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礼部尚书说完这番客气话后,百官起身,教坊司乐队再次演奏大乐(韶乐),百官再向皇帝行四叩礼,然后起身。

    吵吵闹闹的音乐又停止了,传制官跪在皇帝面前向崇祯皇帝请示旨意。

    崇祯皇帝早就在前两天拟好旨意,现在只不过假模假样的走个过场,传制官接过圣旨,从大殿东门走出,来到丹陛前,面朝东站立,他高喊道:“皇帝有旨!”

    赞礼官高呼:“跪!”

    百官再次跪倒,来来回回跪了几次,也不知道磨脏了多少新衣服。

    传制官高声朗读皇帝的旨意:“履端之庆,与卿等同之!”

    赞礼官高呼:“山呼!”

    百官跪地把双手举到头顶高呼:“万岁!”

    赞礼官再呼:“山呼!”

    百官再高呼“万岁”!

    赞礼官再喊:“再山呼!”

    百官再呼“万万岁”!

    百官山呼“万岁”之时,在场的全体人员齐声呼应,那声势可谓地动山摇!

    朱慈烺感觉这场面似曾相识啊,貌似在胡歌演的《神话》电视剧里见过赵高这样主持过朝仪,山呼两字发音不准还在那拼命的喊。

    接下来,崇祯皇帝接受百官的“拜年”,在外征战或是镇守一方的将军,总兵们,也在这一天从边关带了祝福和贺礼。

    除了文武百官,还有大明各藩属国的使者也要在这一日向大明进贡,不过现在大明的藩属国少的可怜。

 第159章 大忽悠

    大年初一,皇帝要在皇极殿接受百官朝贺,皇后也要在坤宁宫举行群臣贺仪,后宫各妃和重臣命妇均要到坤宁宫拜见。

    流程丝毫不比皇极殿男人们的轻松,依然要奏乐、行礼、自我介绍、献上贺词。

    皇极殿中,仪式还在进行,可以说,正月初一的仪式对皇室和大臣都是个艰巨的任务,对参与者的脑力和体力上都是个严峻考验。

    又经历了一个多时辰一系列繁冗的仪式,崇祯端坐在御座之上,腚都快坐塌了,他深深的体会到过年并不轻松,也不愉悦,不过只能硬着头皮坚持下去,这是作为皇帝的排场。

    朱慈烺同样有这种感觉,太多的繁文礼节让他腰都站酸了,被冠冕压的都感觉不到脖颈的存在了。

    就在仪式进行到最后的时候,忽然间,原本明亮的天空忽然暗了下来,太阳渐渐被吞噬,形成一个大黑圆,随后整片天都阴暗了下来。

    “日全食!”朱慈烺喃喃道,有些惊讶。

    一时间,紫禁城中的所有人都有些恐慌,后续仪式也暂停了下来,只有个别知道和见过日食的人还算淡定。

    日食,在中国古代称日蚀,唐朝时的《大唐开元占经》中记录着西汉天文学家刘向的论断:“日蚀者,月往蔽之。”这是我国天文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解释了日食发生的原因。

    不过这是个冷门的知识,在文盲率超高的古代极少有人知道,很多人都觉得日食很可怕,神话故事中也有天狗食日之说,在西方则是说一条龙吞掉了太阳,反正是不好的征兆。

    对于这种情况,也有许多“解决方法”:打鼓、朝天空射箭、拿物或人祭祀等,以此来驱赶天狗和恶龙。

    在大年初一,在正旦朝会出现这种不祥之兆,这意味着什么?

    崇祯脸色很不好看,作为皇帝,都宣传自己是天子,十分重视天象,认为日食是上天给的警示。

    朱慈烺高声道:“大家不要惊慌,这是日食现象,很正常,他们是有规律的!”

    见众人不解,或者是不信,朱慈烺立刻传钦天监监正汤若望入宫。

    汤若望早就捧着《崇祯历书》在午门外候着了,他已经通过新历推算出日食的日期了,到时候皇帝肯定会召见的。

    汤若望进宫后,当众详细讲解了日食的原理,告诉众人,这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并且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

    为了方便众人理解,朱慈烺找来了一个太监和宫女,一个太监以自己为中心缓缓绕圈,那名宫女则以太监为缓缓绕圈。

    当三人呈现一条线时,朱慈烺立即喊停,然后解释道:“比如我是太阳,他是地球,她是月球,此时她挡住了他的视线,就看不到本宫了,这就是日食的原理!”

    朱慈烺还宣称,日食皆有规律,而旧历已经不准,提出修改历法,使用新历。

    这里所谓的新历就是后世用的黄历、农历,并不是西方用公元纪年的公历。

    一些守旧的大臣说:“那《崇祯历书》中说什么地球是圆的,天上还有恒星,月球什么的,完全是扯!我等知道天子受命于天,此书有悖天子之论,动摇江山国本!”

    崇祯也考虑到了,这新历好是好,但那书中宣传的东西,很可能会动摇皇权的统治。

    朱慈烺却道:“天之大,非人可勘,茫茫宇宙,星海如瀚,与天子受命于天有何冲突?我等生存之地,不过天地间的一隅罢了。”

    朱慈烺继续道:“历代的皇帝龙御归天后都会到达另一片天地,统治万物,以此才能做到真正的万岁!”

    论封建迷信,谁不会啊?如果你们再不信,我不介意把后世看过的玄幻和修真小说里的世界构造拿出来跟你们讲讲。

    你还别说,这帮大臣还真有许多人不信,鉴于此种情况,朱慈烺觉得很有必要给他们普及一下玄幻知识了。

    朱慈烺认真道:“本宫中毒时,曾神游太虚,梦到了一片光怪陆离的场景,那些场景就像光影般播放,我看到了太祖皇帝!”

    “什么?太祖皇帝?”众臣惊呼,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认为太子在说胡话了,连崇祯都脸色不太好看。

    朱慈烺没理会他们的表情,接着道:“太祖皇帝龙御归天后,于泰山之顶乘九龙而行,进入北斗星域,化身一个默默无闻的少年”

    朱慈烺绘声绘色的讲着太祖皇帝如何在新的天地披荆斩棘,历险禁地,以平凡之躯证道成帝,活出万载。

    原本众人都觉得太子在扯淡,不过越听越有感觉了,他们都知道,皇帝驾崩后叫龙御归天,死后遗体在棺材里要摆成北斗七星状,寓意着回归北斗帝星。

    皇太子所说的于泰山之顶乘九龙而行,进入北斗星域,化身一个默默无闻的少年,这都符合太祖皇帝的特征啊,朱元璋本来就是贫民出生,成为一个默默无闻的少年很合理。

    这个真实的开头顿时吸引了许多大臣的兴趣,有了听下去的欲望了,特别是北斗星域那奇特的世界,有许多修仙者,令人震撼。

    现在仪式已经基本结束,又是正旦当天,崇祯皇帝没有扫大家的兴致,原本绷紧的身体渐渐放松,默默的坐在御座之上,仿佛也在听。

    “太祖皇帝化名朱凡,只身入姬族战北帝王腾太祖皇帝率铁骑入北原,踏平荒古世家”

    渐渐的,朱慈烺讲累了一屁股坐道了御阶上,继续讲着太祖皇帝在北斗星域崛起的故事,众臣听的入味,也是席地而坐,这个时候,大明没有党争,没有文武之争,都在津津有味的听着皇太子在那讲故事

    良久,朱慈烺最后道:“太祖皇帝斗圣地世家,战上古生物,闯星空古路,阻黑暗动乱,重建天庭,最后以力证道,取得各族认可,终成天帝果位,活过了一万年!”

    “太祖皇帝毅力坚定,远飞常人所及!”

    “对!太祖皇帝力战群雄,世间无敌,真是痛快!”

    有年轻的大臣忍不住拍案叫绝。

    崇祯听着也入迷了,太祖皇帝虽化名为朱凡,却丝毫不平凡,硬是凭借一人之力在北斗星域阻止黑暗动乱,证道成帝!如此大气魄,难怪能成就赫赫皇明基业,真是令人心驰神往!

    “也不知道那无始大帝是哪位先帝的化身?”

    “我觉得应该是成祖皇帝!”

    “不对,无始大帝在太祖皇帝的遮天大帝之前,应该是前朝的皇帝,我猜是汉武帝的化身”

    “那华云飞肯定是陈友谅的化身,还有那黑暗动乱,应该就是蒙元那些鞑子搞的鬼,没想到在异域,太祖皇帝虽处劣势,却仍丝毫不惧,证道成帝!”

    “”

    众臣在闲聊着,就像开了个书友研讨会,当然了,聪明人还是很多的,他们虽然知道皇太子在扯犊子,但并没有抬杠,这故事讲的确实不错,比《封神榜》好听多了。

    朱慈烺对现场的反响还是很满意的,最起码没有人当场出来打脸什么的,令他吃惊的是,一个翰林院的编修居然跑过来问他后面的剧情是什么?

    忽悠了半天,最终崇祯接受了新历,众臣也是勉强接受,将新历的颁布提前了七年。

    汤若望也受到了奖励,为谋取天主教在各省的合法地位,这个老外抖了个机灵,他奏请崇祯皇帝赐字,崇祯随手提了“钦褒天学”四字赏了他。

    汤若望异常兴奋,心中盘算着将这四个御字制成匾分送各地天主堂悬挂,好来拉点信徒,提高自己在教内的地位

    事后,有官员与朋友小聚,在酒席之上喝高了,怒斥皇太子大新年妖言惑众,朱慈烺知道后没有在意,只是笑了笑。

    当天晚上,该名官员在家中暴毙

    坊间有传言,该名官员得罪了遮天大帝,被大帝隔着时空之河一指击杀

    ※※※※※※※※※※※※※

    这章自嗨了,求轻喷,不过崇祯十年正月初一时,确实出现了日食

 第160章 父子谈话

    近日来不断有在公开场合和私下非议皇太子的大臣莫名暴死,让人不经觉得这位年轻的太子,脾气貌似不像以往的那么好了

    崇祯十年(1637)正月六日,趁着当官的都放假在家过年,老回回诸贼直趋长江以北,张献忠和罗汝才久攻襄阳不下,开始转而进攻安庆,南京大为震动,急报朝廷。

    六天后消息才传到京城,崇祯皇帝召开紧急朝会,商量如何应对。

    安庆距离南京五百里,自古以来就是南京的门户,是兵家必争之地,当年宁王造反,就是先打的安庆,晚清时,安庆被清军拿下后,不久就攻破了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南京)。

    一旦安庆丢了,那流寇可长驱直入南京,南京作为大明的留都,政治地位极高,一旦被攻下,将会对朝廷造成致命的打击。

    朱慈烺趁机请命,率领勇卫营南下平叛,彻底平掉中原匪患,崇祯不许。

    正月十三,朱慈烺再次请战,群臣附议之人甚多,崇祯依然不许。

    正月十四,朱慈烺率领群臣于文华殿外三次请战,勇卫营也出现了调动的迹象。

    温体仁死后,再也没有几人敢阻挠朱慈烺,加上新的首辅薛国观力挺,朱慈烺三次请战,百官均是附议,文官们是真希望皇太子领兵南下,这样朝廷就还是他们的一言堂。

    崇祯有些惊慌,他很清楚,如果放这逆子南下,将来怕是难以控制了,自从温体仁死后,这逆子现在变得越来越强势了,已经有了难以遏制的苗头。

    但若是强行留他在京师,恐怕真有玄武门之变,自己最好的结局就是呆在后宫过日子

    正月十五,元宵节。

    每年元宵佳节时,大明皇家就会在宫城里搭成的巨型花灯烟火景观的山灯会,因其形状似鳌,因此名为“鳌山灯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