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5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驾左右?”

    老兵一怔,道:“我不是御林军,你这孩子是挺谁说的?”

    “我听我爹说的!”朱和墿答道。

    老兵哂笑道:“听你爹说的?你爹谁呀?”

    周围的人群纷纷议论,出言指责两位小皇子,有人直言道:“小孩子不懂就别瞎说!”

    老兵的脾气很好,劝解道:“小孩子嘛,能有质疑精神挺好的。”

    他又看向太子,道:“不过呢,老伯得说你几句了,你年龄尚小,多听听天武老兵的真实经历,对你的成长有好处!”

    太子撇了撇嘴道:“你说的很多都不对,还在这蒙人!”

    老兵脸色一沉,再度不悦,指着太子道:“我说你这小子,怎么竟添乱呢,你爹呢?这谁家的孩子,还有没有人管呐!”

    太子指了指朱慈烺,道:“喏,我爹就在这呢!”

    朱慈烺站起身来,冲着老兵笑了笑,道:“抱歉,这是我家的孩子,不懂事打扰你了。”

    老兵刚想教育几句朱慈烺,当他看清对面这年轻人的面容时,一下子恍惚了。

    接着,他像是想到了什么,连忙从怀里掏出一张面额一百银圆的龙元,看了看纸币上的印着的天子头像,又瞅了瞅朱慈烺。

    忽然,只听砰的一声,老兵当场跪了,双目含泪道:“小的天武军皇家第一师退役小卒吴大勇,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什么!这是当今天子?”

    人群一阵炸锅,全都瞪大眼睛,目不转睛的看向朱慈烺,早先反应过来的立马高呼万岁,紧接着一片山呼,人人心情激动。

    “起来,大家都起来!”

    看着激动的百姓,朱慈烺同样激动,他扶起下跪的退休老兵吴大勇,道:“朕不是说过吗,大明军人见官不跪,见君也不跪,只行军礼!”

    “是!”

    吴大勇挺腰绷直身体,接着板板正正的作揖行了个军礼。

    朱慈烺呵呵笑道:“怎么认出朕来的?”

    纸币上虽有朱慈烺的头像,但也是头戴冠冕的头像,加上并非彩色照片,只能看清大概轮廓等相貌,仅凭头像对比一眼认出十分困难。

    吴大勇激动地道:“小的十年前参加过关锦之战,驻守御营外围,有幸见过陛下天颜。”

    其实这个吴大勇并非小卒,而是天武军一个队长,不过在天子面前,不可能没大没小的介绍自己是哪个单位的职业,只能统称小卒。

    而且身为天武军老兵,他也不是就见过朱慈烺一次,只是说了最近的一次。

    朱慈烺微微点头,道:“吴大勇,朕问你,退役后的生活如何?官府有没有按时发放俸禄?你的上官有没有变着法子侵占你们的土地?”

    得天子垂询,吴大勇激动的热泪盈眶,抽噎着道:“陛下隆恩,小的过的很好,官府每月按时发放俸禄,有时候遇到节假日还提前发放,我们的土地都是国家的,没人敢侵占!”

    朱慈烺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你们是我大明的忠诚卫士,为皇明驱除鞑虏立下了不世之功,国朝感谢你们,朕感谢你们,如果遇到困难,尽管去军法部上访,朕为你们做主!”

    让退休老兵或者家属上访这种话,朱慈烺已经不止一次的当众说过了,足见他对退役军人的重视。

    吴大勇再度落泪,激动的无语言表。

    为了让他缓缓,朱慈烺决定告辞,可太子却不让了,临走时忽然问:“这位勇士,我觉得你刚刚讲的和史实有些出入。”

    吴大勇连忙俯首认错:“小的万死,有眼无珠顶撞了千岁爷。。。。。。。”

    管皇帝叫爹,肯定就是皇子了,不管哪个是太子,只管称呼千岁爷认错就得了。

    朱慈烺摆了摆手道:“无妨,吴大勇,你就按太子说的,下次注意点就行了,不要过分的夸大其词,朕确实是两枪击毙了奴酋多尔衮。”

    说完,在山呼之中,朱慈烺带着两位皇子缓缓离去。

    吴大勇仍站在那,脸色煞白,想想自己刚刚在教育太子,他险些一口气没缓过来。

    “吴老爷,陛下和太子走了,您还站在这做什么呢,上台再给我们讲讲吧!”

    吴大勇:“二牛,你过来,扶我一把,老爷的腿麻了。。。。。。”

 第912章 微服陕西

    “父皇,那个叫吴大勇的老兵在蒙人,您为什么没处罚他?”

    回去的路上,太子好奇的问道。

    朱慈烺看着一脸求知欲的朱和陛,道:“太子,那不叫蒙人,那是一种对你父皇的认可。”

    太子想了一会儿,摇头道:“皇儿不明白。”

    朱慈烺耐心的解释道:“这种现象,叫做个人崇拜,这也是一种认可,为君者,要有独特的人格魅力,让人不由自主的感到亲切,愿意追随,在利益统一的问题上更加如此。”

    “这些年来,朕平定流贼,驱逐鞑虏,延续了大明的国祚,让天下臣民过上了好日子,才会得到他们的爱戴,这是好事,说明朕是成功的!”

    “你所说的吴大勇蒙人,不过是他将朕进行演义化,或者说神话,这无可厚非。”

    朱慈烺笑了笑道:“你要是还不明白,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没人追捧你皇爷爷呢?”

    原本似懂非懂的太子,在听到这句解析后,茅塞顿开。

    原来,想要获得百姓的认可,让他们吹捧你,要有能力,要有业绩才行啊!

    “父皇,儿臣懂了!”太子欣然道。

    朱慈烺欣慰的点了点头,又看向次子朱和墿,问道:“墿儿,你懂了吗?”

    朱和墿笑达道:“皇儿不懂这些,皇儿只知道,父皇在军中威望高,受万人敬仰,这是皇儿所需要学习的!”

    朱慈烺面色微动,拍了拍他的脑袋道:“你有从军之志,父皇甚感欣慰,不过你小子最好不要向朕学习,老实一点。”

    朱和墿有些伤心道:“为什么父皇,皇儿最崇拜您了!皇儿长大后也想带兵打仗杀鞑子!”

    不等朱慈烺回他,只见太子朱和陛跳过来,道:“二弟,本宫是皇储,是大明未来的皇帝,你长大后就是藩王,你带兵想做什么,造我的反啊!”

    朱和墿有些急眼了,涨红了脸道:“大哥你别乱说,我没那么想!”

    他虽然年纪尚小,但每天听师傅讲历史,特别是本朝的历史,知道嫡长子继承制,更知道汉王朱高煦的下场。

    “好了!”

    朱慈烺一边搂着一个,笑道:“你们俩个,小小年龄的,哪那么多心思?”

    “父皇,皇儿真没想过要反。。。。。。”

    太子的话对朱和墿影响不小,他已然在坚持反驳。

    “知道了,有朕在,你们俩谁都反不了,以后兄弟之间不要再说这种话了。”

    “是父皇。”

    。。。。。。。

    见二人老实了下来,朱慈烺又道:“你们要记住,面对传言,要以冷静的心态学会识别。”

    “便如平时阅读史书,评价历史人物,要建立在历史史实的基础上,不要单纯的人云亦云。”

    朱慈烺接着道:“重要的是发掘其现实意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而升华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精神力量,这才是读史的意义!”

    细细理解后,太子深施一礼,道:“谢父皇教导,皇儿谨记!”

    朱慈烺牵着他的小手,边走边问道:“太子,你皇爷爷平时都教你什么?”

    太子偏着小脑袋,想了一会儿,回道:“嗯。。。。。。总结起来八个字,敬天法祖,勤政自勉。”

    朱慈烺讶然,这八个字很崇祯,很形象啊!

    “那父皇也送你八个字,破旧立新,强国至上!”

    朱慈烺停下脚步,看着太子询问道:“你更喜欢哪八个字?”

    太子蹦跳了两下,笑道:“放心吧,父皇,我是跟您混的,皇爷爷的事皇儿多少听师傅们讲过,冒太傅特别跟我说,您是千年难出的雄主,要学就学您!”

    朱慈烺哈哈一笑,继续牵着他走,道:“嗯,这些话可不能跟你皇爷爷讲啊!”

    太子跟在后面道:“父皇是怕他伤心吗?”

    “是的。。。。。。”

    。。。。。。

    回到皇城,晚膳之后,朱慈烺独自一人漫步于禁垣宫墙上,遥望着远处的龙兴寺出神。

    三百多年前,明太祖朱元璋就是在那里出家的,那时候叫於皇寺,后改称皇觉寺,老朱当皇帝后再改为龙兴寺。

    在龙兴寺旁边不远,就是凤阳高墙了,那里关着在天武朝谋逆的靖江王、晋王、吉王等好几个藩王,还有一大群当年跟着“奉天靖难”的皇族宗室。

    经过几年的折磨,听说里面已经疯了一批。

    北风呼啸,冷意袭来,朱慈烺不由自主的缩了下肩膀。

    此时,他的心更冷,从皇族宗室,到世袭勋贵,再到武朝臣,江南士子,地主商贾,这些年来,大明的各个阶层都被他狠狠的清理的一遍。

    朱慈烺从未后悔后,如果没有这些鲜血浇灌,大明能有今天吗?

    将来,如果这些新的阶层,再生出这些蛀虫,吞噬国基,他还还会毫不犹豫的将之无情灭杀!

    思绪间,徐皇后悄然追来,替朱慈烺披上一件袍子,又轻声说道:“真的要去陕西吗?”

    “嗯,这二十多年来,陕西几乎连年遭灾,好在上天庇佑,近几年好多了。”

    朱慈烺转过身来,看着相貌娇艳的徐皇后,道:“其实朕不怕天灾,怕的是人祸,不亲自去一趟陕西,朕心中不安。”

    徐皇后默默点头,没有多说什么,要论近几十年大明哪里最苦,唯有陕西与河南,当初流贼几乎把这两个地方打废了。

    朱慈烺将她搂入怀中,温和道:“路途遥远,朕此去少则两个月,你在凤阳先住一段时间,一个月后再带着太子回京吧,朝中之事朕已交给了杨廷麟。”

    徐皇后将头靠在他肩上,柔声道:“陛下不必担忧,妾身会带好孩子,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

    朱慈烺明白,皇后所说的本职工作是什么,这些天来,她在凤阳赈济贫民,抚恤孤老,充分展示了国母的风姿,为皇室拉了大量的形象分。

    贵妃杨月柔也没闲着,在城中组织了好几次宴会,专门宴请退伍将领的夫人,代表朱慈烺抚慰天武军退伍老兵们。

    有妻如此,双倍的能干,朱慈烺甚是欣慰。

    接下来的数日,朱慈烺召见了凤阳府当地官员们,又做了几件官面上的事,最终留下銮驾,带着随驾而来的几名官员以及部分御林军,经河南微服前往陕西。

 第913章 龙凤客栈

    当朱慈烺一行人途经河南卫辉府汲县时,已是阳春三月。

    这些天来,朱慈烺一路西巡,路过归德府和开封府,微服深入乡里访察民风,兴致很高。

    好在河南省的治下还算让他满意,经过韩举人一案后,往来各府县的路上也没人要路引了,原本饿死大量百姓的归德府也不见有流民出入,一切都好起来了!

    官道两旁柳丝吐青,嫩草芳菲,一片生机。

    马车行至中午,朱慈烺下了车,在路边的一座客栈落了脚。

    这家客栈前门靠路,后门靠河,店名龙凤客栈,周围栽了一圈的杨柳,一看就是既凉快,又有寓意的客栈。

    不等徐盛上前问话,只见店内一个小二满面春风的迎了出来:“几位客观,里面请!”

    徐盛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