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宋成祖-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贡献出更多的生命,去继续作战,继续厮杀就连赵桓都不确定,这场大战究竟是打到什么时候,整个大宋要付出多少代价甚至有那么一瞬,赵桓冒出了一个诡异的念头。

    或许议和也不错每年给一两百万岁币,然后再想办法通过贸易赚回来,丢点面子,保住里子就是了。

    毕竟这种战争,太让人惶恐,太让人崩溃了。

    “官家,今天是重阳节,臣拿自己的钱,置办了一桌酒席,想请官家赴宴,请官家万万赏脸。”

    李邦彦笑嘻嘻道。

    赵桓叹口气,“好吧,给你这个脸。”

    李邦彦喜不自禁,到了傍晚,赵桓驾临李邦彦的住处,令人讶异的是,只有吕颐浩、韩世忠等寥寥几人,李邦彦却没有出现。

    赵桓不悦,“他说请朕,他人跑哪去了?”

    吕颐浩没说话,而是向东边指了一下,原来在这里有一片红纱帷幔,半遮半掩,里面还有个四人乐队。

    就在这时候,琴弦响起,飘然出现一道身影,一身红妆,袖子老长,分外妖娆。

    还有歌舞!

    赵桓瞪大眼睛。

    只见此人到了乐队前面,将遮住大半张脸的折扇收起,露出一张胡须飘飘的老脸赵桓顿时就喷了!

    吕颐浩和韩世忠连忙过来,给赵桓拍打后背,忙活了好半天,赵桓才缓过这口气。

    李邦彦!

    你都年过半百了,玩什么女装啊?

    不得不说,李邦彦号称浪子宰相,各种手段,当然是十分娴熟的,人长得也不丑,唯一的问题,就是这货胡须飘飘,实在是太违和了。

    但是李邦彦却似乎并无察觉,等赵桓平静下来,鼓乐响起,这位竟然真的开口了,而且一开口就让人大吃一惊。

    好活儿!

    “叹君王,万众的凄凉,千般的寂寞,一心似醉,两泪如倾”

    最先被吓傻的人竟然是韩世忠,这是唐明皇哭杨贵妃的唱段。在家的时候,夫人也给他唱过,坦白讲,如果抛开嗓音,李邦彦的功力居然胜过夫人一截!

    老韩都傻了,貌似有句话,叫做宰相的肚儿,是个杂货铺。

    这个李太傅有点东西啊!

    渐渐的,爆笑之中的几个人,都先后平静下来,就连赵桓都把头扭到一边,专心用耳朵享受,至于眼睛,就别污染了。

    差不多半个时辰过去,李邦彦才唱完了这一段,随后他撩起罗裙,跪在了地上。

    “官家,臣斗胆谏言,这几日臣见官家迟疑不决,面露忧色。以臣观之,多半是大战临头,官家举棋不定。臣粉墨登场,替陛下唱这一段哭贵妃,一来是给官家取乐,这二来,也有臣的用心。”

    “官家,臣想说,不管如何,我大宋天子临危不惧,远胜唐皇万倍。我朝将士,奋力血战,不计生死,必不负皇恩。大局若此,不论如何,也不至于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还请官家宽心!”

    李邦彦说完之后,匍匐地上,而韩世忠和吕颐浩竟然也一起跪倒。

    吕颐浩感叹道:“官家在邸报之中,评论了冉闵之事,臣就知道,官家这是心中不安了,想以此告诉所有人,尤其是河北义兵,无论如何,只要能抗金,能杀胡,便是英雄好汉。臣不敢说官家的意思是错的,只是臣想说我大宋并没有到那个地步,朝野上下,人人尽力,金人不是神仙!”

    韩世忠也连忙道:“官家,臣是个粗人,说不出别的道理,只是臣敢向官家保证,以臣手上铁骑的程度,就算再遇上娄室,跟金人的合扎猛安拼命,臣也不会落到下风!”

    赵桓略沉吟,含笑起身,越过韩世忠和吕颐浩,直接到了李邦彦的面前,伸手先把这位女装大佬搀扶起来。

    “如果是李纲谏言,就只会直接跟朕讲,不会给朕唱一出大戏!”

    李邦彦嘿嘿一笑,“臣献丑了,官家觉得,可还看得过去?”

    “看不过去!”赵桓一口否认,吓得李邦彦张大嘴巴,哪知道赵桓又笑道:“听着还不赖。”瞬间,李邦彦又笑了起来。

    赵桓叹道:“这就是奸佞之臣的厉害之处啊,既要谏言解忧,又要让皇帝听得进去,还不觉得刺耳你可真是处心积虑,用心良苦!”

    李邦彦笑容不减,坦然道:“臣虽奸佞,却断然不肯为太上皇粉墨登场的!”

    赵桓怔了片刻,失声一笑,他扭头,又把韩世忠和吕颐浩搀扶起来。

    “咱们君臣同心,也就不用迟疑了,明天良臣就统兵入潼关,随后北上,朕要在关中和金兵决战!”

    韩世忠猛地抱拳,“请官家放心,臣这就去安排!”

    老韩转身要走,赵桓拉住了他,从桌上拿起一坛子酒,塞给了韩世忠。

    “等分派妥当再喝。”

    韩世忠点头,抱着一坛子酒下去,留下了爽朗的大笑

    赵桓心情大好,桌上的菜肴可不少,他招呼吕颐浩和李邦彦用餐,可是在他们刚坐下的时候,突然有人送来了消息。

    在汾州方向,发现了金人兵马,统军的大将是银术可。

    赵桓君臣三个不由得缓缓放下了筷子,汾州就在太原的西南,莫非说金人的算盘还是放在河东,想要从背后包围太原?

 第156章 怪事

    大战临头,最要不得的就是犹犹豫豫,金兵主力南下,到底是从哪个方向下手,这是大宋方面反复推敲的事情,可哪怕到了现在,他们也没法说把握十足。

    君臣相对无言,许久之后,吕颐浩突然咳嗽道:“官家,不管金人如何,都要进军关中,越快越好!”

    李邦彦稍微迟疑,竟然也附和道:“官家,不能犹豫了,迟则生变!”

    赵桓微微闭上眼睛……其实这道题并不难解,早在京城的时候,就已经分析过了,大宋无力保住整个北方,与其分散兵力,让金人各个击破,不如将主力放在关中,只要关中不失,就不算惨败。

    如果在其他方向捞回一点好处,至少就是个平局,完全在大宋的接受范围之内。

    赵桓早就想清楚了,可问题是想明白跟下得了决心,还是两回事。河东表里河山,易守难攻,如果落到了金人手里,想要拿回来就难了。

    而且一旦河东丢失,河北就难以坚守,换句话说,黄河以北的土地,依旧要丢失,上千万的百姓,就要沦陷金人手里,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又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光复故土……

    赵桓不是没有预判,他讲持久战,就是要说服整个大宋,坚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继续打下去。

    可战略归战略,随着他跟这个时代千丝万缕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他的痛苦就越强烈,仿佛身体被撕裂一般,深入骨髓的那种。

    良久,赵桓缓缓睁开眼睛,额头冒汗道:“李太傅,你还会喜庆点的唱段不?”

    被点名的李邦彦大吃一惊,随即明白了赵桓的意思,忙点头道:“有啊,官家,你想听龙凤呈祥,还是木兰从军?”

    赵桓顿了顿,“来完璧归赵吧!”

    李邦彦连忙点头,也不换衣服了,就是这身红妆,唱了一遍又一遍,唱的嗓子都哑了,却还是小心翼翼伺候着,丝毫没有懈怠、

    至于赵桓,第一次喝得烂醉,据说到了最后,又哭又笑,还发出了“啊啊欧”之类的鬼叫,听得外面侍卫毛骨悚然。

    不过转过天就传出来,是李太傅唱的,跟官家半点关系没有。

    侍卫们能说什么,你敢说我们就敢信。

    反正李太傅的嗓子那么有磁性,能发出如斯恐怖的声音,多半是不可能的。

    为主蒙羞,讨好皇帝,这就是奸佞的本分。

    第二天醒过来的赵桓,仔细咂摸其中的味道,突然就悟了。

    难怪自古以来的天子,不管多英明,身边也会留几个奸佞小人,还真未必是昏庸糊涂,识人不明。

    恰恰相反,是把人看得太明白了。

    皇帝也是人,有一个人能拿出一切的本事,哄你开心,哪怕他负了天下人,只要不负你,也未必恨得起来。

    “给你。”

    赵桓把一个信封塞给了李邦彦。

    这位浑身一震,嗓子沙哑道:“官家,这是?”

    “是朕的私房钱。”赵桓低声道:“朕和西夏会盟之后,开通了商路,以现在来看,每年能赚个一两百万缗,我给了韩世忠十万,剩下的都交给你了。”

    李邦彦连忙摆手,“官家啊,臣何德何能,能拿这么多啊?”

    赵桓把脸一沉,哼道:“你真是好大的一张脸,朕是交给你打理,每年一百万大底儿,朕会随时调高,你把这些钱如数交上来,剩下的才是你的。要是捞不到足够的钱,就从你家里搬,给朕补上,知道不?”

    “知道!”

    李邦彦笑得脸上成了一朵花!

    像他这种,比猴子还精明的人,又怎么不知道,跟西夏的贸易有多少油水!别的不说,大宋缺马,也缺耕牛。

    每年要是能贸易一万匹马,三万头牛,就值五十万缗以上,更不要说向西夏出售布匹丝绸,还有向西域输送货物了。

    往来之间,轻轻松松,几百万缗的账目。

    而且还是独门生意,给陛下上缴一百万,剩下的可都是自己的,能吃下多少,就看本事了。

    李邦彦心满意足。

    其实赵桓也清楚,但他更知道,李邦彦就是那么个东西,要用他,就要防着这货做坏事,可偏偏不做坏事,他就不是李邦彦了。

    没别的办法了,就让他跟西夏折腾吧,只要不祸害中原百姓就好,大不了以后跟西夏打贸易战呗!

    反正自己已经拿到了邸报治国这一招,等以后打贸易战,再随便修个城墙,宋懂帝,齐活了!

    赵桓随着大军前行,基本上他就是个摆设,军务是韩世忠负责,除非有大事,才会来找他,可问题是大事不是每天都有,所以大多数时候,赵桓都挺无聊的。

    “吕卿,我问你点无聊的事情,你说以后朕驾崩了,后人会怎么评价?朕能得到个什么样的庙号?”

    吕颐浩简直抓狂了,想要把赵桓的嘴堵上,你清醒下,别胡说八道,算我求你了,你还不到三十呢,后面的日子长着呢!

    而且很可能我要死在你前面,你有什么评价,我是真不知道。

    赵桓还认死理,追着吕颐浩不放,甚至干脆说,你现在就给我拟个谥号。

    吕颐浩气疯了,“官家,这种图不叫谥号,叫尊号,比如太上皇,他的尊号就是教主道君太上皇帝。”

    “教主?道君?”赵桓怪笑连连,真是人不要脸,天下无敌,“这是太上皇自己弄的?”

    “不是,太上皇以前用的是玉清教主微妙道君皇帝,教主道君太上皇帝是官家给上的。”

    “哦!”赵桓点头,“是朕啊?”

    低呼过后,赵桓讪讪一笑,“朕让吕卿为难了,能无愧于心即可,朕该在乎点有用的东西。”

    赵桓继续催马向前,吕颐浩顿了顿,终于闷声道:“若官家果能九州一统,天下归一,功勋之盛,胜过艺祖,一个‘祖’,还是应该受得滴!”

    赵桓头也不回,闷声道:“知道了。”

    大军入潼关之后,并没有前往京兆府,而是直接向同州方向开拔,沿着洛水,进军坊州,然后以此为根据地,汇合吴阶的兵马,从延安府方向,北上攻取石州,晋宁军,府州,一直向西京大同府打过去……

    这个进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