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海战全歼日本舰队,崇祯时期的料罗湾海战狠揍荷兰人,现在的明英海战,后来还有郑成功收复台湾战役。
大明立国近三百年,大明水师却未曾遭遇一败,即便是自正统年间开始衰弱,嘉靖时期更是跌入谷底,但大明水师依然在最低谷打了几场漂亮仗。
这份荣耀,朱慈烺不会因为大明国势渐弱而让其中断,更不会等他日后接手大明这个摊子时,让大明水师对外打的憋屈。
朱慈烺决定加快进程,巩固自己的势力,尽快彻底掌握江南,发展水师。
水师的发展,很有必要,不仅是为了在未来面对西方的海上强国,更是为了对付满清。
朱慈烺早就得到消息,在今年上半年,清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攻上皮岛,副将金日观统领将士与清兵激战七昼夜,最后皮岛陷落,金日观等人尽数战死。
朝鲜投降,皮岛陷落,让大明在北方的海上力量基本断送了,满清再也没有后顾之忧。
满清之所以这么卖力的打朝鲜和皮岛,是因为他们几乎没有战船,担心后院被大明从海上抄了,朱慈烺计划发展大明水师,在决战满清的时候,可以让水师运兵直扑辽阳和沈阳,形成前后夹击之势。
进入太平府后,朱慈烺先是巡视了江南军器总局,经过半年的发展,军器总局的规模越发的扩大了,吴忠花重金从各地拉来一大批火器工匠。
大明的火器制造兴盛,各地卫所都有军器局,特别在京师、天津、江南一带,连民间都密布着各种各样的火器作坊,工匠多大数万人。
和军队中的工匠差不多,许多工匠的日子都十分艰苦,在看到太平府守备太监吴公公的招募条件后,江南各地的工匠都蜂拥而至,争抢着来混口饭吃。
在吴忠正发愁工匠数量太多要不要裁掉部分时,朱慈烺恰好到了,在了解情况后,朱慈烺让他再建立一个炮厂,专门生产大口径火炮,最低也要十八磅。
在这个吃人的时代,口径即是真理!
荷兰等西方海上强国的战船都已经配备了二十四磅以上的火炮了,十八磅炮对他们的主力战船来说都有些嫌小,朱慈烺自然不愿让大明落后。
至于制造,穿越者的优势就显露出来了,朱慈烺将清朝时龚振麟发明的铁模铸炮法传授给了孙和鼎。
目前传统的铸炮工艺都用泥模,就是用水和泥,制成模具,然后范金倾铸,层层笋合。泥模必须烘得干透才行,否则外表虽干,里面湿润,一遇金属熔液,潮气自生,铸成的火炮就有蜂窝,施放时炮筒容易炸裂伤人。
泥膜烘干大概要一个月,碰上阴天下雨阴寒天气更是要两三个月,而且一具泥模只能铸造一尊火炮,随即随弃,不能再用。
铁模铸炮法就不同了,它是以铁为模,相比传统的泥模铸炮,工艺更加简单易行,节省了大量模具原料降低生产成本,还不受气候条件限制,制造周期也大大缩短了,最主要的是解决了蜂窝的难题,避免出现炸膛,大大提高了火炮铸造质量。
孙和鼎是专业人士,一听就懂,他忍不住称赞道:“其法至简,其用最便,一工收数百工之利,一炮省数十倍之资,事半功倍,利用无穷,辟众论之导轨,开千古之法门,殿下真乃神人也!”
说完,孙和鼎还对朱慈烺认真的拜了数拜,搞的朱慈烺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其实朱慈烺想到铁模法,是因为他最近收到了辽东的一份情报,情报中称,在清国的几个汉奸已经捣鼓出一种名为失蜡法的新铸炮方法,正在大力制造火炮。
据说,用那种铸炮方式所铸火炮经过测试,其性能已经超过了西洋火炮,这引起了辽东锦衣卫负责人的注意,决定将这一重大情报传给皇太子。
朱慈烺最后告诉吴忠和孙和鼎,此铸炮方法一定要保密,在炮厂建立严格的保密制度,铸炮的哪个环节泄露了,就抄那个环节所有工匠的家。
军工机密,一直是一个国家的核心机密,特别是现在的铁模铸炮法,领先世界二百多年,哪怕是欧洲,一直到了二百年后的鸦片战争时,都一直采用泥范整体模铸法和失蜡法。
也就是说,现在欧洲和满清铸早一批火炮需要一个月到三个月时间,一年中许多时间还不能铸造,而且成功率不高,一百门炮的合格率只有两三成。
而大明用铁模法,铸造一批火炮只用不到一个月,还不受季节限制,铸出火炮的合格率也可高达五成。
朱慈烺坚信,只要铸炮方法不泄密,用不了多久,大明的火炮数量就会将满清和欧洲甩开一大截!
朱慈烺让新的炮厂由吴忠亲自管事,从军器总局中精挑细选数百个出生清白的工匠进入炮厂做事,并让李廷表调来一部锦衣卫在厂内审查监督工匠们,以防泄密。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223章 回凤阳
京师,紫禁城乾清宫,崇祯紧皱着眉头,端坐在龙案前批阅奏疏。
腊月的天气已经极冷了,崇祯为了方便起居办公,又将办公地点改在了乾清宫。
崇祯放下朱笔,忽然问:“近几个月北直隶还没下雨吗?”
在下首站立的内阁首辅薛国观回道:“回陛下,还没有。。。。。。。”
闻言后,崇祯突然剧烈的咳嗽了一阵子,他现在的心情很糟糕,自今年六月来,北直隶、山西、山东、河南等地出现大面积旱灾、蝗灾和饥荒,多日无雨,中原大地赤地千里,饿殍遍野。
崇祯亲自领群臣祭天求雨,下达了登记以来的第二份罪己诏,并命令群臣自己廉洁,爱护平民,以使上天回心转意,皇明时报也刊登了罪己诏,天下臣民俱为见证。
然而数月来仍然没有雨点降临,这让崇祯最近的情绪越来越差,也大病了一场,好在太子朱慈烺发来捷报,湖广大捷,革左五营被斩杀,当年攻破凤阳的十三家流寇已经被灭掉六家了。
在喝了口王承恩递过来的姜茶,崇祯又道:“内阁对太子那边的封赏讨论的怎么样了?”
薛国观奏道:“陛下,已经拟定好了,但臣不知,是否还让太子殿下继续在江南剿寇?”
皇太子的功劳太大了,听说他在江南扩兵近十万,不仅杀了个巡抚,还杀了三个总兵,其他四五六七品的小官更是不计其数。
这才仅仅一年时间,若是让他再继续在江南发展下去,朝廷根本无法掌控,这是很多人都心知肚明的事情,如此大事,内阁无法决定,只能让皇太子的老爹亲自拍板。
龙座上的崇祯皇帝沉默良久,又起身在乾清宫中来回踱步,他停下脚步道:“容朕再考虑考虑。”
见皇帝心思未定,薛国观知趣的退了下去。
崇祯又坐回了龙座,半躺在垫子上,仰头看着乾清宫上面的雕龙壁画,心中久久不能决定。
崇祯很想将朱慈烺调回京师,把天武军分成三部,一部入四川围剿李自成,一部在江南对付张献忠,另一部调往辽东镇守锦州,如此安排,不仅能分化太子的势力,还能牵制大明各部拥兵自重的将领。
不过眼下张献忠、罗汝才等贼寇尚在,且人数不少,甚至有进攻南京的实力,崇祯一时间又犹豫了。
崇祯不知不觉来到了坤宁宫,见他到来,周皇后非常欢喜,她已经知道朱慈烺在湖广大捷的消息。
周皇后行礼后紧握着崇祯的手道:“陛下,众贼皆溃,国势渐渐好转,何时才把皇儿调回京师?”
崇祯脸色一板道:“皇后,切勿再干政!”
周皇后也拉下了脸,说道:“臣妾一年未见皇儿,甚是想念,身为人母,臣妾难道还不能思念儿子吗?”
崇祯皱眉道:“现在太子是大明的,先国后家,对于他的安排,就是国事!”
周皇后闻言,眼中的泪水不断溢出,她别过身去,不愿再理会崇祯。
见她如此,崇祯心中泛出怜爱,只好道:“等南方稍定,朕就召他回来,这样可好?”
“真的?”周后欢喜地道:“南方稳定这都是皇儿的功劳,陛下可得好好赏赐。”
崇祯帝微笑道:“好!好!”
虽然嘴里这么说,但崇祯心里却在想,要是亲王什么的还能多赏点封地,现在他是皇太子了,要钱有钱,要兵有兵,规制也基本等同于皇帝了,还赏个屁啊!
※※※※※※※※※※※※※
崇祯十年十二月,朱慈烺从太平府路过庐州府回到了凤阳府,途中路过一个个新建的囤户村镇,见到百姓们都在高兴的忙碌着。
当看到皇太子的仪仗回来时,人人脸色都露出兴奋之色,远远的对着仪仗拜了数拜。
朱慈烺心中感慨,经过近一年的发展,凤阳府完全变样了,原本坑坑洼洼的官道上,如今已经压上了一些小碎石,变得更宽更坚实了。
在官道两侧,各处河流旁到处都有高大的水车耸立着,田间还有不少碎石小路。
在路过一些城池时,城中屋舍井然,街巷一尘不染,很是干净。
看着百姓们展颜的笑容,朱慈烺心中很是欣慰,自己杀了那么多人,费了这么多银钱,这些都没有白做,百姓的生活明显有了极大的改善。
朱慈烺的仪仗距离中都洪武门十里外,只听这里锣鼓喧天,鞭炮隆隆,漕运总督朱大典和凤阳知府杨廷麟等一众官员正在此迎驾。
在回到凤阳府后,杨廷麟先是将凤阳府的情况详细的汇报了一番,朱大典也将附近各府屯田的情况做了汇报。
在朱慈烺出征的时候,秋播就已经开始了,滁州府等几个府的囤户明年春耕时就可以种植了,只是徽州府目前的情况不太好,干旱严重,水源不足,不好屯田,也很少有人愿意去。
李廷表将朝廷邸报和大明各地发生的主要事情,整理出了一份文书呈给了朱慈烺。
京城方面,内阁大臣黄士俊辞官退职,工部尚书刘遵宪为了加强京城防御,开始修建城墙。
曹化淳受命提督京营戎政,这是曹化淳第二次任此职,御马监太监李名臣提督京城巡捕,王之俊为副。
三年一次的科举已经考完,一共出了三百零一位进士,状元是刘同升,也就是历史上和杨廷麟一起抵抗满清南下,在赣州血战殉国的那位。
中原流寇方面,刘泽清在虹县打败流贼,洪承畴在汉中击败流贼。
不出意外的是,李自成走出了困境,在洪承畴的眼皮底下溜了,并从七盘关进入西川,后攻陷昭北、剑州、梓潼,分兵直趋潼川、江油、绵州,总兵侯良柱战死,李自成又攻克彰明、盐亭各县,直逼成都。
朱慈烺将关于李自成的战报递给了曹变蛟,曹变蛟看后久久不语,最终长叹了一口气。
在跟随朱慈烺的一路上,曹变蛟对太平府和庐州府的发展感触颇大,和一直闹灾的陕西比,这里简直就是天堂。
特别是凤阳府的变化,让曹变蛟极为震惊,在崇祯八年和崇祯九年初,卢象升坐镇凤阳主持剿寇时,曹变蛟领兵驻扎过凤阳,现在的凤阳和以前简直感觉不是一个地方!
皇太子居然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将凤阳变了个模样,这样的能力让人惊叹。
曹变蛟看向朱慈烺的眼神变得更加的坚定了,或许这位才是自己的明主,这天下未来是他的,只有他不会养寇自重,才能让大明真正的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