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8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子杨通俊,也因此名声鹊起,赢得了上上下下的一片跪舔,比之嘉靖朝的严世蕃更甚,嚣张跋扈!

    不仅如此,杨士聪意识到军权的重要性,竟染指军机事务!

    首席军机大臣曹变蛟和兵部尚书徐青山随驾西征,给了他很好的机会,加上其子杨通俊本就是军方的赞画部侍郎。

    杨士聪借机将自己的亲信安排在京师和直隶的军队中,抓住带兵、用兵的实权,更是一味的结交征东大都护李少游。

    可是,杨士聪却犯下了一个天大的错误,他低估了朱皇帝的洞察力和底线!

    自天武二年起,大明实行文武分治,内阁管政务,军机掌军事,二者官员不可越界,战时地方以武御文。

    朱慈烺对杨士聪的做法,心如明镜却一言不发,西征在外时遇到内阁急奏,便按着杨阁老的票拟一一批准,你说用谁就用谁,你说贬谁就贬谁。

    朱慈烺倒想看看,一向如同忠犬一样的杨士聪,是如何自取灭亡的!

    对自己有威胁的人如何处理最保险?很明显,只有死人最保险!

    慈不掌兵,义不主财,朱慈烺是个浑身染血的主,从来都不是心慈手软之辈,他早就有杀杨士聪来震慑地方总督和骄兵悍将之心。

    杨士聪有从龙之功不能杀?

    你觉得朱皇帝对杀功臣有心里负担?

    对不起,那只是你的负担!

    然杀功臣,是个技术活!

    杀或者不杀,那是要经过仔细考量的,不是一句话就弄死了事的。

    特别是这些类似开疆拓土的功勋老臣,更是有讲究的!

    首先,身为皇帝要考虑到,以什么理由杀?杀了他们以后用谁?

    杀了他们是否安全,会不会引起反弹?以至于导致政局不稳?

    这些问题几乎是每个开国皇帝都考虑过的,最后根据个人能力来处理那些从龙的功臣们。

    如唐高祖李渊,他是隋朝的世家望族们推举出来的利益代言人,宋太祖赵匡胤则是北周的诸位武夫们共同选出的代言人。

    他们更像是个利益联盟,谁家都有点实力,李渊和赵匡胤想要杀功臣什么的,根本就不敢!

    即便要弄,也是挑没大世家背景的软柿子弄,以此维护皇帝的威严。

    对那些手握实权的大爷们,他们还得哄着,富贵世袭爵位,美女豪宅土地打包送!

    若是那些大爷们作威作福犯点事,皇帝还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外人看来是皇帝宽容大量,恋旧。

    实际上,皇帝恨不得第一时间弄死这些混账东西!

    赵匡胤脑子好使点,加上一肚子坏水的赵普出谋划算,整出一场杯酒释兵权的软刀子把戏,好歹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给北宋留下了重文轻武的亡国之策。

    明太祖朱元璋,天授智勇,崛起布衣,纬武经文,统一方夏,为古今异数,他手下的开国元勋,基本都是他从淮西老家带出来的,老朱对军权的把握可谓是稳稳的。

    当然,最重要的是朱元璋在位时重视民生,赢得了民心,并且他有足够的能力,赢得各个将领的服从,无人能与其抗衡,杀起胡惟庸、蓝玉等一干开国元勋那是毫不费劲。

    至于天武朝,情况和洪武朝类似,一些宵小只敢在皇帝快不行的时候出手。

    只是,他们似乎严重低估了形势,更低估了天武皇帝的命格!

    天武三十三年二月,震惊天下的明朝重大史事“天武逆案”爆发了!

    南京城的夜空,乌云密布,遮住暗淡的月光。

    出了午门,失去了宫灯的照映,徐明武只觉得大片大片的黑肆意曼延周围,不出一会儿就如一座封闭的世界,伸手不见五指,黑的让人窒息。

    昭阳公主和世子徐长俊被留在宫中,彻底冲淡了徐明武封王的那一丝喜悦,他隐隐感觉到,自己的性命扔攥在别人手中。

    他甚至怀疑,朱皇帝不会这么轻易放过自己

    走出十几步,管家徐福打着灯笼迎了上来,一见面便贼兮兮地小声道:“爷,皇城外出事了,全是兵!”

    徐明武一惊,问:“应天府五城兵马司的人?”

    “那帮玩意儿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围了皇城啊,听说是”

    徐福压低了声音道:“听说是南府军,太子殿下从台湾调来的!”

    惊讶间,忽听急速的跑步声打破了下钥后宫门的岑寂,只见一队队卫戍皇城的天武军,从北面大教场向承天门急急而去。

    其中一队人马直奔午门,在宫门两侧列开,一队执枪的天武军沿着紫禁城护城河巡弋,加强防卫。

    为首的天武军团总看到徐明武,先是一怔,随即连忙上前行礼:“卑职参见驸马爷!”

    这名团总是徐明德的部下,一眼便认出了徐家二少、当朝驸马。

    徐明武看了看突然增加的护宫军队,心里已然雪亮,表面仍问道:“出什么事了吗?为什么突然增兵?”

    团总略一犹疑,旋即趋近徐明武身边低声答道:“回驸马爷,是师帅大人的军令,命卑职加强宫城防范,估摸着今晚也许不太平卑职斗胆说一句,驸马爷最好回府休息,哪里也不去”

    徐明武若有所思,看了眼午门的方向,隐隐看到门内有人影浮动,他立刻转头冲着徐福喝道:“速速回府,闭门谢客!”

    这一刻,徐二害怕了,总感觉背后有一双眼睛在盯着自己。

    他甚至可以想象出,如果自己贸然调动远东军来蹚今晚的浑水,或许便有性命之忧!

 第1225章 京师换防

    乌云渐渐散去,一轮橙黄的月亮悄然斜挂在皇城东角楼的飞檐上,静静地照着那一顶顶浮在夜色中的殿脊,周遭的一切看的清楚起来。

    “什么人!”

    角楼上,天武军巡逻兵的声音响彻安静的夜空。

    只见远处一阵整队的跑步声传来了,幢幢黑影朝承天门移动,紧接着又出现了大量的马蹄之声。

    突发状况,引起了守城天武军的高度警戒,皇城四周警铃大作。

    角楼上的一名将领冲着

    一道道火光亮起,露出了千军万马的阵容,他们仰望着高大的承天门。

    领队的队官已经策马走近了,仰头大声反问守军:“你们是哪个营的?我等是南府军,奉太子殿下令旨,前来执行军务!”

    天武军将领略一犹疑,借着。

    步伐沉稳,总督京营戎政的徐明德踏步而来,他冲着重地,绕道走!”

    南府军人马越聚越多,逐渐铺满了整个承天门,士兵们有的杀气腾腾,有的一脸疑惑,似乎不知道来干嘛的。

    他们只是接到换防的军令,并不知道将军们想做什么。

    被人驱赶,自然是上面的人出来说话,南府军出面的是师帅朱经,延平公朱成功的长子。

    只见朱经骑着高头大马越众而出,手中握着东宫令旨遥指角楼上的天武军一众,喝道:“太子殿下令旨,南军都督府靖武军接管京师防卫!”

    徐明德笑了一下:“京师换防?本将军总督京营戎政,怎么没接到命令?”

    朱经眉头微皱,扬了扬手中令旨:“你现在不是已经接到了?”

    徐明德收了笑容,铿锵有力地道:“京师换防,本将只受陛下旨意和军机部调令!这是朝廷的规矩!”

    朱经的脸立时拉下,沉声道:“徐将军,皇太子监国,东宫的令旨就是圣旨!”

    “令旨是令旨,圣旨是圣旨,天壤之别!”徐明德加重了语调,声音洪亮有力。

    “你放肆!”

    朱经一声咆哮,盯着他喝道:“徐明德,你想造反吗?”

    徐明德一愣,接着也冷下脸来:“笑话!本将军奉旨卫戍京师,你说我造反?朱老弟,出门最好带个脑子!”

    见他一根筋,接管皇城的任务又十分重要紧迫,朱经强忍着怒气,稍稍放低了姿态,言道:“徐大哥,你是个聪明人,你我都是勋贵之后,家族未来皆在一念之间,小弟劝你想清楚了再做决定!”

    徐明德摆手,断然道:“不用想了,我的意思很明确,换防一事,徐某只受圣旨和军机调令!”

    他又补充道:“朱经,你没有军机调令擅自领军进京,我劝你早早主动去军法部解释,免得日后连累了延平公!”

    提起亲爹延平公,朱经就一肚子火,眼下皇帝情况不明,时局动荡,太子党为防有变,打算控制京师提前掌权。

    作为太子党的核心重臣,朱经自然全力支持,赴汤蹈火,然而老爹朱成功却反对,还斥责其是谋逆之举!

    朱经觉得可笑!

    大明乃嫡长子继承大统,皇太子本就是合法储君,现在是有宵小觊觎皇位,老皇帝指不定昏聩到改掉祖训,传位他王,太子党这是在维护皇明法统!

    即便是把老皇帝推下位,也在所不惜!

    纵观历史,不知多少英明之主,晚年昏聩被逼退位,老皇帝再有能耐,可这时代也变了!

    朱经等人认为,在南亚厉兵秣马十余载的太子党,早已今非昔比,文臣武将云集,已然可以撼动帝党!

    父亲朱成功迂腐守旧,不知变通,难堪家族大任。

    昔日郑家被灭,赐姓国姓,看似荣耀,在郑经心中却是羞辱,他痛恨父亲的无能,因此与其决裂,并改回本姓郑氏,名为郑经!

    被逆子当众顶撞,国姓爷气的口吐鲜血,当场晕厥

    此时,徐明德提及国姓爷,朱经立时上火,叱道:“我与他早已断绝父子关系,改名郑经,与延平公府再无关系!”

    闻言,徐明德眉头大皱,冷声道:“你竟如此?不忠不孝!”

    “找死!”

    郑经吼着:“徐明德,这个时候了你还要执迷不悟!”

    他发出最后的威胁:“我南府军的人马,乃靖武军精锐,你也清楚,靖武军乃我大明最为勇猛善战之劲旅,若是厮杀起来,可就难以收场了!”

    看着下方乌泱泱的人马,徐明德平静地答道:“天武万岁军,不惧!”

    他知道了太子党今日是铁了心的逼宫,这时心绪虽然复杂,但已经明白护卫皇城责任重大,不容有失。

    因此徐明德也冷静了下来,冲着左右大喝一声:“众将听令,严守皇城,如有犯上作乱者,杀!”

    “是!”

    皇城守军大声吼应,两名团总立刻带着兵把五个门洞堵住,并在承天门上架设了几十挺明武机关枪。

    不一会儿,皇城内呼喝连连,又来了不少人马,与南府军对峙在承天门。

    想到太子党必须要在黎明前占领整个皇城、控制皇宫,郑经又急又怒,遥指承天门喝道:“天武军诸将听着,徐明德意图谋反,我等奉太子殿下令旨,捉拿叛逆,接管皇城,如有反抗者,以谋逆论诛,夷三族!”

    面对如此局面,守卫皇城的天武军将士们面不改色,依旧纹丝不动,该架炮的仍在架炮,似乎对“夷三族”的威慑毫不在意。

    眼瞅着情况不对劲,郑经当机立断,喝令道:“全军准备,诛灭叛逆!”

    军令如山,轰然一声,早已列队整齐的南府军端起了火枪,齐齐对向承天门,各部人马也已调动呈现进攻状态。

    紧接着,承天门广场上一片寂静,双方似乎都在等待着主将开打的命令,毕竟这种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