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7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以说,差不多混到了高僧级别了,几乎达到了朱慈烺的期待。

    然而,世事多变,准噶尔部一乱,这家伙又坐不住了,急匆匆的赶回来。

    其实,早在两个月前,噶尔丹就已经赶回来了,恰逢四国联军杀入伊犁河谷。

    他之所以拖了这么久才跳出来觐见,是看到了明军取得了大胜,面对大明皇帝的询问,噶尔丹早已准备好了说辞,甚至连如何说服大明皇帝让他管理准噶尔部的理由,都已经编好了。

    朱慈烺瞥了眼跪在地上的噶尔丹,道:“起来吧,说说你来觐见朕的目的,痛快点。”

    于是,噶尔丹千恩万谢的谢恩,又将自己准备的说辞一股脑的表达了出来,采用的是从马屁中寻找突破的表达方式,说的跟花一样。

    总体概况为:主要我噶尔丹接管了准噶尔部,直接除去汗国和汗王制,以部落形势存在即可,准噶尔完全依附大明,效忠大明皇帝,你让我放屁,我绝不敢拉屎!你要我北上打毛子,我绝不会南下去打三哥!

    奈何噶尔丹把胸脯拍的啪啪响,朱慈烺只是笑了笑,道:“准噶尔汗国已经不存在了,他们反叛跟你没关系,毕竟你不是主事人,朕是不会追究你的。”

    朱慈烺的一番话,直接把准噶尔和噶尔丹的关系摘的干干净净,噶尔丹还没法反驳。

    他要是说怎么跟我没关系?那就倒霉了!

    什么?跟你有关系?这么说你是承认自己反叛大明了?

    噶尔丹还想解释,朱慈烺摇了摇头道:“噶尔丹,你是位得道高僧,怎可轻言杀戮?朕都想好了,就在这阿拉木图给你修一座寺院,让你在此弘扬佛法,度化西域诸人,也算是曲线报效大明了!你觉得如何?”

    噶尔丹呐呐无言,心里有苦说不出,他想反驳却又不敢,担心被拖出去埋了。

    待噶尔丹垂着头离开后,朱和墿不解道:“父皇,儿臣观噶尔丹是个能人,父皇为何不用?”

    朱慈烺露出了慈父的笑容,道:“朕不喜欢用狼子野心之人,如果你想用他,就先收服他,若是收服不了,那便除掉吧。”

    。。。。。。

 第1173章 刻石记功

    第二天,朱慈烺在朱和墿及诸将的陪同下,视察了阿拉木图附近一带。

    这里是伊犁河谷的外围,宽阔的阿尔马廷卡河从这里流过,高大的阿拉套山脉如一道天然屏障耸立着,护卫着阿拉木图附近的一块平原绿洲。

    朱和墿催着身下的坐骑,上前道朱慈烺身边,指着远处的河流道:“父皇,这一带自古就是良好的耕种放牧之地,有利于屯田放牧。

    如今这一带掌握在我大明手中,儿臣以为,应该加大对伊犁河谷及外伊犁的开发力度,进行大规模的屯田放牧,并从关内移民,使得伊犁河谷成为我大明的富庶之地。。。。。。”

    赞画部尚书赵士骧道:“陛下,臣觉得汉王殿下此议甚佳,西域一战,彻底暴露了大军从关内运送粮物甚是不便。。。。。。。

    若能将伊犁河谷变成塞外江南,那每年的粮食产量、放牧的牲畜都可以成倍地增加,不出数年,便可供应我大明在西域的驻军,朝廷可以减轻许多的负担!”

    朱慈烺打马前行几步,遥望这片沃土:“此主意甚不错,待回到京师,即让户部制定规划,开发伊犁河谷!”

    朱慈烺手中马鞭指着远处雾色中的伊犁河,高声道:“若让世界臣服,我大明必须要开发伊犁河谷,在此设置第四京!”

    “陛下要在将伊犁或惠远城设为第四京?”赵士骧惊道。

    在他看来,这想法有些不切实际。

    朱和墿的身后,徐明武同样面露惊讶,怎么天武皇帝也和孙先生一样,有着建设“一都四京”的想法?

    孙先生的一都四京,是按照东南西北中方向的地域提出的设想,分别指的是武汉,重庆,南京,北京和广州这五个城市,后来又将伊犁加了进去,有意设为国都,想法颇为天马行空。

    而现在的大明,实行的是三京制,南京、北京、西京西安,民间也有人把东瀛省的江户东京纳入了第四京,不过那里没有朝廷的各项衙门,官方不承认。

    现在,朱皇帝提出了将伊犁建设为第四京,让徐明武眼前一亮。

    傻子都能看出,这位喜欢折腾的皇帝陛下,是想学成吉思汗了,甚至想超越成吉思汗,建立一个全球性大帝国!

    见臣下面露惊愕,朱慈烺肯定道:“不错,朕已拟定,将绥定城更名为翊卫城,纪念翊卫伯李护,将惠远城更名为龙城,进行扩建,为大明第四京都!”

    在朱慈烺看来,世界的未来必然是要融合的,大明处于亚欧板块,而伊犁河谷处于亚欧大陆的中心位置,是距离欧洲、中亚、印度和大明内地最近的地方!

    尽管这里还是边疆,发展的很慢,但繁华的广州,当年何曾不是流放之地?如今不也发展起来了?

    只要政策到位,加上地理位置本身就有优越性,不愁发展不起来!

    “父皇。。。。。。”朱和墿欲言又止,发现徐明武在后面捅他。

    面对诸臣的质疑,朱慈烺只是淡淡道:“我们要放眼未来,不要局限于眼前。”

    徐明武不得不佩服,这位皇帝成熟的思想,他的眼光已经不在局限传统的中国大地,而是放眼世界了!

    伊犁河谷不仅是连接南疆和北疆的重要通道,也是连接东西方的通道,大明不仅稳定了这里,还打下了哈萨克汗国这个亚欧交通枢纽,将与世界几大帝国直接接壤,未来有的玩了!

    一行人又转了几处,伴驾的周培公忽然提议道:“陛下,臣觉得,我西征军击溃四国联军,横扫诸国,灭准噶尔及哈萨克汗国,应将此事刻碑纪念,以励后人!”

    朱慈烺沉思了一下,表示同意:“嗯,这主意不错!”

    这种装逼的事,还是流传千古的逼,必须要安排一波!

    天武二十年十月初十,大清早的还未日出,天气异常的寒冷。

    在凛冽的北风中,朱慈烺率武将官,及准备凯旋的大军一道,冒着严寒,在阿拉木图城外举行了隆重热烈的落碑仪式。

    朱慈烺刻石立碑,碑曰:“天武十九年,准噶尔贼首卓特巴弑主作乱,联合沙俄、哈萨克、布哈拉、莫卧儿、漠北三部,乱我西北疆域,贼势益涨,累众五十余万。。。。。。

    天武二十年正月,有大明天武皇帝,纳于大麓,惟清缉熙,理兵于西域,统以八阵,临以威神,赤甲耀日,朱旗绛天,遂破驼城,灭联军,绝大漠,血尸逐以染鳄!

    王师天军鹰扬之校,螭虎之士,追扫似流星闪电,萧条万里,野无遗寇,于是区宇统一,举旗凯旋!

    此战拓宽疆域,可昭日月,振皇明之天威,上耀祖宗之灵,下安千秋后嗣,乃封山刻石,昭铭上德!”

    落碑仪式中,大明将士们皆是一副扬眉吐气的样子,徐明武也涌上了一股从来没有过的自豪感。

    与明军将士的欢欣的场面相比,那些被俘的联军诸将,被迫出席落碑仪式,皆是一副强颜欢笑的样子。

    作为战俘,他们很清楚,下半辈子将要面临的是什么,大明的兴国矿场世界闻名,诸国有头有脸的将军,皆有耳闻。

    在征服世界的过程中,大明几乎不会优待贵族俘虏,他们通常杀掉王室贵族男性,然后将贵族女性全都送到兴国矿区当奴仆,甭管什么王太后年龄多大,统统去矿产搬砖去!

    姿色上佳的,可卖入秦淮河,服务大众。

    除非提前投降的,或许能在京师混套府第,恩养一生,但凡对抗大明者,无一好下场!

    仪式结束,恰逢太阳初升,照射四方,朱慈烺在数万将士的欢呼声中,诗兴大发,当着众臣的面,提笔疾书,写下了一首的诗。

    “塞上西风入碧空,朕心千古与天同;身如大日东方起,一照江川万里红!”

    朱慈烺写罢,扔了笔,转头对一旁的周培公道:“周卿,你觉得朕写的这首诗如何?”

    周培公上前面色郑重的读了一遍,然后如菊花绽放,惊呼道:“陛下所作之诗,磅礴大气,王者气势扑面而来,臣等万万不及!”

    徐明武听了,暗道这家伙拍马屁的功夫才真是气势磅礴,无人可比。

    接着,其他众臣也在上来观看后,发出连声的称赞,那些武将们更是直言不讳的称,这诗比之史上任何的边塞诗,更是有气势,无人超越!

    众人欢喜称赞之间,突然天生意外,大地震动。

    看着周围的军事望塔有些轻微摇晃,徐明武猛然大惊道:“地震了!”

 第1174章 东归

    徐明武这一嗓子,让周围立时炸了锅。

    首先反应最快的是御林将军曹明皓,他带着伤急忙过去护着朱皇帝,又命御林军护送朱皇帝和诸臣到开阔地带。

    感受到了敌阵,朱慈烺一阵无语,暗道大喜的日子真是晦气!

    周围列阵的将士们倒是不怎么惊慌,他们没有得到军令,只是左顾右盼的,并未随意跑动。

    但那些附近的居民就不同了,感到恐惧的当地牧民,惊慌失措的乱跑,有的直接往城里跑。

    朱慈烺见状,连忙道:“将他们拦下,不可进城,以防屋舍倒塌,伤了人。。。。。。”

    朱和墿带着一队人马,大声地令这些乱跑的牧民到空阔的地方集合,等待地震过去。

    好在这次地震并不强烈,只是持续了一会就平息了,没有房舍倒塌的情况出现,也没有余震发生,像是老天在恶搞,看不惯某人装逼。

    朱慈烺从头到尾都冷静着,到了他这种境界,早已看穿了一切,掌握了大人物临危不惧的本领。

    他看着新立的碑稳如泰山的立在那,立时松了口气。

    待地震彻底过去了,众人回到了阿拉木图城,聚在一起,一时间气氛有些尴尬。

    朱大能忧心忡忡地对朱和墿道:“殿下,此间发生地震,恐是不祥之兆啊,是否是我大明连年对外征战,杀戮过重,上天以示惩戒?”

    话音刚落,一群武官员朝他看来,暗道这小子胆子够肥,敢当着陛下的面说这种话!

    “胡说八道!”

    徐明武忙站出来,冲着朱大能严词道:“地震是地球上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产生的地动,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并非什么不祥之兆,你不懂不要乱说!”

    徐明武本想具体普及一下地震的知识,刚说几句,却发现诸臣都是一副不可理解的样子,根本无法理解他所说的地壳运动,只得罢休。

    也难怪,地震学是二十世纪才兴起研究的,中国古代包括欧洲,仅是对地震记载了自然灾害,没有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和总结。

    即便现在的大明化昌盛,科学超前,但在这些小的领域,仍然是空白,徐明武决定今后要填补这些空白!

    好在皇帝并未发怒降罪朱大能那傻缺,只是意味深长的看着自己,看得徐明武一阵发毛。

    “父皇,儿臣觉得这是大大的祥瑞!”

    为了保护自己的小弟,朱和墿硬着头皮站了出来,解释道:“父皇亲征平定西域,功高盖世,以至大地为之震动,此乃感天动地的象征!牧民们不知上天在此时传来祥兆,适才产生了慌乱。。。。。。”

    朱慈烺表情丰富,以前竟没看出来老二还有这本事!

    “陛下,臣也觉得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