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宋成祖-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别看这身金甲威风,女装也着实吓人。

    想到这里,韩世忠竟然连忙从马背上跳下来,冲着李纲抱拳。

    “有劳李相公了。”

    李纲眉头微动,颇为意外,只是众目睽睽之下,却还要绷着。

    “韩太尉劳苦功高,容老夫为太尉牵马!”

    韩世忠想通了,也就不敢居功自傲,连连摆手,“李相公,官家让有功将士提前入城,韩某不过是领兵之人,侥幸得胜,岂敢居功!还请李相公在前,俺跟在后面就是。”

    李纲再三要为韩世忠牵马,奈何韩世忠一再拒绝。

    终于,李纲替韩世忠牵着战马,韩世忠跟在后面差了半个身位,白时中在另一边,还有张叔夜、张邦昌、张悫、李若水,等等众人,簇拥着韩世忠入城。

    一群紫袍高官,拥着一位金甲天神,着实让人目眩!

    瞧见没有,这才是真正的好男儿!

    科举考出来的,不过是自己荣华富贵,这些将士,才拯救了百万开封民众,才是大家的恩人。

    鼓声,欢呼,鲜花,彩带,人们穷尽一切办法,表示着自己的感恩。

    位于人群之中,就有韩世忠的夫人梁红玉,她拼命拍着巴掌,手都红了,眼泪湿透了衣襟,就是控制不住。

    她的丈夫出生入死,作为夫人,多少次午夜梦回,吓得惊醒。

    光是噩梦,就做了不知道多少。

    在这一刻,伤痕累累的心,得到了慰藉。

    在欢迎的人群当中,竟然还有伤员。

    牛英拄着双拐,看得直流口水。

    自己受伤也太不是时候了,假如能跟着出战,岂不是也能享受这份恩遇,真不知道下次要什么时候了。

    这一场凯旋仪式,付出了不少心血。由于时间紧迫,李纲连着熬了好几个通宵,但是一切都是值得的。

    毕竟从这一刻开始,大宋上下,再也没有人主张议和。

    谁敢说不打,谁就是国贼!

    如此快速的时间,扭转了整个朝野的心态,谁都知道,真正的推手只有一个,那就是大宋的官家。

    这是一个敢真正提着宝剑,打着龙旗,在战场上冲杀的狠人。

    一时间,赵桓的威势再度扶摇直上,冲破云霄。

    只不过爬得越高,承受的压力就越大,赵桓丝毫高兴不起来。

    “官家,张悫张相公送来了消息,他现在筹措了三百万缗,可以充作御营军饷。只是前面官家发的都是银子,他唯恐会出差错,所以……”李邦彦面色为难。

    还没等赵桓开口,吴敏就怒道:“钱币交子混乱,官家要是不发金银,哪来御营将士奋勇杀敌?”

    李邦彦苦兮兮道:“我没说官家错了,我只是说除了抄家之外,朝廷正课是铜钱粮米,银子的缺口太大,长久支持军饷,怕是不够。”

    赵桓沉声道:“以后的事情慢慢说,眼下这一关必须闯过去,刚刚整军,不给金银,是绝对不行的。你们说,开封哪里还有金银?”

    这两位互相看了看,都冒出了三个字:相国寺!

    随后,他们的脸色都难看起来。

    “官家,恕臣说一句,无论如何,不能灭佛!”

 第98章 夜访相国寺(求收藏票票)

    两位宰执相公,同时谏言,不能灭佛,这让赵桓非常困惑,他揉着太阳穴,无奈道:“你们怎么知道朕要灭佛?你们又是如何笃定,朕敢灭佛?”

    李邦彦和吴敏立时无言,嘴巴微张,愣愣如傻瓜。

    说实话啊,从赵桓现在的劲头儿看,别说灭佛了,就算再离谱一百倍的事情,他也干得出来。

    而且大相国寺,确实有钱!

    吴敏咽了口吐沫,探身道:“官家,大相国寺牵连甚广,贸然下手,必定商业大乱,京城不稳,与官家一贯以来的主张不符。官家能以大局为重,臣真是惊喜交加,社稷幸甚!”

    赵桓哂笑,“吴相公,朕可没想这么多,也没觉得一个大相国寺有这么了不起。你们二位能不能给朕解惑?”赵桓笑呵呵看着李邦彦,“李相公,你积累的家产不少,想必最有心得,是吧?”

    李邦彦咧嘴,我是有点钱,可不都给你了。

    李邦彦顿了顿,整理思绪,而后道:“官家,要说清楚这件事,咱们要从两个方面来讲。”

    赵桓大笑,“几个方面都好,朕让他们准备点夜宵,慢慢吃,慢慢聊。”

    李邦彦有个绰号,叫浪子宰相,自然是讽刺他靠着巴结赵佶,爬上了高位,另一面呢,也说他心思机敏,知道的事情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要不然怎么能跟赵佶玩得那么好呢!

    很多人在看史料的时候,都会注意到,大宋官方用的计价单位是缗,通行的货币是铜钱。

    可赵桓到处抄家,弄到的都是银子,给兵马发放粮饷,也用白银,士兵将士还都欣然接受了,是不是有问题啊?

    不会是瞎写吧?

    其实还真不是这么回事。

    宋代地盘小归小,但是商品经济发达的吓人,城市化率也高,货币需求量吓人,北宋的史料中,时常出现的两个字就是“钱荒”。

    这是无数人都提到过的,中原铜矿有限,用途又多,出现钱荒,并不意外。

    所谓穷极生变,仁宗朝元昊作乱,西北战局紧张,财赋消耗巨大,逼得大宋朝廷不得不弄出了铁钱。

    只不过铁太容易生锈,百姓不喜,最后甚至逼出了纸币,来了个超级金融创新。

    不同于很多书籍描述的,纸币出现,是多大多大的进步,好像大宋朝真的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经济傲视天下,事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这一切的背后,都是无奈的辛酸泪。

    说穿了,大宋就是个畸形发展的怪胎。

    “官家,眼下市面上铜、铁、纸、银,四种货币通行,不过只有一种,能畅行天下,活通万里。”李邦彦笑呵呵道。

    赵桓哼道:“朕又不是傻子,白银价值高,体积小,携带方便,足值保值,自然是最好的货币了。”

    李邦彦欣然一笑,“官家圣明,在我朝太宗年间,每年税课白银十四万两有余,到了真宗年间,就到了八十八万多两。”

    李邦彦又停下来了,这背后又是一个大悲剧。

    岁币!

    澶渊之盟以后,大宋每年要给契丹白银岁币,逼得大宋朝不得不增加白银开采,在收税环节中,也增加白银的比例。

    一直到靖康之前,大宋的白银有多少呢?

    不多,每年岁入二百九十多万两。

    这也是金人议和,一张口就要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的由来。很不幸的是大宋朝廷还真就搜刮了十六万两黄金,二百万两白银,一百万匹锦缎,送给了金人。

    很可惜这么多金银,也没填饱金人的胃口,两个倒霉蛋该被抓,还是被抓了。

    其实由此也可以看出,到了北宋后期,白银已经事实上取得了主要货币的地位。但是碍于征税习惯,在史料表述里面,常看到的还是象征铜钱的“缗”。

    那既然官方依旧用铜钱计价,赵桓怎么就给自己挖坑,非要给士兵发银子,他脑子有问题吗?

    自然不是。

    在大宋,铁钱和铜钱,是有着相同的官方地位的,只是民间不承认罢了,另外还有官方发放的纸币钱引。

    赵桓敢松口,下面就不定怎么糊弄将士。

    大宋兵马本就积习难改,暮气沉沉,军心士气,都到了最低点。

    如果再闹出什么军饷事件,后果不堪设想,五代十国的时候,就有人拿假银子糊弄手下士兵,最后拿出真银子都没人相信,落了个兵败身死的下场,要多惨有多惨。

    赵桓可不敢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

    军饷白银化,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提到了白银,提到了钱荒,大相国寺举足轻重的奥妙,呼之欲出。

    “官家,各地寺庙多数十方施舍,又回馈十方。外地的客商旅人,无处安身,就可以居住在寺庙里,不拘多少,给点香火钱就是。由于广开方便之门,使得不少寺庙享有盛誉,成了往来客商最喜欢的落脚之地,比起那些大客栈还要舒服。就拿臣来说,当初进京考试的时候,就住在庙里好长时间,时至今日,还记得斋饭的香甜。大和尚天不亮就喊我们起来读书,邻近考试的时候,还在文殊菩萨之前念经祈福,现在想想,心里头还很感激。”

    赵桓炸了眨眼,最终还只是长叹一声,果然是人心不古啊!旧时的寺庙可不是要买门票才能进的景区,更不是满地都是功德箱的要钱所在。

    寺庙有着非常复杂的功能,没有饭吃,寺庙会施舍斋饭,没有住处,寺庙会提供安身之处……当然了,众所周知,免费的东西最贵。

    寺庙能这么干,是因为他们有更大的财源。

    八方客商云集,僧人就可以牵线搭桥,你带着药材,他带着丝绸,我又有皮草,僧人在中间撮合,做成了生意,人家师父不要,你还能少了香火钱吗?

    而且携带那么多的货币,长途跋涉,既不方便,也更危险。

    还有货币兑换的问题,如何能不受欺骗呢?

    寺庙就是个不错的平台。

    大相国寺,就是众多平台中,最出众的那个。

    他们有专业的团队,能够给商人提供一条龙的服务,甚至还兼具银行保险的职能。

    简单说,大相国寺,就是一堆商人的“爸爸”。

    敢对人家的“爹”下手,那些儿孙岂会放过你!

    “官家,容臣说句过分的话,朝中文武,尤其是京官,只要不是一贫如洗的清官,多少都会跟大相国寺有往来的。即便他们不往来,他们的家丁亲族,也会往来的。”

    赵桓颔首,冷哼道:“朕知道,挣钱吗!不寒碜!”

    李邦彦低下了头,默默看着衣角,反正该说的话他都说了,赵官家打算怎么干,全凭他喜欢了。

    赵桓的确信心爆炸,胆子越来越大,但是却没有发展到肆无忌惮的地步。更何况他心里清楚,像相国寺这种情况,操作好了,就是个长远的买卖,可以随时提供资金支援。

    如果真的灭佛,那才是一锤子买卖呢!

    “看现在的情形,朕是要去大相国寺瞧瞧了。”赵桓自言自语。

    吴敏慌忙道:“官家,臣以为还是把大相国寺的方丈叫到臣,或者李相公的家里,由臣等先谈谈,官家何等身份,去见一个僧人,着实不合适。”

    赵桓摇头苦笑,“朕要是不去,我怕你们被和尚忽悠了。”

    “忽悠?”两位宰相不明白。

    赵桓懒洋洋摆手,“行了,你们就先装个糊涂,朕是去求人的,理当亲自登门。等朕把事情办妥了,回头不过是挨李纲几句念叨,不碍的。”

    赵桓嘴上无奈,可说话的语气分明透着强烈的喜悦,甚至是难以掩饰,几乎控制不住那种。

    这可是金融啊!

    如果说赵桓在历史上能打三十分,军事十五分,那么金融至少是八十分,不能更少了。

    咱别的不说,光是熔断就看了多少次了。

    什么海参扇贝,酱香科技,基金理财……他可是相当熟悉了。

    差不多一千年的优势,还是可以碾压和尚们的。

    “朕连夜进城,跟他们谈好了,明天拂晓出来,不会耽误回京事宜。如果顺利的话,没准谁都不知道。”

    赵桓说干就干,可要去大相国寺,也要找个由头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