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7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浮尔顿说道:“这是你们国王情妇小弟弟的赔偿金,对于我来说,他的命只值这个钱。”

    浮尔顿又砍价几次,徐明武只是摇头。

    最后,浮尔顿没办法,坦然接受了这枚天武十九年制的银圆。

    两位殖民地总督又签订了一份明法远东条约后,双方各自罢兵。

    法兰西虽然没讨到任何好处,但总督浮尔顿很兴奋,因为他觉得是自己让大明赔款了,即便只有一个银圆,那也是法兰西的巨大胜利!

    徐明武没有理会法兰西的嫉妒虚荣心,如果法国人愿意,他可以用更多的“赔款”,来买下路易十四的性命!

    。。。。。。。。。

    纠正一下英国名字的错误,之前书中一直称英吉利共和国,不完全正确。

    1649年天武六年克伦威尔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建立了英吉利共和国。

    但在1660年天武十七年,查理二世复辟,共和国结束,恢复英格兰国王,上一卷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我还一直写英吉利。。。。。。

 第1150章 天地会

    这一次冲突,让法兰西人意识到大明远东总督府比想象的难搞,不好惹。

    自此数年间,路易十四彻底断了对远东的想法,一心一意在欧洲大陆实现他的霸主强权。

    明法冲突,也让大东国深刻意识到东国舰队与远东舰队的差距,海军统帅吴英励精图治,改组东国海军,并重整了海军的战略思想。

    吴英,字为高,崇祯十年出生于福建泉州,幼时父母早逝,只身谋生,时值洪承畴回乡,在当地妈祖庙前见吴英脸方耳大,年青貌奇,将来必然大贵,甚为称赞。

    得知吴英是孤儿,洪承畴遂收他为义子,雇师教读,期其有成。

    如今吴英正值壮年,体格魁梧,臂力过人,是洪承畴的左膀右臂,掌管着大东国的东洋舰队。

    吴英还是有几把刷子的,他认识到落后的战船是无法击败远东舰队的,只有加紧建造大型战舰,才能以海军主力寻求与远东舰队决战的机会,夺取制海权,取得战争的胜利。

    在这种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大东国的海军发展迅猛,至天武三十年时,已拥有五十二艘大型战舰,火炮两千四百门,官兵一万人。

    自大明采用战列线战术后,其他国家的海军也竞相仿效,在吴英的决定下,东洋舰队也开始演练战列线战术。

    不过总体而言,大东国因军工体系尚不完善,东洋舰队的整体实力比空降而来的远东舰队还要差上一截。

    然而,东洋舰队在进步,大东国的国事却日渐衰落,国内政治愈发糜烂。

    与大明远东等地的欣欣向荣相比,大东国江河日下,一发不可收拾,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一点都不具备一个新兴王朝的格局。

    原本洪承畴想学习天武新政,来个声势浩大的开统新政的,却因为遭到以吴三桂为首的守旧派强烈抵制,迟迟落不到实处。

    东国朝廷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可直到现在,一项具体措施也没能实施下来。

    大东国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洪承畴知人善用,印第安人等当地土著中的精英人士,逐渐进入朝廷任职,他们大多成了拥护革新的帝党。

    帝党提出的一系列改革计划,触动了以汉军旗的保守势力根本利益,其中的削藩更是刺到了以吴三桂为首四王八公的痛处,他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而改革拓展六部,则是进一步触及了当权者的既得利益,这是削六部的职权,朝廷上那些六部官员们,对改革是一片发对。

    大明的天武新政,是自上而下全方面的革新,得罪的人太多了,一套削藩降爵甚至把皇家和勋贵的基本盘给整没了,大东国如何效仿?

    大东国因为革新,使得党派争执变得异常尖锐,革新与保守势力,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最为要命的一点,是准备停止对开国将士们的补贴,节约出经费来,用于兴办实业。

    汉军旗的那些开国将士们,哪个不是死里逃生东渡过来,又历经千辛万苦打下这片江山的?

    要是断了养老保险,等于是要了他们的命,在这件事上,原汉军旗的众多老兵老将发出了最后的吼声。

    “兄弟们方才也都听到了,东国的革新派与保守派,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时候了,双方都在摩拳擦掌,准备发动政变,将对方一网打尽!”

    总督府议事厅内,徐明武中气十足道:“一场血与火的拼争,即将在东国上演,这是我们总督府的绝佳机会,灭国之战就在眼前!”

    总督府的将官们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只有赞画秦钰沉吟问道:“敢问大人,如何能保证他们会内乱?”

    徐明武看了一眼南钦璃:“南兄,你是掌管情报的,你来说说!”

    “是,大人。”南钦璃冲着徐明武施了一礼,看向众人微笑道:“我们的人早已渗透到了东国朝廷内部,逆贼吴三桂身边也有咱们的人,我们只需暗中加上一把火,东国这座山就得烧起来!”

    众人听得云里雾里的,只有徐明武心中有数。

    其实南钦璃掌握的远东情报部,并没有他说的那么玄乎,什么敌人那儿都有我们的人。

    他敢如此自信说话,完全是因为一个叫天地会的组织,这个组织牛逼,比历史上的还要玄乎,能量很大。

    徐明武也不知道天地会为何在美洲冒起来了,更让他奇怪的是,天地会的龙头大哥竟然也叫陈永华,化名陈近南。

    俗话说,“平生不见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徐明武刚到远东第二年,陈永华就主动找上门来了,尽然是一个中年书生,质彬彬的,年龄比他大约十岁。

    诧异间,徐明武忽然开口:“地振高岗,一派溪山千古秀。”

    陈永华不暇思索,当即接口:“门朝大海,三河合水万年流。”

    说着,二人四目相对,皆是大惊。

    反正徐明武不知道对方在惊什么,他惊的是竟然能对上暗号!

    于是,二人坦诚相谈,聊起了合作。

    徐明武了解到了天地会的业务,他们主要负责搞大东国,从事解放印第安人的伟大事业。

    他显然不相信,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吗?大家都是聪明人,何必往自己脸上贴金呢?

    最终,陈永华说了实话,言说他是洪承畴的老乡,而洪承畴叛国投敌,如今还自立为帝,实属大逆不道,人人得而诛之,他自幼接受正规教育,痛恨这些卖国贼,恨不得将之亲手斩杀,已泄心头之恨。。。。。。。

    陈永华说了大半天,徐明武只是频频点头,他也清楚,大明的新式教育充斥着爱国教育,特别是那些贰臣卖国贼,更是被写入教科书里了,要求学生们背诵熟知汉奸的卖国行为。

    在这种教育下,出现陈永华这种人也理所当然,毕竟徐明武身旁的很多人,都十分地痛恨汉奸卖国贼。

    但徐明武总觉得陈永华这人说话有水分,感觉怪怪的,或许眼前之人和印象中的光明磊落正经侠客形象有出入导致的。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身为一方总督,徐明武的思想逐渐成熟了,他只看天地会的价值。

    让他惊讶的是,天地会在美洲竟已经成了气候,情报势力极为庞大!

    用陈永华自己的话说:“兄弟十万,东廷内外遍布天地!”

    起初徐明武不相信,以为陈永华又在套路他,于是要求证实。

    陈永华则是自信满满的答应,让他随便说个大东国的官员名字,天地会让他消失在人间。

    徐明武亲自选择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原汉军旗将领,该汉奸在大东国都城负责城防,曾抓了好几个总督府情报网成员。

    结果,两个月不到,那汉奸真的死了,据说还被挂在城头上,死状极为凄惨。

    从总督府到大东国国都,远隔千里,两个月时间来回一趟就差不多了,足见天地会有着极高的办事效率!

    经过这件事,徐明武再也不敢小觑天地会的实力,对陈永华礼遇有加,要求合作,以此补充总督府情报能力不足的劣势。

    数年过去了,直到今日,徐明武也没弄清楚,这天地会是如何在美洲形成的。

    不过,他们虽行事隐秘,但办起事来,毫不夸大,很务实,几乎没给总督府造成累赘。

    有天地会在那东国腹地折腾,总督府在外打配合,想要让东国内部矛盾升级,还是大有可为的。

 第1151章 北庭

    北庭都护府,北高海北岸。

    此时虽是初春,但仍然天气酷寒,四下一片寂静,连虫鸣鸟叫声都没有,只有远处的营盘似乎传来一些金鼓声。

    汉军的营盘连绵数里,是典型的混合兵种营地,营寨前壕沟深宽,栅栏墙扎得又密又高。

    一条小河贴着营盘左侧而过,既能充当汉军营寨的“护城河”,又能提供源源不断的是水源。

    此刻正是早晨,正有不少身披甲袄的汉军战士握着武器在河边破冰取水。

    在遥远的故乡,应该柳条横生、春光无限的时候,而这里却依然是一片冰天雪地的样子,夜里刮的东风将河面的冰结的又厚又硬,给取水的军士带来了不少麻烦。

    不过汉军战士早已经习惯了这种寒冷的生活,他们熟练的敲开河面冰层,用木桶盛满清澈的河水带回去。

    随后,一队队出操的骑兵奔出营寨,步军也拉开了阵列进行操练。

    寒冷的天气,并没有将北庭将士击倒,随着阵阵雄壮的呼喝声,他们手持火枪刺刀,奋力刺杀。

    甚至有些格外彪悍的军士,脱下身上的皮甲,就这么赤裸着上身,骄傲地露出一身在北国冰雪之中打熬出来的健硕身板。

    肌肉隆起,仿若野兽,汉军将士们在寒风中有力挥洒,这样的彪悍,在西洋人看来,简直就是如洪荒野蛮人一样。

    “驾!”

    一声浑厚而熟悉的吆喝声自营门传来。

    马蹄飞扬,龙旗飞卷,一大股黑压压的马队奔驰而来,所过之处,犹如一股狂风,径直冲进营地里。

    营门两侧的护营战士被这股北风刮在脸上,面皮生疼,这些魁梧的战士依旧肃然持枪而立。

    他们虽目不转睛的目视前方,但各人眼中对着奔驰而过的骑兵,皆是展露出一丝崇敬的神色。

    百十骑犹如一股红风而过,吹进了这座营盘里,马上各人,马术娴熟,装备精良,举动间,皆带着一股彪悍嗜血之色。

    深入营内,为首一骑忽然长啸一声,战马前蹄立起,长嘶不已。

    身后的诸多骑兵,也是马蹄轰然而止,似乎不符合惯性,如同钉子一样牢牢的钉在了地上!

    为人一骑,是一个打着披风的男子,他策着健马,面容棱角分明,星眸皓齿,不时打量着营地四周。

    此人正是汉王朱和墿!

    他反手擦了一把脸上的白霜,一撩身后披风翻身下马,哈哈大笑了一声:“今天还不错,出门就遇到了一头黑熊!”

    随着朱和墿一招手,两名骑兵立马翻身下马跑了过去,将一头半身冰碴子的黑熊拖了过来。

    周围响起了一阵欢呼声,大赞汉王勇猛无双,亲手毙杀一头成年黑熊!

    朱和墿又是一阵哈哈大笑,在众人的欢呼之中走进了巨大的营帐内。

    中军营帐,大而简洁,除了地上铺着厚厚的皮毛,帐内基本没有其他装饰品,只有几个熊熊燃烧的火盆,帐篷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