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兵道争锋-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李适保底收购粮食的行为,却切实的让因为丰收而有些担心谷贱伤农的农民们笑开了颜。

 第一百七十八章 三年规划

    “有粮了啊!”从屯田营回到了议事厅,李适好不春风得意,仿佛飘飘然了起来。

    陈知白与张九章两人对视了一眼,也明白了李适为什么会这般的高兴。

    毕竟对任何一个势力来说粮食就是根本,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一句话,就是对一个势力稳定性的最好评价。

    所以现在李适看起来有点飘飘然了,但这都不让李适飘一会儿,还整准备让李适做一个没得感情的干活机器吗!

    不过,李适很快回过神来,道:“粮食已经收割的七七八八,我们明年的计划需要安排一下了,去把张恢,邓陵矩、刘喜君、王二宝和王陵全部都给叫过来。”

    “诺!”听到这话,陈知白与张九章两人脸色一正,也马上把这些家伙给拉了过来。

    很快张恢,邓陵矩、王陵,刘喜君和王二宝几人便是来到汇聚一堂。

    “诸位,今年虽然还没有过去,但秋收已至,粮食入库,我们算是在关中地区站稳脚跟了!”李适满脸带着笑容,对自己麾下众人道。

    一行人听到这话,同样露出了欣喜神色,因为这里面有着他们的一份功劳。

    不过,自己明明把咸阳建立的如此繁华,但到了李适口中也只是站稳脚跟,对众人来说,多少有些被轻视的感觉,毕竟他们相信古代的贤达之人未必能够建设出如咸阳这般的城市。

    但面对李适的要求,好吧!他们也不叽叽歪歪了。

    因为李适对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能力上几乎能把他们给轻松的吊打,很多新颖谋划,他们压根就想都没想过。

    有个问题非常的有意思,那就是大学生到了古代,到底是治国容易,还是考进士容易。

    只能说一般大学生到古代,秀才这层就把大学生给卡死了,还哪里来得进士。

    但到了乱世就不一样了,大学生见过世界地图与中国地图,一个大局观基本上就秒杀了当时九层九谋士,明白政治阶级与矛盾转化,再加上一手滚雪球的能力,在不计算阴谋诡计之类的情况下,基本上到了任何一路诸侯手下,只要受到信任,多少是能干谋主的活。

    所以,李适麾下谋士们在面对李适时,如果具体什么主意还要他们去出,但论到经济建设,这些人有时候会感觉自己根本就是李适一步一步实现计划的工具人而已。

    “我们需要制定一个三年建设计划!”李适看着众人自然而然的开口说道。

    几个人相互对视了一眼,一副果然如此的样子。

    不过,面对着李适制作出来的咸阳市集计划成功的复兴咸阳,郑国渠计划成功的让粮食产量提升了这么多,众人还有什么好说的。

    李适说什么那就做什么呗,自己这些凡人还是老老实实给李适打工吧!

    “三年建设计划……我们建设什么?”王二宝反应过来,略带着几分颤抖的问道。

    当初被李适安排修路的时候王二宝还以为这是一个轻松的活。

    但工作到现在,自己还以为这是一个轻松的活,那自己就太天真了。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张九章干到晚上还能回到家里享受美人的关心与爱抚。

    但自己呢,那可是三百六十五天,三百天要睡工地的啊!

    所有人都沉默的看了一眼王二宝,不动声色的流露出几分默哀。

    作为从底层一步步爬起来的人,若说王二宝的能力有多高也不现实,但他也正如他的名字这般朴实,做到了尽心尽责。

    而修路这件事情,能够做到尽心尽责就很不错了,因为这真是件苦差事。

    李适说道:“首先农业终究是我们重中之重,更是我们进行一切政治军事行动的基础。

    我们在重新疏通郑国渠并成功大丰收后,证明了我们的农业工业化模式是正确的道路。

    同时也证明了,技术与集中度的强化的确是能够增加粮食的产量!”

    虽然农业工业化这个词他们几次从李适嘴巴里面说出来,但每次听得都不是非常明白。

    然而有了郑国渠粮食的大丰收,他们自然明白了这个词的意思。

    “所以,以后关中百姓的种植我们不管,但我们官田的发展则是会以渭水以北,郑国渠以南的区域为主,把这大片土地都给利用起来,成为我们关中的粮食基地!”李适郑重道,

    众人听到李适的话,明白李适的意思。

    因为见到技术的提升,以及种植集约化带来的好处,他们并不反对李适的这个计划。

    最重要是这开发出来都是官田,都是属于国家政府的,而不像是普通的百姓那样只是收个粮食税。

    李适继续道,“由于要全面开发这块地方,那自然也就衍生出了第一个问题那就是水渠。

    除了郑国渠以外,甘章说的水渠开凿计划明年也要准备启动,但我希望你们让那些专业人员做一个更进一步的规划。

    我想要把那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尽可能的利用上,但却又不要引发水土流失之类导致环境过度利用的问题。

    我需要专业的人士给我一份相应的方案!

    另外水渠完成后,如何快捷进行运输粮食的问题……二宝,你也顺手解决掉好了!”

    听到了这话的王二宝脸色变了变,他原本以为自己够惨了,没有想到这才秋收时节,自己的工作量怕是已经安排到了三年后了。

    “然后继续衍生,既然已经构筑水渠,那水渠里面的水自然是要利用起来。龙骨水车,筒车,水力磨坊之类的灌溉和农业设备,自然是要跟上了!”李适说着看向邓陵矩。

    邓陵矩比较起已经略带着几分的苍白的王二宝那就从容的多了,沉稳回答道:“诺!”

    李适感觉这个诺字翻译过来就是就这?就这!

    龙骨水车,筒车,水力磨坊之类的东西,邓陵矩早就已经设计发明了出来,然后经过相里氏家族的手进行重新的细化,也已经弄出了流水线生产的模板。

    只要有需要,将作少府能够一周一口气就能把整条水渠所需要的的配套设施给全部生产出来,当然搭建的话,就需要交给甘章的预备役去慢慢搭建了。

    李适微微松了一口气,至少自己的队伍中,只要不讲政治,墨家弟子果然是最靠谱的。

 第一百七十九章 白嫖工匠

    是的,只要不讲政治,墨家弟子向来很是可靠,但只要一讲政治,墨家弟子根植民众,组织政党,拥有武力……说实话是个正常的统治者都不放心。

    李适想要改革新墨家,纯粹把墨家工匠们给拉出来还是有些困难啊!

    李适想到这里,开口道,“既然涉及到了配套设施的建设,那下面就是工匠了。

    我想要给麾下的工匠们来摸个底,到底我们手下有多少的大匠,有多少中坚!”

    “这要举行什么比赛吗?”听到李适的话,邓陵矩思索了一下问道。

    “不,就用修建郑国渠灌溉区的改造工程进行测试吧!”李适摇头道,

    “就对外放出消息,说我们要建设郑国渠灌溉区,凡来参加的工匠都会进行测评。

    只要到达了大匠的水准就会得到国家背书,授公乘爵位。

    反正我不懂技术,但郑国渠干活的人这么多,总不归都是瞎子吧!”

    邓陵矩听到后,略带着几分迟疑。

    说实话,这个消息放出来对工匠们的吸引力还是挺大的。

    哪怕这时代的工匠还没有被贬斥为奇淫巧技,但看着墨家在秦后几乎没有什么发声机会,就能看出工匠这个阶级,在这个时代已经在走下坡路了。

    而公乘这个阶级在秦二十等中虽然也只是第八等,但第九的五大夫实际上一般都是给有官职的人,更重要的是,对不做官不打战的百姓来说,秦爵二十等,基本上到达第四等的不更就差不多是极限了。

    像中坚的公乘、五大夫、左庶长之类的看起来好像是在中间位置,但实际上就是现代工资的平均数一样,看看就好了,跟你这打工人没太大关系的。

    “要让他们测评三年吗,那这个期间的伙食怎么办,住宿怎么办?”邓陵矩问道。

    李适思索了一下,自己只是想要白嫖这些工匠而已,倒没打算让这些工匠们还要自己负责食宿而且持续三年。真这么做,资本家听了怕都会留下眼泪来。

    李适道:“测评期间,凡测评工匠在我们这边会享受到包吃包住的待遇,每季提供两套衣服,住所的话,只能委屈他们暂时住在大通铺了。

    不过只要考核过了,成为大匠,那么就能享受到独立的房间和相应福利。

    至于考核,主持郑国渠灌溉区修建所遇到的问题,将其划分为九级。

    具体划分标准由你们懂行的人来划分,凡能解决七级以上问题的人便是大匠。

    授予大匠称号后上报之后,就能享受到我们制定的大匠应该有的待遇。”

    反正李适也不指望用应试教育去考出一堆所谓的应试大匠出来,还不如直接丢一个郑国渠灌溉区的改造方案给这些从全国各地招募过来的大匠,让他们自己去攻克一个个的难题。

    然后靠着这一个个的成果来证明自己取得大匠身份的合理性。

    “那他们若拿到大匠称号后,就离开郑国渠灌溉区改造的这个项目呢!?”张九章问道。

    “那就放他们离开!”李适思索了一会儿,继续道,

    “一开始就告诉他们,最后留下来的大匠会随着郑国渠灌溉区的建立,在这里立一块如同靖灵殿纪念碑一样的石碑。

    石碑上上面会记录着每位解决七级以上问题的大匠的名字。

    同时在他们解决问题的区域同样会立下一块小碑,就是会讲述哪位大匠用什么办法解决了什么问题,就是要让他们的名字随着这个郑国渠灌溉区一起流传下去。

    我们就是要承认他们的功绩,郑国渠依旧,他们的名声永传。”

    在场人的几人不由相互的对视几眼,总感觉李适这么搞那些工匠们怕不是要玩命。

    毕竟古往今来真正出名的工匠却也不多,但这次郑国渠灌溉区的全免改造工程,却能让他们的名字随着郑国渠一直传承,更重要的是自己所做的事还是那种恩泽后世的好事,而不是那种奇观误国的坏事,这难道还不足以让这些工匠们发疯吗。

    “不过,那那些考不上的工匠呢!”陈知白带着几分的考量,神色严肃道“想来会来的工匠应该会有很多,但考上的终究只是少数,若花费了整整三年时间,那么多工匠都考不上的话,我觉得肯定是会出现问题,毕竟说到底不患寡而患不均啊!”

    “那就要看将作少府了!”李适的目光向着邓陵矩看过去。

    “啊……我?”邓陵矩听到李适的话有些发愣,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什么好。

    李适理所当然道,“这么大工程,里面很多人或是来碰碰运气,或是水平不够,龙蛇混杂也很正常。

    但这些人至少是有这方面的基础,三年下手打下来,就算成不了大匠,但作为这个行业的中坚总归没有问题。

    这些人都已经成才了,我们为什么要放过,肯定是想办法让他们加入将作少府啊!

    让他们来吃我们的官家饭不香吗!

    退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