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兵道争锋-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实话,孟西白三人是老秦人,让他们回到上邽去打击异族倒也不怎么的反对。

    但自己的士兵为什么是骑兵啊,而且还是群连训练都算不上的骑兵。

    因为在传统战争中骑兵真不是什么重要兵种,这让三人感觉自己很被轻视啊!

    李适占领了关中,自然而然便拥有马场,而骑兵自然也就开始提上日程来。

    在秦军中,也已经出现骑边军这种骑兵。

    但因为双脚没有借力的地方,所以秦边军基本上要么是拿着秦弩进行射击,要么在部队被击溃时进行追击。

    虽然在禁卫军中也有编制,但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打正面的军队。

    但李适接手了大秦的遗产后,骑兵这个东西很快便是被李适给立项起来。

    像马鞍,马镫和马蹄铁也都研究了出来,韩知兵作为最高统帅,对这些的用途明了之后,也发觉了这些东西是很有可能颠覆现在的战场的可能,尤其战车说不定会退出历史舞台。

    但即使如此,韩知兵也不敢轻而易举的下达什么判断,毕竟几百年来都是用战车进行战争,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战车本身就是衡量一个国家国力的标准。

    所以,让孟西白这三个家伙带着骑兵去杀杀异族,多少也有几分试验战斗力的意思。

    至于为什么挑选了这三个家伙,那是因为孟西白属于老秦人一系。

    而上邽则是老秦人的发源地,虽然到达不了当初白起那种只要是跟着白起打战大家都自带干粮的程度。

    但孟西白三家现在上邽这地方,多少也算是一呼百应,至少在面对异族时在地利上不会太吃亏。

    “靠着这一身装备,加上自身军事素养,还有我捏的军阵体系,士卒也都是秦军老卒,

    杀胜十场应该就能出现精锐天赋,杀胜二十场说不定连云气都能诞生了。

    让他们去清理出一条向西的商道,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吧!”

    韩知兵思索了一会儿,很快就把这一件丢到一边去了,

    “算了,不担心他们了,还是继续研究云气体系吧。

    就算他们遇到了鬼,想来跑总归是能跑的掉,到时候我带兵把那鬼给扬灰了就好!”

    韩知兵不在理会孟西白三个家伙,便是让他们自己在陇西这片土地上撒欢就是了。

    “韩帅走了,你们说说我们就这五千骑兵,又要维护商道,又要去捉异族俘虏,感觉人不太够啊!”孟吏看着韩知兵已经走远了,抓抓脑袋开始述说苦楚。

    白巫想到这里,思索了一会儿,道,“没事,边境的情况我们还不熟啊!

    回去之后跟老乡们说一声打异族,肯定是有青壮愿意跟着我们。

    这些青壮好好练练,我们不就有人了!这不就叫做预备役!嗯!预备役!”

    “但我们没有多余的武器分给他们啊!”西门思索了一下对着白巫说道。

    “要什么武器,等到时候分他们一个枪头,自己去削杆枪出来跟着我们干也就是了。

    没有马匹我们就去抢羌族的马匹,没有武器我们就去抢胡人的武器。

    陇西这么大一片地方,难道我们有吃的还怕没有人!”白巫一副智珠在握的说道。

    三人一听感觉也是挺有道理的,至于粮食……好吧,这三个家伙压根就没有考虑过粮食的问题。

    因为真到了粮食不够的时候,再去抢异族的粮食吃也就是了,反正秉承着最纯粹的老秦人的思维,什么东西没有那就用抢的好了。

    韩知兵压根就不知道在自己麾下还算听话的孟西白三人回到上邽后完全解放了天赋。

    尤其是李适给他们提供的装备把他们武装到牙齿,让他们有干一番大事业的底气。

    至于周围与上邽临近的异族算是倒了八辈子的霉。

    他们决然没想到,匈奴的关爱还没到来,孟西白三人已经让他们感受到什么叫做爸爸了。

    东亚周边的异族,他们向来缺失的父爱总是来得这般突然。

    当然,对韩知兵来说把这三个丢在陇西就是为了检验骑兵的战斗力。

    至于对于李适来说,只要他们能够把异族俘虏源源不断的送过来。

    这两个管杀不管埋的家伙都不去关心这三人会闹出何等翻天覆地。

    反正现在李适的心思还是在对内统一上。

    这样的时间却也过得相当的快,就在把孟西白三人丢在陇西不久,此刻田野里面的小麦与粟米已经成熟了一大片一大片。

    看着这金色麦田顺着郑国渠蔓延,形成一幕波浪壮阔的金色麦浪,仿佛一眼望不到尽头。

    丰收了!

    一年时间的沉淀,让这一片土地变成金色,这里积累着李适整个势力的心血。

    有李适高瞻远瞩的农业工业化的管理方式,有陈禾呕心沥血人的辛勤种植,有预备役们勤劳奋斗的汗水结晶,现在,这一大片的金色景象就是时间给予劳动者的最好回馈。

    金秋已至,所有人都把心思投入到这次丰收中,喜悦的收割着自己一年的劳动成果!

    “不知道这次一亩能够有几石!”李适心中期待盼着,结果的出来。

 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丰收

    “三石!这粟米平均每亩有三石,足足有三石啊!”

    这时甘章兴奋的向李适报告喜讯。在这平均收成不过两石左右的田亩中,自己等人种植出来的田亩土地,居然整整有三石,增幅高达50以上,又让甘章在怎么可能不感到高兴呢。

    最起码,自己整个军团在郑国渠这边的努力,有了最是丰硕的回报。

    “嗯!”李适点点头,虽然陈禾的试验田中已经种植出四石以上的粮食,但试验田里面是有着陈禾在精耕细作,与之相比大规模种植能够种植出三石的产量,李适很满意了。

    “有了这笔粮食,咸阳算是稳定下来了!”李适思索着,看着甘章道,“对了,我过些天发布告示,雇佣百姓来收割,你可别把所有粮食给收完了,留个五六百倾下来。”

    “大王,我们屯田兵有力气!”甘章倒说道:“雇佣百姓还要花钱!”

    李适说道:“就算是花钱,也要让百姓亲眼看看这些丰收的粮食,摸摸这些饱满的谷物。

    只有亲眼见到这些粮食,他们才会想办法去学怎么样把自己的粮食也种得跟这些一样!”

    李适很是清楚,人都是犯贱的。

    若自己只是单纯的去让陈禾麾下的弟子们去指导粮食种植,咸阳附近的百姓肯定是非常抵制,没办法粮食关乎自己的性命,推广起来真不是这么容易的事。

    但当他们来到这田地中,亲眼看到这丰收的景象,知道稻田能长得这般好是有了陈禾的指导,那百姓们自然会想办法打听怎么样能够把自家的粮食也种植的这般,甚至会各种想办法送礼物,要得就是陈禾派弟子过来指导。

    “原来是这样!”甘章听到李适的话若有所思。

    而李适道:“花了钱,我们推广新种子新技术时,才不会受到阻碍!”

    李适心中估摸着,花费几个刀币雇佣附近的平民来收割,这才费几个钱。

    自己狠心一点进行种植技术推广的时候,10个刀币一节课,想来就把这钱给赚回来了。

    免费推广?李适才不做这种事情。

    倒不是上辈子被免费给坑惨了,更重要的是,李适不想要给人们树立老子不学知识又怎么样,到最后还不是有会把知识免费教给自己的心思。

    换句话说,对李适不想要把知识这种东西给作践掉。

    收费多少李适不是很在乎,毕竟自己是官方授课,一节课直接带着他们来向外展示的屯田营里面待上一天,保证包教包会,就算是不会,官方也送一份简单教材给他们回去自学。

    总而言之,实际上这也算是义务教育了。

    只不过现代的义务教育教育的是识字,而这里的义务教育教育的是种田而已。

    另外这份教材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基本上就是武林秘籍的那种模式,就算是文盲拿到了照着上面的图画,至少把种田所需要的注意事项给看清楚。

    有了纸张,在信息的传播上就是这么为所欲为。

    说实话,十个刀币对于咸阳附近的百姓来说也就只是一天的口粮。

    对比起李适安排的教育人员与教材成本完全就算不得什么。

    但如果农民们连这点成本都不想要付出,而是一心一意的想要白嫖,李适也救不了他们。

    不过李适相信等到用这种方式种粮种植得多了,那周围人不论乐意不乐意肯定是会被带动起来的,某种程度上这也算是内卷。

    只不过,这种内卷是能看到自己生产的粮食产量能够增加,但现实中的内卷为得仅只是自己能在这个残酷的世界继续生存下去。

    李适跟甘章顺着郑国渠继续的走着,郑国渠周围已经出现水车,借用郑国渠的水流之力,正在里面研磨着小麦。

    水车这种东西,在南方地区已经零星出现,只不过北方水利资源利用没有南方那边环境优势,所以北方实际上水车并不常见。

    邓陵矩借助郑国渠是人工合流水流稳定,两岸道路平整,便在这周围制造了水车来,所以北方也见到了大片水车的景象。

    “麦子原本的口感并不怎么适合入口,虽然能填饱肚子,但相当难吃,不过没想到它被研磨成粉后,入口变得好吃的多了!”甘章感慨道。

    因为如果不是因为小麦的口感实在难吃的话,小麦比粟米其实要容易普及的多。

    因为粟米虽然相对耐旱,但是在北方一般一年只能够收割一次,但小麦分为春小麦与冬小麦,分批次的进行种植,就能收割两季。

    “麦子的口感比粟米强,产量比粟米多,以后主要郑国渠附近的粮食以小麦为主,粟米为辅!”

    李适见到了如此景象倒也没有飘飘然,而是对甘章道,“小麦吃水到底比粟米多一些。

    若平常还好,如果遇到了大旱,没有粮食的话,那就糟糕了。

    百姓们选择怎么种植是自己的事,但我们作为官府要做好维稳工作,保证粮食多样性。”

    “诺!”听到李适这般说法,甘章果断开口应答下来。

    李适点头,道:“种完这一批,就开始种植冬小麦吧,今年过得平稳,但接下来的时间能不能这么平稳就不知道了,一个个诸侯国都在舔着伤口,说不定接下来要大打特打了!”

    甘章听到李适的话,面色严肃的点点头。

    历史早就已经被李适搅得天翻地覆,但李适看问题又不是从历史故事的发展,一定要到达某一个剧情才会仿佛必胜的赌徒般投机到某一方。

    因为李适早就知道戏亭分封根本就不是这个世界和平的公告,而是天下争霸的入门卷。

    只不过田詹比较的可怜,争霸还没开始就被淘汰了。

    而自己与项楚则是种子选手,靠着伐秦带来的资本,在这一阶段占据了绝对优势。

    但其他人就没有机会吗?未必!

    谁说魏豹的心中没有小九九,谁说田荣的心中没伟业,甚至常山王张顺难道就不想要称赵王,所有人心中都有着自己的算盘,所以这个天下注定了不太平。

    现在,李适一个又一个的修建着地下粮仓,尽可能把粮食给不断囤积起来。

    而李适保底收购粮食的行为,却切实的让因为丰收而有些担心谷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