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宋成祖-第2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归附朝廷,初来乍到,老夫可以给你一次机会,但你务必要吸取教训,按照朝廷规矩做事,否则的话,宋江就是你的前车之鉴,老夫没有半句假话!”

    彭郎听到这里,浑身颤抖,神色惊骇,过了良久,才颤抖道:“若是如此,大宋怕是真的要中兴了……”

    有明君,有贤臣,还有什么疑问吗?

    彭郎摇了摇头,猛然站起,大步迈向了马车,扯下一个箱子,直接掀开,白花花的一箱子。

    “孩儿们,过来领钱!”彭郎单脚踩着箱子,恶狠狠道:“我可说好了,钱给你们,打仗必须卖命。等碰到了李成那个孙子,谁敢逃跑,老子把他的脑袋拧下来!”

    彭郎发飙,下面人哪还敢说什么……只能不停拜谢,小跑着过来。用了不多一会儿,就把整整一车的财宝,分了个干干净净。

    面对着遍地的空箱子,彭郎咬了咬牙,没有退路了,只能拼了!!

    在接下来的进军之中,速度加快了许多,兵马的士气也都在提升。

    至于跟在军中的张枢相,也得到了整个人马的尊重。

    貌似大家伙已经忘记了他曾经诛杀宋江,剿灭方腊的事情,只是把他当成了一个清正廉洁的青天大老爷。

    一百多里的路程,只走了两天,就已经赶到了。

    此时的仙源县,北边是彭郎的泰山兵,西边是刘锜的大军,而东南方向,则是大刀关胜。

    这位关胜或许是水浒传里面的大刀关胜的原型,但他一直在官军效力,并没有投降宋江的记录,此人手里也有一柄份量骇人的大刀,丝毫不比徐文差,至于武艺,那也是相当了得,完全有资格跟徐文争一个谁是军中第一刀的名头。

    面对三路压上来的兵马,李成陷入了迷茫……他想不明白,明明是土匪遍地,明明是朝廷威信尽失,这帮山贼水匪,无论如何也不该效忠大宋朝啊?

    只要有人跟他联手,不说大获全胜,至少能在齐鲁大地上和宋军周旋,只要能打得有来有回,四太子就会调兵南下,配合他作战。

    别看张荣已经切断了济水,可李成并不害怕,只要过了夏季,济水会迅速降低,到时候浮马过河,轻而易举。

    总而言之,不管怎么算,都不该这样啊,他简直成了众矢之的,梁山贼不配合,泰山贼也不配合,你们到底是怎么回事?都被灌了迷魂汤吗?

    或许是吧!

    赵桓折腾了这么久,岂能一点用处也没有……至少官家主张摊丁入亩,废除人头税,光是这一项,就得到了大部分百姓的支持,再加上邸报层出不穷的宣传。

    讲民族大义,讲华夷之辩,讲宋金之间,势不两立……大宋百姓的生活状态并没有好多少,但大家伙开始信任朝廷,开始相信未来会变得更好。

    土匪的多少,完全取决于朝廷的治理能力。

    一个勤勤恳恳,又目标明确的帝王,总还是能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说来讽刺,上层的士人未必有什么切身感受。

    可是身在泰山的彭郎却是一清二楚……当他抓到了两个结伴逃跑的小喽啰,他们哭着哀求,说朝廷清丈土断之后,给他们家里分了二十亩田,他们想回家种田,不愿意提着脑袋过日子……

    彭郎瞬间明白了,他们山贼的好日子结束了。

    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大势如此,谁又能抗衡呢!

    尤其是在见识了张叔夜之后,彭郎越发坚信,朝廷的确不一样了。

    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好说的,杀就完了!

    彭郎驱兵,向着仙源发起了攻击。

    泰山义军攻城能力不强,可仙源城墙也不高大,这就算是碰到了一起,属于匹配绝妙……仗着旺盛的士气,泰山义军压着李成的部下打,甚至一度冲上了城头。

    彭郎兴奋地提着刀,在后面督战。

    “杀,杀进去,砍了李成的狗头,拿来给老子当夜壶!”

    面对泰山兵的猛攻,李成不得不亲自登城指挥。

    这位一向身先士卒,尤其是登基称帝之后,更应该体恤部下,当个好管家,毕竟赵桓那个狗皇帝都敢亲临前线,指挥兵马,他大将出身,又差在哪里?

    “彭兄,你我都是贼人出身,理当相互扶持,又何必给朝廷当走狗呢?”

    “呸!李成!亏你还敢跟老子套近乎!老子是堂堂正正的大宋官军,你是金人的走狗,这人和狗怎么能走到一起?”

    李成试图借着空当,招降彭郎的努力失败了。

    等候他的是更凶猛百倍的攻击。

    “弟兄们,杀狗!”

    泰山兵嗷嗷叫着,他们以弓箭猛射城头,又用云梯,爬城索,向着城头扑来。

    李成万般无奈,只能下令严防死守。

    可就在这时候,又有人来报。

    “大……皇帝陛下!”情急之下,还给李成提了一级,这位李官家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哭泣了。

    “什么事?”

    “是,是大刀关胜,他领着人马杀来了!”

    李成眉头深锁,不由得想起了徐文!

    倘若那口刀在,对付关胜,手到擒来的事。

    没法子,李成只好下令王嵩去防备关胜。

    战斗还在继续,最后的主角终于到了。

    刘锜催动兵马,以苗傅和刘正彦为前锋,猛扑仙源县城,同时又下令张俊,引一支人马,前往泗水县城,截断李成的退路。

    尽管之前张俊犯了错,但是刘锜并没有在分派任务的时候,怠慢了他,相反,他还委以重任。

    很显然,刘锜也在进步。

    或者说,他终于找到了把握战争的感觉!

    “天黑之前,给我杀进去!”

    刘锜杀气腾腾,下了命令。

    御营左军,奔腾而出。

    战争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宋军的攻城手段,显然比山贼强多了。

    首先宋军就用了大量的神臂弩,压制城头的守军。

    一片弩箭射过去,上面的人,几乎无一幸免。

    李成所部,被打得连头都抬不起来,李成不得不亲自过来督战……按理说主将亲临,应该是鼓舞人心的好事。

    只是当大家伙看到龙纛下面的李成,提着双刀,大呼死战……大家伙脑子里冒出来的不是悲壮,反而是滑稽!

    就像是戏台上的小丑,你算个什么东西啊,也敢学人家赵官家,你配吗?

    不得不说,战场出现了很荒唐的一幕,李成督战,对自己的加持不多,反而是让大宋嗷嗷叫!

    果不其然,前不久被掉入御营左军的指挥使牛皋攀着绳索,上了不足两丈的城头,李成手下的亲军连忙过来阻挡,牛皋用的兵器是一双铁锏,这玩意好有个别名……铠甲克星。

    只见牛皋左右挥舞,不多时就把几个亲卫打得人仰马翻。

    “李成,让爷爷的双锏会会你的双刀!”

    李成正欲迎战,突然城门之处发生剧烈响声,浓烟滚滚……原来城门竟然被炸开了,刘锜督兵杀入。

    早上登基的李成,失去了他的城池,皇帝体验卡到期了……从早到黄昏,勉强半天时间,也不知道能不能成为有史以来最短的皇帝……不过此刻的李成,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逃命,毕竟他还不想死!

 第305章 四大战区

    “官家,刚刚传来消息,兀术统兵三万,出永静军,另有三万汉儿军围攻滨州。张都统正率军浴血奋战!情况不容乐观。”张叔夜走后,吴敏暂时成了赵桓在军务上的第一高参,河北的战局如此,需要官家决断了。

    “三个女真万户,三万汉儿军,再加上李成所部,算起来也有十来万人。如果能招降京东等地的土匪山贼,就能聚拢十几万人……要是放在两年前,还真是泰山压顶啊!”

    赵桓轻笑着说道,神色之中,没有半点慌张,仿佛就是个玩笑……吴敏同样嘴角含笑,心中却是多了几分感慨。

    两年多以前,他又何尝不是惶恐不安的众人之一,现在回想,变化还真是天翻地覆。

    “官家,要不要再度亲征,给兀术当头一棒?”

    赵桓笑了,“亲征?有那么多钱粮吗?”

    吴敏咧嘴呵呵道:“皇宋的底子到底不差,夏税又陆续送来了。最妙的是政事堂为了给孔府复仇,不是说了能出钱吗?”

    是哦!

    赵桓眯缝着眼睛,笑道:“这么说,是让朕拿他们的钱,打个爽快了?”

    吴敏忙道:“非只官家,臣愿为陛下牵马!”

    赵桓笑容可掬,并没有过分欣喜。所谓利益集团,在赵桓多次亲征之后,围绕着他的文武,已经相当庞大了,既然相信有人会为了利益,不惜屈膝投敌,那为什么不相信,有人会为了个人功名,耗光国力呢?

    或许这就是苗头吧……想到了这一点之后,赵桓反而冷静了不少,领兵打仗虽然很爽,但总归要看看家底儿的。

    他沉默了一阵子,这才道:“京东的战事,交给刘锜负责就是了,让他击溃李成之后,火速北上,同兀术对峙,解救张荣。”

    吴敏张了张嘴,却也点头应是。

    “再传一道旨意,朕要加开恩科,邀请天下贤才,共聚京城……朕打算在金明池问政……凡是各地世子,儒生名流,乃至普通百姓,皆可面君,当面提出建议。如果所言有理,立刻颁行,如果学识人品俱佳,可以直接入朝为官。”

    吴敏大惊失色,他如何不明白,赵桓这是真的要偃武修文,休养生息了。

    回顾过去,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赵桓都是咬死了不松口,生怕一时松懈,朝野厌战情绪爆发,再想振作,就不可能了。

    但是到了今天,不拘文武,都有了相当主战的力量。

    大宋也的确因为暂时耗光了国力,无法再大举出兵。

    最最重要,历次的战斗已经让大宋上下有了足够的自信,他们能赢的……到了这一步,也该暂时改变国策了。

    只是说改变容易,可国策转头,涉及的太多的利益,人事、财政,包括朝中话语权的分配,随军的重臣,军中大将,政事堂诸公,乃至各地的转运使,地方官吏,世家豪强……全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冲击,这就好比一艘硕大无朋的船只,骤然转向,带起来的涟漪,都足以淹没无数小鱼小虾了。

    不得不说,还真是马上天子,自信十足,否则的话,换一个普通皇帝,怕是要纠结许久,哪来这般明快。

    吴敏略迟疑,不管怎么样,对他来说,都只有紧跟赵桓的脚步,毕竟这大宋朝,只有这么一个太阳!

    ……

    靖康三年,伴随着李成集团的覆灭,宋金之间的战斗,终于停了下来。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宋金两国之间,也没有了任何缓冲的余地……兵将对阵,毫不含糊。

    经过了赵桓许久的酝酿,新的军制改革,终于刨了出来。

    赵桓最终抛弃了节度使,镇抚使一类的武职,改用总兵制。

    首先第一位,便是陕西总兵韩世忠。

    “良臣,坐镇延安,既要准备攻打金国,又要威慑大石……非你这般的猛虎,不能为之啊!”

    韩世忠晃着高大的身躯,心满意足,说到底,自己这个天下第一将的名头,还是实打实的。

    “臣领旨。”韩世忠毫不犹豫答应。

    “等等!”赵桓想了想,让人取出一面通红的大旗,展开之后,有四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

    “盖世无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