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十方世界,万道合一-第2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文宫之中,一团团的才气,关注于笔尖之上,行行文字,跃然纸上。

    每写出一个字,才气消耗一分。

    写完《论语》的前面十篇,苏道之便已无力继续写下去了。

    他老海文宫之中,此刻才气一扫而空,全部都用尽了。

    在想要写下去的时候,便有一股冥冥之中的大力阻拦,无法落下弊端。

    这是这个天地之间的规则,每一篇文章都具备力量。

    因而想要创作完成,并非那样简单,需要才气支持。

    “《论语》所蕴含的力量果然奇大无比。要比那《陋室铭》,《伤仲永》厉害数十倍!”

    苏道之放下了毛笔,神色惊异。

    当初他还是学士,就能写下《陋室铭》,《张仲永》,那时候的才气比较少。

    而现在是大儒,才气已非当日可比,深厚数十上百位,却仅仅只能写下半部《论语》,可见这是真正的传世经典。

    正在这个时候。

    天地之间,忽然涌出了一片片的异象。

    一颗文曲星放出光明,一股共振,传递到了文胆。

    顿时之间,文胆的一些杂质被震荡的出来,晶莹剔透,思维敏捷,杂念不生。

    与此同时,万里长空,此刻变得瑞气千条,霞光灿灿,化为龙蛇凤凰,奔走欢呼。

    一股无形无影的力量,在天地之间凝聚了出来,径直涌入身躯。

    刹那之间,苏道之感觉自己身体被注入了一股天地之力,文宫直接扩大一倍。

    不仅如此,原本枯竭的才气,此刻又多了一股,乃天地赏赐。

    “我的文胆在震动,洗涤杂质……!”

    “文曲星动!!”

    “这是百年难得一见的文曲星动!”

    乾元府之中,无数的读书人仰头望天,目光透出震惊之色。

    文曲星动,这是读书人的最高追求。

    每一次出现,会有巨大好处,洗涤肉身,震荡文胆。

    “是哪一位大才,写出了能令文曲星都颤动不已的文章!”

    “我人族之中,又有一位贤者之才!”

    “那个方向,似乎是……”

    圣院之中。

    董慧芳感受身体变化,仰望天空,闪过一缕欣慰之色,旋即注意到了那方位,心中不由微微一动,大步而去。

    “又一篇文章出现,怕不是经典,能镇压人族气运千年!”

    圣庙之中。

    半圣白君如同样仰头望天,暗自沉吟,微不可查的点头。

    对于半圣而言,他们有才气神通雷鸣圣音,堪比一场小型的文曲星动,稳固文宫。

    “文胆固若金汤,这就突破贤者了?”

    书房中,苏道之目光奇异,有些无语。

    在之前,根本察觉不到有要突破的迹象,认为需要花费数十年打磨。

    却是万万也预料不到,才写下半篇《论语》,居然引起文曲星动,天地共鸣,一举达到了贤者。

    微微吐出一口气,苏道之振作精神,嘴角又不知不觉的流出了一缕笑容,这总归是好事。

    “那文曲星动的异象中央,就是来自于这里!”

    “这里居住的是什么人?”

    门外,响起了一片片的议论之声,人群都有些沸腾。

    “这你们都不知道?这是苏道之的居住之所啊!”

    “就是写《原始战纪》!”

    “原来是他!”

    “此人有大才华,难怪能文曲星动,不知写出了什么篇章!”

    苏道之并未打开门,也没有去理会。

    现在的他,已经是一尊贤者了,半圣可期,不必在意其他无关之人。

    “我现在的神魂,稳固无比,任何的精神幻术,都不能对我造成威胁……”

    就在苏道之研究当口,院门忽然被打开。

    “苏道之,你果然成为了贤者,好,很好!”

    董慧斌走了过来,语气高涨,透着赞赏。

    “原来是师伯降临!”

    看到是董慧斌,苏道之原本心头生气的不快悉数,笑着迎接上去。

    这董慧斌本来就是这样一个性子,自然没什么好怪罪的。

    “不用如此客气。”

    董慧斌大手一挥,直言道:“刚才文曲星动,你是不是写出了传世篇章,快让我看一看!”

    “好。”

    苏道之点头,就把董慧斌带上书房。

    “苏先生,还有我们!”

    又一道熟悉的声音传递了过来,说道只转头望去,竟然是杜如风。

    在他的身边,同时也跟着其他几位大儒,三位贤者。

    苏道之认识这些大儒贤者,都是这乾元府世家大族的人。

    古往今来,人族诞生了十几位半圣,数百位贤者。

    这些人,组成的家族,庞大无比,被称之为贤者世家,半圣世家。

    也正是他们,把握了天下七成的财富。

    “诸位稍等片刻,我去去就来。”

    苏道之微微一笑,然后走入书房,把自己所写的半部《论语》拿了出来。

    董慧斌第一个接了过来,眼眸放光,缓缓念诵而出:“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君子乎……”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当仁不让于师。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随着诵读,半空之中涌现一股股异象,乳白色气流环绕,文气震荡,几乎形成旋风一般。

    “果然好文章,好道理!”

    “难怪能引得文曲星动,一举突破贤者!”

    “很好,苏道之,你果然没有令你老师失望!”

    董慧斌重重地拍了一下苏道之的肩膀,大加赞赏。

    杜如风也笑着赞叹道:“此篇文章一出,必然流芳百世!”

    只是眼眸闪烁,心中却是颇为不平静。

    十数年前,他见过苏道之,不过一位学士。

    没想到十数年再见面,已经成为了大儒。

    仅仅三年时光,居然就成为了一尊贤者。

    算一算年纪,居然是古往今来,数百位贤者之中,年龄最小的五位。

    一念及此,他心中就颇不甘心。

    想自己也是天纵奇才,最年轻的大儒之一,如今却还在蹉跎岁月。

    “只是,这文章一共有十篇,我怎么感觉还有种意犹未尽的味道……”

    这时候,董慧斌忽然皱眉不解。

    其他几位贤者大儒,也纷纷再度看向论语,眼神同样有一丝疑惑。

    “难道,这一篇文章还没有写完?”

    “那可真是圣人转世啊……”

    “一旦完成,简直可以与《春秋》相媲美!!!”

    两位大儒,几乎说不出话来,脸上满是惊讶,敬佩。

    他们所说的《春秋》,乃是圣人秋山所做的文章,流传万古。

    在他们看来,苏道之写出这种文章,有可能封为半圣。

    并在时间的推移下,成为第二个秋山,第二个圣人!

    “没错。”

    苏道之点头,平淡道:

    “这一篇文章,一共有二十篇,我给取名为论语。学而第一,为政第二……”

    “嘶……”

    几位大儒贤者相互对视一眼,倒吸一口凉气,悚然动容。

    居然还真的没有写完!

    一部半成品就能让人成就贤者。

    若是能够完整写一步,那不还直接天封半圣!

    难以想象!恐怖如斯!

    看着这几个人的表情,苏道之心中暗自发笑,同时也有点感慨。

    这些论语,这些经典篇章。

    放在其他的世界,虽然也是经典,教化思想,所拥有的力量有限,乃是思想,规矩。

    放在这个世界,若是写成,会拥有实实在在的力量。

    但,想要写出这样的一部书籍,当真是难之又难,呕心沥血。

    “此世界的文化浓郁,也有各种各样的道理,但也不过两千多年历史而已……”

    “而前世,易经,道德经,大学源远流长,历久弥新……把这些经典带过来,又不知会掀起怎样的风暴?”

    苏道之穿梭世界,把前世经典带到这个世界,自己获得力量,其他读书人也能从中获得道理,也算得是互惠互利了。

 第322章 夺运 夺命耳识宝藏

    夜晚。

    群星黯淡。

    薄雾笼罩天地,凉风吹拂,扫过大地。

    静室之中。

    “居然是秋山所创造的神通……”

    “两千多年前,便是以这一门神通预感到了什么,所以才一人深入妖族疆域,与妖界缔结契约。令半圣,妖帝不能插手小辈战事,换得人族两千多年的相对安宁……”

    苏道之微微吐了一口气,放下手捧的书卷,双目泛起一抹光芒。

    这卷书,不是别个,正是那有预知之能的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能获得这一才气神通,还是半部论语起了作用,交换而来。

    “这个至诚前知,跟我那精神第六感有些相似,但包含更广泛,用处更大……”

    精神第六感,秋风未动蝉先觉。

    乃是发源于精神,生出烦躁之感,从而获得启示。

    这种启示并不明确,并不具体。

    就好像现在的苏道之,内心之中,就有数十上百股微弱的烦躁感。

    这是有人对他起了杀机、敌意,却达不到威胁他的程度,可以无视。

    只有其中的一股烦躁感,隐约有从小火苗变成大火的趋势,才会令他重视。

    而至诚之道可以前知,这一门神通获得的启示,乃是天人感应。

    这里的天,指的是自然环境。

    是人与自然交互信息,获取的一种提示。

    这种提示,无疑更加准确,更加清晰。

    “另外,即便不主动使用这门神通,也是能得到天地冥冥中的启示……”

    简而言之,至诚前知,既是一门被动神通,也是一种主动神通。

    “这两种神通,或许能够互相补充,推陈出新,便化为一门全新的肉身神通……”

    苏道之目光闪烁,心里忽然升起了一个念头。

    在他思索的时候,天色越加的昏暗阴沉。

    一股阴风吹来,蜡烛摇曳了几下,一下子熄灭了,却是风更急了一些!

    阴风依然在吹,吹到了一座豪华的宅院之中。

    蜡烛摇曳,照射出一张略有狰狞与不服的脸庞。

    这个人不是别个,正是杜如风。

    他并不是一个人,屋子中,还有另外两人。

    这两个人,都是雄姿英发,丰神俊朗,玉树临风,身怀儒雅之气,是中老年人的模样。

    若有人认识,肯定会大吃一惊,他们都是圣院之中的贤者,位高权重,人族之脊梁。

    杜如风吐出一口气,沉声道:“二爷,三爷!那两门神通,真的还不能够完善出来吗?”

    杜贤便是杜如风的三爷,只见他缓步而上,拿起了桌上秋山之书,淡淡说道:“连老祖宗都不能够真正的完全创造出来,以我们的智慧见识,也只能熬时间……”

    一千多年前,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