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宋成祖-第2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臣领旨。”韩世忠毫不犹豫答应。

    “等等!”赵桓想了想,让人取出一面通红的大旗,展开之后,有四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

    “盖世无双!”

    赵桓笑道:“这是朕送给良臣的。”

    韩世忠脸涨得通红,双手颤抖,他本以为自己官居极品,该拿到的都拿到了……还有什么能打动他的心呢?

    可老韩想不到,官家还能玩出花样来。

    这是他的,还是别人也有?

    就在韩世忠迟疑之间,另一面大旗也拿出来了。

    “兴宋耀汉!”

    不用说,这面旗号是给吴玠的,上面含着兴汉侯的名号。

    “晋卿,你就接任河南总兵吧,驻扎潼关,威慑河东金人。”

    吴玠向前一步,伸手接过,朗声道:“臣领旨!”

    接下来赵桓一下子拿出了两面旗号,第一面是“精忠报国”,这个不用问,自然是岳飞的。第二面就有趣了,居然是“文武双全”。

    大家伙看到了这四个字,差点笑出来,究竟谁这么拽,竟然能得到这四个字,不会是……没错,正是曲端!

    赵桓也给他准备了一面旗号,但是对不住了,曲端要放弃领兵的机会了。

    “鹏举,朕想来想去,河北总兵的位置还是给你。至于曲端,朕打算成立一个参谋部,再成立一个武学。曲端以枢密使身份,兼任参谋部尚书,武学祭酒。”

    赵桓笑道:“你去曲端堡的时候,把旗号给他,让他打着大旗,风风光光,回京上任!”

    面对这个结果,众人简直想笑出声来。

    曲端辛辛苦苦,到底是错付了,也难怪给了个文武双全的评价,原来是要他回来担任武学……一帮武夫,又有什么好学的?

    很显然,这帮人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可怕,赵桓着实在改变整个制度,打破文武隔阂,既有功将士返乡之后,又来了一个武学。

    掌握了更多本事的军官团,在未来肯定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甚至武学会成为比太学更有魅力的学府。

    三员大将,明盔亮甲,骑着骏马,不分前后,从宣德门纵马而出,在他们身后,三面红色金字的大旗,迎风飘扬,猎猎作响。

    光是这也就罢了,赵桓竟然赐下了半套天子仪仗,而且沿途鼓乐喧天,万民欢呼,地上还撒了许多花瓣,风光之极。

    和这三位总兵比起来,什么御街夸官,根本不值一提。

    韩世忠骑在马背上,老脸涨得通红,如同喝醉了似的。再看看吴玠和岳飞,尤其是岳飞,这位素来谦逊持重的年轻将领,此刻白面染血,拳头紧握,显然在紧绷的面容之下,是一颗沸腾的心。

    “官家洪恩,当真难以报答!”

    吴玠用力颔首,“武人风光,无过如此!”

    到了岳飞这里,他沉默了半晌,喉咙涌动,吐出了四个字:“克复燕云!”

    韩世忠和吴玠互相看了看,也跟着大吼起来,“没错,克复燕云!”

    三将齐出,天下震惊,很显然,赵桓已经划分好了战区,自西向东,泰山压顶。

    这三位大将毫无疑问,要统领一方,整军经武,积蓄力量,准备北伐。

    在这一条战线上,还剩下一个空缺,那边是京东方向了。

    “臣拜见官家!”

    刘锜返回了京城,在他的手边,有一个盒子,郑重施礼之后,赵桓含笑道:“是李成的脑袋?”

    “是!臣等在汶水之畔,诛杀此贼!”

    赵晗颔首,“朕知道了,随便找个地方深埋了就是。”

    刘锜点头,“臣知道了。”

    “对了,朕问你件事。”赵桓探身,一副十分认真的模样,“那个……张荣的妹妹,你见过没有?”

    刘锜愣了片刻,脸不由得泛红,“见,见过。”

    “可……还看得过去?”

    “过……过去!”

    “哦!”赵桓颔首道:“这样的话,朕就可以放心赐婚了,总算不是乱点鸳鸯谱了。”

    刘锜咧嘴苦笑,就算你要乱点鸳鸯谱,我又有什么办法啊!

    刘锜想了想,正色道:“张都统之妹,美而可贤,臣能和她成就连理,是臣的福气。”

    赵桓用力颔首,颇为满意,随后又叹道:“刘锜,你跟着朕最久,当初拿下童贯,掌控胜捷军,便是你出力最大。咱们君臣走到了今天,朕要赐给你四个字!”

    刘锜猛吸了口气,终于轮到他了!

    三将出京的名场面他早就听说了,如何不盼着自己也有一份。

    赵桓起身,走到了桌案前面,一点也不迟疑,就写下了四个字,刘锜一看,直接昏倒。

    百年好合!

    “官家,这,这个如何能绣在旗号上?”

    赵桓哈哈大笑,“什么绣在旗号上,是让你挂在洞房的!”

    瞬间,刘锜小白脸黑了,一口血险些喷出……原来我还不配授旗……正在他讪讪羞愧之际,赵桓点手,让人一口气送进来两个盒子。

    “这个百年好合是赠品,朕要给你的是这个。”

    刘锜的心像是坐了过山车一样,着实刺激。

    他生怕赵桓再玩什么幺蛾子,好在皇帝陛下不打算开玩笑了,同样的红旗,同样的金字,“忠勇股肱”。

    看到这四个字,他松了口气,倒也贴切。

    赵桓又道:“对了,朕听说张荣到了登州之后,说什么沧海辽阔,远胜八百里梁山泊……”

    “对,是有此语……张都统在出师之前便烧了梁山泊水寨,他忠心耿耿啊!”

    赵桓点头,“那好,你展开下一面旗号吧!”

    刘锜点头,打开之后,发现形制都是一样,只是颜色变成了,变成蓝色的旗面,用白色绣着四个字,“横行四海”。

    赵桓笑容可掬,“这是朕对张荣的期许,梁山泊的确太小了,茫茫大海,才是水师的用武之地,朕万分期望,他能建功立业,不负朕之期望!”

    刘锜正色,郑重收好大旗,代张荣谢恩之后,让人快马加鞭,把旗号送去登州……

 第306章 梁山好汉

    张荣磕头作响,收下了赏赐,随后将一丈八尺的大纛旗挂在了登州水师营外,迎风飘扬。

    飒飒旗帜,猎猎海风。

    老张是心满意足,从山贼到统兵大将,他这一步走得可比及时雨厉害多了。

    不过老张心里也明白,他是赶上好运气,也碰上了好管家。

    因此在得到赏赐之后,张荣日日召集手下头领,一起商讨,究竟该干点什么,好报答天恩……可这帮大老粗凑在一处,能想到什么好法子啊!

    有人建议给官家多送点财宝,有人说还是美女实在,还有说的,要不干脆弄点海狗肾,给官家补身体。

    面对这帮离不开财色二子的混账玩意,张荣都气疯了。

    有点品位好不好?

    官家是明君圣主,弄这些俗物,不但白费功夫,还让官家瞧不起咱们,得拿出点好东西来。

    张荣这么想,但可惜的是他却也没有主意,只能干着急。

    这一天张荣坐着船,出海打渔解闷,待到晚上返回的时候,装了半船大鱼,满心欢喜,刚靠岸就有人跑过来,

    “大头领……”

    “叫什么大头领?”张荣像是踩到了尾巴似的,连忙整理身上的衣服,正色教训道:“叫都统制!俺老张是朝廷命官!”

    “是是是……都统制,官家来了!”

    “官……官家?”

    张荣吓得脸色都变了,也忘了什么朝廷大将的体面,撒腿就跑。后面士兵见状,连忙牵着马匹追来,心说大头领骑马可以快些。

    只是他牵马的功夫,张荣已经跑出去好远,只剩下一个针头大的背影了。

    不愧是大头领啊,这腿就是快啊!

    张荣呼哧呼哧,跑到了营门口,正好看到了有人站在这里,他还分不清哪个是官家,又或者干脆都不是……就见一个瘦高的年轻人笑道:“张卿,朕突然过来,没吓到你吧?”

    张荣慌忙跪倒:“俺,臣,官家……”这位大头领急切之下,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急得恨不得抽自己的嘴巴子。

    赵桓含笑伏身,拉起张荣,“什么都不用说了……张卿,朕虽然第一次见到你,却是早就知道你的大名……当初靖康元年,宗望南下,直逼开封,四处劫掠,唯独在梁山泊,遭遇了伏击……这事是你干的吧?”

    张荣脸色微红,“的确是,是臣干的,只是当时臣没能进京救驾……臣,臣该死。”

    赵桓没说什么,而是继续道:“后来兀术领兵进犯京东,你配合刘锜,挡住了两个精锐的金人万户,保护了五丈河的漕运,居功厥伟啊!”

    张荣脸更红了,“臣,臣是水泊的人,只想着保护家乡,不愿让金狗糟蹋!”

    赵桓大笑,“无妨,能知道保卫家乡,就是好汉子。再把格局心胸放大,知道自己是大宋的人,能保家卫国,便是足以名留青史的英雄豪杰。”官家拉着张荣的手,浑不在意湿哒哒的汗水,让旁边的文臣陪着,向中军走去。

    赵桓笑呵呵道:“张卿,实不相瞒,朕自从登基以来,就喜欢往军营跑,在营中的时间比宫里的时间都长……说到底,朕要指望着你们这些将士杀敌立功,中兴朝廷。朕不能不知道军中的情况,也不能不知道你们这些领兵将领的人品才能。”

    “所谓知人善任,就是这个道理……对了,张卿在水泊的时候,也是这么干的吧?”

    “那是……俺可清楚那帮家伙的德行的,宋江凑了三十六个人,俺手下比他多了一倍,足足七十二个,他们全都听俺的。”

    张荣眉飞色舞,可很快又闭上了嘴巴,连宋江那个逆贼也敢提,真是不想活了。

    赵桓反而浑不在意,还主动问起了水泊的情形,比如原来宋江的旧部还剩下谁了,比如花和尚是不是坐化了,公孙胜跑到哪里去了……张荣只能咧嘴,宋江倒是真的,三十六个头领也不差,但却跟官家知道的有点出入。

    “臣知道在眼前只有个阮七还活着,不过倒是有一位姓李的头领,领着一些梁山人当了海盗。后来俺派人联络,听说他往南边去了,也不知道是去两浙,还是福建了。”

    赵桓眨巴了一下眼睛,突然道:“或许是去了暹罗!”

    “暹罗?”张荣不解。

    赵桓解释道:“就是个海外小国,物产还算丰饶,尤其是粮食产量很高,能一年三熟。”

    提到了粮食,赵桓的语气明显兴奋了一些,张荣也是个激灵的,他突然插话道:“官家,是不是要臣去什么暹罗?”

    赵桓笑道:“你怎么想到的?”

    张荣嘿嘿道:“民以食为天,臣天天都看邸报,看上面算账,臣知道官家不容易,当家难啊!俺在水泊的时候……”

    这位又要说水贼的经历,奈何依旧不妥,只能讪讪闭嘴,反倒是赵桓,他来了兴趣,“张卿,朕知道每个人上梁山的原因各异,你到底是怎么逼上梁山的?又或者,你祖辈就是干这个的?”

    “没有!”张荣慌忙摆手,“臣,臣早年也是清清白白的渔民,靠着力气吃饭,只是比别人多打些鱼,日子过得不差,在十里八乡,有些威望罢了。”

    “既然日子不差,怎么还上梁山了?”

    张荣被问得咧嘴,让他怎么说啊!

    赵桓含笑道:“朕说了,要知人善任,能当到都统制的人,都和朕极为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