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2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首军官喝道:“胆敢抗拒官府,给老子滚一边去!”
说话间,他抬脚将老妇人踹到一边,不知是故意的还是使劲太大了,老妇人被踹得移出去数米,头一仰磕在院中石磨上,顿时鲜血涌下,不省人事了。
“娘!”老妇人的儿子见老娘没了气息,顿时大怒,抄起院中的锄头砸向军官。
军官大惊,连忙躲得躲开,待稳住身形后,他猛的拔出腰刀劈向男子,顿时鲜血淋漓,男子抽搐了几下便倒下了。
男子的妻子小妇人顿时惊叫连连,对那军官不停的捶打。
那名军官看着小妇人,怒骂道:“妈的!打死这疯婆娘!”
随后几名官兵上前,对小妇人一顿拳打脚踢的,打得她满地打滚,直到打的不能动弹为止。
为首的军官眼中寒光闪闪,道:“他们是李贼的同党,已被我等斩杀,全都割下脑袋拿回去请赏!”
说话间,他听到屋中的哭泣声,却是那四岁孩子的哭声,军官盯着屋内,慢慢的抽出腰刀,显然是动了斩草除根是杀机。
他身旁的一名官兵阻止道:“大哥,他还是个孩子,说他是流寇同伙也说不过去啊。”
那名军官猛的收回腰刀,一挥手,几名官兵带着一小袋粮食一涌而出。
约莫一刻钟,一名老汉拿着锄头进入了小院,见院中的三具无头尸身,顿时嚎啕大哭了起来。
。。。。。。
大队身穿破烂盔甲的官兵载着粮食行进在官道上,周围的百姓见了莫不慌忙逃窜。
运粮官兵所经乡村之地,满目荒凉,四野萧条,皆是十室九空,道路边上,不时可见倒伏的饿殍。
队伍中,骑在高头大马上的河南副总兵陈永福见此情景,长叹了一口气,长时间的旱灾,兵祸,流贼的洗劫,河南处处,惨不忍睹,这类惨状陈永福在河南各地看得太多了,他已经麻木了。
在去年年底,藏身于商洛山的李自成等流寇时不时的下山袭击周围各地,最远的甚至出现在洛阳境内抢掠。
治下不靖,流贼声势又不大,河南的官员们不敢上报,唯恐遭到朝廷降罪免职。
听闻最近皇帝会巡视河南,陈永福心中隐隐有些期盼,若是天子见到此情此景,定会龙颜大怒,罢黜掉这些欺上瞒下、祸国殃民之辈吧!
陈永福从心底佩服皇帝,敢御驾巡视流贼遍地的河南,他不怕被流贼冲击圣驾?
不过他心中有些疑惑,皇帝是不是不知道李自成复起了?
陕州位于李自成藏身的商洛山附近,沿途中有不少夹在在流民中的流寇,探头探脑的盯着官兵押送的粮草,他们时不时的怂恿身边饿红了言的流民打劫官兵的粮队。
随着官兵凶神恶煞的开着鸟铳无差别射击,流民们在倒下一些尸体后顿时惊醒,迅速一哄而散。
押运队伍刚出陕州城不远,周围便有不少闯军马兵出现,不时奔来迎往,想要截了这支运粮队伍。
刘永福立即派出军中哨骑,不断的驱赶这些流贼马队,他的骑兵虽然战力比流贼马兵强上一些,但周围的流贼太多,为了安全起见,他不敢派出更多的骑兵去拼杀。
陈永福身侧,是一名浓眉大眼,全副武装的年轻将领,正是他的儿子陈德,历史上曾在洛阳攻防战中射瞎李自成的左眼。
陈德策马微微靠前,对着陈永福一拱手,一本正经道:“军门,标下请命率一千家丁击溃这些流贼!”
陈永福的眼中闪过慈爱之色,但依旧板着脸道:“不准!保护好粮草!”
陈永福作为河南副总兵,掌管的军队虽然不少,但真正有战斗力的还是自家这一千名强悍的家丁,这也是陈永福倚仗的实力。
陈德见父亲拒绝,也不顶嘴,老老实实的跟在后面。
思绪间,运粮大队路过一个村落,村落中东倒西歪地分布着一些泥笆墙构成的小院。
陈永福下令原地休息两刻钟,任何人不得扰民,自己则和儿子陈德下马边走边聊。
看着村落四面种植着稀疏的小麦,陈永福叹息道:“德儿,为父想托人将你调到南直隶。”
陈德微微沉吟,道:“父亲大人是想让我入天武军,投奔太子殿下吗?”
陈永福赞赏的看了他一眼,道:“河南的情况你也看到了,李自成死灰复燃已成定局,崇祯八年时,闯王高迎祥和李贼曾攻打过洛阳,且损失惨重,传闻其深恨洛阳,若是李自成卷土重来,将来一定会屠城泄愤,到时只怕河南官场会因此遭到清洗。”
陈永福本想请调江南,但被河南巡抚李仙风坚决否决了,好说歹说并许下承诺,保举他为河南总兵。
陈永福自知走不掉,只能让自己的儿子离开,找好下家,在江南的皇太子正是不二选择。
二人交谈间,便走入了村落中,只见村中以老弱居多,个个衣衫褴褛,面色枯黄,他们麻木坐着站着,见陈永福父子二人过来,皆一仇恨的目光看着他们。
一座破旧的小院前,一个瘦弱的老汉坐在门前一块石头上死死盯着穿着盔甲的陈永福。
这样的情况让陈永福非常纳闷,他不曾祸害过老百姓,为何这里的百姓以这种眼神盯着自己,他走近询问道:“老丈可认得我?”
老汉只是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陈德道:“家父是河南副总兵,做人做事一向光明磊落,老丈为何如此仇恨我等?”
“光明磊落?”老汉惨然一笑,道:“老汉不明白,总兵大人也是为人父母之人,为何要纵兵抢走我家活命的粮食,还以通贼的罪名杀死我儿子和媳妇?”
陈永福皱眉道:“真有此事?”
老汉指着院子内,嚎啕大哭道:“还有我那可怜的老伴,可怜他们的头都被砍走了!”
陈永福二人连忙进院一瞧,果然看到三具被砍了脑袋的尸身。
陈永福早就听闻当地官兵筹集粮食时抢掠乡间之事,没想到居然还做出这等泯灭人性的事情!
看着三具尸身,陈永福冷声道:“陈德,本将命你,速速查办此事!将草菅人命的大胆狂徒捉拿归案!”
陈德身躯一直,立即道:“标下领命!”
见老汉仍在痛哭,陈永福叹息了一声,命人取来一大袋粮食留下,便策马离开了村子。
当天下午,陈德便找到了那几名杀人的官兵,将他们以军规正法了,此事引起了陕州知府和当地将官的强烈不满。
数日后,陈永福带着粮草回到洛阳城交了差,却听同僚们说皇帝取消了御驾南巡。
“皇帝不来了?”陈永福呆住了,没想到盼到的是这样的结果。
他听到有官员议论说,皇帝的御驾刚出了紫禁城,便被京师一大群文官拦住了,以御驾安全为由,死活不让皇帝出京巡视。
陈永福叹息了一声,很是失望,更加坚定了让儿子陈德投奔皇太子的决心。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477章 太子南巡
崇祯取消御驾南巡的消息传到了南京,朱慈烺对此无奈一笑。
世界这么大,历朝历代很多皇帝住腻了恢宏壮丽的宫殿都想出去走走,顺道体察民情,宣扬政治,加强统治。
然而大明的皇帝出去一趟不容易,会受到文武百官极大的限制,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这两位手段强硬的皇帝不提,后面的皇帝就像被养在铁笼中的金丝雀,文官们恨不得皇帝一生都住在紫禁城里。
像正德皇帝朱厚照这种离经叛道不听话的,强行南巡则被文官们说成大动干戈,劳民伤财,回京没多久就凉了。
说到底这背后就是皇权与文官集团之间的博弈,老朱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清理了三万多人,好不容易废除了宰相制度,没想到后面却出来个更厉害的内阁制度。
连搞出内阁制的明成祖朱棣都没想到,内阁的权力会越来越大,内阁首辅几乎等同于一朝的宰相,文官集团也有了足够舞台和力量与皇权抗衡。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万历立储这件国本之争,万历想立最喜欢的福王为皇太子,遭到了内阁和文臣的坚决反对,万历也没少罢免反对的官员,终然在漫长时间的对峙里,万历终究还是输给了大臣们,不得不做出妥协。
论起与文官集团的抗衡,万历的爷爷嘉靖就比他高明多了,经过大礼仪之争,杀头的杀头,流放的流放,以强势姿态将文官集团按在地上摩擦,还饶有兴趣的南巡了一次,这也是大明皇帝远巡的最后绝唱。
崇祯皇帝虽然有些手段,但依然经不住文官们的忽悠,想要南巡河南更是刺激了一大片官员的神经。
不说崇祯如果看到外面百姓们的生活状况会不会发疯杀人,万一御驾被流寇冲击出现闪失,岂不是让那位暴戾的太子提前登基了?
崇祯是位好皇帝啊,一定要长命百岁,江山永固,可千万不能凉了啊!
这是所有北方官员们心中的祈盼。
崇祯看着一群抱着自己大腿哭诉的“忠臣”们,立时心下一软,眼眶湿润,乖乖返回乾清宫勤奋工作了。
相比大明的皇帝,后来的满清皇帝们就比较随意了,康熙六次南巡,乾隆六下江南,耗费无数人力财力,却没有一个大臣敢站出来反对的,更别说抱大腿死死拖住了。
一套新朝雅致的金钱鼠尾鼠,加上一首清风无意不留人的文字狱,立马把臣子们治的服服帖帖的,唯命是从,明朝那些喷子们敢言死谏的精神荡然无存。
满清皇帝无论是想要南巡,还是其它重大的决定,完全可以做到乾纲独断,想怎么浪就怎么浪。
朱慈烺深知窝在南京治国是没有出路的,必须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
崇祯十四年三月二十八日,朱慈烺在南京面北遥祝周皇后三十周岁诞辰后,便正式开始南巡。
这次南巡的目的地是浙江,沿途从南京走常州府、苏州府、上海县、湖州府、杭州府、余姚县、宁波府,最后在定海卫(舟山)巡视海防。
江南之地虽未历经战乱,但天灾情况不容乐观,造成了人口减少,大片土地荒芜,经济萧条,朱慈烺南巡主要是为了安抚民心,促进生产,发展经济。
四月十五日,朱慈烺巡视江南的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进入了苏州城。
在密密麻麻的旗帜和棋牌后面,是数千名身披精甲、头戴云翅盔的勇卫营精骑。
随着仪仗大队的行进,铁蹄轰隆作响,一股肃杀的气势蔓延,苏州城内两旁的百姓早己鸦雀无声,拜倒迎驾。
一些在动乱中侥幸活命的抗税士子和商人们跪倒在地,不时抬头瞥向中间的仪仗,却见仪仗周围几个策在马上的亲卫向他们冷眼扫来,这些亲卫身上铁甲闪着寒光,那种顾盼自雄的威势,让人望之心畏。
与正月时屠戮镇压动乱的天武军驻军相比,皇太子这支卫队眼中的杀气更盛,看那一身的装备也很不简单。
苏州的士子、商人们惶惶不安,纷纷跪好山呼,唯恐这位暴躁的太子再来清一次场。
出于众人意料的是,朱慈烺非常客气的召见了一些才华横溢的江南士子,命他们修书制定《皇明字典》。
现在大明使用的字典,是万历朝国子监太学生梅膺祚所编《字汇》,是中国古代唯一一部完备的大字典,原版传到后世成了稀世典籍、海内珍本。
明朝的《字汇》的收集了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