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权术天下-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皇后见太后很高兴。也就格外奉承。太后对贾皇后赞不绝口,贾皇后又说了一会儿闲话就告辞了。
  我看着贾皇后地背影,一阵冷笑。贾皇后自以为得计,却不知道已经被人装到了囊中。
  太后又对我说:“皇上喜欢吃山药糕。你给皇上送一半去。”我忙净了手,又拿了一个盘子装了一半山药糕,放到食盒里给皇上送去。
  到了上书房,守门的太监一见是我,忙说:“三小姐请进。1 6 K小说网。电脑站www.16 k.cN万岁爷吩咐过了以后三小姐来都不用通禀。”
  我忙说:“还是烦劳公公进去通禀一声。这里是万岁爷处理朝政的地方。我怎好擅自进去?”
  那太监一脸为难的说:“三小姐这不是让奴才抗旨吗?万岁爷的口谕奴才怎敢违背?”
  我见那太监确实为难,也就走了进去。刚走到书房门口,突然听有人说:“这边关的将士都自称是萧家军。长此以往,恐非江山社稷之福。”
  我大吃一惊,是吕公公的声音。虽然吕公公刻意压低嗓音,但这几句话还是清清楚楚传到我耳中。
  我不便于现在就进去,可转身就走只怕更会令吕公公生疑。我轻手轻脚往回走了几步,这才故意加重脚步,走到门口,我朗声说:“臣女周水音求见。”
  就听皇上说:“表妹进来吧。”
  我走了进去,就见吕公公正站在皇上身边,神色间似乎有一丝不自然。我知道此时万万不可流露出一丝不自然,不然吕公公就会察觉我听到刚才的话了。
  我忙跪下:“臣女给万岁爷请安。”
  皇上说:“表妹快起来吧。”
  我站起身来,将食盒放到书案上,“太后娘娘命臣女给万岁爷送些山药糕来。”
  皇上笑着说:“朕正想山药糕吃呢。”
  我见皇上如此说,忙打开食盒,将山药糕端了出来,又替皇上倒了一杯热茶。
  皇上从我手中接过茶碗,突然握住我的手,“表妹地手怎么这么凉?”我忙要抽出自己的手,可皇上握得很紧。我扭头看吕公公,吕公公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退出去了。
  皇上笑着拉着我的手,我的心很乱。皇上突然问我:“朕记得杨大人尚无家室吧?”
  我有些疑惑,皇上好好地怎么会想起问我表哥的婚事?只能答道:“回万岁爷的话,臣女的表哥尚未婚娶。”
  皇上点了点头,放开我的手。我松了一口气,却听皇上说:“既是如此,朕为杨大人做个媒吧。”
  我愣住了,不知道应该如何作答,只是看着皇上。
  皇上笑着说:“先生见杨大人少年精锐,心里很是喜欢。先生恰好有一个孙女,才貌双全,欲许配给杨大人。”
  我心思电转,皇上口中所说地先生就是都察院左都御史任良弼,他本是皇上地师傅,因此皇上呼其为先生而不名。上次江南茶政一案,皇上用任良弼替代了听命于严景云地杜衡山,这个任良弼毫无疑问是皇上的心腹,皇上将他的孙女许配给我表哥又有什么用意呢?
  我忙说:“任大人门第高华,臣女地表哥出身寒微,恐怕门第非偶。再说臣女表哥的婚事,理应由舅母做主,臣女如何置喙?”
  皇上笑了:“先生是爱杨大人的才干,所以才想将孙女嫁给杨大人,朕明日就下旨赐婚。朕告诉表妹,并非让表妹做主,而是让表妹知道朕的一片苦
  我看着皇上说不出话来,皇上微笑看着我。
  我要告退,突然想起一件事来,忙跪下说:“臣女有一事启奏万岁爷。”
  皇上拉起我:“表妹说吧。”
  我忙说:“这上书房本是万岁爷处理朝政的地方,何等重要?适才臣女来的时候,守门的太监告诉臣女说臣女无需通禀就可以进来。臣女窃以为不可,万一哪天万岁爷和大臣商议机密大事,臣女走来岂不是不便?”
  皇上看了我一眼,“表妹走来也没有什么不便,朕相信表妹对朕绝不会有二心的,难道表妹还会欺瞒朕不成?”
  我只能说:“臣女不敢。”我又行了一礼,就要告退。
  皇上突然叫住我,我呆呆的看着皇上。只见皇上站起身来,拿起一旁的斗篷,替我披在身上:“外面风凉,表妹不要着凉了。”
  我低声说:“臣女谢万岁爷恩典。”然后匆匆退了出来。
  走到外面,冷风一吹,心思似乎清明了很多。可许多事都令我费解不已,吕公公说的那几句话,明显是针对萧元策而来,他究竟是为了什么?皇上做这些事又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我突然觉得似乎有一张网从四面罩了下来。
    网友上传章节 第97章 皇上送了一只“鸡”到边关
     更新时间:2009…1…2 23:00:50 本章字数:2905
  次日一早天还没亮,太后就派小吉祥来找我。我匆忙穿上衣服,随着太后去了勤政殿的那间小屋,我知道太后是要听听皇上如何处置那件通敌大案。
  皇上正在上早朝,就听皇上说:“昨日振远将军贾兴国上奏折称有一校尉与北朝暗中勾结,查此人是武威将军萧元策的亲随,因此不好专断,特意上表请朕定夺,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就听严景云说:“微臣启奏陛下,微臣以为此事还须谨慎才是。镇国将军刚刚卧病,北朝常怀不轨之心,正在非常之时,诸事不可不慎。且萧将军素称忠直,微臣以为萧将军不会怀有二心才是。”
  严景云是当朝左相,因此说话必须持重公允才符合宰相的身份。现在这件事还没有定论,所以严景云不好替萧元策多说话。但严景云这几句话,还是有帮萧元策说话的意思。
  皇上似乎沉吟了一会儿,“诸位爱卿还有什么要说的?”
  就听有人说:“微臣启奏陛下,微臣以为此事倒是大有玄机。”
  皇上问道:“隋爱卿有何高见?”看来刚才说话的是都察院右都御史隋俊文,这个隋俊文表面上是朝中清流的领袖,上次我才知道他和严景云一直暗中有勾结。
  隋俊文说:“北朝一直包藏祸心,而此时边关正在危急之时。却出了这件事。依微臣愚见,焉知这个人不是北朝地奸细,行此反间计,意图陷害忠良?”
  突然又听一个人说:“微臣启奏陛下,微臣以为隋大人所言甚是。1 6 K小说网。手机站wap.1 6k.Cn萧将军同镇国将军镇守边关多年,素无异言。今日镇国将军刚刚卧病,如此时兴大狱,岂不是寒了边关将士的心?恐非江山社稷之福。”
  这个严景云在朝中的势力果然是不容低估。如今朝中为萧元策说话的人很多。
  我正在胡思乱想,就听贾云光说:“微臣启奏陛下,微臣以为各位大人所言甚是。陛下当下严旨责问振远将军贾兴国,问其愚昧不明,受人蒙蔽之罪。”
  就听皇上说:“贾大人严重了。”
  贾云光似乎是跪下了:“朝中无父子,振远将军贾兴国愚钝无知,为人所蒙蔽,臣请陛下下严旨切责。”
  皇上说:“贾大人快快请起。”
  贾云光说:“微臣谢陛下天恩。”
  就听皇上朗声说道:“昔日北齐擅杀名将斛律光,北周灭北齐时。曾说但使此人在,吾等焉能至此。武威将军萧元策忠心为国,朕素所知。此事定是有人另有图谋,因此朕一定要严查。朕岂能自毁万里长城。今后但有人妄言边关之事,朕严惩不贷。”
  只听群臣三呼“皇上圣明”。
  就听皇上又说:“贾爱卿用心至公,朕准贾爱卿所请。。Cn”
  太后听到这里,微微点了点头,带着我回去了。
  昨天皇上来和太后议论这件通敌案时。我从太后和皇上的态度隐约猜到了真相。萧朗的病重使得边关大权成为朝中各派势力角逐的猎物。派谁去镇守边关?皇上恐怕一直是在反复思量。萧元策无疑是最好的人选。萧元策行军打仗地本事不逊于萧朗,而且萧元策为人忠心耿耿,皇上对他是极其放心的。
  但萧元策年纪尚轻。恐怕不足以令众人心服。皇上深知如果自己任命萧元策镇守边关的话,这些人必然会伺机而动,一定会想方设法暗害萧元策。
  而且如今北朝也知道萧朗病重,一定会伺机进犯。如果此时边关内部先乱起来,只怕是无法抵御北朝的进犯。因此皇上打算设一个局为萧元策树立威望,让众人不敢暗算萧元策,以此稳定边关的局势。
  太后也一定知情,否则太后也不会专门让人绣一件战袍给萧元策送去。太后就是要告诉萧元策,太后和皇上对他依旧是信任有加。
  当初有人举荐贾云光之子时,恐怕皇上就已经明白贾云光是要夺边关的军权。而且皇上深知不只贾云光,还有很多人也想趁此机会夺边关的军权。
  因此皇上将计就计布了一个局,只等贾氏父子上当。皇上故意同意派贾兴国去协助萧元策镇守边关,实际上就是要把贾兴国这只“鸡”送到边关,然后再杀给那些“猴”看。
  皇上深知贾兴国这个人志大才疏,虽然阴狠狡诈,却没有什么纵观全局的本事。皇上算到贾兴国一定会想办法暗算萧元策,皇上要以此大做文章,告诉群臣自己是信任萧元策的,任何人都不要试图取而代之。
  贾兴国果然沉不住气,到了边关没多久,就想出了“通敌案”这样一个诡计,意图让那个通敌地校尉牵扯到萧元策,想以此暗算萧元策。皇上故意召集群臣计议此事,就是要昭告天下自己对萧元策的信任。
  贾云光本打算利用空饷案来扳倒萧家父子。贾云光想得很好,因为空饷案牵连到严景云的人兵部尚书林元振,军中虚报粮饷很大程度是因为兵部的克扣。因此严景云为了自保,一定会把过错都推给萧家父子,贾云光打算以此给萧家父子致命一击。而且能借机除掉严景云就更好了。
  此计可谓毒辣至极,因为这意味着萧家父子要与朝中最有实力地两个人物…………严景云和贾云光为敌。因此我才会费尽心力把萧元策拉上严景云这条船。
  可贾兴国却破坏了自己父亲的如意算盘,贾云光现在心中恐怕也是对自己的儿子失望之极吧。但却又不得不想法使自己的儿子从这件事中脱身,因此只说贾兴国是受了蒙蔽,让皇上下严旨责问。因为这件事情一旦查下去,就会牵连到贾兴国意图陷害萧元策,那贾兴国的罪名就大了。皇上也知道贾云光地用心,所以放了贾兴国一马。
  经过贾兴国这一闹,再想撼动萧元策地地位可谓是难上加难。但即使如此,也不能大意,只要贾兴国在边关一日,我地心就不安一日。现在倒是行我的计策的时候了。
  我和太后回到长乐宫,恰好严淑妃来请安。严淑妃一定是知道了早朝地事情,因此脸上流露出一丝喜色。
  太后笑着对严淑妃说:“水音说淑妃为哀家祈福,每日抄写经书,难得淑妃有如此孝
  严淑妃忙说:“太后娘娘过誉了,太后娘娘玉体康健,这才是臣妾之福,臣妾打算将经书抄写完了再派人送到庙里去。”
  太后点了点头,又和严淑妃下了一盘棋。
  到吃午膳的时候,太后特意留下严淑妃。等太后吃完了,太后就将剩下的赏给了严淑妃。严淑妃忙叩头谢恩,这倒是难得的恩典。
  严淑妃吃过了饭,又和太后说了几句闲话,就告辞了。
  我送了出来,低声对严淑妃说:“淑妃娘娘,落井下石。”
  严淑妃看着我微微一笑,我也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