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3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言一出,一向淡定的牛金星有些慌了,对方这流氓习气,看着不像装的,搞不好这次真谈崩了。

    谈崩了自己来干嘛的?爵位不要了?

    牛金星笑着道:“将军息怒,你刚刚说的条件都好说,这次来呢,本使已经带了十六个妙龄女子,将军尽管随意挑,赔款也好说。”

    李少游点点头,道:“那称臣呢?”

    “让大清称臣?可以!”

    牛金星放低了姿态道:“既然称臣了,那大明是不是应该退还建州之地,也好给大清留个祖地不是?”

    李少游摆手,坚决道:“不可能!辽东的每一寸土地是我军将士一刀一枪用血肉换回来的,绝不想让!不仅不让,你们还要割让大同江以北的平安道给我大明,条件都在这了,其他没得谈!”

    牛金星心头一跳,迅速跟在身后,耐心:“这重新划界之事,还是有的谈的。。。。。。”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621章 怂了

    下午申时,一份新鲜的议和书摆在朱慈烺的案头。

    李少游已经没了谈判时的鲁莽,站在殿中,在他旁边,则是老老实实跪在地上的牛金星。

    朱慈烺翻了翻上面的内容,对李少游的工作效率很满意。

    议和书上清廷的条件是:大明停止对清用兵,大清神兴皇帝多尔衮可以去除帝号,自称北国之主,向大明称臣。大清承认辽东是大明的领土,并向大明割让鸭绿江东岸的义州(和辽东的义州重名)、昌城、碧潼三处地方,赔偿明军军费二十万两,妙龄女子十六位。。。。。。

    朱慈烺抬眼看了牛金星一眼,只见这位大顺朝的丞相跪在那显得很卑微。

    听闻牛金星喜欢读书,通晓天文、风向占卜,也懂点孙子、吴子兵法,有点道行,今日观之,就是长得有些猥琐。

    朱慈烺淡淡道:“建奴就割这点地方?朕要的大军开拔之资一百万两呢?怎么少了这么多?”

    牛金星还是首次见到这位传说中的狠人天武皇帝,一眼看去,年轻,沉稳!

    见他问话,牛金星立即回道:“这已经是我大清最大的底线了,望大明皇帝陛下体谅!”

    朱慈烺眼皮一跳道:“朕开出的条件,你可以换,但不能谈,明白吗?”

    强势!

    牛金星第一感觉便是,这年轻的皇帝太强势了!

    以上那些条件都是大清议政王会议上详细的协商之后,给出的底线条件,毕竟那几个地方压根也守不住,还不如当作条件送出去。

    牛金星对大清开的这些条件无所谓,他只在乎议和成功与否,自己能否平安回去,受赏爵位。。。。。。

    他于是问道:“请问皇帝陛下,要如何换,您才能满意。。。。。。”

    朱慈烺淡淡道:“我大明不缺银两,那一百万两大军开拔之资,就换成沿海的铁山和宣州二地。”

    牛金星闻言脸色一变,这两个地方,是进入辽东的必经之地,相反也是辽东进入朝鲜的咽喉要道,这天武皇帝张口就要这两处要地,这是要把大清封死在朝鲜啊!

    他面露难色道:“皇帝陛下,这两个地方的重要性您也知道,大清是不会放弃的。”

    朱慈烺冷冷的目光扫视了一眼牛金星,重重将手中的茶杯放下,道:“不放弃?那朕便自己取了!”

    牛金星忽然笑道:“大明天子威加海内,是有能力取了铁山、宣州二地,然只怕取了之后,会损兵折将不少吧,毕竟贵军的士气似乎不太好,后勤粮草也稍有不足。”

    朱慈烺瞧了眼他,道:“这就是你敢在谈判时放肆的理由?”

    牛金星微笑默认,继续道:“我大清从各方面已经做出了相当的让步,还请大明天子不要过分相逼啊,我大清也不是没有能力反击的,毕竟我们需要防的地方就那么点大。”

    的确,朝鲜半岛狭长,从东到西不过三四百里,且大多是没有人烟的山地,清军满洲兵没多少了,但尚有十多万二鞑子,只要分守各处要地,明军想要拿下半岛,有些困难,可能还会打持久战。

    只听牛金星再次语出惊人,说道:“我想大明天子应该也清楚,我大清的皇帝要不行了,他要是飞走了,大清内部必然发生争权夺位的动乱。”

    “此时若是议和破裂,大明出兵强攻,把我大清逼入死地,大清定会上下一心,抱团反击,百足之虫,绝地反击造成的杀伤也是不小的。”

    “如果你们非要杀我皇上,那。。。。。你们就来吧!我大清十几万人马必将奉陪到底!”

    殿中忽然安静了下来,李少游惊讶的看着这个傻缺,没看出来这狗东西胆子真不小啊!

    敢在吾皇面前装模作样的,是活不起了,还是阎王爷家的亲戚呐?急着去串门?他咋想的?

    朱慈烺微微皱眉,眼光瞥了一眼牛金星的狗尾巴顶戴,道:“你可知道,朕最恨的是什么人吗?”

    “外臣不知!”

    “那你可听过朕曾经斩过汉家败类范文程?”

    牛金星身体一震,忽然想起这位狠人的光辉事迹,对方嗜杀如麻,说不定自己的小命就没了,他不敢放肆,老老实实道:“听过,外臣替他惋惜。”

    朱慈烺冷然道:“惋惜?奴酋倡逆,你牛金星佐之,明弃我之冠裳,甘为贼之肺腑,与他同道!”

    牛金星反驳道:“我本就是反贼,与大明朝廷作对,大顺败亡,外臣除了投清还有其他的选择吗?”

    朱慈烺点点头,漫不经心道:“说的有理,这议和方案,朕可以通过,铁山和宣州二地,也可以不要,朕只要一样东西。”

    牛金星疑惑道:“那您想要什么?”

    朱慈烺盯着他,寒声道:“朕就要你的脑袋!”

    牛金星吓得当场跪了,身体筛糠似的道:“外臣贱民一条,您要我的脑袋作甚啊!这八斤玩意又不值钱!”

    朱慈烺淡淡道:“喜欢便要了,朕不需要理由。”

    “大明天子饶命啊,我们还可以谈谈。。。。。。”众筹来出使辽东的牛金星是真的慌了。

    “一口价,拿皮岛和须弥岛,换你的脑袋。”

    皮岛位于鸭绿江口,在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枢纽处,位置十分重要,曾被大明军队占据十五年,作为牵制后金的基地,七年前被鳌拜攻下。

    皮岛和须弥岛分别距离铁山和宣州只有数里,得了二岛跟得了铁山和宣州没两样,甚至会在海上更好的防守。

    据情报部的了解,不善海战的清军并未在两个岛上驻扎军队,牛金星作为议和使臣,这两个清军觉得用处不大的岛屿应该还是能做主的。

    牛金星大呼:“外臣的贱命不值那个价钱啊!”

    朱慈烺随意的挥挥手:“那便砍了吧,传建奴的副使!”

    “别!外臣答应!答应!”

    被拖走的牛金星在强烈的求生欲下,施展着失传已久的千斤重,坚决要完成他的议和大业。

    朱慈烺招狗一样对其招了招手,道:“过来签条约吧。”

    签完条约,牛金星双腿打颤,好不容易走出大都护府,刚到大门外一下子瘫倒在大街上,半天没爬起来。

    此刻的他真正的体验到了:只有无限接近死亡,才能领悟到生存的真谛!

    陈贞慧拿着条约,不解道:“《明清友好条约》?陛下这是要承认清国的合法地位?”

    朱慈烺点了点头,道:“必须承认,朝鲜国是太祖遗训中不征诸夷国之一,以后我大明出兵灭了鞑清,占了朝鲜之地,也不算违背太祖遗训。”

    满清占据了朝鲜国的地盘,大明承认他合法,便是宣布朝鲜国亡了,以后打下的地方就是大明自己的了。

    想起《皇明祖训》上的内容,朱慈烺一阵无语,朱元璋什么都好,就是在领土上太限制子孙后代了,搞什么十五个不征之国,还列了个清单。

    第一个就是朝鲜国,其次是日本国,接着是大小琉球国,安南国、真腊国、暹罗国、占城国、苏门答腊、爪哇国、西洋国。。。。。。

    这一圈下来,老朱真是把大明海外拓展的路都给堵死了。

    明成祖朱棣是个牛人,多次违反祖训干活。

    朱慈烺也不是善茬,他的目标是改掉祖训里的一些限制。

    不过现在他还没打算动手,给老朱留点面子,先钻空子利用鞑清来解决朝鲜国和日本国,等干出成绩了再掀桌子改祖训。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622章 西征蒙古

    议和成功的消息传出,双方皆大欢喜,都感觉自己赚了。

    在平壤府的龙武军返回辽东,多尔衮也开始动身返回盛京。

    一路上所有人剑拔弩张,各旗兵马暗中涌动,准备等着他死后夺位,然而多尔衮就像小强一样,眼瞅着还有最后一口气,就是不死。

    牛金星回到陌生的盛京,得到巴图鲁般的礼遇,人人举起大拇指称赞他的英勇,称他拯救了大清。

    能在狠人手中捡回一条命,是个人物!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啊!

    满、蒙、汉、朝八旗官员中不少人主动与之结交,牛金星迎来了他人生的第二次高光时刻。

    议和圆满完成,牛金星因出使之功受封一等子爵。

    提出议和的洪承畴,加之数次匡扶大清,累功受封定南王!

    多尔衮去了帝号,以北国之主的身份自居,其实就是换了个称呼,依旧自称朕,与皇帝无二,该封王还封王,一副把丧事当喜事办,冲喜的感觉。

    沈阳征东都护府。

    朱慈烺召开了御前会议,同时宣布了两件大事:西征蒙古和班师回朝。

    漠南蒙古,必须打!

    这等不服管教,反复无常之辈,不好好教训一下以后的麻烦会更大!

    教训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将漠南彻底归入大明版图,设立征北都护府,形成拱卫北京的屏障。

    为何要拱卫北京?朱慈烺直言,要把大明京师重新定在南京!

    南京所在的周边是粮食主要产地,大明的经济文化中心,又是自己的根基所在。

    现在北方被打烂了,北京城也被折腾的够惨,即便朱慈烺定都北京,很多人也不会同意的。

    如今帝党的根基都在南京,天武军家属产业什么的也都在南直隶,再回到北京,相当于是迁都了,谁愿意拖家带口的去北方吹风。

    最重要的是,在大航海时代,南京最适合作为一个拥有庞大海外帝国的朝廷所在。

    只要拿下了东番和琉球,南京就可以回避海上威胁,还可以充分利用长江通道和海运运输物资,形成强大的补给线。

    至于草原上的威胁,随着火器的发展,游牧民族只能变得热情好客,能歌善舞。

    大明要是能靠海洋岁入亿两白银,什么威胁都不复存在。

    同样的,固国不在山河之险,朝廷要是烂到根了,定都在哪都没用。

    南京完全可以是一个进取之都,历史上一些朝代做到,并不是地理位置的缘故,而是人为因素。

    郑和七次下西洋,其中六次是在大明定都南京时期,永乐盛世也是在南京创造的。

    朱慈烺早就打算定都南京了,大明依旧实行两京制,或者三京制,把北京和西安打造成军事重镇,保留六部机构,储存战争资源,随时应对北方和西北的突变,进可攻,退可守。

    漠南蒙古紧挨着北京,只有收了漠南,朱慈烺才能安心定都南京,所以这仗无论如何都要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