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滚烫的烙铁在这名太监脸前晃着,热气烫卷了他的几根头,这名太监已经被折腾的麻木了,他头发凌乱,无力的低垂着,嘴中一直不停的喃喃道:“奴婢没有下毒,奴婢是冤枉的”

    这名锦衣卫一听,顿时怒道:“还他娘的在装傻充愣,老子在问你,在文渊阁老柏树下,你和温体仁说了什么?”

    说着,他狠狠的将烧得通红的烙铁烫在了这名太监的下面,随之传来一声钻心的惨叫声。

    在旁边一间刑房之中,一名宫女颤抖着趴在了地上,她身上的衣衫凌乱不堪,被鞭打的只剩下一条条布片,胳膊和腿上留着一道道通红的血痕。

    一名锦衣卫百户蹲在她的面前道:“看你这原本娇滴滴的身子,被打成了这样,还是招了吧,免得再受一些皮肉之苦。”

    这名宫女满眼含泪,一动不动,让审讯的锦衣卫百户火气一下子上来了,一摆手道:“拶刑伺候!”

    拶刑也就是夹手指,唐朝以后各朝官府对女犯惯用的逼供手段,女子的手一般很巧,如果弄伤了或弄残了,会对女子的伤害很大,而且受刑时十指连心之痛极难忍受。

    锦衣卫拿起这名宫女的一只手,轻声赞道:“啧啧,瞧你这掌骨嫩白,手指纤细的小手,废了实在是可惜啊。”

    他一边说着一边将这名宫女的手指慢慢的放在拶子之中,又看了这宫女一眼,见她还是没有什么反应,这名锦衣卫百户冷冷道:“上刑!”

    在其两侧的锦衣卫力士同时向后一用力,这名宫女猛然抬起头,惨叫一声,就昏了过去。

    一瓢凉水迅速泼在了这名宫女的脸上,这名宫女趴在地上机灵灵的打了一个冷战,只觉得双手疼的汗毛炸立,她声若蚊嘤:“我招我招我跟骆指挥使只发生过一次关系我我只告诉过他一次,陛下受了风寒了”

    几名锦衣卫愣愣的相视一眼,皆是发现对方眼中异样的色彩,没想到还审出了一个花边新闻,还是关于锦衣卫指挥使的

    诏狱之中,李廷表亲自坐镇,他每天都要处理这些堆积如山的审讯材料,将之分类、对比,从中取得一些有效的信息。

    他还从亲信中挑选了几名聪明可靠的年轻锦衣卫,加以教授,辅助自己来一起整理,也是在有意培养几人,日后好能独挡一面。

    筛查宫中耳目的范围在一步步缩小,每天的刑讯也逐渐加重,李廷表丝毫不着急,他坚信,只要犯过事的人,在他手中还没有吐不出来的事情。

    坤宁宫中,朱慈烺躺在卧榻之上,脸色已经好多了,也早已不再呕吐。

    其实他早在当天晚上就好了,一直在装虚弱,从后世《我就是演员》的节目中学到的各种演技都使了个遍。

    在得知宫里的嫌疑人都被送到了诏狱后,他知道李廷表已经意会到自己的目的了。

    他的目的很简单:第一,利用自己中毒的事情,让崇祯觉得这一切是一些朝臣的阴谋,让他产生恐惧,暂停对勇卫营的处置。

    第二,利用此事对宫中太监宫女大清洗,找出所有朝臣安插在宫中的耳目,再利用这些耳目以外朝勾结内廷的罪名除掉一些针对自己的朝臣。

    目前的形势来说,来硬的自己就要强行上位了,眼下时机不成熟,所以他只能桶这种软刀子,这样比直接让勇卫营拿火铳杀人更彻底。

    果然,近日来崇祯总感觉朝中有人图谋不轨,今日又有勇卫营监军刘元斌传来的消息,勇卫营众将得知皇太子中毒,人人激愤,全营已经做好了清君侧的准备,就等查出幕后下毒之人。

    崇祯一时间变得极为的焦躁,很想李廷表尽快查出幕后之人,又害怕查出后勇卫营真的来了个清君侧

    经过两天两夜的辗转发侧后,他终于决定对勇卫营哗变一事做出最后的处理。

    在朝会上,崇祯皇帝圣心独裁,下达旨意,杖杀当初在朝堂上污蔑皇太子和勇卫营的所有言官!

    同时,夺黄得功正二品骠骑将军,改为正三品昭勇将军,夺孙应元正二品金吾将军,改为正三品昭毅将军,二人仍然留用京营总兵,掌管勇卫营。

    京师驻地勇卫营由黄得功率领调驻大兴,新城驻地勇卫营由孙应元率领调驻廊坊,英国公张之极总督京营,负责京师所有防御。

    这一系列的圣旨下达,让群臣哗然,虽有大量官员反对,崇祯却充耳不闻,表现的异常强势。

    朱慈烺对于这个结果还算比较满意的,皇帝老子还是没敢动勇卫营,夺去黄得功和孙应元的骠骑将军和金吾将军衔只不过意思一下,这玩意相当于军衔,好看而已,最重要的军职实权没有变。

    至于驻地,廊坊距离紫禁城八十里,大兴距离紫禁城仅有四十里,如果遇到突发状况,一日足以兵临城下,驻守大兴的勇卫营急行军也就一两个时辰就能抵达京师,骑兵则更快。

    圣旨下达的第二日,朝廷举行了盛大的杖刑仪式,二十多个言官被锦衣卫拖到午门前实行杖刑。

    在百官的观摩下,这些言官们死命的呼嚎,撕心裂肺的呼喊太祖皇帝当初设置言官的初衷,痛呼崇祯皇帝无道,言语极其凄厉。

    一些文官也是拼命求情,指责皇帝惩罚不公,崇祯只是冷眼相看,丝毫不为所动。

    最终,二十多名言官被当场杖毙,实现了他们常年骗取廷杖的梦想,连求情的一些文官也被当场打残了几人,下半辈子只能伏在床榻之上写奏疏谈论国家大事。

    在亲眼看着平日里满嘴放屁的一些言官被杖毙,黄得功和孙应元二人在午门前叩首谢恩,当天就率领勇卫营拔寨而去,分别前往大兴和廊坊驻地。

    ※※※※※※※※※※※※※

    恭喜书友【jackiezxw】成为本书第一位盟主!非常感谢!

    按照规矩,一位盟主似乎要加更十章

    最近正在完善第二卷的细纲,实在没什么存稿,先欠着吧,慢慢还

 第153章 钱谦益案

    崇祯皇帝的雷霆手段让文武朝臣竦然而惊,经此大变后,很多人都老实了,不敢在这个当口铤而走险,做一些不智的举动。

    然而,崇祯丝毫没有感觉到快乐,他心中甚至有一些悲凉,他最初的为政初衷是朝廷上下君臣一心,共同挽救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家,没想到这么多年来,他看到的却是朝臣的勾心斗角,君臣越来越离心离德。

    不久后,礼部尚书姜逢元上书请辞,这位老臣或许是看不惯皇帝针对文臣的手段,又或许是不愿卷入皇帝和皇太子之间未来的争执。

    崇祯并未挽留,很爽快的批准了他的请辞,准许其回老家余姚安度晚年,在他心中,姜逢元能力有限,不是他想要的肱股之臣。

    在姜逢元归乡的那日,朱慈烺亲自出城为这位老师践行,并且要了一副字画做为留念。

    姜逢元看着这位对自己礼敬有加的学生,很是感动,张了张嘴终究未说一句话,在叹了一口气后坐着马车离开了京师。

    几日后,崇祯再次召见了李廷表,询问太子中毒一案的调查结果。

    李廷表回奏,调查范围在缩小到了十几个人时,一个尚膳监的太监在诏狱畏罪自杀,锦衣卫从他的住处地砖缝隙中发现了少量毒药。

    这名尚膳监的太监近日有出宫采办的记录,基本可以确定是下毒之人,但不排除还有同党,而且背后之人还未挖出,锦衣卫的侦查工作还是继续。

    崇祯点点头,对李廷表的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让他务必查出幕后之人,并直接在御前汇报,不得与其他人泄露探查内容。

    李廷表将胸脯拍的啪啪响当面做了保证,又委婉的将骆养性与宫女通奸的事情捅了上去。

    对骆养性早已不爽的崇祯当天就将他罢免了,不过却没有任命新的锦衣卫指挥使。

    朱慈烺被解了禁足,崇祯没有让他再去前朝议政,以让他修养的名义暂停参政。

    没有扳倒皇太子和勇卫营,温体仁原本觉得非常的遗憾,后来用精神胜利法想一想,现在的局面也不错,皇太子没了议政的权力,自己还是老大。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周密策划,温体仁准备对朝中反对自己之人进行一次大清洗。

    京城湖州会馆中的温体仁,一边品尝着家乡的小菜,一边盘算着怎么收拾反对自己的人。

    原本姜逢元这老东西是他第一个要对付的目标,没想到他主动请辞了,算他好运。

    路振飞这块硬骨头,刚回京不久,目前还没有什么小辫子可抓,先忍一忍。

    侯恂这厮,多次顶撞自己,需要尽快解决。

    刑部尚书冯英,还有刑部右侍郎杨廷麟,二人都向着皇太子,也很不识相,既然都是刑部的,那得需要一锅端了,得找个大案子才行

    由于国库再次空虚,十月二十五日,朝廷下令开银、铁、铜、铅各矿。

    山东各地受灾逐渐严重,十一月七日,朝廷减免山东五年以前欠交赋税。

    不久后,安静了一段时间的朝堂再起风波,首辅温体仁、阁臣薛国观,二人唆使宋之普等官员奏劾侯恂靡饷误国,户部尚书侯恂被削职入狱。

    侯恂说来也冤枉,当时清军入关,各路勤王援军天天催粮饷不说,皇太子领着几大营数万人马出战建奴也需要大量粮草,胜利之后的封赏又要银钱,打发各路勤王总兵的粮饷还要钱。

    这些都是从户部出的,现在钱花了,反倒怪他这个户部尚书靡饷误国了?

    不过也没办法,崇祯只认钱不认人,九边各地又开始催饷了,户部拿不出银子,不找这个户部尚书顶缸怎么办呢?

    见开场效果极佳,温体仁再次上疏,请求皇帝处死一直被关押的东林党领袖钱谦益,他对钱谦益的感情太深了,不杀钱谦益他寝食难安。

    崇祯元年,刚上位的崇祯皇帝重新组建内阁,在推举阁臣的时候,礼部侍郎钱谦益考虑到,如果礼部尚书温体仁、礼部侍郎周延儒并推入阁,则名在自己上面,对他入阁和当首辅影响很大。

    思来想去,钱谦益决定耍些手段,派自己的门人礼部给事中瞿式耜,暗中联系推荐阁臣的官员们,让他们不要推荐温体仁和周延儒。

    那个时期,朝中东林党势大,在推荐名单中有成基命、钱谦益、郑以伟等十一个人,果然没有温体仁和周延儒的名字,这让温体仁和周延儒恨透了钱谦益等东林党人。

    二人开始联合共同对付钱谦益,温体仁揭发钱谦益科场舞弊案,周延儒在暗中协助,又拉了个锦衣卫中的骆养性。

    钱谦益主考浙江时,考生钱千秋科考作弊,将“一朝平步上青云”写在每段话的末尾作为暗号,与考场官员金保元、徐时敏勾结。

    这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结果被温体仁挖了出来,刚登基不久的崇祯还是个十几岁的年轻小伙子,火气很大,他立即罢了钱谦益的官,坐杖罚,连同名单上推荐的人一个也没用。

    温体仁和周延儒翻盘了,周延儒当了首辅,为了报答老战友,他将温体仁拉入内阁。

    大明的朝堂是残酷的,没多久,周延儒拉了老朋友一把,但老朋友温体仁却踹了他一脚,利用登莱之变孙元化一事将他干下去了,自己当了内阁首辅。

    温体仁上位后,丧心病狂的将东林党往死里整,特别是钱谦益,即便是被罢官了,他也不想放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