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宋成祖-第3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知常跪在了最前面,“外臣叩见圣天子!”

    这位语调字正腔圆,却是比汉人还要汉人,跪下的姿势也极其优美,头够低,屁股撅得够高,十足谦卑。

    奈何他的表现并没有得到赵桓的青睐,反而天子越过他,来到了平忠正的面前,伸手拉起来了他……很明显,在碰触到平忠正手臂的时候,这个家伙在颤抖。

    “官……官家!”

    赵桓笑道:“你们远道而来,以身殉国的将士尤其多……朕在英烈公墓辟出了外邦专区,你看是安葬在大宋好,还是运回老家?”

    “大宋!自然是大宋!”平忠正义正词严,“能,能在上国安葬,是至高无上的荣耀,死如樱花,灿烂无匹……这是敝国武士最高的荣耀!”

    “好!”赵桓点头,“既然如此,朕就让礼部妥善安排,断然不会亏待每一个有功之人。”

    平忠正再三谢恩。

    赵桓随即道:“你们过来,都有什么事情。可以跟朕说了,只要合适,朕一定答应。”

    听到了赵桓表态,郑知常大喜,想要抢先说话,奈何天子根本没看他,自然说话也没有什么份量,还是只能让平忠正先来。

    “官家……外臣,外臣在大宋几年,领略上国风华,见识中原人物,心向往之……敝国大化改新以来,数百年间,天下纷乱,民不聊生,豪门大族并起,藩镇称雄,君权旁落……恳请上国天子,降下恩泽,救济敝国子民。”

    说完之后,平忠正不住磕头,很显然这几年的时间,也让这家伙脱胎换骨,产生了不一样的心思,毕竟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倭国还是很善于学习的。

    “朕本不该干涉倭国事务的,可尔等忠义,朕心感叹,救民护国之心,天日可鉴……朕加封你为东瀛都护,持印督兵,平定叛乱,一统倭国……日后还有什么事情,务必要和上国商议。”

    一枚棋子落下去了。

    赵桓对待倭国谈不上情感复杂,毕竟不管影视动漫,能带来多少身心的愉快……这个国家怎么回事,只要有脑子的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只是坐在龙椅上的赵桓,没法发兵几十万,屠戮一空罢了。

    但不管怎么说,也不能视而不见吧!

    赵桓倾向于另一种办法,那就是彻彻底底改造倭国……在赵桓看来,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只有形,而没有神。

    初看之下,礼节周全,谦卑恭顺……再看之后,就会发现,这都是装出来的,内里就是空的……正因为没有心,所以才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来,半点负罪感也没有,大不了就鞠躬,一个不行,再来一个!

    面对这群人,或许就只有彻彻底底的清理改造,才能有所希望。

    先给平忠正一个机会……如果还不行,那就只能找个“五星天皇”了。

    谈过了倭国的事情,平忠正给自己捞了个都护身份,他这才想起来,自己还收了钱呢!

    “官家在上……上国父母,恩待万邦,倭国百姓,感激涕零……如今并非倭国一家,大白高国几乎被契丹吞并,还请上国做主!”

    平忠正说完之后,就闭口不言,一句话,三万两银子……已付!

    “启奏官家,华夏天子,君临万邦,陛下只是圣君在朝,如同北辰……番邦环绕,犹如星斗,契丹无故吞并西夏,夺天子荣光,侵他国疆土,狼子野心,不可谓不歹毒……若是不能严惩不贷,唯恐日后又会成为一个金贼祸胎啊!”

    郑知常终于找到了发挥的空间,开始滔滔不断,相比之下,收买他就经济多了,只要三千两银子,也就够了。而且还能收买一整年,可谓是物美价廉,主要是价廉!

    赵桓沉吟半晌,摆手道:“朕知道了,西夏的事情,朕还要和辽国天子妥善商讨,务必拿出一个合适的办法来。既然同为华夏子民,炎黄苗裔,就不要互相攻讦,一切以商谈为主,一家人,没有解决不了的矛盾。”

    总算是等来了!

    为了这句话,这些年的积累都去了五分之一!

    面对着空荡荡的金库,赵保忠好想大哭一场,老家伙揪着剩不下几根的头发,仔细盘算,大宋不愿意和大石直接撕破脸皮,所以只能从舆论下手,大宋国内的舆论造起来了,藩国也都拉拢了。

    驱逐大石的外部条件已经成熟了。

    接下来就要看大白高国自己的本事了,你们可要争气啊!

    终于,从二月份开始,西夏的兴灵之地就不断有人站出来,要求还政大白高国。

    在这一群人当中,冲在最前面的,却是那些年轻儒士,他们找到了辽国官吏,上血书,要求辽兵退出兴灵之地!

    不出意外,这些学生遭到了惨败。

    耶律奴哥下令,果断将他们抓起来,锁在了军营……大石陛下在征讨金人,后院可不能起火!

    耶律奴哥的霹雳手段,起到了作用,乱糟糟的西夏终于安宁了几天。

    可很快新的风暴就来了,而且是更大的风暴!

    越来越多的商人,开始停止运输货物,不向辽兵出售粮食牲畜。

    这一招可把留守在西夏的辽兵气坏了……陛下正在打仗,你们竟敢玩这种手段,简直找死!

    “抓,全都抓起来!”

    耶律奴哥不断派兵,四处抓捕,短短三天时间,就弄了五百多人下狱,几乎把兴庆府的大商人抓捕一空。

    随后耶律奴哥就下令,要斩杀其中一百多人,以儆效尤!

    “小小商贾,也敢跟契丹作对,你们就是找死!”

    可就在耶律奴哥下令之前,一个人来了……

    “奴哥将军,大石陛下将兴灵之地交给你,你到底在干什么?”

    赵鼎气势汹汹问罪,当年就是他去西域面见耶律大石,劝说大石东进,结果顺利接管西夏的那位……在过去几年当中,赵鼎一直在西北,被赵桓任命为宣抚使,是一方重臣。而且他还有一项使命,就是协助推广占城稻。

    在赵鼎的运作之下,西夏种了一百万亩占城稻……每年能给大石提供五十万石军粮,堪称辽兵的大粮仓。

    面对捏着粮袋子的人物,耶律奴哥可是硬不起来。

    “原来是赵相公,这些乱民抗拒法令,难道还不该死吗?”

    “奴哥将军,别的事情老夫就不多说了……你要是杀了这些人,西夏的商贾,就没人愿意和贵国做生意了。到时候大石陛下军需断绝,罪责可就是你的!”

    耶律奴哥下意识咽了口吐沫,“赵相公,就算我不杀人,他们也不愿意跟我们辽国做生意,又该怎么样?”

    赵鼎略微沉吟,突然微微一笑,“奴哥将军,要让老夫说,你们盘剥也的确太狠了,河套产粮,你们只给党项百姓留下了四成,自己拿走了六成……人心怨愤,也是情理之中。老夫觉得,你们是不是该体恤一下西夏百姓的艰难啊?”

    耶律奴哥眼珠转了转,突然勃然变色,“赵相公……党项人狗胆包天,给大辽作对,是不是你在背后撑腰?”

    赵鼎同样大怒,“耶律奴哥!老夫是大宋臣子,不是你大辽的走狗!这些年老夫不辞劳苦,帮你们排忧解难,促成两国同盟……便是前不久,老夫还给你们提供了三千副铠甲!就算你家大石天子,也不敢污蔑老夫。”

    耶律奴哥稍微迟疑,随后怒道:“赵相公,你既然不是党项人的后台,那我杀人,你拦着干什么?”

    “上天有好生之德,这些年大宋,西夏和你们辽国,生意往来,利益纠葛,究竟有多深,你难道不清楚吗?你敢坏了大局,有多少人的饭碗都没了?”赵鼎冷笑道:“奴哥将军,你好自为之,可不要把自己陷进去!”

    赵鼎说完,飘然而去,身后是耶律奴哥疯狂砸东西的声音……面对这个局面,赵鼎却是不出预料。

    酝酿了这么久,他也该出手了……西夏是大宋辛辛苦苦弄到手的,却让耶律大石捡了便宜……你真的以为这里是你们的地盘吗?

    休想!

    赵鼎很清楚,有自己出面,耶律奴哥不敢杀人,他只能请求大石决断,而耶律大石也未必有胆子动手。

    老夫身为一介文臣,却要凭着手段,拿回这几千里的锦绣江山!

    在兴庆府的商人发动之后,随即就是灵州,就是横山,就是河西走廊……每一处都有商人站出来,停止交易,放弃运输物资。

    契丹没有办法,就只能下令,各地出动兵马,一边抓人,一边动用军中车马,运送物资……而就在他们忙得焦头烂额之际,在河套平原,一群党项农户动了起来……拥有最大的力量的一群人行动了。

    他们集体躺平……春耕不干了,稻子不种了。

    四六分成,我们辛苦一整年,六成收入都归你们,还要承担徭役,承担苛捐杂税……每年冬天,都有人饿死。

    反正都是一死,我们不种田,撂荒了……要死大家一起死好了!

    很快,躺平之风,从河套蔓延到了兴灵之地,有蔓延整个西夏……春耕在即,农户却不干活了……就看你大辽怎么接招吧!

 第404章 双赢

    躺平不是什么好的选择,但是这几年的西夏老百姓也的确受不了了。

    从西夏立国算起,这个小国保持了超高的武德……跟大宋打,跟辽国打,两边称臣,两边对抗,愣是在怪物房里,杀出了赫赫威名,造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

    以两三百万的人口,以贫瘠的土地,能做到这一步,除了奇迹,怕是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要是不这么抬高西夏,那么大宋算什么?辽国又算什么?

    只能感叹东亚大区优秀的匹配机制。

    不过说到底,西夏就是个小国,力量有上限的……你会发现很有意思的事情,西夏和大宋交锋,胜利的次数远多于大宋,可好玩的事情是明明打赢了,对国力的伤损,甚至比大宋还大!

    没办法,一二十万的正兵,同样数量的民夫,直接抽取了全国一半以上的男丁,只要延续用兵几个月,别国结果如何,一年的收成就没了三成,连续用兵,转运物资,牛马早产……丝毫不用怀疑,来年一定是灾年,要饿死一大堆人。

    小国的悲哀,不过如此。

    当然,如果只是战争损耗也就罢了,偏偏到了不打仗的时候,还有李乾顺和嵬名安惠这种君臣,卯足了劲头儿,在西夏王城,大修奇观,把佛寺灵塔弄得比开封还夸张……耗损的民力就更不可估算了。

    难道李乾顺就不知道休养生息吗?

    他难道相信那些佛寺能够保佑他的国家,延绵百代吗?

    很显然,李乾顺没有那么傻……可西夏的条件就是这样,他使出全身的力气,挖空心思,也没法真的改善民生,他要真的相对老百姓好,趁早和大宋媾和……但是他能这么干嘛?

    所以作为一个东亚大区磨砺出来的权谋高手,他很聪明地意识到,让百姓半死不活,是统治西夏的秘诀。

    大兴佛法,推崇巫术,造奇观,愚弄百姓……反正糊弄一时是一时,糊弄一代是一代……难道大宋和辽国就很好?

    扯淡!

    总体而言,西夏虽然是三国当中,民生最差的,但好歹还能生存,也仅仅是生存而已!

    不出意外,西夏还能维持一百年之久!

    奈何问题出现了,先是宋军打穿了西夏,接着李乾顺退位,再接着契丹打进来,接管了西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