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崇祯道:“山东重地万不能失,无论如何也要守住,将奴贼大军封锁在黄河以北!”

    杨嗣昌立刻躬身领命。

    崇祯忽然道:“你刚刚说什么?太子有多少人马?”

    杨嗣昌认真道:“数万人马,太子殿下亲领三万,正在安州与奴酋济尔哈朗对峙。”

    崇祯皱眉道:“朕从未下旨让太子总督天下兵马吧?他为何有三万人马?是卢象升还是陈新甲的兵马归他管了?或者是关宁军?”

    杨嗣昌道:“回陛下,都不是,三万人马是太子的天武军,自凤阳府北上而来的”

    “他现在有三万人马了?”崇祯的眉头皱的更深了。

    杨嗣昌硬着头皮道:“陛下,不止三万,茅元仪领着一万人马在高阳,孙应元统领四万人马在真定府境内围剿建奴,皇太子此次北上一共带了八万人马!”

    “什么!八万!!”崇祯大骇,忽然变得有些不正常了,他惊慌道:“他哪来这么多人马?啊!”

    杨嗣昌道:“应该是近两年太子殿下在江南训练的,具体的情况臣不知”

    崇祯此刻的心情有些『乱』,他曾经虽然听过太子在江南练兵的消息,但一直以为新建的天武军只有数千人,加上之前的勇卫营,最多一万人而已。

    崇祯出于想彻底剿灭江南的流贼才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却万万没想到这逆子居然练出了八万大军!

    崇祯从龙椅上站起,他是真坐不住了,数万大明官兵被建奴打的四处躲避,而太子的天武军一万人就能将镶红旗的八千人马全部斩杀,此间的差距傻子都能看出。

    现在天武军有八万之众,而且距离京师只有三百里,太子若是想提前上位,只怕是一个眼神就能解决了。

    崇祯心中很是担忧,两年没见那逆子,也不知道他心长野了没?

    看着有些不安的皇帝,杨嗣昌没有出声,只是安静的站在一旁。

    良久,崇祯的步伐渐渐变慢,开口道:“我大明的精兵强将太少了,对上建奴的八旗军终究是寡不敌众,还需要广练精兵。”

    杨嗣昌一听就立刻明白皇帝话里的意思了,他立马表态道:“陛下所言极是,我大明兵多而不精,实难与奴贼抗衡,臣觉得可在各镇抽练精兵,如一万中取一千,由各镇监军和巡抚分练,不多两年,便可得精兵数万!”

    对于杨嗣昌的体贴懂事,崇祯越看越顺眼,觉得自己这次没看错人。

    崇祯道:“这事爱卿好好规划一番,待击退建奴后再详谈,现在洪承畴和孙传庭到哪了?”

    杨嗣昌回道:“已经到山西宁武关了,年前应该能到京师。”

    “才到宁武关?同样是勤王入卫,怎么太子的人马不到二十天就到达战场了,他洪承畴一个月了才走了不到一半的路程?”崇祯的语气中蕴含强烈的怒意。

    杨嗣昌立刻道:“应该是陕西入境的路上有些山路崎岖难走,再有就是陕西距离保定稍远”

    说这话的时候,杨嗣昌自己是不信的,从陕西到保定府相对于从凤阳到保定府,也就多了二百里路,天武军二十天就能到,而洪兵和秦兵预计要花两个月,说白了这就是差距。

    好在皇帝不懂地图,不知道陕西距离京师到底多远。

    果然,崇祯的脸『色』缓和了不少,还深有体会的点了点头,搞得自己好像去过陕西一样。

    见皇帝脸『色』缓和了,杨嗣昌试探『性』的问道:“陛下,臣请问,皇太子的人马该如何分配?”

    杨嗣昌问这话的意思并不是打算把天武军交给别人掌管,而是询问前线由谁总督指挥?让高起潜、陈新甲、卢象升三路各打各的,由兵部居中统战还是直接由皇太子全盘指挥?

    谁都知道,现在想从皇太子手中拿兵权,不容易,别人又不可能指挥他一个当朝太子。

    崇祯沉『吟』了片刻后,道:“前线由陈新甲督师,高起潜监军,太子那边朕会传旨让他回京的。”

    崇祯心里已经打好了主意,借着过年的当口以父皇母后想念的理由召回太子朱慈烺,相信这个孝顺儿子应该不会拒绝的,俗话说百善孝为先

    杨嗣昌再度体会到了皇帝的莫测,他接着道:“陛下,茅元仪的功劳您看该如何赏?”

    崇祯皱眉道:“你自己看着办!”

    见天子发怒,杨嗣昌暗暗心惊,只得躬身告退。

    离开乾清宫后,杨嗣昌虽然面『色』平淡,但内心已经乐开了花,无形中,他要办的两件事已经妥了。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274章 谁跑谁是孙子

    在安州境内的白洋淀附近,扎满了密密麻麻的清军镶蓝旗和正红旗营帐。

    营帐绵延数里,不时有身披红『色』棉甲和蓝『色』棉甲的军马从营中奔出,散向四处,打探着周围明军的动向。

    中军大帐之中,头顶拖着一绺小细辫的清军将领们很是安静,人人脸『色』难看,相顾而视,皆是不语。

    在不久前,他们刚刚得到镶红旗被灭的消息,听到消息后,清军众将先是不信,在派出几路探马前去镶红旗的营地查探后,满地八旗将士无头的尸体证明了消息的真伪。

    各人内心发冷,开始对明军起了敬畏之心,特别是对那部灭了镶红旗的天武军,更是心惊胆寒,这得有多大的战力才能把镶红旗打得一个不剩啊!

    良久,郑亲王济尔哈朗叹道:“明军只出动一万人就让镶红旗全军覆没了,这事本王不信!”

    济尔哈朗打气式的开场,让帐中个人面面相觑,不知该说点什么。

    固山贝子硕托率先搭话道:“我也不信!我八旗将士勇猛无敌,怎么可能有此惨败!”

    硕托是礼亲王代善的次子,也是镶红旗旗主岳托的弟弟,一个爹妈生的,在得知兄长战死后,三十多岁的硕托还是忍不住流了几滴眼泪,心中对大明充满了愤怒,还一口气杀了几十个俘获的大明百姓泄愤。

    正红旗的旗主是礼亲王代善,代善今年将近六十岁,加上常年征战身上有不少暗伤,现在已经是半截身子进土,离死不远了。

    此次伐明,代善坐镇盛京,把正红旗人马交给了次子硕托,希望他能多多立功,和兄长岳托一样优秀。

    硕托代父执掌一旗,地位自然高,众将见他说话,也都纷纷附和,有几个贝子还出言安慰了几句,现场还没有哪位不开眼的跳出来拆台分析当时的战局。

    贝子博洛道:“不错,一定是明军隐藏了兵力!”

    博洛是阿巴泰的第三子,在崇祯九年,他的阿玛阿巴泰和二哥博和讬都战死在明国,这次博洛专门向皇太极请命出征发明,为父兄报仇。

    济尔哈朗点点头,道:“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替扬武大将军报仇,不过我听探子来报,与我军对峙的是明国太子的天武军,而围攻镶红旗的也是这天武军,我们不得不小心!”

    博洛狠狠道:“明国的小太子怎么了?我单手就可捏死他!”

    博洛知道自己的阿玛和兄长就是死在这个明国的太子手中,因此他恨透了朱慈烺,恨不得将其千刀万剐。

    济尔哈朗道:“崇祯九年时,明国的太子手中只有五六千的精兵,现在却有数万,如果任其发展,明国的力量不可小觑啊!”

    济尔哈朗越想越可怕,他长叹道:“现在双方兵力相当,我们并不占优势,想要灭杀明国太子,不容易啊!”

    闻言,硕托道:“王叔,你这是长明军威风,灭我八旗的勇气!皇上曾经说过,八旗不满万,满万不可敌,更何况我们现在是三万人马!”

    博洛也是焦急道:“是啊王叔,不打怎么知道结果呢?我们八旗的勇士绝不能不战而退啊!”

    皇太极这句极为装『逼』的口号立刻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得帐中各将议论纷纷,嚷嚷着要跟明军斗一斗。

    这时,一名牛录章京来报,道:“王爷,明军哨骑在外面叫阵,扬言明国太子约王爷明日一战,还说”

    济尔哈朗皱眉道:“还说什么?”

    牛录章京支支吾吾道:“那明军哨骑还说说王爷要不是要不是狗娘养的就痛快一战”

    “你额涅的!”亲爹被辱,济尔哈朗的长子一脚将这名章京大人踹的连续倒翻了两个跟头。

    报信的牛录章京立刻惊恐的叫道:“贝勒爷饶命,这不是奴才说的啊,奴才只是传话”

    济尔哈朗看着跪在地上的牛录章京,『操』刀子砍死他的心情都有了。

    暴怒的济尔哈朗此时很不得将明国太子生擒活捉,然后用上大清的十大酷刑教他做人!

    济尔哈朗怒道:“你去让明军的哨骑传话回去,告诉那孩子,明日大战,让他受死!谁跑谁是孙子!”

    济尔哈朗的这句气话让几十里外的朱慈烺头疼不已,四十岁的孙子,他还没收过呢,还是个鞑子亲王,这可如何是好?

    愁归愁,仗还是要打的,大不了到时候勉勉强强的收下这个孙子。

    第二日,天武军行进在干燥的土地上,数万大军浩浩『荡』『荡』的经过,激起了漫天的尘土。

    天武军尽皆身穿红『色』盔甲和棉甲,虽然都带红『色』的,但与清军的正红旗和镶红旗不同,清军正红旗的全身的盔甲全是红『色』的,镶红旗则是盔甲周围镶着白『色』。

    天武军的盔甲有束腰,看起来威武,八旗军的盔甲整个像宽松的大裙子一样,显得很虚浮。

    天武军出动后,声势喧然,不再遮掩,大军十里外一旦出现清军的哨探,就会立刻遭到散布在天武军周围的夜不收围攻,不是被击毙就是被砍死,只有少量漏网之鱼跑掉了。

    看着无边无际的兵马,浩如烟海的旗帜,朱慈烺长呼了一口气,喃喃道:“数万人的团战本太子还没玩过呢。”

    大军行进了十五六里路后,与济尔哈朗的大军相遇,朱慈烺登上高达六米的战车,只见远方两里外,数万八旗军黑压压的一大片,看上去颇为吓人。

    这座战车是专门为朱慈烺打造的,分为三层,可以站十几个军士,不仅宽大坚实,上面还装了几门虎蹲炮。

    天武军中旅帅以上的将官都有一辆指挥战车,旅帅的是四米高,师帅的是三米高,规格和配置略微不同。

    这次天武军指挥作战的是周遇吉,他的第三师在过去的第三旅基础上扩编起来的,参加过几次平『乱』的作战,不过大多数人没跟鞑子交过手。

    看着茅元仪的第三旅全歼了鞑子镶红旗,立下赫赫战功,第三师的其他两个旅将士们也都攒足了气,等待着出战的机会,好大干一场,也扬一扬第三师的威名。

    这次出战,天武军没有人感到害怕,在他们看来,鞑子也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除了比流寇穿的厚实点,有什么区别呢?一枪下去还打不死、刀枪不入不成?

    周遇吉更是渴望一战,这次茅元仪的封赏下来后,铁定升官,说不定比自己的军衔都要高,旅帅比师帅的军衔还高,这让自己怎么在天武军混?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275章 爷孙局的战斗

    天武军并没有提前到场挖战壕、垒泥土袋,因为是约战,朱慈烺准备来一次正面刚,打得济尔哈朗叫爷爷。

    相反清军反倒是前提到场准备了一番,看起来很重视这场爷孙局的赌斗,八旗的贝勒贝子们显得有点小紧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