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8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己辛辛苦苦奋斗了十年的基业,一下子给全撸了,搁谁也受不了,更何况下半辈子还得被扣在京师养老?

    朱慈烺呵呵一笑:“不愿意放下手中的权了?”

    徐明武没有回答,像是默认了,他实在放不下。

    沉默了片刻后,朱慈烺忽然道:“你以前是做什么的?”

    徐明武知道他是在问自己前世是干什么的,怎么来的,于是回道:“军校毕业,执行任务时坠机”

    “呵呵,老掉牙的套路。”朱慈烺笑了笑。

    “那您是?”徐明武好奇反问,他真想知道眼前这个人精前世是干啥的?

    一旁的吴忠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二人在聊什么。

    似乎是想起了自己前世那高端牛逼的职业,朱慈烺以一副我比你牛逼百倍的神态,自信地笑了笑,没有告诉他。

    “只要你忠心报国,大明是不会忘记你的。”朱慈烺似是在安慰。

    徐明武依旧沉默,脑袋飞速转动着,努力想着应对之策,他第一时间想到了退一步,先假装应下,来个瞒天过海,走为上

    这时,曹明皓带着一名七八岁的孩童走了进来:“陛下,人带来了。”

    徐明武余光扫了一眼,赫然发现那孩童竟是自己的儿子徐长俊!

    想到了某种不好的结局,徐明武浑身微颤,豆粒大的汗珠从额上顺着面颊淌了下来。

    “朕的外孙都这么大了。”

    朱慈烺坐在那,对着徐长俊招了招手。

    这孩子生的虎头虎脑的,也不怕生,径直向朱慈烺走去,还恭恭敬敬的磕了个头,看样子是知道眼前这位是谁。

    “俊哥儿,今年多大了?”

    “外孙今年八岁了!”小家伙回答的很响亮。

    朱慈烺勉力坐起,摸着小家伙的脑袋,呵呵一笑:“好啊,有股子聪明劲,朕问问你,想留下京师吗?”

    “想!”小家伙一口回答。

    朱慈烺道:“可你父亲似乎不愿留在京师。”

    小家伙看了眼父亲徐明武,稍加思索,回道:“父亲大人代天牧守一方,为远东操劳多年,为那里的百姓付出了很多,自然不愿离开他们,就像外孙也不想离开我的那些朋友们。”

    朱慈烺望了望徐长俊,合上了眼睛,不冷不热地问:“徐明武,你有什么话说吗?”

    徐明武惊觉,立时辩道:“儿臣在远东尽职尽责,从未逾格,恳求父皇明察!”

    说话间,徐二的姿态极低,就差伏地叩首了。

    朱慈烺那几近僵木的脸上没有表情,沉默了好一阵子,半晌才悠悠启口道:“吴忠,宣旨吧。”

    吴忠立时展开一道诏书:“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惟我太祖开国,崇树亲藩,分王诸子,匪直荣茅,土于一方,实欲寄屏翰于万世

    咨尔驸马徐明武禀资奇伟,赋质端凝,挺峻绰于金枝,挹英风于琼握,兹特封尔为东胜郡王,予册予宝,宜敬宜承,尚其夙夜畏天,慎厥身修思,忠君孝亲,诸侯守身之要道,钦哉!”

 第1223章 异姓王

    封王了?

    徐明武当场就懵圈了,伏在地上一动不动,竟忘了谢恩。

    吴忠温言提醒:“自我大明立国以来,还未有活人受封异姓王的,驸马爷,您是独一份啊,还赶紧谢恩?”

    一旁的曹明皓同样惊愕,他是没想到,徐二竟然封王了!

    要知道,整个大明朝这三百多年,抛开朝廷册封那些蒙古汗为王的虚衔,也只有徐达、常遇春、沐英等寥寥数人死后才追封为王的,活着封王的还真没有!

    天武朝虽然封赏了曹变蛟、周遇吉等几位战功赫赫的老国公们,王府和王爵仪仗,但始终没封有人活着封王,朱有能等人也是死后追封为郡王。

    现在,徐明武才不过三十岁出头,就封王了?

    这实在让人好生羡慕!

    得亏吴忠提醒,徐明武这才醒来,连连叩头,颤声道:“儿臣叩谢父皇天恩!”

    朱慈烺似乎并不高兴,面色有些不善,说道:“徐明武,尔本系微末小臣,蒙朕破格简拔,位列王爵,若敢再谋求非分恩荣,起有异心,朕必诛之!”

    徐明武一颤,慌忙将头俯伏在地:“儿臣不敢!”

    “起来吧,至于封地之事,会有旨意的,你们父子下去吧!”朱慈烺摆了摆手。

    徐明武谢恩后,拉着宝贝儿子就跑,唯恐皇帝反悔了。

    曹明皓在朱慈烺身边垂手侍立,朱慈烺对他使了个眼神,曹明皓会意,跟了出去。

    今日召见徐明武,朱慈烺的确想痛下杀手,诛杀这个日益做大的女婿,以绝后患!

    当初,朱慈烺在美洲安插了两拨情报人员,一拨是梅观海,另一拨是陈永华,天地会表面是帮徐明武的情报组织,实则是专门监视他的。

    还有徐明武贴身的总督府大管家徐福,同样是潜龙卫出身

    这些年,种种迹象表面,徐二的野心越来越大,有裂土封王的打算!

    朱慈烺今日没杀他,一是顾忌徐明武是徐青山之子。

    如今徐青山坐镇欧洲,其子徐明德掌握京师卫戍之职,徐家父子忠勇之心无可置疑,但若因此事让自己与心腹只见君臣异志,那就不妙了

    二来,徐二是昭阳公主的夫婿,杀之家庭不睦。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徐二的作用不小,用的好会有大用!

    一个有身份的穿越者,对加速社会发展,改变世界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据天地会的情报描述,徐明武在远东城建立了一座专门研究蒸汽机的大型实验室,近年又在墨西哥一处人迹罕至之地,建了一处军事基地,内中不时有状如鸟的大东西冲天而起,又快速落下

    朱慈烺猜测,徐二这家伙是在研究飞机!

    五年前,徐明武便提出了直接利用燃烧压力推动活塞作功的设计,其实验室据此搞出了活塞式内燃机。

    经过数年的不断改进和发展,远东实验室完善了通过燃烧煤气,汽油和柴油等产生的热转化机械动力的理论,为真正的内燃机发明奠定了基础。

    当然,最早研究内燃机的是大明皇家科学院,不过注重军事研究的皇家院士们,研究的路线走偏了,他们用火药爆炸获取动力,但因火药燃烧难以控制而未获成功。

    之后院士们又提出过各种各样的内燃机方案,但均未付诸实用,直到有一位年轻的天才院士,模仿蒸汽机的结构,设计制造出第一台实用的煤气机。

    这是一种无压缩、电点火、使用照明煤气的内燃机,里面中采用了弹力活塞环,但这台煤气机的热效率很低,只有百分四左右。

    远东实验室研发的内燃机采用往复活塞式,相较皇家科学院研发出的煤气机,无论是功率还是热效率,它都是最高的。

    因此朱慈烺猜测,内燃机的发明让徐二头脑发热,想要一飞冲天!

    历史上,在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之前的二十年里,俄国、法国、英国分别制造过大型蒸汽飞机。

    但是,这些飞机都因动力不佳或其他原因而未能飞行成功。

    蒸汽动力自然不能让飞机起飞,起码要用易于挥发的汽油发动机,这玩意的特点是轻型和高速,转速比煤气机快四倍左右。

    而煤气机下一步的发展,正是汽油发动机,石油也即将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黑色金子”!

    如果说,朱慈烺主导的工业革命,使得十七世纪的文明科技超前了历史一百五十年。

    那么,徐明武的存在,便是将世界科技超前了整整一百年!

    因此,在朱慈烺心中,徐二的作用还是不小的,起码在科技研究上,比他这位皇帝上心多了,封他一个郡王,也算是对这个时代有个交代。

    对徐明武恩威并施后,朱慈烺稍稍松了一口气,重新躺下闭目眼神。

    不知过了多久,吴忠俯身在其耳边低语:“皇爷,杨士聪他们动了,京师十三座城门及长江水道尽数被杨党封锁,还有太子也对南军都督府下达了调兵令旨,汉王的人似乎也在结集”

    朱慈烺缓缓睁开双目,没有想象中的震怒,更无慌张之色。

    相反,脸上还浮现出一丝笑意,似乎是等待已久了。

    “终究还是没忍住啊!”言语间,朱慈烺又有些惋惜。

    随着这次西征结束,朱皇帝久离京师,加上龙体欠佳良久,像是要不行了。

    在有心人的引导下,太子和汉王争夺皇权的斗争,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了,它已经发展到了白刃相见、你死我活了!

    朱慈烺对这一切看得再清楚不过了,他之所以称病不出,把所有政务交给太子和内阁,就是想让各党、各派的人,都登登台、亮亮相!

    从回京至此三月之余,朱慈烺以一个政治家的睿智和精明,不动声色地、冷静地观察着局势,思谋着对策。

    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临死前镇不住场面,兄弟互相倾轧,致使朝廷大乱,让心怀不轨之人坐收了渔翁之利!

    然接下来吴忠的话,却让朱慈烺预感到了浓浓的危机。

    “皇爷,老奴刚得到消息,李少游狗胆包天,竟密调五万东瀛军入京,估计明日便可抵达长江口,局面似乎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吴忠担忧道。

    “东瀛的人马动了?”

    朱慈烺心中大动,面沉似水。

    “一群不自量力的东西,真当朕已经死了不成?”

    半晌后,老皇帝似乎来了真火,引得一阵剧烈的咳嗽。

    (本章完)

 第1224章 杀功臣

    一个王朝的内部,永远离不开勾心斗角,争权夺利。

    每一任皇帝的最大任务,就是解决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得亡国。

    皇帝能力不行的,就启用太监制衡,然纵观历史,但凡宦官擅权的,无一不是亡国征兆。

    手法高明点的皇帝便会利用好权和利,恩威并施约束文武,使得朝廷上下一心,将工作重心放在朝廷大事上。

    当然,凡遇野心勃勃之人,威胁皇权的臣子,所有皇帝的选择几乎是一致的,那便是无情诛杀!

    眼下朝廷中便有这么几个不知死活之人!

    朝国公李少游,外放征东都护府大都护,防守东瀛省,明面上仍然效忠朝廷,然暗地里却打着一个小算盘,想要趁乱攘取“定策之功”,增强自己在政治上的地位,不乏有封王之念。

    内阁首辅杨士聪,当了首辅后差事办的确很卖力,很认真,特别朱慈烺西征这两三年,太子和汉王都在海外,杨阁老摇身一变成了大明最有实权之人。

    人一旦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就容易飘,杨士聪任免官员,处理政务,甚至在内阁代皇帝批阅各地呈上来的奏章。

    皇帝批阅奏章,那是朱笔御批,杨士聪倒好,为显独特,竟专门用了绿笔,被人誉为“杨批”!

    杨士聪为人睚眦必报,从不手软,凡是支持汉王的官员,一个不饶,全得想方设法打下去。

    接着,便是重用党羽,安插亲信,把忠于自己的官员和学生,纷纷提拔到重要位置上,借着“太子党”的名头,培植自己的“杨党”。

    其子杨通俊,也因此名声鹊起,赢得了上上下下的一片跪舔,比之嘉靖朝的严世蕃更甚,嚣张跋扈!

    不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