

    耐人寻味。

    暗以为自己说错了话的公孙止赶忙低下了头,言道:“是在下鲁莽了,不该质疑世子的……”

    “别这么紧张。”李丹青却在这时摆了摆手,笑着言道:“你质疑我的逻辑并没有什么问题,本世子也不是喜欢专断独行的人,只是……我确实不知道怎么回答你。”

    “因为你要问我原因,我也说不清楚,但我知道的是,我的推论没有半点问题。”

    听闻这话的公孙止嘴角不免微微抽动,这李丹青的话,嘴上说着不专断断独行,可干出来的事情似乎却没有缘由,很难让人不往这方面联想。

    但他不知道的是,李丹青此言并非是在敷衍他。

    他确实不知道该如何解释这件事情——

    辽人此行最大的诡异处,不在于他们为何会放慢进攻武阳的节奏,而错失战机,也不在于他们为什么会将主力分成四份,分别驻守在西境的四郡。尤其是在,除开如今的陆屋郡外,其余诸郡已经不可能再有能对抗他们的力量的情况下。

    这些事情虽然出人预料,甚至不和常理,但都不足以让李丹青如此困惑。

    真正让李世子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他们为什么要毁灭圣山,而不是想办法,将之取而代之。

    相比于四郡之地的土地,真正称得上是无价之宝的,其实是那座枯月圣山。

    当初龙拓阎牙毁掉阳山,是为了让应水郡民生凋敝,再借着当时辽人陈兵西境的情形,让武阳朝放弃已经失去价值的应水郡,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釜底抽薪之法,但如果给龙拓阎牙一个机会的话,在不损毁阳山,也能侵占应水郡的前提下,以龙拓阎牙的性子,是一定愿意为此付出一些代价。

    这就好像一个探险者,费劲千辛万苦,终于寻到了梦寐以求的宝藏,却在这时不管不顾的将自己的宝藏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

    如果这位探险者没有疯的话,那唯一的解释是,焚烧这些宝藏后,他可以得到更加富有的东西。

    李丹青以为,那垮塌的枯月圣山,之于辽人而言便是这样的东西。

    这样的推论其实缺少某些关键的证据,但有的时候,李丹青却是愿意去相信自己的直觉。

    ……

    总之无论众人对此有多少的担忧与疑虑,李丹青的心意不曾改变,他们就不得不依照着李丹青的意思行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