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5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按照明太祖朱元璋定下的规矩,皇子宗室每年都要到凤阳历练、练兵,从南京到凤阳的三百多里路程,至少三分之一要步行,不准骑乘。

    朱慈烺觉得这规矩挺好的,便继承了下来。

    走了几天,銮驾过了长江和滁州府,进入了凤阳府的地界。

    銮舆内,皇后徐晨芸透过窗帘,心疼的看着跟在仪仗旁步行的太子和二皇子。

    她转身看着朱慈烺道:“陛下,两个孩子才八岁,走了这么长路怪辛苦的。”

    朱慈烺斜躺在软卧上,目不转睛的看着手中的书,淡淡道:“慈母多败儿,你不要惯着他们。”

    片刻后,他放下书,面露怀念道:“想当年,朕八岁时,南征北战,驰骋疆场,从北京城杀到辽东,又从辽东杀到蒙古,千里荒漠,眉头都不皱一下,区区三百里路,他们是赶上好时代了!”

    徐皇后温婉一笑:“知道你能干。”

    朱慈烺坐到她身边,嘿嘿一笑道:“你知道我哪里最能干?”

    徐皇后先生一怔,待理解其意后,不禁满脸通红,嗔道:“越来越不正经了。”

    朱慈烺将她揽入怀中,双手开始不老实了,道:“那怎样才算正经?”

    徐皇后有些慌了,左闪又顾道:“陛下,你别这样,皇儿还在外面呢。。。。。。”

    朱慈烺哈哈一笑,冲着龙辇外面道:“小沈子,让太子他们到贵妃的车驾里休息一会。”

    “奴婢领旨!”

    沈公公听到里面的动静,心中会意,知道皇帝要开车了,连忙撤去龙辇周围的御林军。

    。。。。。。

    三百多里的路程,銮驾足足有了八天。

    皇帝带一家子巡幸凤阳的这一举动,使得整个凤阳都沸腾了,当日凤阳城万人空巷,齐聚洪武门外,都想瞻仰一下帝后的风采。

    尤其那些见过朱慈烺的老凤阳人,更是激动地热泪盈眶,皇帝已经十年没回凤阳了!

    朱慈烺御驾途经之处,万民顶礼谟拜,一片“万岁、万万岁”的欢呼声。

    身着庄严皇后礼服,坐在銮舆内的徐皇后,也不禁为这场面感动了,大明龙兴之地的百姓,比京师百姓更热烈,这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氛围。

    凤阳府,朱慈烺的发家之地,也是大明的精神中心,朝廷内的众多勋贵、高官,还有军中大量的中低级军官,皆是从这里走出。

    每年,都有大量的勋贵子弟来此历练、参观,皇明军校的军官生们每年拉练也是前往凤阳。

    当朱慈烺走出龙辇再见这里时,凤阳府被修的越发漂亮了,淮河两岸的大水车高高耸立,官道两侧十分整洁,每隔数里就有一座供路人休息的八角亭,时而还能看到一些正在铺设的铁路。

    在一片欢呼声中,御驾沿着洪武街入了皇城禁垣。

    崇祯八年,高迎祥等十三家流寇攻破凤阳,焚毁了半个凤阳,包括禁垣里的宫殿,朱慈烺当太子时,在凤阳住了数年,为了攒军费省钱,只是修缮了部分居住的殿宇。

    现在大明四海升平,皇家内帑充裕,这些宫殿由内帑掏钱陆续重建,颇有些南京二京紫禁城的熟悉味道建筑格局基本一样。

    朱慈烺用完午膳略显劳累,便休息了片刻,等他醒来之时,迷迷糊糊的发现面前站着两个大美人。

    他以往是错觉,接着细细一看,原来是自己的两个老婆,徐皇后和杨贵妃。

    二人皆是盛装打扮,徐皇后一身明黄大衫,头戴金冠,身戴霞披,着红线罗大带、描金玉带;

    杨贵妃则是穿着类似的礼服,为红色皇妃大衫,行止间珠玉轻颤,尽显一股雍容的华贵气势。

    徐皇后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道:“陛下,您醒啦!”

    在她身后的杨贵妃,规矩的裣衽施礼道:“妾身见过陛下。”

    朱慈烺爬起来,露出微笑道:“你们盛装打扮的,这是要去哪?”

    徐皇后回道:“妾身准备和杨贵妃去福田院探望,为百姓送一些吃穿用品。”

    哦,原来是去养老院看望孤寡老人。

    朱慈烺心中一暖,皇后来凤阳的第一件事,就是想着为自己分忧解劳,体恤万民,真是位好皇后啊。

    不像自己,路上“操劳”了一阵,就累了困了,连本地官员都没召见。

    他柔和地看着徐皇后,握着她的双肩道:“晨芸辛苦了,去看看就早些回来,不可太过劳累了。”

    说到劳累二字,朱慈烺的语气特意加重了一些。

    徐皇后像是没理解他的挑逗,只想着这些关心的话,脸上露出了小小感动,低头轻嗯了一声。

    朱慈烺又偏头对杨贵妃道:“月柔,你跟着皇后多留心,顺便找那里的老妇人打听一下,这些年福田院的福利如何,官府是否按时发放物资。”

    “妾身领旨。”杨月柔娇滴滴的应道。

    在历代的封建社会中,明朝是一个社会福利比较高的时代。

    建国初期,明太祖朱元璋创立了三大福利机构,分别是养济院、漏泽园和惠民药局!

    养济院,是收容无家可归的穷人和乞丐的场所,凡是被收留的,每月都会给予大米三斗、库布一匹,遇到自然灾害无家可归者,官府还会免费给予稻种耕牛,并赐良田十五亩。

    当初朱慈烺南下凤阳,治理凤阳府的第一件事就是重启了养济院,收容广大流民并分配工作,开垦荒地。

    漏泽园,是官府设立的丛葬地,凡无主尸骨及家贫无葬地者,由官家丛葬,大明各府县均有设立。

    惠民药局相当于医院,行使全国药业的管理职权,大明各地皆设立了惠民药局主管当地的药业,相当于大明的医疗体系。

    朱元璋设立的这三项福利,作用是让百姓老有所依,死有所归,病有所医。

    老朱还出台了封建社会最完善的国家养老制度,他规定:凡大明百姓,八十岁以上的无产老人,每个月可以去官府领五斗米、五斤肉和三斗酒。

    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在此基础上,每年再额外领取一匹布帛和五斤肉。

    除此以外,官府每年正月初一和正月十五还要设宴款待这些老人吃喝。

    在法令施行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富人和贫民之间产生心理落差,官府一视同仁,均给予补助。

    如果哪座城池里发现了无家可归的的流浪汉,或者无人照顾的残疾人,地方官员要受到朝廷追责!

    被朱慈烺送进菜庙的英宗朱祁镇,在位期间也在社会福利上有过贡献。

    他规定:无论是士兵还是平民,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只要达到七十岁,每年可以领取十瓶酒和十斤肉。

    八十岁以上的人在前者的基础上,额外领取两斤棉和两斤布。

    当然了,这些福利因天启、崇祯朝战乱,大多是被废弃。

    朱慈烺所提到的福田院,也就是大明版的养老院,专门收容老幼残疾而无依靠之人。

    这是朱慈烺重启养济院、漏泽园、惠民药局三种社会福利后,重新建立的社会福利制度,以后还得完善。

    皇后和贵妃告退后,贵妃杨月柔忽然悄悄折回。

    在朱慈烺惊讶的目光中,杨月柔贼兮兮的走近搂着朱某人的脖子,在其耳边轻声道:“陛下,今晚能让妾身侍寝吗?”

    朱慈烺木然的点了点头,道:“可以。。。。。。”

    杨月柔吃吃一笑,朝朱慈烺抛了个媚眼,然后揽着礼服,袅袅而去。

    看着她的倩影,朱慈烺决定再补一觉,避免晚上疲劳驾驶。。。。。。

 第911章 你爹是谁呀

    第二日。

    大清早,朱慈烺还在龙床上与杨贵妃温存,太子和二皇子便已经在门外敲门了。

    两个不懂事的孩子硬着是嚷着要让朱慈烺带他们出去溜达一圈。

    来凤阳的一路上,所见所闻让两个皇子大开眼界,兴致很高。

    他们兴致高了,朱慈烺的兴致却低沉了,他担心两个小鬼不懂事闯进来碰到不雅之事,只得匆匆起床。

    父子三人用完早膳,朱慈烺便开始带着他们出巡,视察民生。

    凤阳府各乡村密集不断,整洁干净,御驾所过之处,道路宽阔平坦,路上行人生机勃勃,满脸红光,充满活力,与朱慈烺的状态截然不同。

    完全可以想象,“好战”的杨贵妃有多么强悍,竟把久经沙场的天武帝折腾成这样。

    如果这个时候有记者采访朱慈烺,当皇帝究竟爽不爽?那朱慈烺肯定要骂娘了!

    太子和二皇子虽经常出宫体验民生,但这还是第一次下乡,一切都一切,给了他们极大的冲击。

    饶是朱慈烺兴致不高,但还是谆谆教导太子:“为君者,应多到民众中去,与民同乐,了解他们的心声,此乃圣君之像!”

    太子亦是满面红光,频频点头称是,表示很赞。

    接着,父子三人退了御驾,换了身衣服,改为微服出巡,深入村落了解民生。

    淮河两岸,人烟稠密,鸡犬相闻,这里住得大多是天武军退役的军士们,其中有不少在战争中伤残者。

    他们现在基本都是地主了,雇佣了耕田队帮忙劳作,每月还有退休金,每年官府都会上门慰问,临走时还留下一些慰问品。

    这些退休老兵的生活无忧,每日听戏唱曲,很是悠闲。

    一些责任心强闲不住的,经常会到附近的学校担任学生们的教官,教他们打枪打炮,给孩子们讲讲天武军的故事。

    宣传天武大军所向披靡的一系列大战,尤其是天武帝在凤阳府的经历,更是注重宣传。

    一座戏台前,朱慈烺和两个皇子正蹲在台下,认真的听上面唱戏。

    在他们的旁边,一名退休老兵在那口水四溅的讲述着惊心动魄的关锦大战。

    “只听吾皇大喝一声,奴酋休走!”

    “啪!一声脆响,驾着驴车漂移的奴酋多尔衮应声栽下驴车,翻了十八个咕噜,就这样被吾皇一枪击毙,死的不能再死了!”

    “对面满洲八旗兵眼瞅着他们的主子毙命,一个个气的哇哇直叫,策马冲来,想要为奴酋报仇!”

    “吾皇天武一声大吼,对面百十个冲杀而来鞑子巴牙喇兵顿时呆若木鸡,乖乖引颈受戮!”

    “吾皇策马冲杀,长枪翻飞,枪影覆盖鞑子兵百余丈,百余名鞑子兵瞬间被捅成了马蜂窝,余者数万之众惊骇溃散!”

    退休老兵插腰扬手,唾液横飞,抑扬顿挫,很有感染力。

    台下百姓瞪大了眼睛在那认真的听着,连台上唱戏的也不唱了,也围了过来听老兵讲故事。

    天武帝的生平经历,一向让人感到好奇,这也是粉丝太多没办法的事。

    朱慈烺摇了摇头,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这么牛逼,还枪影覆盖百余丈,一拳打爆几十个鞑子兵,自己又不是浑元形意太极拳掌门人马保国,哪来的那么大本事。。。。。。。

    总之,这家伙吹过头了,这明显是要吹成封神榜啊!

    果然,太子第一个坐不住了,他站起身来,反驳道:“不对呀,多尔衮不是被两枪击中,数月后重伤不治而亡吗?怎么在你这就当场暴毙呢?”

    闻言,退休老兵立时不开心了,他指着太子道:“小孩子不懂就别乱说,我当初就在吾皇军中,亲眼所见!”

    太子更好奇了,刚准备再度反驳,只听身边的二弟朱和墿跳出来,指着老兵道:“你是御林军吗?我听说当日只有御林军随驾左右?”

    老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