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2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士子们自觉学习,远比强迫推行要来的实在。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436章 掀桌、罢考

    第二日,考试继续。

    昨天的九数和五礼让众人头大如斗,今日所考的内容让各人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先是几道律法题,抽取了刑部的几个经典案例,考的是《大明律》和为官的断案能力。

    接着便是几道时策论,如:“请论述当官的目的。”

    “请论述缴税纳税的必要性。”

    很多人心中坦然,暗叹这才叫会试,就应该考这些实实在在的内容!

    不过他们越是往下做,心中越是发凉,这后面的题目一道比一道令人恐惧。

    其中一道题目是:“如今大明百废待兴,然北有东虏依旧虎视眈眈,国库却入不敷出,请问:如何使国库充盈?如何稳定天下万民?”

    接着下一道题是:“若是朝廷废除百姓人头税,实行摊丁入亩、士绅一体当差纳粮政策,你是否支持,请说明理由。”

    这两道题一前一后的出现,很明显皇太子这是要搞摊丁入亩啊,朝廷国库如何充盈?摊丁入亩按亩收税就会让税收成倍的增长啊!

    可是自己真的要支持吗?谁家名下没有地主土地的挂靠,在做一些偷税漏税的勾当?要是摊丁入亩,按照多少亩地收多少税,那些豪门大户不得要炸锅?

    不少士子因为朱慈清查卫所土地的事情已有不满,只是卫所土地是军屯,属于官田,他们也不好发作,可现在太子明目张胆的准备收大户们的税,这就太过分了啊!

    东南的读书人,谁家没有一些地?即便是穷酸读书人,考取功名后也有狗大户捐资,为的就是把土地挂靠在功名之下偷税漏税,要是推行摊丁入亩,受损的只能是自己的利益,这如何能忍?

    很多参考的士子遇到这题后都沉默了,功名和家族利益之间必须要做个选择了。

    朱慈此举的意思很明确,就是利用这次会试让江南的读书人们站队,到底是要官运前程还是要家族利益?在国家与家族之间只能选一个。

    只要是不支持摊丁入亩新政的,朱慈将毫不犹豫的直接过掉,断了他们为官的命运,他只会用那些支持新政的人去推行新政。

    一间考号内,侯方域盯着试卷脸色越发阴沉,他猛的掀桌,道:“我为何要做选择,此政令显然是皇太子针对士绅阶层的,我断然不可接受!”

    侯方域前日考的很烂,既然自知中不了,何不借着此事闹一闹?说不定还能取得东南士子和士绅的支持,为自己赢得声望!

    有声望了还担心没官做?大明的官场不就如此吗?越折腾名气越大,越好升官!

    江南一直是大明的抗税重灾区,东林和复社更是抗税先锋,太子来南京监国不免除江南大户积欠的租税也就算了,居然还整出这么一出,欺我江南士子无人不成?

    侯方域第一个掀桌闹事,立即引起了考棚内其他江南士子的呼应,谁都没把握考中,还不如借此争取政治主张,赢得“吴江大姓”等江南地主、商人爸爸们的财力支持?

    “不考了!皇太子逆天而行,如此明目张胆的挖我大明士绅的根,士可杀,不可辱!”

    随着金陵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振臂一呼,江南贡院中立刻炸了锅,纷纷走出考号,在考棚外汇聚起来。

    “此番二次会考,根本就不是会考,而是皇太子在向我等江南士林摊牌,要在我江南横征暴敛!”

    “我等要罢考!”

    “对,罢考示威!”

    听着外面江南士子们闹哄哄的罢考活动,来自其他各省的考生坐在考号中发呆,感觉事情要大发了。

    明远楼上的主考官,礼部尚书朱继柞眼瞅着考棚内发生的突变,立刻慌了神,连忙派人去宫中通知皇太子。

    在江南贡院巡视的李少游得知有人罢考,当场调来数百名武军入场维护治安,不料却被江南士子们推搡踢打。

    军士们没有命令不敢私自动手反击,只能任由这群读书人发泄殴打。

    李少游眼见这些读书人不知好歹,事情越闹越大,当即喝令道:“全体听令,将这些闹事之人全部拿下,如有反抗者,给老子狠狠的揍!”

    一时间,贡院内一片呼喝打骂之声,一个个闹事的士子被按倒在地,奈何闹事之人实在过多,根本按不过来。

    主考官朱继柞连忙劝阻道:“李将军,不可动手啊,他们都是读书人啊,你这样会激起考生们的抵触反抗的!”

    “哦?”李少游瞥了他一眼,道:“那朱大人打算如何应付?就让他们闹,影响会试吗?”

    朱继柞心中也是纠结,说道:“这个,本官先与他们谈一谈稳住局面,再等殿下的决断吧。。。。。。”

    “随你!”李少游一挥手,令所有天武军退出贡院。

    他冷笑连连,太子殿下那么刚强,岂会被人逼得让步?真是笑话!等令旨一到,看老子怎么弄死这帮假仁假义的狗才!

    南京紫禁城中,朱慈正在柔仪殿跟董小宛学习作画,忽然一锦衣卫走了进来,把江南贡院内的事简单讲述了一遍。

    “罢考示威?”朱慈眉头一挑,没有丝毫惊讶,那几道题会引起激变早就在他的意料之内。

    他看向正在为自己研磨品析诗画的东宫侍讲吴伟业,道:“吴伟业,你觉得此事应该如何处理?”

    吴业伟是南直隶太仓人,是复社创始人张溥的门人,近日来声名显赫,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

    朱慈本想用他来收拢复社一些有作为的青年士子,趁着此事顺便考验一番他。

    吴伟业听后心头一抽,开口道:“江南的书生太过意气用事,是少了点规矩,殿下可召他们谈一谈,了解下内情。。。。。。”

    “是吗?”朱慈一笑,道:“既然少了规矩,那本宫就给他们立立规矩!”

    他脸色一沉,道:“传本宫令旨,令李少游率兵捉拿扰乱会试之人,不分首从,全部斩立决!”

    吴伟业惊恐道:“殿下,这。。。。。”

    朱慈瞥了他一眼,道:“你退下吧!往后不必在宫中行走了。”

    吴伟业心中一寒,自知多说无益,连忙躬身告退。

    仪柔殿中布置清雅,轩案上两瓶无名小花散发着幽幽香气。

    董小宛一身月白轻纱,素洁皎净,一尘不染,透着冰清玉洁的气质,令人难生亵渎之念。

    她微微蹙眉道:“殿下,奴家觉得侯公子才华横溢,若是这样杀了,岂不可惜了?”

    朱慈瞥了一眼董小宛,淡淡道:“再有才华的人,不能为我所用,反而处处碍事,这种人留着添堵吗?”

    说着,他走到董小宛面前,右手抬着她那精致白嫩的下巴,轻轻说道:“一个女人在宫中,最好少说话,多读书,有时候颜值并非万能的,懂吗?”

    董小宛细嫩光洁的面容一阵僵硬,身体一动不动如白玉所铸的玉像,愣了片刻后,才低声道:“奴家明白了。。。。。。”

    朱慈点点头,道:“嗯,继续作画吧,别画那朵兰花了,画那种大红大紫的牡丹吧。”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437章 血洗江南贡院

    江南贡院中,罢考的士子将江南贡院中祖师爷孔圣人的牌位请了过来,以侯方域为首,对着孔圣人进行“哭庙”。

    侯方域振臂道:“皇太子欺世灭祖,公然破千百年来之规矩,置圣朝仁政于不顾。。。。。。”

    “哭庙”是江南一带流传已久的习俗,当地经济发达,人文荟萃,来自殷实之家、中产阶级的读书人成为一股重要的社会监察力量,当官府有不法之事不当之举,士子们每每聚集文庙,向祖师爷孔圣人哭诉,仗着人多势众的“哭庙”申告往往能令官府不敢小视而采纳。

    侯方域是金陵四公子之一,本身文采出众,在江南士子中很有号召力,经他振臂一呼,立时有同样感到危机的士子们走到了一起。

    南京礼部尚书朱继柞虽好言相劝,但终究不起作用,士子们将孔圣人的牌位都请了出来,朱继柞身为读书人,担心被骂成武人走狗,不敢轻易处理,只得任凭数百位江南士子集会哭庙。

    在侯方域慷慨激昂的演说后,立时有士子跟着高呼,道:“皇太子的摊丁入亩新政,实乃夺民之财,此举天怒人怨,大明将暗无天日!”

    “大家也看到了,当兵的根本不敢对付我们,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就让会皇太子知难而退,放弃新政!”

    在场士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言辞间皆一副忧国忧民的痛心疾首之状。

    然则各自族人亲眷皆有田地,如果实行摊丁入亩,便是从他们口中夺食,这是万万不能答应的!

    一些在考号中观望的士子出身寒门,有的甚至只是贫穷百姓出身,靠着自家婆娘磨豆腐供养读书,方才取得功名有了会试的资格,他们有意入朝为官,心底也对废除人头税实行摊丁入亩的新政很支持。

    摊丁入亩的实行,可以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赋税规则的简化减少了官府打马虎眼任意加税的可能,对普通百姓有着极大的好处。

    不过此时众情激愤,一些出身寒苦的士子不敢开口说话,担心被江南这群士子挂上一个斯文败类的评价,被士林排挤,当下不敢做出头鸟,只能埋头继续做题,同时竖起双耳,关注着外面的形势。

    侯方域等人还未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们一致认为,皇太子此举乃天怒人怨,不得人心,自己身为饱读圣贤书的士人,未来朝廷的栋梁之才,有必要以实际行动向太子做出表态!

    一场声势浩大的罢考活动在江南贡院中如火如荼的举行着,数百名江南士子决意向皇太子施压,让其幡然醒悟,回头是岸,收回自己错误的政策!

    忽然间,考棚周围的地面隐隐颤抖,像是大股人马整齐行进的声音,整齐的步伐越来越近,伴随着阵阵甲叶碰撞的声音。

    正在哭庙的侯方域等人面面相觑,互视一眼,道:“什么动静?”

    在考棚周围宣传拉拢罢课的士子纷纷狂奔回来,惊呼道:“天武军进入贡院了!他们甲胄齐全,持刀携铳,有数千人之多!”

    聚集在明远楼下的罢考士子们神色仓惶,他们大声喧哗着,个个脸若死灰,很多人己经打定跑路的主意,复社的冒襄等人已经偷偷跑回了考号。。。。。。

    侯方域脸色铁青,没想到皇太子胆敢派兵进入贡院,他厉声道:“诸君不要惊慌,我等是有功名的读书人,岂能被一群武夫吓倒?朗朗乾坤,青史铁笔之下,候某不信皇太子敢做下武力欺压士人这等天怒人怨之事!”

    复社一位士子也是高声道:“不错!昔日苏州义士不畏强暴,反抗阉党权奸,最终青史留名,作五人墓碑记,我等当以先贤为楷模,为民请命,激昂大义,虽蹈死而不顾!”

    他的话立即引起一片欢呼,《五人墓碑记》是复社创始人张溥于创作的一篇碑文,文章热情歌颂了五位苏州市民为保护东林士人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说白了他们一定程度上是东南士绅抗税的牺牲品。

    侯方域挥手高呼道:“我等就在此等候,看皇太子和这群武夫敢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屠杀我等爱国士子!”

    一队队天武军挺枪贯甲而入,如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入了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