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3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有能呈战斗姿态,肃穆道:“主子,此虎凶猛异常,您且退至安全之地,让奴才来解决他!”
朱慈烺点了点头,道:“好,你多加小心!”
有火器在手,朱慈烺丝毫不惧这头猛虎,他主要想看看努尔哈赤的儿子是如何与猛兽搏杀、滑铲东北虎的。
“保护好主子!”
朱有能大叫一声,便提着八十磅硬弓慢慢走向这头硕大的斑斓猛虎。
“嗖!嗖!嗖!”
朱有能弯弓搭箭,快速行动,瞬间连射三箭,边射边走位,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朱慈烺暗暗点头,八旗军骑射的标准是能开八十磅的战弓,朱有能身为努尔哈赤的庶出儿子,自幼练习骑射,为嫡出的兄弟们打工,能连续射出几箭,自然不在话下。
当他抬起战弓时,老虎就已知道他来者不善,迅速跳着走位,从容避开两箭,但还是中了一箭。
被激怒的猛虎怒吼一声,两条前腿一伏,虎尾高高耸起,猛的窜了过来,撞向朱有能。
老虎的速度奇快,也不玩绕后偷袭的老把戏,直接选择了正面刚。
一个标准的猛虎下山,东北虎粗实的双爪猛抓朱有能,老虎的双爪力量极大,若是被扑倒,后果可想而知。
然而朱有能是何人?老爹努尔哈赤还未发迹时,青年之时的朱有能就在东北的深山老林与野兽抢食,不仅体魄如熊,身手了得,野战经验更是丰富。
朱有能灵活转变步伐,以一个漂亮的闪躲完美避开了老虎的绝杀。
“好!”
一众御林军立时发出一阵喝彩,连朱慈烺也对朱有能另眼相看。
盛赞之下无虚士,得此助威,朱有能信心暴涨,怒喝一声,竟丢下战弓主动出击扑向东北虎,以赤手空拳展开了惊心动魄的人虎搏斗。
一番猛烈的对决,朱有能不落下风,渐渐上头了,想要抱住虎头来个锁喉。。。。。。
然而东北虎也具备了一定的智慧,懂得寻找猎物的弱点,他横向的移动步子,很有节奏,口中不时的发出低沉的呜呜之声。
终于,东北虎游走到了朱有能的左手侧面,猛然一跃扑了过来,强悍的力量之下,口中带着一片腥臭之气,再次扑向朱有能。
在不断扩大的阴影下,眼看猛虎的爪子就要落在朱有能身上,万分危急之下,朱有能陡然拧腰,身躯猛然一直,做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高难度动作!
他竟从扑来的东北虎身下滑铲而过!
几乎就差了那么一丝丝的距离,朱有能完美躲开了这头东北虎的爪子,反身从侧面一把抱住硕大的虎头,趁老虎落地,反扑在它的背上。
朱有能一手死死搂住东北虎的脖子,看准机会,另一只手捏拳狠狠的砸在老虎的鼻子上。
大多这类动物的鼻子都是弱点,只听砰的一声闷响,东北虎显然被击打的有些发懵,朱有能趁机双臂抱着松软的虎脖,两手互抓着手臂,然后狠狠的收紧!
老虎张开血盆大口,扭头就咬,带着腥臭的獠牙快要贴到朱有能的脖子上,奈何朱有能紧贴着它的背后,终究没有咬到。
“喝!”
朱有能脸色狰狞,发出一声低吼,使出了全部的力气,他铠甲衣领处露出的肌肉隆起,肌肉线条如生铁铸造,有力的臂膀死死的勒着东北虎的脖子。
东北虎拼命挣扎,背部不停的扭曲,双爪乱舞,在朱有能的皮质铠甲上划出一道道深刻的印痕,不时有血迹渗出。
这时,听到虎吼的徐盛匆匆赶来,见此状况显然一愣,惊呼出口:“卧槽!”
反应过来的徐盛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也想上去撸一把。
不过天子的安全最重要,他最终放弃了搏杀老虎的想法。
不过徐盛好奇,大家都有火枪,为何大家不开枪直接干掉这头老虎?朱有能渐渐占了上风,为何不拔出绑腿上的利刃捅死老虎?
大家都在玩呢?
看着占了上风的朱有能迟迟没有击杀动作,朱慈烺笑了笑,他已明白,这家伙是想让自己动手呢!
朱慈烺掏出手铳,上前几步,对着这头猛虎斗大的脑袋,啪的就是一枪。
受到致命一击,那老虎渐渐没了力气,被朱有能翻身骑在身下,拔出绑腿上的利刃对着几个关键部位猛扎了几刀,将无力反抗的老虎彻底一套带走。
虎血狼藉满地,朱有能长呼了一口气,拖着疲惫的身体来到朱慈烺面前,伏地大呼道:“主子真龙下凡,威猛无敌,一击将此猛虎毙命,实乃千古一帝,震铄古今!”
朱慈烺若有其事的嗯了一声,点了点头,道:“你也不错,好样的!”
朱有能连磕了几个头,一本正经的高呼:“这是主子的功劳,奴才不敢邀功!”
朱慈烺摆了摆手道:“朱有能,关锦两战,你正黄旗也损失的差不多了吧。”
“回主子的话,还剩三百来人,主子放心,哪怕旗中只剩奴才一人,奴才也会舍身亡死,为您冲锋杀敌!”
朱慈烺越发的喜欢朱有能的眼力劲,思考了片刻后,他开口道:“嗯,忠心可嘉,那新编的两万罪军就交给你了,此番西征蒙古,你就任中路前锋大将,铲平昭乌达盟,拿下敖汉部玛尼罕城!”
朱有能心中一阵酸热,一串泪水顺着脸颊流了下来,他再度磕了几个响头,高呼道:“奴才叩谢主子隆恩!定不负主子厚望!”
朱慈烺翻身上马,轻轻抽着马鞭,道:“好了!回营地吧,过了关山按作战计划分兵而行!”
塞外往往千里无人烟,草原茫茫,沙漠戈壁,寻找粮草不易,辽东战事刚平,征东都护府初立,补给线只能维持二三百里,往后就得靠大军自带的干粮维持了。
出征塞外,没有关内源源不断的补给,随军的粮食一般只能维持半个月,若粮草接济不上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所以朱慈烺只带骑兵进攻最遥远的哲里木盟,龙武军和御林军每骑配双马,一马作战,一马备着随军干粮。
此地往北一二百里外就是科尔沁左翼后旗,往北五百里就是科尔沁左翼中旗,千里之外是科尔沁右翼旗,沿途还有哲里木盟大大小小的部落,可以走一波补给。
周星耀和朱有能率领的罪军大多是步军,两部人马会在此地分兵,一北一西,罪军攻打西面最近的敖汉部等昭乌达盟,直接占据他们的老巢,让他们包吃包住,减少后勤压力。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625章 后方
南京,玄武湖。
“什么?又去西征蒙古了?”
正在湖上泛舟钓鱼看书的太上皇朱由检,睁大了双眼,满脸的震惊。
王承恩手中拿着一份邸报道:“从北京传来的邸报上说今上已经出兵了,听说内阁各部大臣都在武英殿议这事呢,就跟炸了锅一样。”
朱由检把手中的诗集往船上一扔,气呼呼道:“皇帝哪有他这样当的?登基当天连个贺宴都没吃就带兵亲征了!”
“御驾亲征也就算了,打完伪顺又打建奴,现在打完建奴又开始打蒙古鞑子,他这是要打出天吗?”
王承恩在旁边赔着笑,低声道:“是啊,登基第一年就打成这样,确实过分了。。。。。。”
朱由检越想越生气,新皇一味尚武,不顾民生,太令人失望了。。。。。。。
王承恩提醒道:“上皇,您要去武英殿看看吗?”
朱由检轻哼了一声,再度拿起诗集,莫名其妙道:“他们在商议国政大事,我去做什么?探讨诗词歌赋吗?”
闻言,王承恩垂首站在一旁,默默闭嘴,心中还在思考着太上皇到底是不是真的看来了。。。。。。
半年来,退休后的太上皇朱由检心情郁闷,出宫畅游江南名园,寄抑郁之情于山水之间。
路过无锡时,他被秦家的寄畅园深深的吸引,秦氏数代都是朝中官员,自得了寄畅园经营了上百年,园中大树参天,竹影婆娑,古朴清幽,建筑精美,别具一格,散发出文人墨客的精神、气质、神韵。
朱由检深爱之,在寄畅园居住了半个月,搞的秦家家主秦德藻惶恐不已,吵着要把园子捐给朝廷。。。。。。
朱由检觉得秦家太俗,于是前往盛产才子佳人的苏州,他再次被山水萦绕的拙政园景色所吸引,借着与拙政园老板相熟的机会在园中小住了几天。
那位相熟的园子老板名叫王心一,十几年前干过刑部侍郎,崇祯初年,他曾抗疏言事,被朱由检同志屡屡降旨训斥,无奈之下辞官回乡,寄情山水。
王心一实在没想到,十多年过去了,当年金殿上的皇帝居然找上门了,还与自己吟诗作赋。。。。。。
王心一并不觉得这是缘分,他哪里受得了这种刺激,几天不要就卧床不起,差点不行了。
屡屡遇此情景,朱由检觉得实在无趣,暗叹人生无一知己老友畅谈,只得老老实实的回到南京,在皇家的玄武湖钓鱼看书。
武英殿中,一圈朝廷重臣济济一堂,嚷嚷着讨论天子御驾西征之事。
“陛下这次太西征过草率了。。。。。。”
“是啊,自古到今,哪有这样打仗的?这也太刚了!”
历朝历代,除了宋朝,汉家的王朝都曾占据过漠南,大明同样在那设立卫所作为屏障,保护中原汉地不受袭扰。
然而各朝都有衰落之时,防线内撤,边患日益严重。
大明王朝二百多年来,塞外的蒙古人基本每隔十几年都会南下一次,修仙的嘉靖在位时更是边患的重灾期,蒙古人频繁入寇,每次都不下十万人马。
大明打蒙古人都要打吐了,也没能彻底将其控制,历代朝臣都已不抱什么希望了,眼下天武帝再次兴兵,很多人并不看好这场西征,甚至有人认为新皇可能会翻车。
不过也有人坚定的表示支持西征。
内阁大臣杨士聪高声道:“北虏势力薄弱,正是出兵良机,若能驱之灭之,我大明北境可保十年无忧,功在社稷,吾皇英明神武,震铄古今,实乃千万古之一帝也!”
有人道:“杨大人,陛下没在,你就不必拍龙屁了。”
“千古一帝”的评价极高,史上至今也不过三人获此评价,杨士聪此言是当众强行拍马屁,拍的还是空屁,让人不齿他的行为。
“千古一帝”这一评价最早出现在万历年间,是史学家、文学家李贽对秦始皇的评价,李贽也在《续藏书》中评价朱元璋是千万古一帝。
还有天启年间的王志坚,在书中评价李世民是千古一帝,除了以上三位皇帝,史料中再无第四位被称为“千古一帝”的(包括历史上后来的清朝)。
(当然了,现代有一位研究满学的逍遥派叫兽,也为我大清竖立了一位“千古一帝”,如果不是名额吃紧,或许还能为我大清再竖立几位满汉一家的万古圣君。)
面对杨士聪的无限吹捧,内阁首辅杨廷麟皱眉道:“好了,既然圣上已经西征了,就别在说些废话了,尽快安排后勤配合吧。”
“杨阁老,从塘报上来看,西征分三路,天子亲征打的是实力最强、距离最远的哲里木盟,那可有些麻烦啊!”
“是啊,茫茫大草原,想找敌人主力何其困难,后勤补给又非常困难,再者,哲里木盟靠近漠北,万一漠北那帮鞑子前去支援呢?”
听着诸臣纷纷议论,杨廷麟心中很着急,但他依旧保持着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