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5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学的这些,大明已经开始普及西方数学和阿拉伯数字了,炮兵更是最先受教的一类人。

    不得不承认的是,目前西方的数学要稍微领先大明,特别在符号和阿拉伯数字的运用上,比大明数学中用汉字数字来的简洁方便。

    阿拉伯数字是印度人发明的,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才叫阿拉伯数字。

    早在八世纪的时,阿拉伯数字就随着佛学东渐曾传入过中国,但并未被当时的中书写系统所接纳。

    十三世纪时,又由教带入中国,亦未成功,到了十六世纪的明朝,东西方化交流,大明的徐光启等学者开始大量翻译西方数学著作,他们亦是将书中的阿拉伯数字翻译成汉字数字,让中国的数学学着费劲。

    直到朱慈烺当皇帝后,才正式在教育上设立数学,让学生们正式学习阿拉伯数字,以及西方的数学公式。

    去年路易十四写信给朱慈烺,信中也提到要派法兰西的数学家来大明交流,事后朱慈烺应允了,并回信给路易十四,点名要了几个人。

    如法兰西数学家德扎格,射影几何学创建者之一,曾任军事工程师和建筑师,与数学家梅森、笛卡儿等有交往。笛卡尔死了好几年

    还有对微积分有贡献的法兰西数学家费马,以及曾被誉为“阿基米德与牛顿两者间的中间环节“的数学家兼物理学家的帕斯卡。压强单位的命名者

    这三位都是17世纪大名鼎鼎的数学家,且都在法兰西,有点成就还没死的那种,来了就能用到。

    不像牛顿,现在刚十一二岁,在学校属于成绩狗屎的那种,来大明也没用,顶多给皇太子朱和陛做些小工具。

    大明想要构建一个完整的数学体系,超越西方,不是引入几个阿拉伯数字就能代替的,需要做很多的准备。

 第966章 技术革新

    试炮靶场中,武皇炮的目标是一里外土堆上的一座插着旗帜的房屋,代表敌军的“中军”位置。

    这座房屋里,放置着十几个同等比例的人形石雕,代表着“敌军将领”。

    “整调完毕,整调完毕”

    各炮前的炮兵队长们声音此起彼落传来。

    “装弹!”

    各炮位装填手分别往炮口装填实心弹,又往内中灌满火药,充实后引出一根长长的火绳,然后炮手拿着长杆点火棍站在一边等待命令,这一套动作下来从容不迫,动作快捷。

    “开炮!”

    李东风一声大喝,试炮正式开始!

    “开炮!开炮!”

    随着一声声震耳欲聋的炮响,十门武皇炮的炮口中冒出凌厉的火光,炮前硝烟弥漫。

    炮弹呼啸中,一里外的“敌军指挥室”被炮弹击穿,冒起了大量的灰尘。

    “刷膛!”

    火炮发射完毕后,立时一个装填手拿着炮刷将炮膛刷好。

    远处的土堆前,一名炮兵拼命拔脚奔跑进入房间查看,不久后跑出来拼命挥舞着令旗。

    李东风脸上露出激动的神情,对朱慈烺施礼道:“陛下,十门炮全部命中!”

    周边一阵欢声笑语,众人异口同声道:“好!”

    “去看看!”

    朱慈烺亲自去验炮,身后各人随他一窝蜂的过去。

    武皇炮是滑膛炮,可以采用实心弹和开花弹,这次试验的便是穿透力极强的实心弹,以试验炮的威力。

    目标房屋前,朱慈烺仔细审视,只见厚实的木屋上前前后后共有二十个洞孔,显然是被全部命中贯穿了。

    一里的距离,红夷大炮只能靠覆盖勉强能有一两个命中,而新炮全部命中目标,足以证明其精准度强的可怕!

    进入房屋中,朱慈烺更是吃惊,里面的十几个人形石雕,有好几个竟被命中,有的拦腰被击成两段,有的则是脑袋没了,还有的石雕肩处有着明显被实心弹贯穿的痕迹,露出半圆形的弹道。

    再看看房屋后的土堆上,十个深深的坑洞周围无不是被掀起新鲜的泥土。

    朱慈烺面露笑容,道:“李东风,你刚刚说这炮叫武皇炮?”

    李东风道:“回禀陛下,因此炮威力罕见的逆天,臣斗胆取名为武皇炮,全称武皇野战炮,寓意此炮如天武皇帝陛下一般,神威无敌!”

    “武皇野战炮。。。。。。”

    朱慈烺摸了摸鼻子,怎么感觉这名字不像是一个炮名,而是一个故事?

    他呵呵一笑道:“野战二字隐去,就叫武皇炮吧。”

    “遵旨!”李东风应道。

    朱慈烺微笑起来,武皇炮也就是拿破仑炮的翻版,这种炮重量远比红夷大炮小,机动性强、火力凶猛,而且制造和使用极为简单,妥妥的神器!

    在场各人都是喜笑颜开,连称此炮生平仅见,皆是神威伯李东风之功。

    李东风连连摆手谦虚,接着他转移话题,说到了最新的铸造技术上。

    现在明军中使用的火炮,基本是十几年前朱慈烺提出的铁模铸炮法生产的。

    然而李东风发现,铁模法的优点虽相对于泥模法造炮频率快,但缺点也是致命的,这种速成的炮,寿命很短。

    从金属铸造学和金相学的角度来看,铁模的散热太快,使得生铁液在冷却时存在过冷度较大的问题,铸造大炮的时候,外面会先冷,中间冷却最慢,生成白口铁,导致脆性增大,火炮的性能下降,寿命也大打折扣。

    为了增加抗拉强度,只能用数量来堆砌质量,也就是增加壁厚来解决,这样使得火炮的重量处于数千斤的恐怖状态,不利于机动运送。

    以前大明缺炮,天武军又是全火器化的军队,打满鞑和流寇作战时急需大量火炮辅助,朱慈烺这才用了晚清时的铁模铸炮法,进行了大规模的造炮计划。

    然而大明用了这些年,很多炮因使用频率太大,基本都报废了,只能不断的消耗铁矿生产延续。

    这次好不容易忽悠了没玩过大炮的小日本,卖了二百门炮,还想着继续多卖一点,结果德川幕府把绍仁给干死了。

    李东风为了让大明的火炮进一步的提高性能,十几年来不断研究,终于有所突破,研发出了内模灌水冷却法。

    它的原理很简单:利用一件空心铸件工艺,围绕型芯进行铸炮,型芯内部以流水进行冷却,使炮膛内部先行硬化,从而大幅度的增加了火炮的身管寿命,降低了废品率和铸造成本,尤其适合铸造重炮。

    经过测试,频繁使用火炮,使用内模灌水冷却铸炮法铸造出来的火炮使用寿命,可达到以往普通火炮的三倍以上。

    目前,内模灌水冷却铸炮法己经试验成功,并且正式投入生产中,这批刚刚试验的武皇炮,就是采用了这种铸炮法铸造的,威力比历史上的拿破仑炮还要牛上三分。

    对此,朱慈烺只有一句话:“扩大生产线,可劲的造!”

    李东风却迟疑道:“陛下,武皇炮是由青铜铸造而成,所以极其坚固,能够经受重装药或者双倍装药的爆炸力而不会破裂,造就了它威力强劲的原因,只是。。。。。。想要大规模的生产,需要大量的铜。。。。。。”

    朱慈烺听明白了,他是心疼钱!

    一直以来,大明的铜矿资源匮乏,铜就相当于货币,造一门一千斤重的武皇炮,那就是相当于一千斤重的铜钱啊!

    多年的贫穷限制了普通工匠出身的李东风,他根本不敢想象,皇帝口中的可劲的造,是多大的代价!

    朱慈烺安慰他,道:“神威伯,你尽管安排造炮,不必顾及工料,现在我大明不缺铜矿!”

    以前大明缺铜,舍不得用铜铸炮,现在大明拿下铜资源丰富的吕宋,发达了!想怎么造就怎么造,这就是资本!就是这么的任性!

    如果不够,再找别的地儿拿就是了!

    什么?这不是我大明的土地,不能拿?

    大明向来以力证道,以德服人,三磅到四十八磅,你想要哪个段位的德?

    你不说话就是都要了?

    不管怎么说,朱慈烺希望大明未来有更多的武皇炮,炸死一切狗娘养的!

    什么九段线,十一段线,我天武帝是要画一百零八段线的男人!

 第967章 小小军火商的逆袭

    巡视完神威炮厂,紧接着朱慈烺又前往长江边的江南军器总局神机枪械厂视察工作。

    这里是大明最先进的枪械厂,也是唯一一个直属军工研究院的兵工厂,拥有着世界上最先进的枪械。

    据朱慈烺的了解,世界上第一支旋转后拉枪机式步枪后膛枪就产自这里。

    军工科学院最新研发的后膛枪还未正式命名,暂定为“武十步枪”,意思是天武十年研发成功的。

    按照规矩,应该是哪个工匠发明的就用谁的名字命名,比如当年孙和鼎发明的线膛枪,朱慈烺赐名为“和鼎步枪”,列装整个明军。

    然这次的研发成果,却是用“武十步枪”代替,朱慈烺有些不解,于是问身旁的军器部尚书赵景麟,这是怎么回事。

    赵景麟回道:“陛下,这新式步枪,不是军工研究院和各兵工厂的人研发的,而是一个小军火商人。。。。。。”

    朱慈烺讶然:“哦?说说看。”

    赵景麟领命,开始叙说大明第一支后膛枪研发的曲折经历。

    因天武新政鼓励商业发展,一些善于结合政策的商人看到了天武皇帝的雄心,知道大明未来的对外战争必不可少,而枪械作为军队的主要武器,自然吸引了商人们的关注和投资。

    十年来,枪械制造和钟表制造,逐渐成为大明高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出现了许多同时精通两者的工匠。

    大明人才济济,从不缺脱颖而出的大佬,什么问题能难倒他们?

    发明后膛枪的这位大佬名叫川建国,出生于大禹的故乡颍川,是一个锁匠的儿子。

    川建国年轻时曾在凤阳一处军工厂任工匠,在流水线上制造和鼎线膛枪。

    因军工厂的创新氛围浓烈,加上川建国人如其名,内心有着强烈的建设大明的伟大情怀,于是冒死大胆地试验了几种后膛枪,但都没有成功。

    后膛枪的试验可不简单,枪机与枪管间的缝隙会导致过多的火药燃气泄出,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搞不好就能被炸毁容什么的。

    好在爱国的川建国同志没遭什么大罪,就是脸被泄出的火药烧红了点,额头被烫伤,也变大了一圈,不过整体还好,五官还算正常。

    最终,川建国因工伤含泪提前退休。

    大明的军匠制度很完善,福利也是所有行业里最好的,凤阳军工厂没有亏待他,按工伤为他申请了重金赔偿。

    就这样,川建国领着一大批赔偿金回到了家乡,并利用这笔钱在河南老家开了个建国火铳厂,继续从事他热爱的工作。明朝时民间打造火铳是合法的

    川建国一边打造火铳卖给地主老财们防身,一边继续他未完成的实验研究。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天武九年时,川建国在自己的火铳厂设计出了针发枪!

    针发枪,顾名思义,就是用击针击发子弹的步枪,扣动扳机后,枪机上的长杆形击针刺破纸弹壳,撞击底火,引燃发射药,将弹丸射出。

    自朱慈烺提出底火等研究课程,大明的军工行业已经研究了十几年,技术早已形成,军工研究院也研发出了一种击发底火的步枪,射速高达每分钟八九发。

    只是那种步枪装弹时需要弹起枪机,从枪膛前方装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