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脸谱下的大明-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犹豫了会儿,钱渊指了个方向,“这是昆山。”

    然后指了指另一个方向,“那是嘉定。”

    “你们说去哪儿?”

    “这附近很可能会有流窜的倭寇。”

    周围一片平静,李四、杨文都不敢瞎说话,只有无知无畏的张三跳出来粗声粗气的说:“当然是去嘉定县城!”

    “好!”钱渊拍拍手上的泥土,“我们去昆山。”

    虽然知道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实在不应该发笑,但杨文还是没忍住扑哧笑出来。

    “少爷,我有道理的!”张三脸红脖子粗的说:“昆山县那破地方……连个正儿八经的城墙都没有,万一碰到倭寇,都没地方躲!”

    “这倒是。”李四赞同点头。

    “嘉靖十二年昆山才建城……”钱渊犹豫良久,视线时不时落在张三身上,做出去嘉定县的选择并不困难,但问题是这家伙先说出口的,今天这厮的信誉实在让人放心不下。

    半响后钱渊才下定决心,“我来辨别方向,启程去嘉定!”

    张三松了口气,“少爷放心,从苏州一路过来都没碰到倭寇,哪里有那么巧……”

    “闭嘴!”

    “闭嘴!”

    “闭嘴!!!”

    ……

    这世上有一种特别的人,他们有着特别的魔力,他们说出的话往

    往会在未来得到印证。

    你可以说他们是言出法随,也可以说他们是一语成箴,放到西方世界算是预言者。

    但在钱渊看来还有个称呼,“乌鸦嘴”。

    钱渊一行人刚走出十多里路,突然一伙持刀拿枪的家伙从两旁低矮的树林里钻出来,将众人围在中间。

    这下要玩命了!

    眼尖的钱渊看得分明,领头的那几个腰间都挎着腰刀,这可不是普通歹徒能弄得到手的玩意!

    “还好我们换了衣服乔装打扮。”碰上真阵仗,张三倒没哆嗦,低声说:“少爷放心,倭寇很少杀药行的人,除非他们不是倭寇……”

    “闭嘴啊!”顶在最前面的杨文气得回身一脚将张三踹倒,他自小在海边厮混,前些年还出过海,自然看得出来对面绝非海上倭寇。

    一般来说,倭寇在杀人劫掠的时候有两个忌讳,一是不杀大夫、药行伙计,二是不杀僧人。

    前者很好解释,茫茫大海上一旦生了病,只能送上岸医治,难道指望倭国或东南亚的那些土著大夫?

    而倭寇、海商在海上玩命,向来对僧人礼遇有加,后来的倭寇头领徐海在起家之初,其僧人身份就有不小助力。

    不过,随着南少林那些手持棍棒的武僧出现在抗倭战场上,僧人也不保险。

    所以在苏州城杨文就建议所有人换上了药行伙计的衣衫,在明朝商场中,大部分行业在衣衫颜色、款式上都有着可供人辨别的特点,甚至演戏演全套,钱渊还让人买了一批药材。

    “张三,从现在开始,不得允许一句话都不准说!”钱渊吸了口气,往前几步低声问:“打得过吗?”

    “估摸……”杨文舔舔嘴唇还没说完,对面两个手持柴刀的壮汉大踏步走了过来。

    还没等钱渊反应过来,一道身影突然矮身窜出,手中棍棒如长枪般笔直刺在对面一个汉子胸口,然后在地上打了滚,棍棒顺势横扫将另一个壮汉绊倒。

    “砰!”

    一声钝响后,地上的壮汉哀嚎着捂着已经变形的小腿。

    麻痹果然不愧是和张三丰徒子徒孙过招的武林高手,钱渊抽搐了下眼角……不过你也太莽了点吧,人家还没动手呢!

    窜回来的杨文咽了口唾沫,低声说:“不是倭寇,也不是普通盗匪。”

    钱渊也做出了同样的判断,被刺倒的那个汉子虽然手捂胸口但并无大碍,要知道杨文少年时家里颇有资产,自幼习武,棍棒上力道不小。

    “对了,刚才没说完。”杨文咳嗽两声,“估摸……打不过。”

    钱渊面无表情的侧头看了眼这厮,为什么自己身边尽是些这种二货。

 第三十九章 买路

    金老大不是个普通的盗匪头子,十年前他是松江金山卫的军户,后来受不了上司盘剥带着几个兄弟出逃。

    都是军户子弟,大都粗通武艺,又有门道弄到制式武器,金老大这才带着一伙儿盘桓于崇明岛、通州之间为盗。

    这次出山是为了一笔大买卖,但没想到路上随便遇到些药行伙计都会磕断门牙,被敲断小腿又被对方抓走的是金老大刚从家里带出来的表弟。

    对面虽然只有十二三人,但大都身强体壮,那个手持棍棒的家伙武艺不凡,想啃下来只怕得丢几个兄弟,但看着这到嘴的鸭子飞了,金老大也不甘心。

    “有人过来了。”一旁的手下低声提醒。

    金老大眯着眼看过去,一个身材瘦削的青年越众而出,虽然步伐不大,但脚步沉稳,神情不乱。

    刚走近,两个壮汉上来摁住钱渊上下搜了搜才将其推到金老大面前。

    “这位当家。”钱渊笑吟吟的拱手。

    金老大有种奇怪的感觉,对面的青年看上去不像个药行伙计,反而像个读书人,“你是?”

    “在下是松江顾家药房的账房,这次去苏州进些药材,回程途中船只失事……”钱渊苦笑摊摊手,“没想到和当家狭路相逢。”

    原来还真是个读书人,金老大这才释然,他也知道松江很多人自幼读书,举业无望之后才转而做其他营生,塾师、账房就是最典型的。

    “当家不是倭寇。”

    钱渊突如其来的一句话让金老大一愣,后者干瘦的脸上浮出几丝莫测的笑容,“怎么说?”

    “倭寇杀人劫财,甚至屠城以恐吓民众。”钱渊笑道:“而当家嘛……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财。”

    “哈哈哈,说的好,老子也是听过《隋唐演义》的!”金老大笑道:“听起来你是想买条路?”

    “那当然,不然拼个你死我活?”钱渊耸耸肩,“不瞒当家,我那几个伴当都是打行出身。”

    “难怪!”金老大低低嘟囔了句,打行里的确有些好手,有时候也会接些看家护院、护送货物的买卖。

    “当家,这样可好,那位受伤的兄弟我们给他接上骨,所有财货统统留下,买条路走,日后相见再续旧缘。”钱渊笑容可掬的提议道:“说的不好听点,杀猪也得留种呢,抢得大家都不敢走这条路,对当家也不是什么好事。”

    能不动手就得手,这自然是好事,金老大倒不在乎留不留种,关键是这次下山是有大买卖的,人手折损在这实在划不来。

    犹豫片刻后,金老大点头应下,但提出了一个条件,“那个使棍棒的不能走。”

    钱渊皱眉回头远远看了眼杨文,这厮自绍兴被收到身边,虽然嘴巴有点毒,性情也颇为孤僻,但几次办事都干脆利索。

    其他的不说,刚才要不是杨文露了把手,金老大未必肯收钱让路。

    沉吟片刻后,钱渊苦笑摇头,“不怕当家笑话,打行的人我也惹不起,回头被打了闷棍,在下找谁说理去?”

    看金老大眼神不善,钱渊却镇定自如从怀中取出一枚玉佩,“这是在下祖上传下的,日后当家派人拿着它去顾家药房找我,另有五十两纹银酬谢。”

    “不够?”

    “当家,不是在下要钱不要命,再多我也拿不出来了,前些年几次县试把家底都耗干了,要不然也不用做个账房了。”

    金老大接过玉佩摩挲,虽然不懂鉴别,但入手温润,应该价值不菲。

    都说千里做官只为财,人家做强盗的更是如此,金老大脸上露出笑意,挥挥手示意手下去收取财货,上前两步用力拍着钱渊的肩膀,“有点意思,有胆有识啊,小兄弟怎么称呼?”

    “在下松江华亭县谭渊,家里当年也是以行医为生。”钱渊苦着脸身子矮了矮,“当家手重,我这小胳膊小腿……”

    “哈哈哈,就这么着吧。”金老大挥手示意手下收起刀枪准备离开。

    “当家,日后道左相逢,定要请金老大喝酒。”钱渊都没往回走,就站在原地看着这群盗匪慢慢离去,甚至还殷勤的上前送别,惹得金老大哭笑不得。

    离去的盗匪频频回头张望,抢劫抢成这般模样还是生平头一遭,唯有那个刚被接好腿骨的壮汉眼神怨毒。

    “少爷,没事吧?”李四扑上来两只手在钱渊身上一阵乱摸。

    张三一把拽开李四,竖起大拇指赞道:“少爷,真有你的,够有胆量!”

    特么你们能上,老子至于亲身犯险吗?

    张三又恭维道:“少爷,这就叫三寸不烂之舌吧?”

    “你给我闭嘴!”钱渊呵斥了句转头看向杨文:“知道那枚玉佩价值几何?”

    杨文喉结动了动,努力挤出张笑脸。

    钱渊不为所动,“那枚玉佩是买你性命的,自然要算到你头上,记得当时是在杭州聚宝斋买的,六十两纹银,算算你还得替我干多少年?”

    “不会算。”杨文又习惯板着脸。

    “五十年。”钱渊随口说:“对了,我都忘了,反正你是签了卖身契的!”

    杨文干脆一转身拿后脑勺看钱渊了。

    “哼,也不会说几句好听的。”钱渊吐槽几句后看看天色,“赶路吧,希望今天能进嘉定县城,不然……张三你今年都不准开口说话!”

    最终一行人还是没能进嘉定县城,在距离县城二十多里处的一个小村落落了脚。

    后世的农家乐很贵很贵,不过这个时代的农家乐除了吃的之外几乎不用花什么钱。

    随便弄了点吃的混了顿,众人都早早歇息,唯有钱渊还是习惯性的睡不着,取了本书靠在床头翻着。

    “咯吱。”

    一杯茶放在床头柜子上,钱渊依旧低着头看书,右手举杯抿了口。

    “哇!”

    “好烫!”

    “李四你……呃,杨文?”

    钱渊诧异的看着有些拘束的杨文,“怎么了?算清楚了?”

    “不是。”杨文抓抓脑袋,“上次……上次少爷让我学字……”

    钱渊定睛看着杨文,这位可从来没叫过少爷这称呼。

    杨文有些扭捏,下垂的手扯着衣角,“听李四说,那枚玉佩是少爷家传的……”

    “这厮真是多嘴。”钱渊温和笑道:“一枚玉佩而已,别想那么多。”

    杨文沉默下来,他很清楚自己和这位松江秀才之间那天堑般的差距,如果其他人碰到今日情况,会用家传玉佩换一个并不算熟悉的人的性命?更别说自己名义上只是个仆役的身份。

    钱渊笑了笑,“你想学字?”

    “恩。”

    “好,我教你。”钱渊挥挥手中书,“正好这本就是《忠义水浒传》。”

    有些事就是这样,你想要的时候得不到,不经意间却能收获丰厚。

    钱渊早就有收服杨文的打算,武艺高超,行事稳妥,心思细腻,能独当一面,但无奈杨文一直对此不冷不热。

    今日道左遇险,掏出那枚玉佩换杨文性命的时候,钱渊并没有其他的想法,只是在遵循自己的行事准则,没想到却有了别样的收获。

    现在的钱渊自然不知道,这位台州青年杨文是个怎么的人。

 第四十章 规矩

    “驾,驾!”

    随着呼喝声,一行车队在嘉定县衙门口停下,顶盔掼甲的年轻武官纵身下马,瞄了眼正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