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7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排骠悍的亲卫立时上前打落尚方宝剑,将手无缚鸡之力的洪士璜按倒,顺便将他带来的几名御前侍卫全部放到。

    人抓了,吴三桂也笑完了,他拍案喝道:“把这几个狗奴才全部杀了祭旗!”

 第1164章 昭武皇帝

    平西王的封地上,巍峨壮观的平西王府邸高高地矗立在青山绿水间。

    此间方圆数十里内云树葱茏、气象万千,一座座龙楼凤阙,或红墙遮挡,或绿竹掩映。

    当年吴三桂率兵征讨至此,对此地山水十分欣赏,于是命人将王宫建在此处,又以王宫为中心,建一座王城。

    经过近三十年的经营,此处早已不是它原来的模样了,王城四通八达,地势险要,如同一座位于十字路口的军事要塞。

    王宫的后山是一排排巨大的石屋,那是吴三桂的藩库,里边的金、玉、珠、宝,堆积如山。

    库房旁是各样的武器库和兵工厂,如今还在不停地铸造、更新。

    王宫中,更是设有兵马司、藩吏司、盐茶司等仿六部建制的部门。

    王宫前的草坪上正中搭着一个点将台,几百名吴祖两家的将领,在台前列队肃立,看向头上的旗帜,一个个面色激动,精神亢奋。

    耀眼的阳光下,一面明黄龙旗在风中瑟瑟舞动,上面绣着一个大大的“周”字。

    三日前,吴三桂统帅十万大军自前线返回封地,第一时间登基称帝,立国号大周,年号昭武,大封诸将。

    今日,是周军誓师西进的日子!

    辰末时分,吴国贵、夏国相,胡国柱、金玄等亲信大将、谋士,一个个满面红光地从仪门走了出来,登上点将台,站立两旁。

    随在他门身后的,是一队军饺,中军令官站在台中,高喊一声:“陛下驾到”

    霎时,校场上肃静下来,几百只眼睛一齐射向正殿门口,只见一队锦衣金甲的护卫,簇拥着龙袍加身的吴三桂走了出来。

    吴三桂精神抖擞地登上将台,亲自检阅了三军仪仗,随即抬手示意侍卫将东国平原郡王洪士璜绑在大旗下。

    洪士璜的运气还好,当日吴三桂想杀他,被金玄拦下了,提议拿他在誓师大会上开刀祭旗的效果会更好,吴三桂采纳了。

    三声大炮掠空而过,号角手将长长的号角高高仰起,鼓着腮帮子吹了起来。

    “呜!呜!”

    一阵悲凉的号鸣在王宫前回音袅袅。

    大周国一号战将夏国相会意,神色庄重地大踏步升阶登台,对行刑的刽子手大声道:“开刀祭旗!”

    又是三声巨响,在洪士璜惊恐的目光中,他的脑袋被无情砍下,血淋淋的人头滚落在潮湿的草地上。

    吴国贵嗓门大,充当扩音喇叭,又高喊一声:“诸位将士,肃立静听檄!”

    “皇周昭武皇帝陛下,檄告天下武官吏军民人等悉知:洪贼逆天背盟,削我藩镇,鬻官卖爵,仕怨于朝,苛政横征,民怨于乡,关税重征,商怨于途。。。。。。

    朕仰观俯察,正当伐暴救民,顺天应人之日也,遂郊天祭地,恭登大宝,建元周启,率武臣工,告庙兴师,刻期并发。

    命总统兵马上将军吴国贵,招讨大将军王辅臣等,调集百万大军,随朕御驾,直捣东都!大快臣民之心,共雪天人之愤,振我神武之威!大周幸甚!天下幸甚!”

    檄洋洋洒洒地读完,吴三桂转过身来,端起一杯酒来,朝天一擎,轻酹地上,这才又回身向众将发布军令:

    “朕谨告三军将士,皇周前锋大军已动,各路义师亦已升旗举兵,同讨洪贼,不日之内即可会师于东都城下!望我三军将士,奋勇杀敌,共建皇周天下!”

    下面三军诸将举着刀剑齐声高呼:“皇周天朝万岁,大周皇帝万岁!”

    震天动地的山呼声,使得吴三桂内心澎湃,激动万分。

    他出身大明武将世家,数十年来,他当过大明总兵、伯爵,投降大清后一跃成为平西王,又在大东国位极人臣,打下了诺大的一片基业。

    今天,他终于既不从大明,又不听大清,反叛大东国,树起了他吴三桂自己的旗号!

    多年来,他想的、盼的就是这一天!

    洪老贼能做的,我为什么不能做?

    若能趁机杀出封地,接连打它几个胜仗,以他吴三桂为帝的大周朝,便可稳稳地屹立在这片神洲大地上!东胜神洲

    到那时,自己必将流传千古,成为一代传奇皇帝!

    吴三桂压抑多年的郁闷,在这此起彼伏的山呼声中一扫而光,还似乎突然间年轻了二十岁!

    在众军将的簇拥、护卫之下,迈着轻捷的步子,坐上了御驾亲征的龙辇。

    是年七月,吴三桂诛杀安定公,正式起兵造反,自称大周昭武皇帝,一场轰轰烈烈的“叛东之乱”开启了。

    由于吴三桂和祖泽润在封地专制二十年,吴祖两家的亲信党羽遍布朝野,在反叛之初,先后揭起叛旗,纷纷易帜响应。

    一时之间,形势对吴三桂非常有利,周军乘锐连下数省,跨过落基山脉。

    有些地方,当吴三桂的军旗刚刚出现,当地将领便立时下令境内守军放下武器,迎接周军。

    他们都是大东国的保守派,不愿接受洪承畴革新那一套,让利给当地土著们,因此决意跟着吴三桂混。

    是年八月,怒火中烧的洪承畴诏令天下之师勤王诛乱,沿途驻军、各部土著纷纷出击拦截吴三桂,皆被周军无情碾压,不少祈盼朝廷革新的印第安人力战身亡。

    造反,造的是反,抢的是时间,在吴三桂谋士团的谋划中,昭武皇帝的英明指导下,周军迅速西进,进展神速。

    至十月中旬,抵达大盆地,大盆地以东地区一战而定!

    垂死的洪承畴不断调兵遣将,层层建立防线,硬是从八大国公那挤出了二十万大军,交由兵部尚书赵良栋指挥。

    然赵良栋早被吴应熊的上虞备用处透底了,身边到处都是吴家的细作。

    大盆地一战,二十万东军瞬间土崩瓦解,全军溃散,八大国公中,除了安定公陈福被暗杀,其余七人三人战死,其中孙思克与王进宝二人,经过短暂抵抗后,直接竖起了白旗。

    周军如入无人之境,长驱直入,兵峰直指东都。

    九月时,在南境与远东军对峙的靖南王左绪,惊闻吴祖两家骑兵叛乱,吴三桂称帝,连忙准备与太子洪士铭统兵北上勤王。

    然而徐明武没有放过他们,一直呈现进攻态势。

    面对虎视眈眈的远东军,左绪没敢轻易撤兵回援,一直拖了足足一个月。

    无奈之下,只得分兵十万与太子洪士铭,让其北上勤王,自己则率十万大军继续与远东军对峙。

    洪士铭连连拜谢,许下一系列重大待遇后,匆忙率军北上。

    这一去,将是二人的彻底永别。

    东军分兵的第二天,徐明武便派出私人代表前往东军大营,与靖南王左绪接触谈判。

 第1165章 命格

    东都,东国皇宫内的巨钟正在敲响,如同丧钟般,摄人心魂。

    这是开统皇帝召集群臣的方式,然而皇城内外已是一片乱象,奇形怪状的太监宫女们往来奔走,人人露出惊慌的模样。

    皇城之外,骚乱的场面如同菜市场,喧声冲天,不时伴随着几声沉闷的炮声。

    禁卫军正在集结,但从将军到士兵,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颓废的模样。

    叛军的进攻速度太快了,昨日已然打到了城下,朝廷已无兵马可调了!

    皇宫外,大量的东宫官员聚集于此,不少官员穿戴狼狈,紧张地拥挤在一起,人人眼中充满了茫然。

    这些官员大多是印第安人等当地土著,极少有东渡而来的汉军旗开国元勋,因为那些元勋不是战死了,就是投奔了吴三桂的大周。

    东国的这场内乱,说白了就是新旧两大集团矛盾利益的不可调和。

    洪承畴想带当地土著新人们玩,发展壮大大东国,但汉军旗的守旧派不同意,他们只当这些土著是奴仆,怎会允许奴才们与自己平起平坐?

    为防止“洪承畴乱清”一事重蹈,汉军旗的老人们,决定换个老板,干脆跟着吴三桂干了。

    汉奸这个物种,本就善变,唯利是图,当然了,也有个别汉奸认旧。

    “丞相大人!丞相大人来了!”

    “丞相大人,叛军兵临城下,您拿个主意吧!”

    一众官员围着东国丞相牛金星,焦急大叫。

    自汉军旗东渡,大东国急需读书人处理国政,举人出身、且干过大顺丞相的牛金星,自然成了洪承畴的左膀右臂,荣升为一人之下的丞相。

    任何年代的竞争上岗,学历和工作经验十分重要,牛丞相两者兼备,鹤立鸡群。

    牛金星八十岁了,年迈体弱,此时他有些狼狈,须发蓬乱,面色铁青,满眼血丝。

    他从相府到皇宫的途中,被混乱的场面困住了,城中到处都是上虞备用处的内应在放火暴动,这些细作认出牛金星的车驾,试图攻击车队。

    好在相府的家丁护卫还是有几把刷子的,很快冲出一条血路护着牛金星跑了出来,半道又遇到了巡城的禁军,方才化险为夷。

    “安静!”

    牛金星步履蹒跚地走到台阶上,居高临下地看着这群慌乱的官员,眼神森然道:“慌慌张张的像什么?”

    官员们很快闭嘴,都惶恐地看着这个快要咽气的老头子,甚至有人在瑟瑟发抖。

    牛丞相可不是什么好人,当年汉军旗入主美洲,侵占印第安人的家园,这位丞相大人献出数条毒计,奠定了大东国在当地的有效统治。

    期间,他不乏指挥了几次屠戮土著部落的行动。

    历日的积威,下面的人敬畏的看着这位牛丞相,沉默了会儿,终于有人忍不住低声道:“丞相大人,叛军已经兵临城下了,城中也已大乱。。。。。。”

    稍微停顿了一声,那人吞了吞口水,继续道:“不如趁着叛军还未全力攻城,我们集中禁军,保护陛下出巡去港口,那里有我们的东洋舰队,还有陛下最信任的平海郡王。。。。。。。”

    “敢言逃亡者,斩!”

    牛金星厉声断喝,从身边护卫腰间抽出配剑,当场砍了此人。

    血溅三尺,惊得众官一阵惊呼。

    上了年龄后,牛金星砍个人十分费力,刚刚那一剑几乎用完了他浑身所有的力量,他扔了剑,气喘吁吁。

    牛金星深深吸了口气,强打着精神大声宣布:“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太子殿下已经带着二十万征南军回援东都了,叛军的末日就要到了!”

    没有人能激动的欢呼,在场的官员们皆是面色茫然,他们互相对视,似乎都不相信这个消息。

    众所周知,平西王的兵马是大东国最强大的军队,吴三桂本人的指挥能力,也是大东国最出色的,无人能出其右。

    太子洪士铭不过刚在军中历练,由他统兵回援,如何能干过风头正盛的吴三桂?

    见此情景,牛金星只觉得自己眼前发黑,胸中的怒火越来越旺,冷哼一声径直踏入宫门内。

    皇宫里的乱象仍在持续,仿佛上演了明军攻破盛京时的场面,太监宫人们趁乱卷了包袱财物一逃了之,就连守卫皇宫的禁军之中也出现了逃兵。

    偌大的宫殿之中,气氛阴森,仿佛没了生气。

    牛金星迈步金来,只见周围一片昏暗,殿内的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