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兵道争锋-第2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常来说,就算他这种贵族,也知道种植粮食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真有必要吗?

    “好吧,用地豆来举例你有点难以想象……”李适耸耸肩,“换成药物好了!

    很多也药物也是要靠种植的,毕竟战争时想采集药材来给军队使用肯定是不够的吧。

    我想这也是你们虽知道医疗营的好,但发展不起来的原因,你们没有大规模种植草药。”

    听到这话,范瑾瑜一愣也点点头道,“原来你早就知道了这个了。”

    这时候的范瑾瑜略有几分的恍然大悟,为什么自己的医疗营这么难建立。

    因为想到建立医疗体系是第一道关卡的话,那药材储备就是第二道关卡了。

    如果止血补气之类的药材没有大面积的规模种植,就算是再好的医生,在战场上所能做的也只是尽可能照顾病人,而不是真正治疗。

    但这种活谁都能干时,与其成立专门的职业,还不如让没参战的士兵来帮忙,毕竟说穿了也只是照顾人而已。

    所以能分辨药性,能够选择合适伤药给伤兵的医者,首先需要的就是有足够储备药材。

    而仅是这条,就把医疗营的规模给卡得死死的,只有药材数量突破上去了,营地内的医者才会随着药物规模的上涨,而顺势增加,从而增加治疗的效率。

    “那不种粮食的地方腾出来种植点草药,倒也合情合理!”范瑾瑜点点头了解了。

    “然后就是由此衍生出来的运输问题。”李适继续道,

    “我们官方主导了他们去种植某项东西,但土地里种出来的东西保质期总归是有限的。

    我们作为政府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逼迫他们去生产某样东西,但等到他们生产出来就不管不顾了,那样肯定会死人的!”

    听到李适这话,众人稍稍想想,倒也狠狠点头,毕竟严格上来说大泽乡起义也是破天荒的头一遭,最重要的是,好成功了,自然令人不寒而栗。

    在改革开放刚开始时,往往村子里的干部一拍脑袋就整个村子去种植某样东西。

    结果到最后,种植出来的果子压根就没人收,实际上还是闹出过不少事情的。

    这算是改革发展的阵痛,不过还好这些门槛倒也迈过来了。

    李适继续解释道:“所以这就我们必须要以整个中原的思维去考虑,哪里应该种植什么。

    这些普通百姓根本就注意不到,就算是注意到了,怕也没去做的实力。

    所以需要政府补贴,让农家弟子去天下一处处地方慢慢尝试,从而确定当地最适合的种植产物,引导当地百姓种植。

    同时政府需要把粮食运输到种植了这些非粮食作物的地方,这算国家层面的简单调配。”

    “以整个中原的思维去考虑……”听到这话,范瑾瑜微微咀嚼,略带感慨道,

    “难怪你能赢,本来就应该你赢啊!”

    范瑾瑜听到李适的话忍不住的感慨,因为这种思维,别说自己……就算自己的爷爷范谋有用整个中原的思维去治理过这个国家吗?

    甚至就算是当初的秦国国相李斯,是不是能够做到这一点?

    范瑾瑜不知道,范瑾瑜唯一知道的就是,输给这种思维,自己真不冤!

    李适看着原本还倔强的范瑾瑜突然意识体前屈的颓废样子,倒有点不知应该怎么搭话。

    李适不由问道:“你还好吧?”

    “您继续说吧!”范瑾瑜这时候看着李适开始尊敬起来。

    “额……嗯!”李适感觉范瑾瑜有些怪怪的,倒是陈知白在这时候摸了摸自己的胡子,若有所思的看着范瑾瑜,默默的让侍者去弄了点酒水上来,给众人润喉用的。

    “想要全面铺开首先需要确定当地的种植环境,然后让农家派人去当地尝试出了最适合的种植品种。

    那以后的白糖,茶叶,油料,药物……以这些经济产品为目标的经济作物就能出来了。

    等到天下初定,陈禾怕是要游历天下,来寻找与推广这些东西了!”

    李适摸了摸下巴,果断给了远在长安的陈禾,安排了一个很可能要干一辈子的任务!

    “阿秋!”陈禾打了一个喷嚏,大冬天的的确冷啊,但看着大大的柚子很是满意。

    在棉花这种东西只剩下大面积的推广,自然交给了手下的农家子弟去推广。

    而李适给了陈禾新的命令,那就是要求四季的每一季都能种植大量的水果供给长安,从而丰富长安百姓的伙食,增加百姓们的幸福度,而冬天的首选,自然就是柚子了。

 第四百九十八章 梳理脉络

    “在可种植的经济作物之后,紧接着是由此衍生出来的大面积的水利网络规划,以及治水工程的修复。”

    李适略带着几分感慨道,“秦末乱世持续时间太久了,秦国曾经遗留的水利设施,在中原地区被破坏的破坏,销毁的销毁,这些都需要重新修补。

    值得庆幸,我们没有用水攻之类没底线招数,否则想治理起来怕更难了!”

    “治水工程吗?”范瑾瑜思索了一下,道:“这多少有些经验,一点点做倒也不难!”

    水利工程因为是直接跟吃饭挂钩,基本上只要是当官的多少都对水利工程有了解。

    当然也不说什么大工程,但小地方因地制宜的修缮,绝对没问题。

    “有把握就好,我会派遣些墨家弟子给你们,让他们来帮忙一起!”李适道。

    范瑾瑜听到了李适的话瞪大了眼睛,倒没想到李适会这么好心,连声感谢。

    不过李适倒也坦然道:“我只是不希望以后接手了还要拆除掉重建。

    尤其河套那边已经逐渐有墨家机关城的样子,能最大限度的利用水利资源。

    想来淮河地区应该也能把河套那里的那套给复制过来。”

    说实话,原本萧何提出的塞上机关城方案,在李适看来更多的只是怀着能够尽可能节约人手的心思,便让萧何去执行这个方案,然后萧何就真执行下来了。

    并且萧何还能靠着河套地区完全支撑起陇西骑兵的粮草,甚至还让夏侯婴带着部队接收了代国,某种程度上来说,虽然塞上机关城的方案还不算完全成功,但对李适来说,这方案已经让李适看到墨家对水能的非凡利用。

    所以,便有些期待把这个方案往淮河上搬。

    毕竟不论怎么说这都是科学技术,以及生产力的提升,甚至如果这些墨家以水力为主的机关能在其他的地方进行复制,那这东西就能最大限度的解放人力资源,提升生产力了。

    听到李适的话,范瑾瑜的脸色难看起来,显然听李适的口气,已经把齐地收入囊中了。

    不过不论怎么说,李适从全局上的规划,这种思维是范瑾瑜完全不具备的。

    所以至少现在李适提出的很多规划都是自己都没想的,现在有种阔然开朗的感觉。

    “如果想要在淮水区域全面建设墨家水利设施,大王准备把这件事情交给谁来处理?”陈知白此刻却是开口询问道。

    听到这话,李适的目光不由自主的向在一旁的王二宝看过去。

    王二宝毫不畏惧,直接向着李适瞪了回来。

    开玩笑,他可是还有一条运河要挖呢,要是交给自己,王二宝表示自己直接死给你看!

    面对这凶狠的眼神,李适果断怂了,道:“等到实验成功肯定要走一趟相里氏的标准化,把所有零件全部都能拆除与组装,到时候交给教社来教授装卸吧”

    听到这话,韩知兵点点头,教社本来就是李适调节基层与政府之间的一种特殊组织,实际上李适对于教社的地位有点像是支教老师,但同时有具有监督的权利。

    所以这种组织天然带着几分神圣的职责,这种能改善民生的器械推广,也能够让教社更深的扎根到底层,方便教社人员更多的得到底层百姓的尊敬。

    “那接下来呢?”范瑾瑜看着李适居然开始讨论任职了忍不住的追问到。

    “水利之后,自然是会涉及到某些水资源不足而出现的畜牧业,以及水资源过于丰富的地区,从而诞生了另外一种产业,那就是渔业!”李适耸耸肩道:

    “畜牧业跟你们齐地没有太大的关系,而且你们的土地来畜牧那也太奢侈了。”

    “还是讲讲,要是去了西域,我们应该也是也要掌握畜牧业的吧!”范瑾瑜道。

    “你们要是真的出西域,等找到了落脚的地方,我送给你们一个大牧场好了!”李适道。

    “说实话,畜牧业这种东西,匈奴人逐水草而居,实在是太粗糙了。

    真正的养殖业还是要以农业为基础,比如地豆壳拿来榨油后的渣渣能做为畜牧业饲料。

    所以想要弄好畜牧业,实际上农业是非常重要的几个环节,甚至决定了畜牧业的规模!”

    “那渔业呢,也是如此吗?”范瑾瑜听到李适的话若有所思的追问道。

    李适继续解释:“渔业不一样,它是农业的重要补充。

    因为捕捉过来的鱼腌制晒干后,保存很长的时间,对遇到某些天灾的农业来说,能增加农民对天灾的抵抗力。

    更重要的是,一般上百姓都是农闲的时候出航捕鱼,这就更是对百姓劳力的合理利用。

    所以相对于其他的产业,渔业是一个相当值得投入的行业,这也是我向要船工的原因。

    一切为了百姓能吃饭,不寒碜!”

    范瑾瑜继续追问:

    “不过畜牧业还好说,只要牲畜活着就能赶集贩卖,但鱼类总不能都晒成咸鱼干吧。

    而且就算你去大海上补到了鱼,怕是一两天就死了,三四天就坏了,鱼可经不住放!”

    “我知道!”李适点头道:“这就衍生出了基于产品的流通而产生的交通问题。

    交通包括不限于道路,运河,桥梁,驿站等等,关乎整个国家的布局。

    我打算北边由我们现在所在的广阳郡一直到洛阳挖掘一道水渠,彻底连接北方与腹地。

    另外再从洛阳挖一条水渠到会稽,彻底打通南北之间的联系。

    只有这样的话,中原才是整体的中原,华夏才是整体的华夏!

    前面的话,范瑾瑜的感触并不是非常的深,但现在听到李适的话,范瑾瑜却清晰感受到李适在有序梳理整个天下的脉络。

    对比起始皇帝制造驰道,李适的解决方案让人听起来感觉更加的丧心病狂,总感觉按照李适这弄法,不会再过个十年,中原又大乱吧!

    “你还真有魄力,就不怕再出现像你一样的人吗?”范瑾瑜忍不住道。

    “这就又归结到第一点,还是农业的发展,只要粮食足够,并且干活发粮食,我相信不会有百姓会拒绝这样的工作的!”李适自信的说道。

    兵道争锋

 第四百九十九章 规划完毕

    “百姓工作你是给粮食的?”范瑾瑜突然反应了过来。

    “当然是要给粮食的,不给百姓们吃饱,怎么让他们干活?”李适听到范瑾瑜的话反问。

    “百姓干活,不是要服役吗?服役还要我们给粮食?”范瑾瑜震惊了。

    “你当我是你们这种人吗,不给钱就算了,居然还不给粮食!”李适更是震惊。

    好吧,两个人相互对视了一眼,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