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5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该炮兵相貌堂堂,一脸正气,观其长相言行,更像是个富家少爷。

    其实这个叫陈永华的确实是个少爷,他父亲陈鼎是天武元年的进士,现任同安知县,陈永华算是个官二代。

    孙和斗指着他道:“陈永华,你小子是咱们炮营打炮最准的,告诉我,能不能干掉城头那面旗子?”

    陈永华只瞧了城头幕府的军旗一眼,便大声应道:“能!”

    孙和斗道:“好小子,够自信!你去干掉那玩意,本团总替你在大帅面前请功!”

    “是!”

    陈永华二话不说,亲自操动自己管辖的那门武皇炮,对准了三里外的幕府金色三叶旗。

    作为炮长,他是炮营中优秀的炮手,几何知识很扎实。

    而且炮长是亲自随身携带保管装有准星和照门的箱子,对火炮的了解更为充分。

    陈永华行云流水的操作完一通,喝道:“开炮!”

    引信滋滋冒着火星,陈永华和周围的炮兵全都后退几步,捂着耳朵。

    “轰!”

    一声巨响,十斤重的实心球打到了城头日军旗手旁边的一个日本兵,当场将其轰的四分五裂。

    高举着幕府金色三叶旗家徽的旗手一下子愣住了,看着身边消失的战友,心拔凉拔凉的。

    明军似乎很体贴,没有让他有过多的紧张时刻,紧接着承载了孙和斗爱心的第二颗炮弹飞来了。

    第二炮直接命中瑟瑟发抖的旗手!连人带旗的没了,金色三叶旗无力的飘落城下,浸入地上的鲜血中。

    “干得漂亮!”

    “陈少爷真乃炮神!给咱们神武军重炮旅老八营长脸了!”

    一道道赞扬的言语传入陈永华耳中,连主帅徐青山都向他投来了赞赏的目光,让他顿时面子大增。

 第983章 大明的月亮比日本圆

    随着敌军将旗的倒下,明军阵中一阵欢呼,整个战场进入了高潮阶段。

    炮营的炮轰的更猛烈了,训练有素的明军炮手以每分钟两发炮弹的发射速度炮击敌人。

    攻城的明军也越发的来劲了,拼命的登上云梯往上冲,就连用武九迅雷铳压制城头幕府军火力的射手,也把手杆摇的更快了。

    可怜的神户城,在猛烈的火力打击下,仅仅不到半个时辰,就被明军破城而入。

    神户藩的这点士兵哪里抵挡得住明军的进攻,被率先突入城中的明军几轮排射齐射后,就稀里哗啦的向城内溃败。

    在开战之前,内藤忠兴还信誓旦旦的说什么玉碎、殉道之类的屁话,但在明军攻入城内,杀的神户藩的日军血肉横飞,四分五裂后,他立马慌了。

    内藤忠兴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贵族子弟,虽在德川家康时期血气方刚的参加过几场战役,但他越活越惜命,特别继承大名之位后,血气之勇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

    内藤忠兴没有选择与明军决一死战,赶忙第一时间带着败军退到了天守阁驻守。

    然而明军就像一群饿狼,冲进城后杀的更凶猛的,只要是手里拿兵器的人,见到就杀。

    更过分的是,一组射手扛着武九迅雷铳,架在半塌的城墙上,哒哒哒地对着城中街道上溃败的小日本疯狂扫射。

    躲进天守阁的内藤忠兴同样不好过,随着明军包围了天守阁,他抽出了佩刀,准备剖腹自杀。

    然而在烛火下雪亮的刀尖一碰到肚皮,内藤忠兴的手上立刻就没劲了,他连试了几次,都舍不得将佩刀捅进自己的身体里。

    最终,内藤忠兴磨磨蹭蹭的一直拖到明军杀入天守阁,打掉了他手中的小太刀,将之生擒。

    同时被抓的,还有内藤忠兴的妻妾子女。

    别看着老家伙六十多岁了,生活上还是挺会享福的,前前后后娶了十七名妻妾,三十岁以下的就有十个,最小的才十四岁。

    德川幕府时期的日本人成婚很早,权贵更早,跟鞑清类似,十二三岁就结婚生子了,纳个未成年为妾也属正常。

    当然了,现在内藤忠兴的妻妾和子女,都成了明军的俘虏。

    随着幕府在神户的最高官员被俘,神户的战斗已经接近尾声,主帅徐青山入驻大名府,主持接下来的安民和肃清工作。

    经过一夜的折腾,明军共打死日军两千余人,俘虏一千六百人,其余的失踪了。

    毕竟哪里都不缺善于藏匿的士兵,有些人只要腿没断,就能让人刮地三尺也找不到。

    让明军将士惊讶的是,在大军接管神户之时,这里的日本居民没有任何反击,非常的顺从,甚至可以说谄媚!

    有的日本人,把夜里凭本事吃饭、藏匿在老乡家的日本兵给举报了。

    有的日本人,则直接让自己的儿子帮明军做工,免费的那种。

    还有的想献出女儿,表示愿找个大明女婿,不要彩礼,简直比自己人还好。

    这种令人不解的情况,反而让明军将士们有些不知所措,摸不着头脑。

    要是有少量的日本人愿意当日奸也就算了,这种事情不是没遇到过,但像现在这种,日本人大规模的争相当日奸,这就奇了!

    完全无法理解!

    一直到潜伏在神户的锦衣卫同志说出争相,大家才弄明白怎么回事。

    原来上次明日战争后,明军攻占了日本九州和四国,并以大阪条约强行将两地纳入大明版图。

    归入大明的两地日本人,并没有像大清奴役他们那样被当成奴隶,这些日本人取得大明户籍后,在朝廷推行的各项政策中,吃苦耐劳,勤劳努力,终于重新安定了下来。

    九州岛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随着全面开海,与大明本土和朝鲜半岛、台湾、吕宋的贸易越来越多,长崎、鹿儿岛、熊本、宫崎等州县的经济越来越好,日本人的生活也渐渐提高,至少比幕府统治下的日本人强多了。

    这些消息由大明和日本的商人们传到了日本,引发了热议,在大明情报网的运作下,事情越传越离谱。

    总而言之,大明的月亮比日本圆,大明的社会治安、明素养,物质生活等,哪怕是空气,都比日本的新鲜!大明的一切都比日本美好!

    只要去了大明,成为大明的人,就是人上人,就能活出个人样来!

    这些传言让幕府统治下的日本人羡慕不已,现在明军又来了,岂有不欢迎的道理?

    一些日本人就差跪在地上使劲的舔,恨不能多生几个闺女送给大明的军爷!

    短短数日内,已经有五拨日本人自发的组团,装着胆子拉着横幅来到徐青山下榻的大名府,请求明军千万不能走,务必要让神户归附大明。

    徐青山冷眼看着府前热泪盈眶的这群日本人,心中替他们感到可悲。

    大明的国民已经觉醒了,有了民族国家的意识,然而日本人依旧蒙昧无知,心中无国家概念,加上他们骨子里服从强者的性格,有今日之事,也不是怪事,只能说是可悲!

    不过日本的贵族中,还有不错的,比如这个内藤忠兴,虽然他是怕死的胆小鬼,但眼看明军破城了也不投降,选择顽抗到底。

    书读的多,有时候也不见得是坏事,内藤忠兴受中国化影响,就像是大明的一些官,能力不怎么样,气节还是有点的。

    明军入驻神户的第三天,当锦衣卫用尽手段方才撬开内藤忠兴的嘴,了解到大阪的日军情况后,徐青山下令将内藤忠兴全族尽灭。

    如果放在平时,徐青山看在内藤忠兴宁死不降的气节上,是绝不会杀了他的,哪怕他被锦衣卫逼供出了情报。

    而这一次,他必须这么做。

    日本巴掌大点的国家,却分封了二百多个大名,这些大名有大有小,如果每一个大名都向内藤忠兴这一誓死抵抗,绝对会给明军带来不小的麻烦。

    明军一个一个的平定他们,没几年的功夫根本搞不定日本。

    再者,朱慈烺给徐青山拿下大阪的日期只有一个月,现在已经过了七八天了,他必须要拿内藤忠兴开刀,警告其他大名。

    面对皇明大军的征讨,胆敢负隅顽抗者,唯有死路一条,全族皆灭!

    只要是人,在面对生死选择时,总有人会因恐惧而选择妥协。

 第984章 东宫

    南京紫禁城,春和宫。

    春和宫也就是东宫,位于奉天殿右侧,华殿之西北方,是大明皇太子、皇太孙的住所。

    春和宫各殿各有宝座、龙床,床皆五彩雕镂,宫前多植梅树。

    太子朱和陛三岁识字,四岁读书,六岁出阁,是大明历代太子中最早接受全面化教育的,也是最早参与听政的。

    朱慈烺有意地让太子常在身边,自幼耳濡目染的了解军国大事,奏章条陈,随驾接见大臣和外国藩王,为的是让他早早的得到学习和历练的机会。

    朱慈烺也在乾清宫旁特意划出一处偏殿,供太子居住,父子二人早晚相见,时而共同用膳。

    朱慈烺像是当年的朱元璋对待太子朱标那般,对太子信任有加,没有过多的限制。

    此次御驾亲征日本,朱慈烺让太子监国,准其在乾清宫办公,然而太子虽年幼,却也懂得大道理,不仅没有再踏足乾清宫半步,还搬回了太子的春和宫居住。

    寻常办公之时,朱和陛都在内阁所在的华殿学习听政,向内阁诸阁老请教。

    对父皇敬畏只是其一,重要的是,在春和宫中,朱和陛至高无上,说一不二,想干嘛就干嘛,完全不会因为在乾清宫而倍感压力。

    春和宫的规模很大,几乎不下于乾清宫,如果算上周围配套的廊道精舍,那可比乾清宫的范围要大上一圈。

    东宫大殿内宽敞明亮,清凉爽人,

    上首宝座上,太子朱和陛像个大人似的沉稳而坐,下首两边有着七八个少年盘膝而坐,周围一大群太监、宫女在旁静静的伺候着。

    一干少年皆是京师讲武堂的学员,也是勋贵子弟,有秦国公孙应元家的小侯爷孙致远,还有徐盛家的儿子徐展鹏,朱成功的儿子朱经,李廷表的孙子李征。。。。。。

    不用说,这是太子殿下在开小会。

    这次会议的主题由太子爷发起,就大明征讨日本的国征进行讨论。

    只听朱和陛正儿八经道:“大家都来说说,如果让你们去打小日本,如何能在最短时间内干掉他们?”

    在场的少年们七嘴八舌的纷纷献计,徐盛的儿子徐展鹏性子随他爹,比较直接,他叫嚷道:“当然是一波流!打小日本不得跟爹爹打儿子一样简单?拽过来踹就得了!”

    李廷表的长孙李征道:“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当然先要掌握情报,最好能派锦衣卫潜入那个征夷小将军德川家纲的房间,来个斩首行动,还有幕府的几个大老、老中什么的,一个不留,统统暗杀掉!”

    朱成功的儿子朱经道摇头道:“我不赞成,你这法子行的不光明,再者,孙子也说过,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

    徐展鹏摸着脑袋道:“啥意思啊,经哥说得明白一点好不好?”

    朱经,也就是郑经,在一出生时老爹就被天子赐国姓改名朱成功,他也就改姓为国姓,成了朱经。

    朱经出生于崇祯十五年,今年十四岁了,是这里最大的两个孩子之一,另一个是孙应元的儿子孙致远。

    跟他爹朱成功的脾气有点像,朱经的脾气也有点燃。

    他说道:“我的意思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