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江南的“神童”特别多,许多都是七八岁就展现出惊人的才学,但一到科举就挂科了,这些“神童”并非天生,而是人造的。

    在江南一带,有些名师们挑选看上去聪明的孩子,然后几年如一日只教书画与背诗,把孩子培养的有点模样了,就带着孩子出去表演,特别是去官府卖弄,只要小朋友凭着扎实的诗词书画,博得官府的满堂喝彩,一个神童就这么诞生了。

    一个神童的诞生,就标志着身价暴涨、名利双收,培养出神童的老师呢,也是迅速蹿红,了解内情的张国维对这种情况一向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第174章 应对之策

    看着地图,朱慈烺眉头紧皱,看来这霍山一带的流贼非除不可,不然仅凭这革左五营就可牵制大明中原半数兵马,北面李自成现在跑往甘肃了,毕竟还没除掉,这样下去可不是办法。

    可是这霍山面积也太大了,霍山只是大别山的部分,大别山长七百多里,宽三百多里,十几万的流寇看似人多,一旦进入大别山,再往哪里一藏,官兵无论如何也不好找。

    朱慈烺沉吟道:“你们可有让人打入流贼内部,了解他们的情况?”

    史可法微笑道:“殿下英明,臣确实派人混进了流贼中,也探得了流贼内部的一些消息。”

    朱慈烺面色一喜道:“如何?”

    史可法回道:“目前中原一带的流贼首领有黄虎张献忠、曹操罗汝才、老回回马守应、革里眼贺一龙、左金王贺锦、改世王刘希尧、乱世王蔺养成,前两人合兵一处,后五人合成一部,人称“革左五营”。”

    史可法润了下嗓子继续道:“这几人中,以老回回马守应为首,几路流寇共尊他为盟主、总掌盘子,此人是边军出生,颇有手段,让流寇隐于霍山就是他的主意。”

    朱慈烺皱眉道:“这个老回回就是那个把左良玉逼的要自杀的那个人?也是崇祯九年在河南淅川军营里杀了前来劝降的总兵王进忠,然后移营而去的那个?”

    史可法惊讶道:“殿下对此贼为何如此了如指掌?”

    朱慈烺不冷不热道:“此贼在高迎祥被杀后还敢耀威开封,痛击左良玉,开辟新战场,连亲身去招降的总兵都敢杀,朝廷早就将其视为“反复狙诈,怙恶不悛”者,即便他想降,本宫也不答应!”

    朱慈烺又道:“张献忠呢?他就甘于屈居老回回的之下?”

    朱慈烺还是对张献忠比较关心的,这人好歹和李自成齐名,在明末也建立了一个大西政权,做过几天土皇帝。

    关于张献忠的早年经历,有很多版本,有说他当过捕快,有说他做过生意,朱慈烺最感兴趣的是张献忠卖枣的故事,据说张献忠十岁时,跟随父亲去四川资中卖枣子,父子俩就把驴子拴在一户财主门口的石碑上,想等卖完枣子后再去牵驴子。

    等卖完枣子父子俩去找驴子时,只见财主的家丁正在抽打自家的毛驴,理由是张献忠家的毛驴拉的屎尿把财主的石碑弄脏了,尽管张献忠父子俩赔礼道歉,但财主家的家丁却不答应,一定要张献忠父子俩跪下用舌头将石碑上的屎尿舔干净才行。

    异乡遇凶顽,叫天天不应,叫地地无门,张献忠父子俩只好忍气吞声跪下将石碑上的驴屎尿一口一口的舔干净……

    据说自那以后张献忠就恨透了四川人,朱慈烺不清楚这事是真是假,想着有朝一日活捉了张献忠一定要亲自问问他:你倒底舔没舔过屎?

    史可法自然不知道皇太子在想人家舔不舔屎的事情,回道:“张献忠这个人,确实不甘屈于人下,论计谋他不如马守应,但若是论作战勇猛,他比马守应强多了,所以他喜欢和以奸诈出名的“曹操”罗汝才一道出去单干。”

    张国维呵呵笑道:“殿下,臣听说流贼革左五营的几个首领渐渐开始不和,加上张献忠不服马守应,这或许是我们的机会呀,我们可以趁机招降他们!”

    朱慈烺摆了摆手道:“招降一事暂且不讨论,等本宫打服他们再说!没有绝对武力的威慑,即便招降了也是来混饭吃的,吃饱了继续造反,这种事情流贼干的还少吗?”

    “这”张国维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张嘴,只能等皇太子在流贼那碰壁后再提。

    朱慈烺沉吟道:“刚刚张卿所说,为何流贼有老营在就会片刻集兵数万呢?流寇的人为何越来越多?越剿越多呢?”

    这个问题直击根本,让张国维和史可法二人不知如何回答,其实二人知道原因,只是有些话不好当着皇家的面说

    史可法硬着头皮道:“流贼每破一城,就会抢光城中所有,还会裹挟百姓充当饥兵,百姓没了钱财和粮食,在此天灾不断的日子里,不跟他们走只能饿死,如果跟随流贼攻下别的城池,或许还能抢夺一些钱财和食物”

    朱慈烺冷冷道:“被裹挟的百姓会那么心甘情愿的跟着流贼?给抢走自己所有东西的人当下手,换做是你,愿意否?”

    见皇太子盯着自己,张国维一咬牙,道:“殿下,流亡的百姓官府无力管辖,只能任凭其流浪,参加流贼队伍。”

    朱慈烺轻叹了一口气,说到底,还是百姓生存遇到了困难,普通老百姓,吃不上饭才造反,没见过吃饱了撑的想当皇帝的。

    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可以满足他们对未来的一切幻想,朱慈烺此时觉得,剿寇是政治问题,而不是军事问题。

    想要彻底剿除流寇,只能先安民心,而若想安民心,得先让他们有饭吃,如今天灾下粮食短缺,粮食产自土地,这一路来闲置的土地又太多了

    朱慈烺又询问了张国维和朱大典,为勇卫营提供后续粮草有没有问题,二人拍着胸脯保证,绝无问题,要多少有多少。

    尽管各地受灾,但江南一带依旧是富饶之地,是大明最大的产粮区,条仵比河南、陕西等地区好得许多,为两万大军长时间的提供粮草,还是毫无问题的。

    随后,朱慈烺又作出了简单的部署,让二人沿着长江严防流寇,主要以防守庐州、安庆、池州、南京等地为主。

    众人都散去了之后,张国维和史可法各自返回南京和安庆坐镇,二人同路而行,开始聊了起来。

    张国维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道:“宪之,你怎么看?”

    史可法道:“看来殿下看上了凤阳府的土地了”

    张国维苦笑了一声,道:“只希望我们的殿下只是想想,千万别做出不明智的选择啊。”

    史可法眉头紧锁道:“玉笥兄,我倒是不担心凤阳这边的情况,我是担心殿下打江浙土地的注意,那边的土地可比这里好多了”

    张国维一惊,道:“不会吧?若是那样,简直就是祸事啊!”

    东林党本想在江南扶持皇太子,若是皇太子想打江浙地主的注意,那就和他们的东林党为敌了

    史可法叹息道:“希望是我想多了,且看殿下如何处理凤阳这边的情况吧”

 第175章 天武军

    在孙应元率骑兵营回到凤阳后,朱慈烺在皇城奉天殿中召见了勇卫营把总以上的全部将官,召开了一次重大的军议。

    大殿中,一阵欢笑声传来,众将都围着孙应元等骑兵将领,听他们绘声绘色的讲述着当日追击流寇的情形。

    黄得功羡慕地说道:“老孙啊,这次可便宜你们了,还有你,李少游,你小子又立大功了!”

    “都是孙将军指挥的好!”李少游摸了摸头,嘿嘿笑了两声。

    独自一人站在大殿一旁的军法部顾威,忽然大喝一声:“皇太子殿下到!”

    众人立马散开,随着身上一片甲叶之声作响,各人已经列好了队伍,肃然向朱慈烺施礼:“末将拜见殿下!”

    朱慈烺站在大殿上首,扬了扬手道:“兴!”

    在一片盔甲作响声中,众将纷纷站直,等待着皇太子发话。

    朱慈烺很满意众将的表现,自从设置了军法部,这些武将越来越规矩了,他对着殿内各人微笑点头,含笑坐在龙座之上,之前的龙座早就被流贼烧了,这是朱大典按照亲王规制重新打造的。

    随着朱慈烺坐下,孙应元首先出列,向众人报告首战流寇的经过。

    朱慈烺听得很仔细,开口道:“孙将军打的不错,所有立功的将士,以及犯错的将士,都要一一核实,务必做到赏罚公平!”

    众将齐呼:“殿下英明!”

    朱慈烺又道:“此番南下,本宫有意扩军,同时也想对勇卫营做出调整,不知诸将意下如何?”

    朱慈烺话音刚落,身旁的吴忠和邱致中就捧着一大摞文书纷发给众将。

    朱慈烺接着道:“上面是本宫拟定的勇卫营改革章程,新的编制和兵种配置以及人数都有说明,大家都看一看!”

    众将拿到文书认真的看着,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写了部队的编制:

    勇卫营更名为天武军,以队为基本单位,一队共十人,正副队长各一人。

    三个队为一哨,长官为哨总,正副各一名,另设有伙食队五人,共计三十七人。

    三个哨为一佰,长官为百总;正副各一名,另设夜不收队十人,医疗队五人,共计一百二十八人。

    三个佰为一营,长官为营总;正副各一名,另设军法部军士数人,共计四百人。

    三个营为一个团,长官为团总;另设一个炮兵佰,团直辖夜不收,团总护卫队,共计一千三百余人。

    三个团为一个旅,长官为旅帅;另设一个旅直属骑兵团一千人,旅直属夜不收队、赞画队、护卫队、伙食队,全旅共五千人。

    天武军下设三个旅一万五千人、一个军直属龙骧夜不收三百人,一个军直属重炮团一千人,一个军直属加强骑兵团三千人,加上军部护卫队、赞画队、狙击队、伙食队等,全军共计两万人。

    各佰夜不收队负责侦查情报、传达军令、收纳文件;赞画负责参赞军机,为各将出谋划策,就是后世的参谋,赞画暂时由各旅下面的团总担任。

    伙食队不仅要负责做饭,还要负责押送各哨的粮草,如此一来,全军的后勤能力将会大大增强。

    天武军军内不设番号,全军统一编号,如皇家第一旅、皇家第二旅、皇家第三旅,皇家重炮团、皇家骑兵团

    朱慈烺这样做的目的是,杜绝让士兵觉得好象私军一样,只知有将军,不知有朝廷,兵围承天门的事情他不想再看到第二次。

    如果非要有一个番号和主帅信仰,那就是天武军,那就是自己这个皇太子,未来的大明皇帝!

    朱慈烺不会将所有的军队都给黄得功一个人统帅,他很清楚,一个臣子再忠心,当手中的权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心境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历史上的权臣大多如此,明末的武将更是如此。

    驭下之道,在于平衡,这点很关键,所以朱慈烺每次派兵时,都会让黄得功和孙应元二人轮番领兵,不会让其中一家独大,难以掌控。

    在朱慈烺的计划中,天武军会继续扩大,旅以上还要设师,作战单位之外还要另行设庞大的后勤辎重部队,以便日后长途征战。

    朱慈烺扫向众人道:“各级长官均分正副,正级亡,副级顶上,副级亡,下级第一作战单位长官继续顶上!”

    众人纷纷点头,新的编制确实比之前的要好多了,天武军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