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我的1992-第4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间尚早,还不到8点。

    苏康康高兴地跟姐姐和文哥打招呼,还把文哥说的买摩托车的事说给姐姐听。

    苏浅浅一听就不乐意了:“骑摩托车不安全,那东西又快又凶,撞到别人、摔到自己怎么办?”

    陈文开导美人:“这简单啊,车子买来以后,交给修理厂改一改,把车速上限给调一调。”

    苏浅浅眨着漂亮的眼睛:“可以这样改的吗?”

    陈文笑道:“我自己就会改,只不过没有测试设备,定速的话要凭手感,不是那么精确。”

    苏浅浅好奇道:“你怎么什么都会啊?哎你给我说说,还有什么是你不会的!”

    陈文前世在羊城的那辆二手摩托车,平时都是他自己维护,改摩托车配置是老手艺了。不过这事是秘密,没法给苏浅浅解释。

    石库门这边,巷子狭窄,人口居住密度超级大,根本没有停放私家车的环境。在陈文看来,摩托车是最佳的日常出行交通工具。

    对陈文的这个观点,苏浅浅很不以为然,她认为出门打车就好了,反正陈文和她不差钱。

    为了打消陈文的摩托梦,苏浅浅甚至向陈文做了个保证,她以后出门就打车,不挤公交了。

    买摩托的事还很远,至少两年以后,陈文没在这个话题上跟苏浅浅继续拉扯,随手打开了电视机,搂着美人坐在沙发上看节目。

    家里电视平时主要看两个节目,沪市当地电视台的财经专题和电视剧,这俩分别是陈文和苏浅浅的爱好。

    苏康康主动跑回自己卧室吹空调。无人打扰,陈文干脆横躺在沙发上,将苏浅浅抱进怀里,一边亲吻,一边抽空溜一眼财经新闻。

    苏浅浅的咯咯笑声中,电视里播放了一段让陈文注意力瞬间提升的节目。

    深城今天开始发行认购证了!

    电视中播放着数十万人排队的场面,为了不让别人插队,也为了防止自己被挤出队伍,每个排队的人都紧紧抱住前面的人。男的女的,排队的人就那么一个接一个,紧紧抱住,不讲廉耻了,他们只有一个目的:购买认购证!

    电视节目旁白介绍道,今天是8月9日,深城认购证开始发售,预发认购表500万张,每人凭身份证可购表1张,认购证将在8月10日抽签摇号。

    画面在播放排队人群的镜头,旁白说道,从昨天开始,一直到今天,已经有超过一百万人在深城各发行网点排队。

    电视里的那些画面,那些排山倒海的排队人群,把苏浅浅给吓坏了。她不停地问陈文:“这场面,好可怕!陈文,真的会这样吗?”

    陈文心想,今天的场面还算好的,等到明天,那才叫惨!

    不论是今天8月9日的电视新闻,还是明天8月10日的报道,前世陈文全都看过。

    他知道,明天将爆发“810事件”,那是华夏股市历史上第一次、也是最严重的一次恶劣事件。

    明天,发行工作提前结束,工作人员宣布认购表已经卖完。排了两天一夜队的人们不答应了,深城各发行网点门前发生了很不和谐的事件。

    如何不和谐,不能写太仔细,大家自己去网上找吧

    据有关部门后来的调查和公布的结论,在这次发行工作中,超过10万张认购表被发行的工作人员截留,涉案的金融系统职工人数达到了4千人!

    深城当局立刻成立紧急小组,迅速介入。很快,深交所增发500万张认购表,平息了民意。涉案的相关人员也在不久后被处理。

    整个事件虽然在事情发生时情况恶劣,但处理的力度很大、效果很好,各方面的问题最终都获得了比较完满的解决。

    此时深城的市长是郑良玉。陈文对这个市长的印象很深,因为有香火情的感觉。郑市长出生在苏浅浅的家乡沪市,毕业于唐瑾的母校复旦,1990年至1992年担任着深城的市长,认购证事件之后,他于1992年12月调任陈文的家乡,担任赣省的副省长。陈文前世回赣省给张娟上坟,阅读报纸新闻时看到过郑省长的名字。

    当然了,今天还是8月9日,那些从8月10日到12月发生的事情,陈文虽然心里知道,但不能够现在就提前说给苏浅浅听,他不可以当妖孽呀。

    陈文搂紧苏浅浅,轻轻拍着美人的肩膀,两人静静地看着电视里可怕的报道。

    好不容易,财经新闻播完了。

    苏浅浅翻了个身,趴在陈文身上,面对着爱人:“陈文,我们很幸运的,是不是?”

    陈文点点头:“是的,我们能够凑巧赶上了沪市认购证的快车,赚到了难以想象的财富,简直太幸运了!”

    苏浅浅将脑袋埋在陈文脖子上:“我们能够这么幸运,全靠你啊,你慧眼,抓到了认购证的机会。”

    陈文心中也有豪迈的感觉,凭借重生金手指,改变了他自己的人生,找回了两世爱人苏浅浅。

    陈文心想,重生到底是为了什么目的,不就是为了爱人和亲人吗!其他的东西,诸如财富、名位和事业,不过是买一赠一里的赠品!怀里的苏浅浅,以及远在非洲的两家四位父母,这才是他陈文最在意的!

    情动之下,陈文双手下探,抓住了苏浅浅的裙摆。就在一楼的客厅沙发上,收了苏浅浅一次礼物。

    硝烟散尽。

    两人收拾了一番残局。

    苏浅浅弄平整自己的连衣裙,羞红着脸,被陈文牵着手走上了楼梯。陈文看着苏浅浅的红脸,一把将美人搂住,就在楼梯口又吻了好一会。

    路过苏康康卧室门口时,两人停步,悄悄听了一下。门缝里传出苏康康打呼噜的声音,惊天动地的动静。

    陈文看了一眼美人,苏浅浅噗嗤笑了,伸手在陈文侧腰用力掐了一下,骂了一句:“你坏!都是你不好!”

    陈文嘿嘿一笑:“女侠,你也是坏女孩,越来越坏了!”

 第691章 帮助阿姨出国

    8月10日,星期一。

    苏浅浅需要继续跑公益,欧可岚白天有家教课。

    于是陈文决定,今天上午他自己带欧可岚的妈妈去见蛇头。

    从苏宅出来,陈文买早餐的路上,给那个张先生打了个电话,双方约定上午9点整,在一家茶馆碰面。

    电话里张先生告诉陈文,今天需要交6千块定金和1千块的材料工本费,6千块是大陆到港岛的费用,1千块是办理一本华夏的护照。

    挂掉电话,陈文拎着早餐回家。和苏浅浅吃完早餐,陈文打车去了欧可岚妈妈家。

    筒子楼,熟门熟路,阴暗潮湿。

    陈文领着欧可岚妈妈,在约定时间抵达了茶馆,与张先生见上了面。

    前世陈文在歌舞厅、酒吧之类的场所打工十几年,什么样的烂仔他都打过交道,什么样的烂事他都见识过。

    像今天这个蛇头张先生,前世陈文见过好多个这号人。跟这号人打交道,陈文熟悉得一塌糊涂。

    交钱之前,陈文直接问:“你们办的那个华夏护照,是踏马真货吗?”

    张先生笑道:“明人不说暗话,真的假的都可以办,只要能把你的人送到港岛就行。”

    依着陈文的本意,他当然希望给欧可岚妈妈办一个真护照。但他琢磨了一下,明白了一个道理。

    欧可岚妈妈这趟去美国,找到她老公以后,将会像欧可岚爸爸一样,也黑在美国。所以即便办了真护照,也没什么意义。一旦在美国把真护照掏出来,上面的签证什么的,真伪啊时效啊,全都立刻暴露问题,等于是自找遣返。

    陈文心想,行啊,阿姨能去美国就行,黑在那边不需要用护照,反正她和她老公不打算离开美国,坐等将来克林吨再签发一份移民大赦令呗。

    张先生告诉陈文,欧可岚妈妈去美国的过程分两步骤。第一步是从大陆去港岛,第二步是从港岛去美国。

    关于这第二步的过程,这帮中介的办法相当有才。

    港岛有很多人一辈子也不会去别的国家,于是他们办理护照之后,把护照卖给出国中介。中介手里攒了数十万本货真价实的港人护照。

    像欧可岚妈妈这种客户,张先生他们接待过太多案例了。他们会从手里的护照当中,挑选一本最适合欧可岚妈妈的,首先是长相尽量相似,其次是年龄尽量接近。

    最后,欧可岚妈妈拿着这本货真价实的港人护照,飞到美国去。港岛护照持有者去美国是免签的,只需要在抵达美国之后,走一个通关的简单手续。至于面对美国海关时该怎么瞎吹,欧可岚妈妈到了港岛以后,那边的地接会进行培训。

    张先生这帮人,吃这碗饭已经有十年了,办这类业务那是熟门熟路。

    陈文依据自己前世的知识,提了一堆很有细节的问题,张先生全都对答如流。

    陈文满意了,这个张先生是值得信赖的。

    对于陈文和欧可岚妈妈在时间上的诉求,张先生表示:“今天是礼拜一,阿姨你马上跟我去拍照片,明天相关证件就可以拿到,我们就可以买去港岛的票,后天礼拜三晚上,你就可以抵达港岛。”

    关于后面的行程安排,张先生说:“到了港岛以后,我们的地接会安排你的食宿,他们一边对你进行那边通关的培训,一边同时间给你搞定证件材料的事情。你在港岛差不多要呆一个礼拜,这段时间你要学一点港人讲话的口音。”

    欧可岚妈妈问:“我年纪这么大,学不会港岛话啊。”

    张先生笑着用港式普通话说道:“木有关系滴啦,雷就学偶介个样子讲话啦!介个普通话,很简单滴啦!”

    陈文噗嗤笑了,欧可岚妈妈紧张的心情也舒缓了。

    6千块华夏币,扣除一张沪市到港岛的机票钱,其余大半就是张先生赚取的好处费。

    欧可岚妈妈办理的是“加急业务”,关于后续的费用,张先生告诉两人:“一万五千美刀是标准费用,两千美刀是加急费用,这两笔钱都不是我收取。阿姨你把等额的华夏币随身带好,到了港岛那边,你先交两千美刀。拿到港人护照,交一万美刀。拿到机票,再交最后的五千美刀。我讲的东西,你记住了没有?”

    欧可岚妈妈紧张得不行,赶忙把张先生说的内容,写在了自己的小本子上。

    陈文把自己的ca机号写给了张先生,对方表示,办好了华夏护照,明天立刻ca陈文。

    谈判结束,张先生拿着7千块华夏币,先离开了茶馆。

    欧可岚妈妈忙不停地向陈文道谢。

    陈文叮嘱道:“阿姨,你去了港岛那边,万事不要害怕,更不用担心。一旦在那边遇到什么麻烦事,你就打电话给我。我朋友多,可以随时想办法派人过去救你。”

    虽然陈文没有去过港岛,他本人在港岛也没有人脉,但是如今在文艺圈的朋友多。如果欧可岚妈妈真的在港岛被这帮蛇头阴了,陈文绝对要发动朋友圈去讨公道。

    陈文忽然想起一事,忍不住问道:“阿姨啊,我叔叔他在美国哪个城市啊?”

    欧可岚妈妈回答:“纽约。”

    陈文又问:“那你晓不晓得他的地址或者电话?”

    欧可岚妈妈把自己珍视如生命的小本子打开:“喏,就是这个。”

    陈文仔细看了看,皇后区一处公寓的地址和门牌号。

    欧可岚妈妈说道:“每年可岚过生日都会拍一张生日照,我每年都会把女儿的照片给他寄过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