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超神制卡师-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不过局势的发展出乎了大家的意料。因为秦国这边积极的防御,莲教可以说在函谷关下吃尽了苦头,连续好几次都没有能够成功的攻入,反而是损兵折将,充分的体现了函谷关的优越性,同时秦国南部原来的成都附近的区域,夏霆也是严防死守,没有出现问题。莲教也的确是尝试让草原人南下袭击秦国的后方,亦或者是通过妖族进行空中降落,只不过失败了都没有成功。

    草原人这边在西梁地区被定西军给打的满头的包,公孙阳还坐镇那里负责守护边疆,他和荀彧两个人互相配合,一文一武,各种套路给草原人打蒙了。

    至于空降根本不可能成功,妖族的体积太大了,一个个的运没有效率,而要效率的话就没有什么隐蔽性了,黑压压的一片,就算是傻子都知道妖族过来了,秦国这一次守的非常的完美。

    所以在后面莲教的人攻击的力度也不是那么强了,反而同样采取守势,他们将更多的精力用在了晋国上面。

    局势的变化正好和晋国有关系。

    晋国四家族闻名的精锐部队,魏武卒,韩劲弩,赵边骑,姬氏军。

    正是根据他们的姓氏和资源打造的强力的军队,说是天下闻名也不差,因为他们都有着非常丰厚的战绩,实打实的战功,并不是吹嘘。

    晋国能够支撑这么长时间和他们四支部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只不过现在只剩下了姬氏军,其余的三支都没了建制,晋国的国土也有一半陷落了。

    曾经的天下第一的强国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也真是是让人唏嘘。

    不过这并不是因为晋国虚有其表,而是因为他面临的对手太多,莲教,妖族,草原,东瀛,四方合力,不仅如此他们境内的叛军也不全都是接受诏安的,总有那么一些憨憨,明明国家都要亡了,还在搞内部的斗争,真的是不知道死字是怎么写的,没有最后的力量怎么能够保证莲教一定会履行他们的诺言。在对抗这四家的势力之中,晋国也的确是表现出了强有力的手段打的是有来有回的。

    只不过谁都没想到的是莲教内部竟然开始和晋国内的其他三家开始联系。

    刚开始的时候三家是一点兴趣都没有,双方手上都有不少对面的鲜血,有什么好谈的,他们的利益也不同,没有谈论的必要。

    只不过水滴石穿这个事情,莲教是非常的有耐心,通过种种的手段不断的离间其他三个家族和姬氏的感情。

    因为晋国虽然是四家的天下,但是这么多年的皇帝的位置可一直是姬氏的,其他几家就算是有特殊的待遇也不能和姬氏比,他们甘心吗?或许初代是有真正的友谊,只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么多的野心之辈是放弃不了的。

    三家只不过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君王的名头,但是实际上在封地内,他们的命令不见得会比姬氏的弱,他们的想象力不说遍布全国,也是可以割据一方的。

    他们是有心,只不过没有合适的名义,只不过现在是乱世,再加上这么多年四家族不可能都是一条心,实际上矛盾重重,利益冲突之间各家的表面关系是很好的,实际上下面都是裂痕。

    只不过谁都没有戳破这层窗户纸。这一次的联合对敌,也难免不了出现一些利益冲突,谁家的收获大了,谁家的损失多了之类的云云。

    总之是非常的复杂。

    只不过因为外敌的原因,一直没有爆发,而这个时候莲教的人在其中挑拨,唆使其他三家的很独立,一次两次的不成功,但是次数多了,他们终究是动心了。

    最后晋国发生了一个让齐盛安非常眼熟的事情就是三家分晋。

    赵魏韩三家宣布独立,直接成为三个独立的国家,他们曾经在晋国的封地就成为了他们的新国土,并且正好占据了晋国的一般,晋国的皇帝当时就气的不行,连国运都发生了剧烈的动荡。

    莲教又和这三家人约法三章,共治天下,不可能互相打起来绕过他们继续进攻晋国。

    而三家也不好意思直接翻脸打晋国,他们也得考虑自己内部的民心的问题,而是以防备的名义将属于自己的精锐军队都调了回来,说是什么防备草原人,实际上是坐山观虎斗,看天下的形势变化。

    秦帝知道了之后表示这三家的族长都是傻子,不仅没有能力也没有眼界,难怪一直玩不过姬氏。

    姬氏还是非常有血性的,就算是这种情况仍然没有自暴自弃,开始动员国民抗争,晋国多年的血脉体质经过这一次的变动反而是直接解锁了。不得不说这一代的晋国皇帝还是有胆色的,之前的表现平平,但是在这种关键时刻仍然显示出了属于自己的强大魄力。

    晋国虽然只剩下了一半的国土和一支精锐,不过也算是重新焕发了火力,只不过在多方围攻下,恐怕是非常难受。

    没有办法,晋国只能求援,向秦国和吴国。他们三可以说是同病相怜,有着相同的机遇,自然是有相同的特点。赵魏韩三国的出现对于秦国来说也是一个威胁,因为他们本质上和莲教的人合作,算不得什么好人,短时间内他们不会发作,不过他们总会有下手的目标的,与其到时候遭殃,倒不如先下手为强。

    在接到求援信的时候,秦国这边就已经有了对赵魏韩三国动手的想法了,函谷关外的莲教的军队也是密密麻麻的,想从那边出去不容易,唯有从东方出去,入河西然后进入晋国是一个好方法。

    而且魏国还趁着秦国东方空虚的时候侵占了一部分本来就属于秦国的领土,这种行为不用多说就,就是宣战,秦国不愿意忍气吞声,因此他们要进行还击。

    在秦帝和秦国老将们的计划下,一个动用精锐进行反击的计划出炉了,一个个调令开始分发出去,大量的人员开始来往调动,其中包括齐盛安。

 第162章韩国之行

    齐盛安毫不例外的也接到了相应的调令,因为适合活动的部队终究是有限的,定西军因为西梁地区的加入他们的人员可以说是非常的充足,而且有着王府的人就可以牢牢的控制住他们。

    至于其他的将领,短时间内还无法获得西梁地区的人的信任,他们都认为自己是被定西王府给打赢的,至于说秦国的其他人不说听调不听宣也差不多了。

    齐泰平在南,秦帝在关中都是需要坐镇,其他的将领都有需要坐镇的地方,因为莲教的大军还没有撤退,所以还需要大量的人守。

    能够动用的机动部队并不多,作为一直在秦国境内平叛的齐盛安所部的军队就是很好的人选。

    同时不仅仅是齐盛安,秦国境内同样也调集了另外两个人,和齐盛安不同他们都是秦国的老将,手中都掌握着一支强大的骑兵,非常适合千里奔袭。

    他们三支队伍,每一对都会配备五万人,从三个方向直接进攻赵魏韩三个国家。

    别看是十五万人,实际上其中的老兵并不多,差不多有一半是老兵,剩下的都是新兵,来源也是非常的复杂,像是另外两个老将都是从民间招募的散修,还没有经受过具体的训练只不过成为骑兵没有问题,可以一边赶路一边训练学习。

    而齐盛安这边就好了一些,他原本就已经有三万的部曲,三年的训练更加的精锐能征善战。

    剩下的两万的空缺直接就选择让西梁地区的人来填补空缺。

    他们之中很多人都是当初的西梁联盟的士兵,尽管没有被成功的吸纳进定西军,不过因为战争需要大量的人手,他们也需要上场,齐盛安大胆的启用他们,认为他们的能力和忠心都是没有问题的,甚至于还专门提拔了两个西梁地区的将领,加入了自己的直属队伍。

    一个名为巴图,另一个名为纳言。

    巴图就是之前的乌孙王的手下的得力干将,在乌孙王死了之后就一直为秦国效力,或者说是为齐盛安效力,因为他已经得到了来自乌孙王的命令,要好好的为定西军效力,然后让他们成为定西军的得力干将,他们表现的越好,定西军就越发的可以信任巴图等人,爱屋及乌,他们西梁人的生活环境也不会太过于艰难困苦。

    至于另外一个纳言则是在这几年内发现的西梁人的平民阶层之中不错的人才。

    是在一次比武选军之中脱颖而出的人。

    不仅修为好,武技也不差,同时还学的兵法,有相当的统兵的能力,可以说天赋很好,并且他的中原化的程度还非常的高,还曾经进入到秦国进行学习,只不过没有能够学多少年因为家庭条件的问题就回到了西梁,当上了一个大势力的护卫,然后一点点的往上面爬,最后成为统领,然后在西梁内乱的时候站队到了女儿国这般,因为女儿国是为了形成像是统一的中原国家一般,他也当然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变成那么先进的存在,因此还是力挺女儿国,只不过没想到秦国的打击来的实在是太快了,女儿国进行封建化的过程可能才几个月就这么轻易的被打败了。

    纳言没有过多的犹豫,对于女儿国也谈不上有多么的死忠,于是一下子就投入到了定西军的门下。

    他的这个经历自然也是在定西军的调查过程之中,他也没有隐瞒的意思,如果那样做的话反而有可能让人家怀疑,反而不如坦诚相待。

    有人和齐盛安说纳言这样的人不能用,现在说他是三姓家奴都没有问题。

    背叛自己的第一任的主人,然后又背叛了女儿国,现在在定西军的麾下,怎么能够保证他的忠心呢?

    如果在关键时刻纳言又反叛了,又应该如何?

    齐盛安则是浑不在意,他一直坚信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他相信纳言的忠诚,可能在其他人的眼中他的行为就是不忠诚。

    只不过如果仔细的观察纳言的经历就可以发现他在每一个势力内部的时候都可以认认真真的效力,每一次都是当这个势力覆灭了之后才进行相应的跳槽的,不是大家想象之中的,在各种势力之间反复横跳。

    纳言的表现的确是可以可圈可点的。

    特别是在齐盛安让他掌握一支万人的军队之后可以说是管理的井井有条,没有用多长时间,就上下一心,军中的士兵就没有不服气的。

    纳言的能力可见一斑。

    对于齐盛安的信任,纳言也是非常的感动,士为知己者死,之前的风评纳言不可能一点都听不到,只不过他没有去过多的解释,越解释越混乱,还不如自己用事实去说话。

    他可以察觉到一些人的恶意,但是从齐盛安可以感受到的就只有信任。

    纳言没有理由不为这样的人效力,他也有能力就像杨康那样只不过一直没有让他表现的平台罢了。

    现在有了手中的这一万兵马,他有信心让齐盛安发现自己的能力,为他带上忠诚。

    这两支西梁骑兵一直都在西梁进行训练,因为他们本身就打过仗,就算是有一段时间荒废,在时间的作用下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战斗力,因为他们本身已经有了肌肉记忆,只要能够进行相应的训练很快就可以成军。

    在接到了齐盛安的调令之后,他们是飞快的赶过来和齐盛安汇合。

    齐盛安和其他两位老将都不是一起杀向一个国家的,而是分兵进攻。

    其他两个老将更加的稳定一些,也更加的有能力,所以相对比较强的两个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