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2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数名行刑的锦衣卫抓住钱谦益的头发,将其拖到一个大水缸前,捆住双腿倒着吊挂在木架上。

    “殿下饶。。。。。”

    钱谦益一句话还未喊完,便被锦衣卫松开绳索,猛的一头扎进水缸里,顿时双手乱划,双脚乱登,水缸里的水损失气泡连连翻滚这。

    约莫过了二十秒,执行的锦衣卫才将绳索拉高,钱谦益被吊倒在空中,脸色红白相间,连连咳嗽。

    还未等他缓过一口气,便再次一头扎进水缸里,这次的时间比较长,多达三十秒。

    如此反复几下,钱谦益经过痉挛式的挣扎,饱尝难以忍受的痛苦后渐渐丧失了意识,也不像之前那般挥手蹬脚的闹腾了。

    锦衣卫的水刑效率很高,在水里还投放了德庄火锅专用的辣椒粉,凡享用锦衣卫水刑的人,百分之八十都会开口屈服,说出审讯人想要知道的一切,刺杀朱大典的李大海就在这种享受中说出了一切。

    没翻腾多久,钱谦益便再无动静,凉凉了。

    接下来,锦衣卫对数百名勾结商人的贪官进行了剥皮实草,这是锦衣卫最拿手的刑法,也是太祖朱元璋最喜欢的刑法。

    掌刑的锦衣卫剥的时候很利索,一副享受的模样,像是在加工艺术品,看着周围的官员们心惊胆战的,一个个腿脚都变得不利索了。

    这仅仅是此次孝陵祭祖送血食的开胃菜,接下来的一幕幕更让这些观刑的官员们恐惧倒胃。

    五名锦衣卫策马而来,身后还拖着长长的铁链,对复社创始人张溥进行了车裂。

    车裂也就是传说中的五马分尸,操作很简单,锦衣卫把张溥的头跟四肢套上绳子,由五匹快马拉着向五个方向急奔,将他撕成了六块。

    相比张溥痛快的五马分尸,工部尚书熊明遇就没那么幸运了,他受的是腰斩之刑。

    有名腰粗膀肥的锦衣卫行刑大汉,手持锋利的鬼头大刀,将熊明遇的身体从中间一刀砍断,非常利索血腥。

    熊明遇被腰斩后并没有一下子就死,还保留着清醒的神智,他嚎啕大叫着以肘撑地爬行,以手沾血在地上写下了一个猩红的“惨”字才断了气,场面极其吓人。

    明楼前的受刑分为好几块共同进行,除了以上几种,还有活埋、棍刑、断椎、灌铅、鞭刑、点天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广场中央的“炮烙”。

    这种上古刑法很少见,据说是商纣王所创,朱慈烺让锦衣卫拿来试试,对付那些被抓来的抗税士子主要人物。

    一座座涂抹菜油的铜柱竖立在广场上,每个铜柱下面都已点燃了炭火,并已烧得通红,一队队锦衣卫各司其职,将犯人扒了鞋子绑在铜柱上。

    滋滋之声不断响起,还伴随着阵阵白烟腾起,受刑的士子们面色扭曲着痛苦喊叫着,声音不断回荡在明楼上空。

    朱慈烺冷眼看着广场之上受刑场面,甚至还从炮烙中想到了创新,这玩意完全可以改造的小一些,搞成熨斗的样子,烫衣服的效果应该非常好吧!

    今日所有刑法中,以点天灯最为残酷,朱慈烺将他用在了那些杀税监的工人首领身上。

    朱慈烺一直以为点天灯是上元节灯会上高档的花灯,直到李廷表拿着各种刑法清单介绍才知道,这玩意也叫点人油蜡,是一种极残酷的刑罚。

    他饶有兴趣的看着究竟是如何点天灯的,只见一队锦衣卫先将几个犯人扒光衣服,用麻木包裹,再将他们放进油缸里浸泡一阵子,最后将犯人头下脚上栓在一根高高的木杆上,从脚上点燃,像“点灯”一样点燃。

    不仅如此,锦衣卫还用油浸湿麻布,包裹头部,点燃烧掉部分后浇灭,再次点燃。

    听李廷表介绍,三国时期的董卓是第一个被点天灯的人,相对于董卓死后才被点了天灯,这些杀税监的工人首领们可没那么好运了,直接被活点了。

    如此残忍的刑法,使得前来祭拜孝陵的数千名官员胆寒不已,很多人已经呕吐了起来,虽然不少人心中怒意,但始终敢怒不敢言,怕自己也被挂上去祭天了。

    朱慈烺处事的风格,让官员们难以接受,他的胆大妄为,更让人难以理解,一日之内用如此众多残忍的酷刑在孝陵前处决这么多人,实乃数千年来前所未闻!

    他是魔鬼吗?简直是史上最狠的暴君啊!

    不过很多人心中清楚,乱世当用重典,皇太子其人看似粗暴,却心细如发,在祭拜孝陵前,他已经命南京刑部对抓捕之人进行了审讯,搜集了大量的罪证,谁都无法挑出毛病来。

    这帮人谋逆作乱,按照大明律全都难逃一死,或许太子是想用酷刑来威慑世人,实行集权专制,推行新政。

    可是这手腕也太强硬了吧,年仅十四岁就是如此的铁石心肠,这以后当了皇帝会不会变本加厉?未来大明的官场是否会如洪武朝那般,官员上朝前都要写好遗书?

    习惯了天启、崇祯那种温和的皇帝,很多官员心中害怕,特别看向朱慈烺扫来的眼神,皆是下意识的低头退步躲了躲。

    朱慈烺扫视了众人一圈,将目光锁定在魏国公徐弘基等一众犯事勋贵身上,冷声道:“本宫仁慈,就将他们缢首吧!”

    等待受刑的勋贵有魏国公徐弘基,抚宁侯朱国弼,隆平侯张拱日,临淮侯李祖述,怀宁侯孙维城,灵壁侯汤国祚,安远侯柳祚昌,永昌侯徐宏爵,定远侯邓文囿,忻城伯赵之龙,诚意伯刘孔昭,项城伯常应俊。

    历史上,这些南京勋贵基本都在清军兵临南京城时,坐拥十几万明军不战而降,主动开城迎鞑子入城,是大明的罪人,更是汉人的千古罪人。

    此时的徐弘基等人已然吓尿了,徐弘基与临淮侯李祖述面朝神烈山北大声嚎哭道:“先祖显灵救我啊!”

    徐弘基是中山王徐达的后人,李祖述是岐阳王李文忠,他们的先祖都葬在了神烈山北面,陪伴太祖朱元璋。

    现在太祖的子孙要破了二百多年的恩泽,将杀他们绞死在孝陵前,他们只能向先祖求救,希望先祖显灵保佑自己,或者降下天雷劈死这狗太子!

    朱慈烺冷然道:“一群不知廉耻的东西,你们的先祖要是知道你们的所作所为,非得爬出来亲自手刃了你们这群辱没先人的败类!”

    不顾十几名勋贵哀嚎,朱慈烺一挥手道:“行刑!”

    这次行刑的是勇卫营亲卫们,他们整齐踏步而来,每人手持一张硬弓,分别套在一个个勋贵的脖子上。

    这些勋贵的祖上都是为大明开疆拓土立过赫赫战功的英雄,朱慈烺敬重他们,因此以明军中传统的弓箭将他们的不肖子孙缢首处死,也算对得起他们了。

    朱慈烺亲自握着一张硬弓施行,他将弓弦套在魏国公徐弘基的脖子上,站在其身后,将弓弦朝前,一圈圈的旋转那硬弓,并咬牙切齿道:“魏国公,本宫亲自送你去见徐家先祖!”

    闻言,徐弘基拼命挣扎,奈何被两个亲卫按的紧紧的,随着朱慈烺的弓弦越转越紧,徐弘基的气息变得越来越弱,最后瞪大了眼睛终于断了气。

    朱慈烺将硬弓扔在一边,拍拍手,道:“全都埋了!”

    朱慈烺的行为让所有官员一下子没反应过来,他们呆呆的看着这位疯狂的太子,心中更加畏惧。

    连依赖皇室的勋贵都被弄死了,他们这些外臣还能怎么办?那魏国公的家族还出了位徐皇后(明成祖朱棣结发妻子),皇太子甚至还有些一丝徐家的血脉,就这样亲手处决了自己的亲戚?

    整个祭拜孝陵仪式一直持续到午时才结束,参加祭拜的南直隶文武官员亲眼目睹了朱慈烺处置反对者的一系列的酷刑,很多人吓得腿脚发软,还是在天武军的搀扶下方才回到内城。。。。。。。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473章 宏大的蓝

    对于扫灭所有反抗阴谋势力和孝陵前处决的威慑,朱慈烺内心并未激起多达波澜,这些事情他已习以为常了。

    下免就是善后和安排官员安抚各地,更加全面的掌管整个江南,为大明的发展打下基础。

    相关政策十部各官已经按部就班的实行,朱慈烺只需要考虑战略问题,制定政策。

    现在漕运总督、南直隶巡抚等位置空缺,朱慈烺决定任命卢象升为漕运总督,调湖广巡抚方孔照为南直隶巡抚,宋应星为国子监为国子监祭酒。

    他又以阎应元、张煌言等人补充为南直隶各府地方官的空缺,对支持新政的原复社士子陈贞慧等人补充礼部等部门空出的位置。

    卢象升丁忧已经结束,朱慈烺原本是让其担任南直隶巡抚的,想想大明的流官制,担心皇帝老子的犟脾气耍性子不批,于是退而求其次,让卢象升整治漕运。

    原湖广巡抚方孔照也是太子党的成员,由他调任南直隶最好不过,只是湖广巡抚的人选朱慈烺看一时没有适合的人选。

    对于朱大典的善后,朱慈烺下令将刺杀朱大典的李大海凌迟处死,并掏出心、肝在朱大典的坟前致祭。

    朱慈烺已经上书崇祯,追封朱大典为婺安伯、太子太保,议谥号“文肃”,按照巡抚阵亡例赐恤,入祀“忠烈祠”。

    朱大典的几个子嗣皆有升官,长子朱万化升应天府府尹,次子朱万文升淮安府知府,三子朱万武在天武军中,外放松江府守备,四子朱万杰赏刑部员外郎,五子朱万雄赏礼部行走,长孙朱钰入南京国子监学习。

    朱慈烺虽然对敌暴戾,但对追随自己的文臣武将一向不吝赏赐,给朱大典封伯已经是他尽最大努力争取了,日后称帝,他还准备追封朱大典为侯爵,以示对追随者的恩泽。

    朱慈烺在考虑湖广巡抚的人选时,想到了丁忧结束的史可法。

    听闻史可法为官无私清廉,两袖清风,可比包公、海瑞,他身为文武高官,食不甘味,寝不解衣,过年时将分到的肉食全分给将士,自己只用盐和酱油下酒。

    朝中大臣们都不相信当过漕运总督的史可法不贪,崇祯皇帝也不信,派人在史可法丁忧回家的路上盘查,只在箱中找到几把扇子、酒杯和奏本,满朝文武不禁对他肃然起敬。

    朱慈烺也敬佩史可法的为人,只是史可法出身东林,让他有些担心会不会抵制新政,不放心将湖广巡抚如此重要的职位让其担任。

    史可法奉命进宫后,并没有化身圣人说教朱慈烺,双方的相见可以用一团和气来形容。

    谈起江南的这场变乱,史可法先是对朱慈烺吹捧了约莫一刻钟,这才痛心疾首道:“为官之人饱受朝廷恩义,不思报效,却做这等祸国殃民之举,实在是大明之不幸。”

    朱慈烺微微一笑,暗道这位大佬倒也精明,识大体!

    史可法骂了一阵后,开始询问朱慈烺,道:“不知殿下对空缺的各官有何安排?”

    朱慈烺将龙案上拟好的官员任免名单递给了他,笑眯眯道:“本宫准备将之呈报父皇,你觉得如何?”

    对于朱慈烺的任免官员上报朝廷的态度,史可法颇为安慰,至少在明面上,皇太子还是尊重皇帝的,不过越是如此,他越觉得皇太子不简单,心机谋略不凡,懂得适可而止。

    史可法小心翼翼的接过文书,定睛一瞧,不由得暗暗点头,由卢象升接任漕运总督,他还是信服的,只是为什么上面没有自己的名字呢。。。。。。

    看着史可法有些不自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