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人物的医化三十年-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天,是我们技术线的内部会议,作为技术负责人,我有这个义务管好工厂的技术,王近之同志好大喜功,在浙工大的校庆时,没经领导同意,善自作主,把吡咯工业化技术通过谈座的形式向老师与学生们公开,在今天的会议上,我不得不予以点名批评。”
在会议上公开点名,这让王近之的脸往哪里搁?王近之有些发火了,口不择言地站起来抗声回答着说:“是的,我在校庆讲座过程中是向老师与学生们透露了一些与吡咯有关的生产技术,我认为这是正常的学术交流,如工厂领导认为个人有责任,在这里我向大家作个检讨。
可是,我想向在座的各位请教一下,把吡咯生产技术在杂志上公开地发表,让全国搞化工的人都能看到,这个是否属于泄露了工厂的技术秘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什么逻辑?”
一来二去的,王近之与邵厂长发生了邀烈的争炒,场面失去控制,惊动了同一层楼的刘厂长与马副厂长等。
“王近之,你先到我办公室里来一下。”刘厂长见状喊止了王近之,把他拉到了自个的办公室。
“先不说其它,你们俩个他是领导还是你是领导,在公开场合上这么顶撞,你先检查一下自个的态度。”刘厂长双眼盯着王近之,直到他低下了头。
“刘厂长你最清楚,吡咯设备产业化放大设计中,多亏你的支持,多少次,苏老师与邵厂长持的是冷嘲热讽的反对态度。
是的,我的态度是不好,他是领导没错,可是,我在高校学术交流成技术泄密,他在杂志上发表文章又是什么性质,不能当官的与当兵的两条标准吧?
对于苏老师的产品决策水平,我十分尊重,环己甲酸、吡咯等两个市场前程很好的产品,都是他向我们厂推荐的。他做好他的决策,我做好我的技术,也是捧了他的场,这不就得了,反反复复地盯着我不放,要与我为难,我不清楚是什么意思。”
王近水确实想不通,自个做好产品技术对他们有百利而无一害,可事情的发展往往是走向另一面。一次是偶然,多次的话,必事出有因了。
二百三十七章 冰释前嫌
刘厂长低着沉思了一会儿说:“这事就这么处理吧,晚上,你与邵厂到我家里,就三个人,好好地聚一聚,酒席上,你当面向他认个错,检讨书就免了,以后双方都不要再提,好好合作。”
花花轿子人抬人,既然刘厂长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还有什么说的呢,王近之自然是点头答应。
“刘厂长你家也住月华花园?这么说起来我们还是同一小区的邻居呢。”当刘厂长说出自个家的住址时,王近之惊奇地问道。
“不仅仅是我家,邵厂长的家也在月华花园,怎么近二年了,我们上下班从没都没碰到过,你住那一幢的?”这世界实在太小,聊来聊去,三人还是同一小区的。
“刘厂长这么说,不看其它,就看在我与邵厂长既是校友,又是邻居的份上,我也听刘厂长你这一回,晚上我听您的吩咐向邵厂长道个歉。”王近之似找到了道歉的台阶,心情又开朗了起来。
从2016年开始,是小县城里房价起飞的年代,从三百多元平方米火箭一般地冲到一千五百多元平方米,月华花园是个新建的有物业管理的小区,一套房子得二三十万,在当年,能入住的多多少少得有些经济实力。
“我们是邻居,那更加没得说了,我叫老婆加几个好菜,今天不醉不归。”见聊得投机,刘厂长当即提起电话。
“实话对你说吧,不是我要你这张检讨书,而是你在工大的45周年庆上有些事与有些话让苏老师为难了。”三杯白酒下肚,邵厂长有些醉意,举起酒杯说起了事情的经过。
“吡咯是多年前苏老师引到我们轻旋化工厂里来的,一直没有产业化,这是他的一块心病,我们实现了产业化,他很高兴,作为一种学术成果落地生根了。所以,他精心地准备着资料,计划我们反应器寿命的数据齐备后作为研究成果向学校提交,不曾想在校庆的关节眼上,你把这件事当作个人的讲座内容在化工系里给公布了。
苏老师也是化工系的,吡咯产业化的发言没有通过他而是通过其它老师的途径在校庆这么重大的场合发布,你自个说,他会怎么想,让他在学校里很被动。”
邵厂长举起了酒杯:“我把这杯酒喝了,你随意,换你一份纸质的检讨书。”
王近之思前想后地回顾了一下,事情确实如此,唉,归根结底还是个人情商太低,不知道社会的复杂性。
“这酒我一起干了,是我考虑不周,让邵厂长为难了。检讨书明天上班时间交到你的办公室,保证情文并茂。”王近水站起身来,一干而尽。
刘厂长见状也举起酒杯说:“这事解释清楚就好了,吡咯这关就这么过去了。说实话,小王,你的奇思怪想实在是多,让人目瞪口呆。以吡咯反应器为例吧,这么古怪的图纸都会出来,太不可思议了。”
酒性上来了,王近之开始兴奋起来,展开吹牛模式,大大咧咧地说:“这有什么啊,当年,在梅州时,类似的例子海了去了,高体积电阻的电缆料、磷酸三辛酯、上万吨每年的三乙胺等等,很多方面都有我的智慧结晶呢。”紧接着,如数家珍地把当年搞新产品开发的故事复述了一遍。
二百三十八章 氢源气柜
第二天早上酒醒了,王近之有些后悔答应写检讨。酒话也是话,大丈夫言出必行,既然答应了就写吧。上班时间,王近之把检讨书交到了邵厂长的桌上。
“小王,坐一会儿,我们聊一聊关于反式对氨基环己醇的事。”邵厂长看也没看就把检讨书收到了抽屉里,聊起了另一个产品的进展。
难得邵厂长第一次这么诚恳,王近之坐了下来,从邵厂长的嘴里,王近之了解到了三个月来,反式对氨基环己醇的第一步合成,由对乙酰氨基苯酚加氢到对乙酰氨基环己醇就一直受阻,钯碳加氢没有如报道般地取得成功。
“权威杂志的报道,应当不会有假,再过一个月就是元旦了,车间与工厂可是签了合同的,得把氢源稳定性的问题给拿下,这几月一直在忙吡咯,都还没顾及呢,还是杨科长他们再仔细地找一找方法试试吧。”
已经三个月了,因为一直忙于吡咯的大生产反应器寿命的事,同时,又要兼顾氢源技改。自从引进了蓝州的甲醇裂解制氢工艺后,产氢如同预估得一般顺利,可是,因为工厂的双氧水停产,多余的氢气没地方消耗,只能通过烟囱一把火烧了它,每天,王近之看着烟囱口熊熊燃烧的火焰,心痛的要命,这烧的可都是钱啊。
反式项目不归我负责,还是先扫了自个的门前雪再说,王近之听了听,没作细想,就从邵厂长的办公室里出来了。
只有在均匀产氢的前提下,裂解制氢的装置才能稳定地进行。因为加氢车间需氢量不稳定,每釜加氢前期需氢量很高,后期需氢量很低,需氢量变化,必然会影响前面的裂解,而外面客户对钢瓶氢的需求量也是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状态依靠它来调节产氢,调节的余度不大。在目前的条件下,为了保证裂解系统的稳定性,采取的是把多余的氢气排空燃烧。
多余氢气燃烧,烧的不仅仅是钱,更是王近之的面子。这段时间,工厂里也有很多议论,认为上裂解氢是个失败的决策,裂解成本加上白白浪费的氢,亏得不比合成氨少,一开始,王近之就是甲醇裂解氢项目推手之一,不把浪费的氢给利用回来,个人在技术同行里的名声必将受到极大的伤害。
工厂的技术就是间歇性加氢,需氢量时时在变,不象原来的双氧水,是连续加氢反应,从工艺上解决这个问题没有可能性。除了工艺之外,还有什么好办法呢,实在头痛。
“刘教授啊,请教一下,与你合作的厂家中,其它厂家是怎么个利用多余的氢气的?”百般无奈下,王近之向蓝州刘老师请教。
“搞一个连续加氢的产品就可以了。”电话那头,刘教授回复说。
一个有利润的连续加氢的产品,谈何容易,别的不说,就连续加氢反应器吧,投资就得几百万,再说,本人小兵拉子一个,哪里有门路找到一个销路稳定的加氢产品啊,这条路肯定走不通。王近之摇了摇头。
因为工厂规模的扩大,正在开挖着冷却水池。看到这里,王近之心里一动,我们加工一个大体积的蓄氢贮罐,把多余氢放贮罐里,再加一个高压泵,要用时通过高压泵打到加氢釜中,不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想到这里,王近之连忙提起电话,给高老师打了个电话。
“这个叫气柜,很多气体的临时贮存都是采取这样的方法的,图书馆里有这方面的资料,从结构与体积的计算到现成的图纸都有,你过来复印一份就行。”高老师斩钉截铁地说。
这是经典的现成的技术,一个直径二十米,高二十米的双层碳钢贮罐,中间加水密封,就组成了一个可以装近万立方氢气的气柜,体积虽大,可结构极简单,加工起来没有丝毫的难度。几十年后,类似的事百度一下就找到答案了,而在当时,却是个难倒大家的大难题。想到了,举手之劳,想不到,想破脑袋也没用。
二百三十九章 反式合成
“我计划采取的是湿式气柜,结构上分成立式圆筒形水槽、三个圆筒塔节、钟罩及导向装置组成。钟罩是一个有拱顶的底面敞开的圆筒结构。在水槽和钟罩之间是圆筒状的活动塔节。气体管道穿过水槽底板和水槽中的水进入钟罩,实现气体的输入或排出。
上下相连的塔节间用水封挂圈连接并实现密封:当向气柜压送气体时,钟罩上升,其下部挂圈从水槽中取水;钟罩升至一定高度时,钟罩下挂圈与塔节上挂圈连接,第二塔节上挂圈立板插入钟罩下挂圈水封,第二塔节即被提起,如此依次提起各塔节。在输出气体时,钟罩和塔节的动作过程相反。钟罩及塔节依靠螺旋导轨和导轮保证升降平稳。”王近之指着设计好的图纸,侃侃而谈。
气柜是所有化工设备中最简单的设备之一,没想到之前束手无策,拿出图纸后,大家都恍然大悟,要解决多余氢的问题,方法居然这么简单。
虽然延期了一段时间,不能在元旦前解决氢气成本的问题,可在春节前把气柜加工完成,明年开工后立即就可以投入使用,已是铁板钉钉的事。王近之长舒了一口气。
气柜加工不需要现场指导,看到技术难题就象猎手看到大型猎物一般,王近之一闲下来,手庠难忍,不自觉地又去实验室走走,看一看人家课题组的研发进程。得知工厂另一个重要的产品反应对氨基环己醇的第一步反应,由对乙酰氨基苯酚加氢得到对乙酰氨基环己醇却一直没有什么进展。
“加氢嘛,不就催化剂、溶剂与温度三个因素,应当没什么大的困难。要不,我来试试?”不待邵厂长问起,王近之主动走到了邵厂长的办公室。
“你有什么好主意,说来听一听?”邵厂长客气地问。
“还没试过,我也说不上什么主意,只是凭直觉,我感到自个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个产品的加氢。”搞合成很多情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