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可以兑换功德模板-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跳出来就跳出来吧。

    杭州府少了个紫微星君,但周围是神仙扎堆的地方,那些旁门左道跳得欢,迟早会被这些神仙当成韭菜给收割了。

    至于亦步亦趋跟随在身后的道济和尚,王渊早就察觉了,只是故作不理,任由这和尚在后面跟着。

    谁为谁挡灾现在还不知道呢?

    没错,道济和尚重修道行,自然是困难重重,麻烦甚多,但他作为紫微星君,要继任九五至尊位格,成为国朝帝君,麻烦只会更多。

    那些旁门老祖一个个会放任他顺利返回京师,成为东宫太子?

    只怕不大可能!

    但出乎王渊的意料,此行他竟是顺利无比,半个月的时间便是回到了久别的京师。

    “那些魔头什么时候这么会趋吉避凶了?”

    从码头上下来,王渊仍然是一袭简单华服公子的装扮,身后跟着数位干净利落的女使。

    在一行人抵达的时候,明玉夫人早已经在码头上等候。

    “殿下,圣人让奴婢前来迎接!”

    “圣人派姑姑前来迎接,莫非宫中出了大事?”

    王渊目光望向周围,在码头上看到了一些探子,这些探子自以为隐藏的很好,但是他元神神念中,无所遁形,还包括一部分修士。

    这氛围隐隐有些不对。

    明玉夫人顺着王渊眼中的异样,自然也看到了一些探子,但她并不在意,此时目光肃穆说道:“不久前,官家又昏迷了,殿下还是尽快进宫!”

    “第三次昏迷了?”

    闻言,王渊眉头一挑,官家的病情比想象中还要凶猛。

    “只是,吞噬了五百年朱果后,哪怕是不能消化朱果中的灵气,亦不至于再次中风昏厥!”

    王渊心头有些异样,朝着明玉夫人不动声色点点。

    随机嘱咐旁边的石银屏:“你们先行返回升王府,本王先行进宫!”

    石银屏此时玉容上略为担忧,说道:“王爷,你要小心!”

    “放心,在这京师中还没有人能够伤到本王!”

    王渊神色淡定,随之挥挥手,让随行的王福,王喜护持着石银屏一行人先行前往升王府。

    至于关九和燕冲等人,王渊这一次并未带回来。

    他们需要留在杭州府,继续帮他稳定局势。

    不过在离开杭州府之前,王渊下了一道符召,用不了多久,翼三翼四就会赶来,还有另外两个帮手。

    有那两个帮手赶到,他也不至于落入身前无人可用的境地。

    王渊换回了紫袍金带,头上戴着亲王专属的玉冠,朝着皇宫的方向走去。

    还没有进入皇城,王渊就察觉到京师中来往官员皆都是行色匆匆,众多官员人心惶惶,也无怪他们心中不安。

    官家在短时间之内,连续昏迷两次,这怎么看都是不祥之兆。

    官家的身体到底能坚持多久,万一这一次醒不过来又怎么办?现在国朝还没有储君,这可是事关着国本,事关着整个大宋的国运。

    当然,也与众官员的前程息息相关。

    大宋的皇城是在五代旧宫的基础上建造的,仿照的是洛阳宫殿的模式,宫楼巍峨高大。

    皇宫的正殿是大庆殿,视察前朝的地方,通常在紫宸殿,每月朔望的朝会、郊庙典礼完成时的受贺及接见契丹使臣都在紫宸殿举行。其次还有垂拱殿,文德殿。

    但官家寝殿通常都在福宁宫。

    在福宁宫几个外殿内,早已经站满了重臣,众多大臣都在这里等候。

    宰相王延龄,还有身着紫袍的老臣,那是几名执政,俱都是面色肃穆。

    两府重臣俱都在侧殿中坐着,不时小声交流,威严面孔上,不乏担忧之色。

    “升王殿下!”

    不知什么时候,外面的一声呼唤,让大殿内的众多重臣骚乱起来,纷纷将目光望向门口!

    只见外殿外,一位身穿紫袍金带的俊美年轻人从外面走了进来,龙姿凤章。

    外殿内,顿时有几位重臣起身,迎了上去。

    “这就是那位大皇子殿下?”

    “比起那几位,这位升王殿下看起来的确要强了许多!”

    此时大殿内一侧,数位身穿红袍的官员也在打量着这位刚刚迈步进入福宁宫的大皇子。

    开口的官员也已经人到中年,面容古拙,似不近人情,只是双眸中另外闪烁着智慧光芒。

    那是吏部侍郎王曾,王曾是青州人,咸平年间曾连中三元发解试、省试、殿试皆第一,此人看似不起眼,实则在朝中以精明强干著称。

    旁边则是朝中另外几位清流官吏,大都是干吏!

    闻言,此时低声说道:“这位殿下这段时间名声斐然,一首赋三门津,名动京师,在杭州府做的事情也是有声有色,这一次若无意外,当能更进一步”

    “慎言!”

    王曾此时面色一沉。

    闻言,其他几位官员顿时嘴巴闭上,他们也知道这个时候是关键时刻,若是他们议论的事情传出一星半点风声,很容易为自己招灾惹祸。

    不过几位清流官员巍然不动,外殿外却有另外的重臣陆续主动上前。

    尤其是一位身穿紫袍的官员,那是吏部尚书丁谓,这丁谓的上前,顿时让不少官员神色一沉。

    这位丁大人可是朝中的风云人物,其在朝中虽起起落落,但却颇得当今官家信任,是官家更强的红人。

    在许多官员眼里,是个旗帜鲜明的奸臣,其鼓动官家大兴土木,更是一手炮制了许多荒唐之事,还有勾结官宦,陷害忠良,若是再让这位丁大人成功获得了大皇子的信任,接下来他们这些清流官员,可就大大不妙了。

    但让角落众人放心的是,升王只是和这位吏部尚书说了几句话,便是在圣人的懿旨召唤下,进入了内殿。

    内殿内,此时刘皇后,杨妃,以及数位嫔妃早已经伺候在床边,此时刘皇后正在伺候着官家,喂着汤药,远处一点则是李太后。

    这位李太后面色奇怪,坐在远处,神情不冷不热,旁边还跟着两位公主,惠国公主,升国公主都在太后身畔。

    除此之外,则是端郡王赵受益。

    此时赵受益面容显然有些不自在,面上有些悲戚,更多的是忐忑。

    此时看到王渊进来,顿时轻松了口气,连忙轻声开口:“皇兄!”

    王渊轻轻颔首。

    “回来了!”

    此时刘皇后也瞧见了王渊,刘皇后虽然是衣不解带,并未将憔悴,脸上一如之前的强势,哪怕是官家病倒在榻上。

    王渊朝着刘皇后和李太后略为行礼。

    此时才注意到踏上双目紧闭,面色乌黑的官家,此时的官家额头上乌云盖顶,气息微弱,这的确是病入膏肓。

    但王渊此时心头有些异样,观官家的命宫,不像是寿元自然而尽的样子,反而像是遭受了反噬?

 第266章 序幕

    王渊此时目光望着床榻上的官家,此时突然生出一种复杂的感觉。

    这个时候他应该怎么办?

    像个戏精一样,学习那些心机皇子,假哭一番,又或是像个合格的皇子,断过药碗上前伺候。

    但想了想,王渊只能上前宽慰皇后,云官家乃是九五至尊,上天庇佑,必不会有事。

    刘皇后撇了一眼旁边的王渊,这个大皇儿有时候令人头疼的直爽,有时候却是滑头的很。

    此时的管家看似病入膏肓,但的确并非类似寻常的中风之人。

    她亦是修行之人,自然看得出来,官家虽然中风了,甚至昏厥,但心脉仍然有力,用不了多久能苏醒过来,而且还不会像寻常中风老人那样,会出现种种如口歪嘴斜,或是部分肢体失去控制等情形。

    这得益于宫中灵药,以及这位大皇儿献上来的诸般灵果。

    但这反而是最坏的一种情形。

    官家三宫受损了,精气神之火即将黯灭。

    一番话语之后,王渊走到床榻一旁,来到刘皇后身前,道:

    “母后,听明玉姑姑说,您衣不解带在这里伺候了一天一夜,只怕此时亦有些疲惫,接下来还是由儿臣来吧!!”

    此言一出,福宁宫中俱都是安静下来,便是那一直默不作声的李太后睁开双眸,将目光落在王渊身上。

    此时这位老太后目光带着些许审视之意,不可否认,他很不大喜欢这两个突然蹦出来的孙子,哪怕是两位皇子星命十分纯粹,但在这老太太眼里,仍旧是有点异端。

    这也有点迁怒的意思。

    刘皇后与李太后关系也一直不怎么好。

    刘皇后无论是在前朝还是后宫,都是十分强势,以前还好,李太后还能护持几位贵妃与刘皇后分庭抗礼,并且从中渔利,但自从两位皇子归来之后,宫中局势大变,几个贵妃被刘皇后设法连根拔起,太后宫中也受到了打击。

    虽然老太太是太后,没法废黜,但权力的削减,仍然让老太太心中不快。

    不过也没法反对,升王作为官家身前唯一成年的亲王,又是皇长子,的确是有资格在前伺候汤药。

    李太后没法反对。

    刘皇后目光转过,正好看到李太后眼底的冷色,不禁笑着说道:“渊儿,你是你父皇的皇长子,也是陛下膝下唯一成年的亲王,的确是该你伺候!”

    说着便将汤药玉碗端了过来。

    在寝殿众嫔妃的目光中,王渊上前接过这玉碗,当即上前。

    借着喂药的时候,王渊略为动用了一丝神力查探。

    一丝紫微神力流入官家体内之后,王渊顿时略为一惊,他灵敏元神灵觉在官家体内明显察觉到了一丝修炼过的痕迹。

    的确像是修炼过的样子。

    “虽然没有法力,但周身经脉内像是被法力蕴养,锤炼过,这宽大经脉根本不像是个寻常普通人,而且丹田气海也被开辟出来了”

    王渊神色不变,只管喂药,只是余光撇过旁边的刘皇后。

    似察觉到了他的疑惑,刘皇后目光示意。

    骤然似乎是感受到了帝气的刺激,床上的官家骤然手指轻轻一动。

    这里是引起了周围几个嫔妃的注意。

    “官家苏醒了!”

    其忍不住惊呼起来。

    整个寝殿霎时热闹起来,李太后也连忙凑了过来。

    外殿也传来脚步声,但见几个穿着朱紫袍服的大臣匆匆外面走了进来。

    “官家!”

    为首就是宰相王延龄,后面跟着参知政事王钦若,还有枢密使冯拯,以及一部分紫袍官员,都是三品以上官员。

    众人进来,便是发觉榻上,官家的手指的确在颤动,眼皮子旋即也睁开。

    王渊就在榻前,看的分明,只见盖着黄绫被褥的微胖官家缓缓睁开了目光,似是因为中风,双眸中还有些茫然,旋即脖颈移动,落在御榻前的刘皇后,李太后,以及王渊,和众多重身上,双眸逐渐有了焦点。

    他双唇略为抖动,喉咙里嗬嗬作响,片刻才道:“皇儿,你也回来了!”

    闻言,王渊略为一愣,看了一眼御榻上,一双目光盯着他,有点激动的官家,王渊上前握住官家的手,轻轻说道:“父皇,儿臣回来了!”

    “好!”

    官家轻轻吐出一口气,起伏的胸膛缓缓匀称下来。

    他似终于松了口气,旁边一干重臣见此,心头或多或少有些了然,官家昏厥之前,恐怕最担忧的还是帝统皇位的传承。

    为此,只怕是憋足了一口气。

    而这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