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4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晨芸轻轻整理小皇子的胎发,道:“听说当初生他的那会儿,坤宁宫中红光冲天,将来这孩子有福气了,陛下给他赐个名字吧!”

    朱慈烺微微点头,道:“按照太祖皇帝拟定的后世二十字,咱们帝系(燕王一系)是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朕是“慈”字辈,皇儿就是“和”字辈,名字第三个字按五行顺序,应该是是土行,需用带“土”字的字。。。。。。”

    朱慈烺沉吟道:“既是未来的大明皇帝,就起名叫朱和陛吧,这个字民间极少有人用,将来也不会有太多的百姓因此避讳!”

    徐晨芸道:“朱和陛。。。。。。这名字好,臣妾代皇儿多谢陛下!”

    “吴忠,满月礼仪式准备怎么样了?”朱慈烺询问道。

    吴忠回道:“皇爷,都准备妥当了,陛下择日即可举办。”

    朱慈烺沉吟半晌,道:“宣内阁和军机大臣入宫,朕要册立皇太子!”

    徐晨芸身子微微一动,愣愣地道:“陛下,是不是有些早了,等两年也不迟呀。”

    朱慈烺一摆手道:“不必等了,早早立下国本吧!”

    朱慈烺是崇祯二年出生,崇祯三年被立为皇太子的,同样是正宫皇后所出的明武宗朱厚照,也是两岁时被立为皇太子。

    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皇后所出的长子,被册立为皇太子是板上钉钉的事,晚一年册立是怕忽然夭折了。

    大明皇室夭折的皇子公主可是不少,光是朱慈烺就有几个兄弟姐妹折了,比如老二怀隐王朱慈烜,还有坤仪长公主,都是周皇后所出,早夭了。

    朱慈烺仔细瞧了,皇长子朱和陛,这小子精气神十足,一看就是个命硬之人,说不定能当好几十年的太子。。。。。。

    早早立了皇太子,先给他来个四十年吧!

    天武三年七月初一,册封皇太子仪式。

    清晨时分,奉天门外旌旗猎猎,仪仗森严,丹陛东西、丹墀东西陈列仪仗,文楼、武楼置满了礼仪车略。

    御林军威风凛凛的排列在午门外东西两侧,身边还排列着经过严格训练的虎豹。

    午门正前方,皇亲勋贵、文官五品以上,武官四品以上,皆是披红纻丝,迎接圣驾。

    册立皇太子是国中大事,仪式很大。

    谨身殿前,朱慈烺身穿庄严的礼服衮冕,乘舆第从谨身殿前往奉天殿,亲率文武大臣前往南郊奏告。

    当日,朱慈烺又祭告了奉先殿和崇先殿,礼部官员分告方泽、朝日、夕月、太社稷、帝社稷、天神、地只、行事俱祭服。

    皇太子尚小,免了奔波,只在奉天殿内接受朝贺。

    奉天殿内,宫廷乐队吹奏雅乐乐章,朱慈烺在美妙的乐章声中升上御座。

    皇后徐晨芸怀抱皇太子朱和陛进入奉天殿,在大殿前丹陛拜位侍立。

    看着老婆孩子,朱慈烺遥想十七年前时,自己也走过这道程序,在北京皇极殿被册封为皇太子。

    当初,时值内忧外患,年轻的崇祯皇帝笑脸下满是忧愁。

    那一年,皇太极率十余万后金大军袭击大明京师北京,肆虐京畿,造成己巳之变。

    那一年,蓟辽总督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弃于西市。

    那一年,白莲教在北直隶、山东、河南等地起事。

    那一年,闯王高迎祥率流贼由神木渡河,进入山西,攻襄陵、吉州、太平、曲沃,烽火燃遍山陕之地。

    那一年,尼德兰人利用郑芝龙等海盗内讧之机,偷袭了厦门湾。。。。。。。

    那一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大明进入了风雨飘摇的时代。

    然而今天,天武三年了,大明内乱平息,边疆平靖。

    当初威风凛凛的八旗军,被打残打废,压缩在半岛内讧,当汉人的包衣!

    当初牛逼轰轰的高迎祥被活剐了,野心勃勃的李自成被钉死了,鲁里鲁气的张献忠,坟头草都三丈高了。

    现在的大明,可以用牛逼二字形容!

    上个月,北军都督府大都督卢象坤发来捷报,天雄军攻破归化城,收复河套!

    西军都督府同样发来捷报,定西军出嘉峪关,配合天雄军围剿流窜的土默特部,趁机收复了土尔扈特之地。

    如今的大明,除了西部边陲的乌斯藏和青海之地,疆土已经恢复到明成祖全盛时期的大明。

    占据乌斯藏的和硕特汗国,还有漠西的叶尔羌汗国、准格尔汗国,已经休书和好,并派遣使臣前往大明,入朝觐见。

    “还是这届太子当得舒坦啊!”朱慈烺唏嘘道。

    。。。。。。。

    奉天殿中,礼赞官高呼道:“鞠躬!”

    皇后徐晨芸抱着太子朱和陛,向御座上的朱慈烺拜了数拜。

    承制官出场,高呼喊道:“有制!”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为帝王应天历而奉宗祧,首重元储,尤隆世嫡,朕以渺躬,嗣位丕基。。。。。。六月初四日第一子生,系皇后徐氏出,中闱开冢嫡之先,万国惬元良之祝!”

    赞礼官应声喊:“跪!”

    皇亲勋贵、文武百官立即行十二拜大礼,恭贺皇太子册立。

    朱慈烺赐赐三品以上大红花一朵,三品以下官员,皆半红花枝用角。

    接下来便是建立东宫班底了,朱慈烺扫了眼诸臣,平静道:“鸿胪寺卿。”

    鸿胪寺卿冒襄忙答应了一声:“臣恭听圣谕!”

    朱慈烺道:“鸿胪寺卿人品端方,学术纯正,朕十分信赖,着冒襄进太子太师,朝夕加以辅导,务期不负朕之厚望和皇后拳拳之情……”

    闻言,冒襄大喜,如坠云端,连忙道:“臣领旨谢恩,必不负陛下与皇后娘娘信任!”

    朱慈烺微微点头,原本他选用的最佳人选是精通儒学和科学的方以智,因其在浙江任巡抚,只能退而求其次,选了金陵四公子中的另一位。

    冒襄自幼聪明,十岁就能写诗,因不善八股,六次科举,六次落地,连举人都没捞到。

    这也说明,这家伙不迂腐,也算是学贯中西了,听说近两年还娶了几个西洋妞,学了几门外语。

    接下来,朱慈烺又任命乾清宫将军李护为太子太傅,负责教皇太子习武。

    太子三师,一般选用年轻的官员充任,若是选用孙应元、李廷表等老臣,那就相当于把自己的班底送给太子了。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749章 拉动消费

    广西,桂林。

    靖王府内,太上皇朱由检一边哼着小曲,一边收拾着自己这些天来写的字画。

    各地都收到朝廷公文,言说皇后娘娘生了皇长子,刚满月就被册立为皇太子。

    崇祯太上皇听说后,立即坐不住,准备动身前往南京抱孙子。

    在桂林陪了他几个月的杨御蕃终于松了口气,同时心中还有些不舍。

    他匆匆赶来,询问道:“上皇为何匆匆回京?桂林这里山好水好,要不多住些时日。。。。。。”

    朱由检瞪他一眼道:“怎么?现在连皇太子都有了,你还想把朕看在这里?”

    杨御蕃尴尬一笑,连忙道:“臣不敢!”

    他之前确实怕太上皇搞事情,现在朝廷册立皇太子,国本已定,太上皇想要复位更加不可能了。

    更何况太上皇什么权利都没有,任何事情都插手不进去。

    杨御蕃对左右道:“速去准备仪仗,再选一千精兵,护送太上皇回京!”

    “不必了!”

    朱由检同志义正言辞道:“朕不需要,你见过史上有太上皇在外面摆排场的吗!”

    杨御蕃苦笑一声,他自然没见过!

    但他所见的,是在外面乱跑的太上皇,也是史上一绝!

    除了天武帝,历史上谁敢把自家的太上皇,放出来满世界乱跑啊!

    杨御蕃自然不敢让太上皇一个人回去,又不敢违背他的意志,只得派五百名精兵便衣保护,又将太上皇回京的消息告知东厂分局。

    走了半个月到达武昌府时,朱由检面色憔悴了许多,山路难走,怪折磨人的,到武昌就好多了,可以直接沿长江走水陆到南京。

    朱由检在马车中颠簸了一路,早就鳖疯了,一到武昌府境内的平原地带,就下车开始溜达。

    江夏县,城中熙熙攘攘,人流密布。

    街道上,有巡丁敲锣打鼓,大声道:“发皇榜了,皇帝册立皇太子,给大家发福利了!”

    “什么福利?”有人跟在巡丁后面问。

    “皇庄的所有产业削价了!只要店铺前面挂着红布的,都削价了!”

    百姓们在街边扫了几眼,果然发现一些有挂着红布的铺子,一些人立马跑去试试。

    还有一些压根不相信,觉得哪里有这种好事,估计这些皇庄玩的是提价后再削价的套路。

    不多时,一些百姓从皇庄的铺子里走出,面露喜色,显然是占到了便宜。

    相比之前的价格,这些皇店并没提价,肉、米、油、盐、酒都削价了,皇帝真的发福利了!

    册立皇太子,普天同庆,有大臣建议大赦天下,被朱慈烺拒绝了。

    自己登基、大婚、册立皇后之时,有过大赦天下,将小偷小摸的犯人赦免。

    大赦天下这种事情,不能太过频繁了,还是给国民发福利吧。

    朱慈烺下旨,皇家集团旗下所有皇店皆按之前价格打出折扣,为期三天。

    皇家集团的皇店铺子实在太多了,尤其是粮铺、酒庄、餐饮等生活类的,更是数不胜数。

    为了避免扰乱市场,朱慈烺要求不同货物折扣不同,最低八折,像酒类的暴利行业,打五折!

    朱慈烺此举,是出于之前的“路引案”考虑的,原本的路引制度下,百姓不能轻易走动,这GDP怎么能上得去?

    此举第一是为了刺激拉动消费,第二是为了建立商誉,给资本市场洗洗牌。

    以皇家集团牵头,其他各大商会也会出于表忠纷纷效仿,这样导致了利润被压倒了极低,甚至没有利润的地步。

    很多商家必然先拉升价格,再进行削价,这种把戏肯定有人看穿。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百姓将这些黑店与皇庄相比,哪家诚信一目了然。

    算上收买人心,朱慈烺这波促销可谓是一计三雕,损失了一些利润,不仅让百姓获益,也使皇家集团在未来获得更大的收益。

    最重要的是,百姓无形中开始信任皇室,积累了信用资本。

    对于敢薅皇庄羊毛的奸商,自有人去处置!

    江夏县的德庄火锅楼中,太上皇朱由检正在挑战变态辣。

    平时他是不敢吃太辣的,然而今天听说皇庄的德庄火锅打五折了,朱由检觉得自己没理由不来占便宜,顺便挑战一下。

    人生嘛,哪里都充满着挑战,就算自己挑战失败,也不算亏。。。。。。

    一刻钟后,朱由检被辣的满脸通红,匆匆结账。

    或许是为了弥补这些年的遗憾,自从朱由检禅让当了太上皇,最喜欢做的事情便是游览各地,体验大明民间的风貌。

    这几年,他出游从来不摆谱,连端着的言行举止也慢慢放下,渐渐的融入普通人的生活之中。

    县城的街道上,朱由检一身青袍,宛若普通文士,四处行走。

    他惊讶的发现,江夏城中多了一个新衙门,正在更换牌匾。

    “法院?”

    朱由检好奇的看着新挂的牌匾,十分不解。

    当过十几年的皇帝,他对大明的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