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娘子送我上青云-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丁夫人来了几分兴趣,印象中,这个苏锦绣可是总能有令人惊艳的主意的。

 第351章 筹粮千余石

    其实苏锦绣想的法子也很简单,而且对于北安州的一些富贵人家来说,压根儿就不算什么。

    “两位姐姐,我的法子说完了,二位觉得是否可行?”

    丁夫人看向苏锦绣的眼神都变了,怎么也想不到,她能想出这样的法子来。

    丁夫人真想掰开苏锦绣的脑子好好看看,这里头到底是怎么长的,怎么能总是想出这一出又一出的妙计?

    “锦绣,你这法子倒是不错。只是这捐粮一事,可多可少,而且又牵涉到了粗粮细粮,再者,比如说这捐小麦跟捐面粉也总是不同的吧?”

    听得出来,这丁夫人是真心地想帮她一把。

    苏锦绣笑道:“姐姐说的是,我的意思是捐粮多少无所谓,一石不嫌少,十石不嫌多。我都想好了,到时候会弄一个名单出来,不仅仅是要在北安州的城门上张贴,还要让夫君一并写入奏折里。总得让那些个男人们知道,咱们女人并非是除了生孩子便一无是处的。”

    周阮听得眼睛都是亮晶晶的,“可是你不是说府衙缺银子吗?这只是捐粮有什么用?”

    丁夫人瞥了一眼过去,“你呀,还是没有锦绣想的长远。咱们女人家若是以节俭为由,省出来一些粮食捐给府衙,这些粮食自然是可以用到了那些个劳工身上的。这不就等于是银钱了?”

    苏锦绣连连点头,“正是这个道理。像是咱们这样的人家,哪一家敢说自己没有余粮?捐些粮食出来,无论粗粮细粮,都是可以解了府衙的燃眉之急。若是捐地多了,也可以让粮仓那边储备起来,若是少了,估计也能解决那一千多劳工一个月的口粮呢。”

    苏锦绣这话可不是凭空而来。

    她早就算过了。

    北安州的有钱人不少。

    这些权贵们不要说捐多了,哪怕是捐出十石来,都不会影响到他们自己家的日子。

    而且碍于情面,总不至于真有人家只捐一石粮食吧?

    脸面还要不要了?

    丁夫人也想到了这一层,不由得对苏锦绣竖起了大拇指。

    若是直接管这些人要钱,那肯定是这个捂着,那个哭穷的。

    可现在只是管他们要一些个余粮,而且粗粮细粮皆不限,这绝对不会让那些富贵人家觉得太心疼了,也就不会让他们对柳知州心存埋怨了。

    不得不说,苏锦绣这个法子,真是妙极!

    两位夫人都觉得此事可行,而且还积极地帮她出谋划策,并且都想着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再多邀请一些人来响应她的这个提议。

    如此,苏锦绣自然是万分感谢了。

    苏锦绣也直接放出话去,但凡是能为北安州出一份力,她便送牛肉酱一罐,若是捐赠粮食在十石以上者,可获赠果酒一坛。

    左不过就是为了鼓励大家多多捐粮而已。

    苏锦绣率先而行,捐出了二十石的粮食,而且是十五石的细粮,五石粗粮。

    而丁夫人也紧随其后,同样捐了二十石的粮食。

    至于周阮也捐出了二十石,只不过,她捐了十石的细粮,十石粗粮。

    有了这三位作表率,北安州的那些个富家夫人们也就行动了起来。

    不过短短三日,便已经帮柳承恩筹集了二百十余石粮食。

    不得不说,果然还是人多力量大呀!

    苏锦绣命人抄写了捐献粮食的人家,上面所书虽然是男人的名字,可是具体的内容却是某某夫人,或者是某某家少夫人等字样。

    如此一来,北安州的各界夫人太太们的名声也就传了出去。

    北安州民风剽悍,而北安州的女人在外的名声那就更响了,出了名的母老虎!

    要说这个其实也是因为那么几个女人就把整个北安州女人的名声给拖累了。

    当初在这大山里头就有一个女匪头子,抢了一个俊俏的书生不说,还把人家的心上人给杀了,至此,这北安州母老虎的名声也算是彻底地叫起来了。

    而北安州的百姓身高基本上都比其它地方的高,特别是女子,有些身材高挑的,比南方的一些学子都要高出一个眉眼来,是以,这南方人对于北安州女人的评价就更不怎么友善了。

    身高上占有优势,其实对于南方人来说,就等于是有一种压迫感。

    所以,北安州女子在外的名声一直不怎么样。

    如今苏锦绣故意用这样的法子,便是想着以此机会为北安州女子正名,也是借着这样的一个由头,让那些个富家太太们都十分积极地响应了这次的善举。

    每天都会有新的榜单张贴在几个城门上,不仅如此,便是府衙外头的那个公告栏上,都会同时张贴。

    这也算是柳知州给足了夫人面子。

    有了她们的带头,底下县里的一些乡绅或者是名流也都跟着行动了起来。

    最终,形成了一次浩浩荡荡的捐粮义举。

    不足一月,整个北安州竟然累计捐粮超千石!

    这个效果,可以说是震惊了朝野。

    苏锦绣更是借此机会,给了一些寒门学子以风向引导,让他们在民间也写了不少的诗词歌赋来赞美这些个夫人小姐们的大义之举。

    整个北安州的百姓们的心态,可以说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而朝堂上,皇上命吏部尚书将几道相关的折子念了之后,可以说是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皇上高坐于龙椅之上,一脸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你看看你们这些吃着朝廷俸禄,享受着我大兴给予你们的好处,有几人能像这柳夫人一般有此壮举?”

    底下人噤若寒蝉,个个缩了脖子,生怕再被皇上拎出来单骂一顿。

    “朕看过了,这主意是柳知州的夫人苏氏所出,她一介女子,知道自家夫君为钱粮愁困,能慷慨解囊且想出这等依靠众人力量的法子来为整个北安州解困,这等气度,这等胆识,你们哪一个有!”

    皇上这是真怒了。

    以往哪里有个灾有个事儿的,让这般子人出点儿钱出点儿粮的,看看那个个抠门的样子!

    现在再看看人家柳夫人,不足一月,竟然筹粮千余石,这简直就是奇迹呀!

 第352章 跟着起什么哄

    当然,放在朝堂上来说,这千余石粮食实在不算是什么。

    可问题是,人家这些都是北安州本地的一些富贵人家捐出来的,而且发出倡议的还是一名女子,后面参与到这件事中的,也俱是女子。

    这就引人深思了。

    人家一介女流之辈,都能有这种与北安州同富贵的意识,相较而言,他们这些大男人反而往往无动于衷,这的确是令人汗颜。

    况且,这千余石粮食,对于在北安州服劳役的那两千多百姓来说,已经是很富余了。

    毕竟,他们只是需要吃饱饭。

    这千余石粮食,可真地是解了柳承恩的燃眉之急。

    柳承恩也是因为心存感激,所以才会上了奏折。

    不止是他,丁指挥使也一样上了折子。

    只不过,这一次丁指挥使在折子上主要是提及了知州夫人的善举,有了她的倡议,再加上这些夫人们的支持,今年冬大部分百姓们应该就可以住进温暖的屋子里了。

    因为现在大部分百姓们都分到了田地,再加上自去年开始柳承恩一直在大力地发展副业,所以百姓们这一年到头,总算是能有个盼头了,就算是今年手头上可能没有余钱,估计明年也就有了。

    最起码,大部分百姓们的口粮问题算是解决了。

    谈不上吃好,最起码能吃饱。

    “皇上,柳知州在折子中提到的冬小麦的收成也都报上来了。根据他上面所奏,新开的荒田中,收成最好的一亩地可得两石一升的粮食,而最差的,只得一石有余。目前他和户曹,以及当地的一些老农正在想法子试验如何提升田产。另有一些土地实在是不适合种田,便改为了种植药材和一些果树。”

    皇上也是看过这道折子的,只是如今由张正阳亲口说出来,更能让在朝的这些官们知道知道什么叫政绩!

    别总是拿一套虚虚的论言来在这里应付他。

    看看柳承恩,人家才到北安州一年多,就能有了这么大的成绩,你们哪一个能比得上?

    这才是真正愿意给百姓们办实事的好官哪!

    “皇上,微臣昨日收到柳知州的最新奏报,他说在北安州的山脉中发现了几味极为稀有的药材,为了能保证这些药材不被毁坏,已经找了十余名老大夫一同进山,最终确定了这些药材的珍贵性,柳知州上折子禀报,目前已经封锁了几处区域,有关药材的种类、效用以及培植等等,尚需皇上再派几位御医前往。”

    皇上皱眉,还没等他说话,底下就已经开始有人不同意了。

    “皇上,微臣以为不妥。若是将这些地方封锁了,那里面的药材该当何人管束照料?还有,北安州远在最北,这里头牵涉颇多,还请皇上三思。”

    什么牵涉颇多?

    无非就是担心柳承恩再自己得了好处,这是明摆着的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

    再说了,柳承恩上折子是请示皇上封锁区域的事儿吗?

    人家那是直接跟皇上要人呢。

    你说说你一个管刑法的,你跟着起什么哄?

    江元丰出列道:“皇上,据微臣所知,这北安州的山脉延绵,去岁柳知州能让百姓们通过自发上山来寻找一些山货度日,可见其心思之敏锐。这珍稀药材,微臣以为还是在太医院中选出几位有经验之人为妥。先前便曾发现这北安州的人参比其它地方都要长地好,而且药效也更为明显。”

    张正阳点点头,也同样出列,“启禀皇上,微臣以为江尚书所言极是。这北安州是最北边了,若是能在山中发现一些珍稀药材,于我大兴也是益事。只是,好东西定然会引来觊觎之人,北安州的东侧为真丽国,虽然一直向我大兴俯首称臣,仍不能大意。”

    这话说地再明白不过了。

    好东西,肯定会有人抢。

    如今柳承恩直接下令封锁部分区域,这命令绝对没错。

    北安州可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方。

    那里不仅有汉人,还有高丽人,再远一些还有蒙人,总之,就是从比较杂。

    这也是为什么长久以来北安州的治理上一直有各种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

    不是同一个族群,化碰撞上就会出事。

    有些地方语言不通,也是一样要出岔子。

    万一这些异族人里头有人起了二心,再把北安州的好东西都给想法子挖走,那也是有可能的。

    翻过重重大山或者是跨过那条冰冷的河流,就是真丽国了。

    就算是真丽国的国主没有这个心思,可是架不住一些趋利的商人会做出一些为了高价而不顾国家利益之人。

    至此,朝臣们才明白,柳承恩将部分区域封锁的真正用意。

    消息一旦走漏,一定会有一些为了银钱而不顾一切的百姓上山,到时候,药材被盗或者是被毁,对大兴都没有半分的好处。

    药材这东西,还是很珍贵的。

    毕竟这东西不像是粮食,哪里都能种,哪里都能长。

    “那就从太医院里挑选几位有经验的太医派去北安州。”

    柳承恩之所以上这样一封折子,主要就是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