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兵道争锋-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如此,便是能够做到自保,到时候一边战争一边解决相关的吏治好了。

    李适看到众人还想继续聊天下去,敲了敲桌子,道,

    “今天就到这里吧,天下你们也看了,以你们过目不忘的本事,想来自己会回去画一幅。

    倒是陈云与知兵,你们两人留一下,我有事情询问你们!”

    听到李适这般的话语,一众文臣倒是知道李适想来不拘小节,相互对视一眼便告辞。

    一行人走出了议事厅,张九章道,“今日方知天下之大,更知自己坐井观天。”

    “至少对于我们来说,还有时间。”陈知白从容道,

    “也幸好,我们还没有把时间浪费在内斗上,我们要为下次统一大战做好准备。

    毕竟以整个中原为基础的交锋怕是距离我们不远了。”

    “那场面想一想就有几分惊心动魄啊!”张九章忍不住的摇头感叹道。

    “你们说大王……是生而知之吗?”刘喜突然君开口说道。

    “大王自然是生而知之,天生圣主!”对邓陵矩来说,墨家经典上写着的圣主模样,基本上都跟李适一一对应,果然墨翟先贤诚不欺我也!

    其他人听到邓陵矩这般肯定的话,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接话。

    到底还是陈知白看了看张九章,转移话题道:“九章,我听说春风楼里面新来了个戏子,要不要一起去听听曲,我请客!”

    “同去,同去!”张九章连连点头,略带着几分期待:“正好今日政务不多!”

    “也带上我啊!”一旁的刘喜君却也蹭了过来,大有一副同游春风楼的样子。

    很快的,这一群家伙,你一言我一语,最终只剩下来了邓陵矩与张恢两个家伙。,

    其他人甚至王陵这个相当刚正不阿的家伙听说这次陈知白请客,也不要脸的凑过去了。

    至于邓陵矩与张恢两个家伙,一个是正式的墨者,而张恢是法家的领袖,这种地方实在不方便进,只能看着自己的同僚去潇洒。

    当然,他们这群家伙也就只是去听听曲子,也就只是当做生活上的调剂品而已。

    毕竟他们是人又不是机器,随着咸阳逐渐和平,自然而然便是会有一些高档场所出现。

    这些里面的女子真不是做皮肉生意,而是纯粹的靠着卖艺生活,有点像是名媛与交际花。

    当然真的你情我愿发生点什么事情李适也管不着,因为李适不可能灭绝妓女这个职业。

    李适能够做得只是让这种职业更加的规范而已。

    其中发展比较好的,都会找人谱曲写词唱歌跳舞,这些都不用去教,自然而然就出现了。

    李适感觉应该找个人去规范这方面的事,否则会让女性地位在无形之间下降。

    不过,这种事情对李适来说是小事,很快就忘掉了,等以后想起来找个人规范就是了。

    这时候,李适把陈云与韩知兵两个家伙留下来,倒也没有打哑谜,开门见山的道:

    “云中郡有消息来报,说是出现了大量的胡人。你们谁有兴趣北上,驻守云中与九原?

    另外,除了你们的军队以外,还要带上一部分的预备役。

    毕竟等到两年后的统一之战,我们肯定是要抽调一部分的人回来的!”

    云中郡与九原郡附近的异族开始多起来,李适如果记得没错,好像异族就是趁着中原大战时偷偷占据了云中郡与九原郡,从而让汉朝在前期交锋中,在地形上相对劣势。

    如果自己什么都不管,按照汉朝统一的剧本走,那自然什么事情都没有。

    就当做自己眼中没这两个郡好了,但李适很清楚,如果今天自己轻易舍弃掉这战略要地,等到自己下一次想要拿回来的时候,怕是要付出千百倍的代价。

    毕竟河套平原的价值肯定毋庸置疑,如果能开发出来,那就能成为出兵匈奴的前沿阵地。

    当然如果这片区域被异族占领,那关中平原算是空门大开,异族随时能危机到自己的根基之地,所以肯定要去救的,只是看陈云与韩知兵两人谁更愿意带带兵去而已。

    。

 第三百一十四章 陈云北上

    “这次的战略目标是构筑云中与九原以及整个黄河以北的防线。

    我去感觉没什么意思,陈云也未必合适,还是让甘章过去驻守才是最适合的!”

    韩知兵给了李适一个不一样的答案,虽然说得挺对的,但是甘章人不在这里啊!

    “他在彭城看着齐国,而且都六十了,就算回来难道还让他去北方吃风沙!”

    李适挥挥手,但也知道了韩知兵不想要前去的心思,便是说道,“你不想要去,就算了!

    陈云你带着曙光军团往北边跑一趟,把北方防线给构筑好。

    除了主力军团,你再另外这次带上五万预备役,构筑好防线。

    击溃异族后,你带曙光军团主力回咸阳,参加统一一战,让预备役将士接替你驻守边疆。”

    “诺!”面对李适的命令,陈云果断答应下来,没有任何的迟疑。

    事实上,李适问问韩知兵,也只是对韩知兵的尊重而已。

    韩知兵更像一柄绝世兵刃,如果给他个明确敌人,他能尽可能发挥出自身能力。

    相对来说,把他丢到北方去构筑防线,虽然一样也能完成任务,但他政治上的问题,让韩知兵这种家伙在边境兵力财力一把抓,很容易会出现问题。

    但作为自己军中的一号人物,这些军事行动肯定是要跟韩知兵商量的。

    毕竟自己如果不尊重韩知兵的话,那总有一天,韩知兵也不会尊重自己。

    当然,韩知兵不会乐意前去驻守边疆,这也是理所当然的。

    毕竟现在的他的目标肯定是全心全意的谋划为统一之战做准备。

    驻守边疆这种事情,对韩知兵来说,没有个具体对手,就算把异族驱逐了,好像也算不得什么成就。

    但陈云却有所不同,因为与项梁僵持,整个曙光军团损失惨重,哪怕是有完整预备役体系进行弥补,让陈云麾下统率士卒不增反加,直接到达十万曙光。

    但也正是如此,陈云麾下除了直属红衣军的实力更进一步,但就曙光军团整体来说,因为新兵增加的有些多了,还是需要磨合的。

    而李适让陈云去边疆驻守也两年,便是为了帮助陈云磨合整个曙光军团。

    毕竟,韩知兵的禁卫军体系是以也素质为根基,接下来一两年按部就班的进行锻炼,有老兵带新兵的情况下,依旧发挥会非常稳定,这算是素质类士兵的好处吧。

    反正除了花钱,素质类战部天赋还真没什么太大缺点。

    但曙光军团不一样,曙光军团走得是意志类天赋,就成长基本上就是靠坚定意志。

    而意志这种东西真的是非常虚无缥缈的,至少到现在为止,唯一能够强化意志的方式就是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在生死间实现自我突破。

    曙光天赋的士兵们私底下流传着曙光天赋掌握越深,在战场上吊住一口气的概率就越大,从死亡中被救活后重新归来,那曙光天赋就会越璀璨。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传言是没错的,因为严格意义上来说,变强的不是曙光天赋,而是士兵们在每一次跨越生死后的全面提升,任何人在战场上多死几次肯定都会有提升。

    因为没有提升的肯定活不过来了。

    所以,意志类天赋在所有类型的天赋中算是最依赖战争,但同样的这种天赋的成长速度也是最快的。

    而李适让陈云率领曙光军团前去驻守云中与九原,构筑黄河以北的阴山防线,就是想要加速曙光军团战士的磨合,至少在相对应的时间,意志类天赋在战场厮杀中成长最快。

    随着李适布置任务,韩知兵自然回军营中去了,哪怕路过了靖灵殿,也果断绕道走。

    上一次与白起的交锋,已经让韩知兵清楚知道自己面对白起没有绝对把握。

    至少在自己进一步成长前,韩知兵不打算过去给白起送人头了。

    毕竟上一次自己跟白起是五五开,所以只要自己不跟白起玩,那自己就不算是输!

    不过,陈云倒是对白起行师礼的,这次准备出征,自然要跟白起告别。

    原本很多意志系内容需要陈云自己去摸索,但现在有了白起的言传身教,陈云能感受到自己在飞速成长。

    至少自己野路子积累起来的经验与底蕴,此刻慢慢在白起勾勒出的体系下飞速吸收。

    对陈云来说,没什么比这种踏实的成长让自己更加的有动力了。

    而白起虽然对陈云还是挺想去的,在自己的调教之下连韩知兵的水平都达不到,但是对比起几乎只能靠肌肉记忆的孟西白,陈云的成长算是神速了。

    所以,白起嘴上嫌弃,但该教的还是会教授陈云。

    陈云在跟白起告别后,便回到军营下达了准备行军的军令。

    同时也给驻扎在郑国渠的预备役负责人曹参下发了准备5万预备役将士的军令。

    值得庆幸,大秦还是给李适留下不少遗产,靠着秦直道,军队转运速度确实是快了不少。

    尤其是这个时代精气越发的充沛,从长安到九原,基本上二十多天时间就能到达!

    但如果指望秦直道,把粮食从长安运输到九原郡与云中郡的话,那李适感觉自己会疯!

    所以,陈云带着曙光军团去北方磨砺时,李适还往队伍里面塞了一个叫做萧何的军需官。

    同时萧何所负责的,不仅仅是军需补给,而且还负责开发河套地区。

    跟随着萧何一同前去的,还有负责考察土地,传播种植技术的农家弟子,以及提升生产力的墨家底子,当然,还有就是负责融入当地社会,以及收集当地草药信息的医家弟子。

    毕竟,萧何不是一开始就是自己的人,那哪怕李适知道他的才华,但想要让他成为未来的大司农也会有着相当大阻力。

    所以,李适让萧何跟着陈云走一趟。

    让他做军需官是希望他能有军功履历,而如果能把河套地区真改造成塞上江南,那萧何也就凭借这功勋在议政厅有个位子了。

    到时候自己也能顺势把治粟内史的职能进行拆解,让陈禾更关注技术类工作,而让萧何坐上大司农的位置来处理行政类的工作。

    。

 第三百一十五章 拳头产品

    随着陈云率领红衣军北上,李适倒把军事方面的事稍稍放了一放,开始把目光投向邓陵矩在渭水河流附近逐渐打造起来的工业基地。

    邓陵矩则带着李适参观起来,说起来多少还是有几分得意的。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工业基地除了个土法制铁的高炉以外,其他设施都是为了煤炭而准备的,让这里更像是个大型煤炭加工厂。

    毕竟几乎整个关东不断冒出来的开水锅炉房,需要得便是海量的煤炭维持供应,如果没有这么个煤炭加工厂在,根本就烧不了开水,不过也正是如此,有了最基础的能源产业。

    “利用烧开水的方式来整合整个关东煤矿资源,看起来效果不错!”李适夸赞道。

    “多亏了大王的建议,属下不敢居功!”邓陵矩相当陈恳的说道。

    李适道,“你做的很不错。这个工业区还要继续扩展,另外你要把瓷器技术继续提升,生活用铁也都花点心思进去,不要一门心思的把所有的铁水来炼制兵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