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3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顺军畏惧非常。

    在一片惊慌中,顺军督战将军怒喝道:“回头者死!继续往前,登上云梯!”

    在顺军督战军官们的逼迫下,饥民们继续战战兢兢的前行,提着腰刀棍棒爬上云梯,一个个的,连成一窜。

    外城的广渠门、永定门等东面,炮声、呐喊声震动四野,内外城十三个城门外面,都有大顺军的马队在奔驰呼啸。

    而在内城的东直门、朝阳门,德胜门、西直门等处,更黑压压布满了顺军的兵马,浩荡无尽。

    北京城的内城和外城呈现“吕”字形,内城在北面,皇城和紫禁城在内城里面,打下外城,还需要攻打内城,不如直接攻打内城来的实在。

    因此,大顺军的主力都在内城几个城门外强攻,明军的防守重点也是内城几个城门。

    多日攻守,北京城各处城墙上处处伤痕,城下尸体堆积如山,尸体上流出的鲜血,护城河都被染的鲜红。

    攻打北京,李自成日日不停,此时北京城四面,依旧是黑压压一片的攻城顺军,似乎蔓延到天地的尽头。

    攻防战第四日,李自成亲临永定门外,大顺军军心大振,一鼓作气拿下了永定门,闯军如潮水般涌入外城。

    负责镇守永定门的新建伯王先通,率王氏族人与闯军搏击巷战,最终率寡不敌人,王先通击杀数人后被闯军擒获。

    正德年间,王守仁平定宁王叛乱,被封爵新建伯,王先通是王守仁的曾孙,于三年前袭爵新建伯。

    李自成让其投降归顺,王先通拒不投降,义正言辞道:“世受国恩,义不改节,死即报君父于地下足矣!”

    李自成只是一笑,挥手命人将他割舌剖心,斩首示众,血祭军旗,震慑守城明军。

    随着外城的沦陷,流贼对京师的攻击越来越猛烈,提督城防的英国公张世泽与定国公徐允祯二人四下巡防,疲于奔命。

    听着各处铳炮声、喊杀声冲天而起,京师内外人人惶急,心中惊惧,大街上已经空无一人,所有人都将自己关在屋内,他们双脚发颤的求神拜佛,祈求自己与家人平安。

    承天门内的六部衙门也是一片安静,官员们尽皆躲在家中。

    奉命督京营守城的太监王之心忽然匹马赶来,直入皇宫。

    乾清宫中,崇祯急急迎了出来,问道:“外面战事如何了?”

    王之心猛然跪伏在地,他哭奏道:“皇爷,守城将士不肯用命,外城被陷,新建伯王先通战死了!”

    闻言,崇祯身躯微微颤抖,他又询问道:“京师的助饷情况如何了?刘泽清、吴三桂他们的人马到哪了?”

    负责募捐的王承恩惨然一笑,道:“皇爷,募捐助饷,百官还是那个味道,没钱!”

    王之心也回道:“山东刘泽清报至,言闯军迫近,他作战时堕马致伤,无法北上,”

    “吴三桂的所率关宁铁骑,已经出了山海关,不过行了一天,在建昌休整了,说是兵困马乏,若要将士奋勇勤王,急需一百万两响银和十万石粮草犒军才可有力援京。”

    崇祯听到至此不由得冷笑了起来,他自然听得出,这吴三桂是漫天要价,想获取更大的资本,或是见李自成兵力强盛怂了,担心损失了自己的关宁军主力,使得自己没了看家本钱。

    渐渐的,崇祯眼角隐隐有泪花,他握拳恨声道:“诸臣误朕至此!”

    一时间,殿中几位太监相持恸哭仆地,声彻殿陛。

    想起今日早朝之时,召见文武大臣商议商议守略,诸臣皆是束手无策,一时间左顾而言他。

    眼下国难当头,他们却躲避家中,浑然不将城防当回事!

    崇祯泪痕未干,响起往日在耳边聒噪的文武大臣,心中更加愤懑,提笔在龙案上写下了一行大字:文武官个个可杀,百姓不可杀。

    心力交瘁之下的崇祯一连发出数道圣旨,任命英国公张世泽全权接管内城防御,命宫中数千名太监全部上城防守。

    大明皇城中虽有近万名太监,但要论太监数量只能屈居第二,后世的起点中文网最甚,每年成为太监者,不下于万人。

    最后,崇祯考虑再三,忽然面露凶狠,又道:“召文武百官入宫议事,再调一千羽林卫入宫!”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552章 崇祯大杀四方

    戌时,天色已暗,紫禁城中的朝钟却再次敲响。

    除了守城的一些武将,其余多数大臣已经洗洗睡了,尽管家丁们敲门提醒朝钟响了,也没几个官员当回事的。

    中极殿大学士周延儒正舒服的趴在一个刚弄来的小寡妇身上,被叫醒后非常不悦道:“天都黑了,上什么朝!紫禁城是在敲丧钟吗?”

    周延儒少时就很聪明,颇有才学,为官路上坎坷不断,当过四个月内阁首辅,被小弟温体仁翻脸干回家了,温体仁死后他又慢慢回到中枢,深受崇祯的信任。

    周延儒最大的爱好便是喜欢寡妇,曾经在江南老家赋闲时,强抢寡妇被复社的创始人张溥抓住把柄勒索敲诈过。

    周延儒闭着双眼,在身边小寡妇身上搓了几下,又觉得索然无味,于是翻了个身再度入睡。

    还没有进入梦乡,只听下人再次在门外说话,言锦衣卫突然登门,传达皇帝召开朝会的消息。

    听到锦衣卫这三个字,周延儒睡意全无,立马命人为他更衣上朝。

    午门外,所有的官员几乎都是一脸懵逼,不知道皇帝天黑不睡觉开的哪门子朝会,现在开会还能解决问题吗?

    只听兵部侍郎张缙彦等人走来,一路抱怨道:“这觉还没睡呢,陛下就叫大起上朝,想干什么呢?”

    有人冷笑道:“谁知道呢,连外城都丢了,应该是在做最后的垂死挣扎吧。”

    周延儒道:“陈阁老,依你之见,这陛下为何晚上召开朝会,还让锦衣卫叫门?”

    内阁首辅陈演满不在乎道:“不清楚,估计是他看清了局势,觉得当皇帝的机会不多了,到时朝会上大家客气一些吧,也不枉君臣一场。”

    闻言,周围几名官员纷纷含笑点头,以往高高在上的那位皇帝,快要从神坛跌下来了,根本无惧。

    清脆的钟声响起,沉重的午门被缓缓打开,雄伟的紫禁城亮若白昼,数排灯笼从午门一直延伸到了皇极殿,御道两侧俱是披坚执锐的羽林卫甲士。

    皇极殿的守卫全部由之前的锦衣卫换成了全副武装的羽林卫,当大臣们进入大殿后,整座紫禁城都被严密封锁了。

    兵部尚书陈新甲见此情景,有些不安道:“陈阁老,我怎么感觉有点不对劲啊!”

    陈演扫了一眼周围,晒然一笑道:“无妨,皇帝现在就是秋后的蚂蚱,翻不起什么大浪的,他调兵入宫,应该是怕大顺军破城将其俘虏。”

    陈新甲长哦一声,觉得很有道理,有几个皇帝不怕死的?

    群臣陆续排列入了皇极殿。

    此时,崇祯身披一身甲胄坐在御座上,手里还握着一把崭新的尚方剑,无悲无喜。

    众臣心中再度迷糊,皇帝到底想干嘛?亲自上城墙上杀敌?厉害啊!

    流程般的行礼后,所有大臣都站在那,一脸好奇的等着皇帝今日的表演,应该说是崇祯朝最后的绝唱。

    崇祯虽然知道自己不可能指望这群文官能有什么御敌之策,但还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再度问了一遍:“国事维艰,江河日下,京城危在旦夕,诸位爱卿可有何良策?”

    看吧,皇帝还是怕了,在寻求帮助!

    殿上诸臣,无一人出班奏对,整个皇极殿内鸦雀无声,甚至隐约可以听到几道因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粗重呼吸声。

    崇祯冷眼相看,神色严肃,说道:“怎么,都哑巴了吗?还是说你们都准备好投降李贼了?”

    这些文官们面面相觑,不是你看看我,就是我看看你,没人敢上前来回答朱由检同志的问题,毕竟他手里有家伙。

    崇祯扫了众人一圈,最后将目光锁定在兵部尚书陈新甲身上,不冷不热的问道:“陈新甲,你是兵部尚书,你来说说。”

    陈新甲拿着象笏出班道:“陛下,臣已年迈,身染旧疾,特呈上辞疏,望陛下赐臣还乡!”

    说着,陈新甲跪了下来,等待批复。

    崇祯提着剑缓缓走下御座,冷笑道:“京师都被流贼围成了铁桶,你如何还乡?”

    陈新甲道:“臣先辞陛,等京师之围解除再还乡。”

    闻言,崇祯心中寒意愈来愈盛,这陈新甲要么准备投敌,要么准备南下,等李自成打下京师后再应召返回为官。

    “朕记得你是重庆府长寿人,太子早已封锁了长江,你如何归乡?”

    陈新甲道:“陛下学识有限,有所不知,长江横贯重庆府,臣的家乡是在江北。。。。。”

    崇祯顿时大怒,喝道:“你学识渊博!身为兵部尚书,却无一策御敌之计,国难之际还一心想着避祸,朕留你何用!”

    说完,崇祯猛的一剑挥出,砍向跪在地上的陈新甲,顿时鲜血飞溅。

    陈新甲的脑袋滚落在金砖之上,鲜血直喷,停下滚动的脑袋似乎透着不可思议的神情。

    皇帝当庭杀人啦!

    群臣被吓得当场惊呆在原地,好半天才缓过劲来。

    周延儒哆嗦着身体,指责道:“陛下,自古以来擅杀大臣者,皆为昏君,你怎可自误?就不怕丹青史书上的一笔吗?”

    这一剑下去,像是发泄了崇祯内心多年的怨气,此时的他非常的痛快,也觉得非常的刺激!

    听周延儒又在讲道理,他冷笑一声,道:“昏君?这么多年来,朕听你们讲的大道理还少吗?朕现在宁愿当一个昏君,也要治一治你们这些误国蛀虫!”

    言毕,文武双全的崇祯帝,一剑将周延儒捅死当场,并喝骂道:“误国奸臣,死不足惜!”

    内阁首辅陈演满脸惊骇,其他大臣也满脸惊骇,纷纷往后挪了挪步。

    皇帝这是疯了呀!是谁给他喂了丹药,吃出毛病了?

    内阁首辅陈演还没来得及问他最近吃了什么不该吃的东西,只见崇祯提着剑向自己走来,冷声问:“陈爱卿,你是内阁首辅,你可有何御敌良策?”

    陈演缩了缩脖子,战战兢兢地垂首站立,根本不敢抬头直视崇祯。

    他虽然不知道皇帝今天为什么发疯,但他很清楚,要是自己也想着告病还乡,只怕这个已经确诊了的疯子,会直接将自己砍死,毕竟自己是内阁首辅。

    最重要的是,刚干了不到一个月的内阁首辅陈演也不甘心就这么下岗,在他看来,以自己的地位和才能,投降了大顺应该还会是内阁首辅,物以稀为贵,大顺中还没有一个大学士坐镇。

    陈演心中迅速思考应对良策,此时的机警丝毫不下于当年殿试时的状态,最终他勉强一笑道:“陛下,臣愚钝,尚无良策献上,不过臣愿意捐资五百两,犒劳守城大军,以解京城之围,保我大明江山!”

    以退为进,好家伙!

    崇祯怒极而笑,内心对其却更加的厌恶,他扫视众臣道:“如今国库空虚,已无半钱银两,诸位爱卿皆是我大明臣子,可否捐出家私凑出百万军饷犒劳守城将士?”

    “百万两?”

    闻言,百官们都不由得埋下了头,他们没想到皇帝的胃口现在这么大了!

    百万两银子,人均也就万八千的,对在场诸人来说,小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