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侠客管理员-第6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一副父慈子孝的德性?
就在毕晶百思不得其解,眨巴着眼睛四下打量的时候,忽然发现刘据的目光中,猛地爆出一道精光,嘴角微微上撇,显得有些得意的样子。
这什么表情?都说了不饶你了,干嘛这么得意,毛病了?毕晶一阵奇怪,几乎怀疑自己看错了,眨巴眨巴眼睛向母老虎望去,却见她也正好看过来,目光也透着怪异,显然也注意到了刘据的古怪。
俩人同时望向刘据时,却见他神色已经恢复正常,仿佛刚刚那个表情从来没存在过一样。让毕晶几乎以为自己刚刚做了个梦。
这父子俩都有毛病吧?怎么一个两个这么难以琢磨呢?
疑神疑鬼时,毕晶突然又发现了另一件怪事周建德也停了下来,住口不念,两只眼睛直勾勾盯着手里那张已经被揉得皱巴巴的制书,嘴巴张得老大,仿佛看见了什么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一般。
怎么了这是?该说的不都说完了,该赦免的不也都赦免了吗,还有什么好说的,还让周建德惊讶成这个德性?
不仅是毕晶,其他人也都发现周建德有点不对劲来了。这家伙这半天不开口,是个啥意思啊?嗡嗡的骚动声慢慢停下来,所有人都双目灼灼盯着周建德,不知道从他嘴里又会冒出什么惊世之言来。
好半晌,周建德才浑身哆嗦着,颤抖着声音念起来:
“前有所奏,曰勿扰劳天下所以忧民者,朕知之矣。今边塞未正,阑出不禁,障候长吏使卒猎兽,以皮肉为利,卒苦而烽火乏,失亦上集不得,后降者来,若捕生口虏,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
轰一声,四周彻底炸了锅,毕晶脑子里更是嗡地一声,眼前蹦出三个大字:轮台诏!
这三个大字,在他眼前,在他脑子里盘旋飞舞,让毕晶一阵头晕目眩。
轮台诏,汉武帝晚年最著名的诏书之一。在其中,武帝否决了桑弘羊等大臣在西域轮台地区屯田的提案,并对派遣李广利出征匈奴之事表示悔恨,同时仍要求各级官员提出补充武备的方法。主流史家认为,它意味着刘彻对自己的扩张政策感到悔恨,标志着治国路线由“尚功”调整为“守文”,包括班固、司马光在内,都认为这就是一份汉武帝的罪己诏!
尽管言辞有所不同,但是毕晶记得很清楚,“今边塞未正,阑出不禁”“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这类话,都是轮台诏里的原文!
但是,但是,但是,轮台诏,在历史上,本来应该在两年以后,即征和四年才会出现!而且起因是桑弘羊的奏疏。但现在,这份诏书却提前出现了,而原因却变成了巫蛊之祸,变成了刘据和某些官员的谏奏!
更要命的是,最后那一句“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这句更清楚地表明转变国策的话,并非出自轮台诏,而是出自同月与大鸿胪田千秋的对话!
这两句话,为什么会出现在同一份诏书里?
这是不是意味着,历史已经有点悄然改变了?
更更要命的是,提前出现的罪己诏,是自己让汉武帝写的!这是不是又意味着,自己想着保护历史轨迹,但实际上却把历史搞得乱七八糟了?
改变历史啊,特么这么大的事儿,老子怎么承担得起?毕晶都快哭出来了,下意识抬头望天,看着黑黢黢的半空,欲哭无泪,那里不会突然冒出个什么霹雳闪电,把在场人都劈得灰飞烟灭,顺便把整个空间都抹杀了?
汉武帝啊汉武帝,你想饶了这些人你就直接说不成么,瞎折腾什么?坑爹啊!
可是,提心吊胆好半天,天空仍然黑黢黢一片,完全没有发飙的意思。
难道,历史其实并没有改变?
咦不对啊?正欲哭无泪,恨不能找到汉武帝,吧诏书塞回他肚子里让他重写一份,然后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鄙视一百遍,却猛然想起,这诏书压根儿就不是汉武帝起草的,而是司马迁搞出来的啊?
司马迁?他为什么会这么写?他想干什么?
这就说通了,司马迁本身对汉武帝的某些政策就有意见,否则也不会挨上胯下那一刀了。他虽然对公然造反有点不以为然,但很显然,他对刘据的某些主张一定是同情的,所以在起草诏书的时候,免不了明里暗里帮刘据和他的手下一把。
而恰恰这份诏书,是要经过汉武帝过目的。这时候要想明着提这俩人矛盾的根由,那不是拱火吗?汉武帝不当场炸了才怪了,唯一的结果就是适得其反。所以司马迁就先历数汉武帝对刘据如何如何信任,如何如何重点培养,一方面,是为了给汉武帝消消火,让他觉得自己真的很不错,然后暗度陈仓,顺势把汉武帝想要刘据以文安天下的事儿说出来,让汉武帝觉得这真是自己的意思。
然后,顺便把这次造反的锅甩到江充身上,把汉武帝彻底摘干净,让他的心气儿彻底顺下来。这等于给了汉武帝一个下台阶,让他对赦免一众官员不那么抵触。
至于赦免刘据,司马迁肯定是不能提,这辈子都不可能提,否则汉武帝龙颜大怒,说不定会起到反效果。但问题在于,自己刚过来的时候就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这回来就是要平息事端把刘据带走的,提与不提,有区别么?
当然,司马迁最重要的目的并不在这里,而是解决了上述问题之后,在制书的最后,抛出这么一颗威力巨大的炸弹!
这个家伙,居然敢在制书里,堂而皇之地夹带私货!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节奏带师司马迁
在皇帝诏书里夹带私货,这种事儿都能干的出来,司马迁胆子好大!
毕晶心中忽然涌起对太史公的无限钦佩,虽然受了胯下那一刀,可他的表现,比绝大多数人都更有卵子,更像个纯爷们
自然,司马迁也不全靠胆大,直戳戳地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就算以前是,但挨了那一刀以后也不是了那不叫爷们儿,那叫作死。很明显,他之所以敢这么干,除了靠笔法上的巧妙布局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准确地把握住了汉武帝内心深处那点微妙的变化。
毕晶很清楚地记得,在没有穿越者刘据捣乱的真正历史上,巫蛊之祸过去没多久,汉武帝就表示出了后悔。第二年,给邦子守庙的田千秋因为替刘据说了几句话,汉武帝就越级提拔他做了大鸿胪,当年就夷了江充的三族,并开始转手报复曾经在巫蛊之祸中对付刘据的那些家伙,腰斩的腰斩,宰掉的宰掉。还建了思子宫和归来望思台,表示对刘据的怀念。第三年,也就是征和四年,汉武帝就说了那句“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而且狠狠地说“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当年,还下了那道著名的轮台罪己诏。
这接连发生的事情说明,汉武帝很可能在巫蛊之祸爆发之前,就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且有意要改正这个的错误。
这种变化应该很微妙,甚至可能连汉武帝自己都没有察觉,或者即使察觉,也不愿意往深里想,更不会当众承认。
但这一切,却没有瞒过司马迁。
虽然汉武帝给了司马迁一刀,但是实际上在随后的日子里,汉武帝依然重用着这个耿直儿充满理想和热情的史官,一直将他带在身边。而司马迁,也依然长期侍奉汉武帝左右,汉武帝心理那种微妙的变化,当然瞒不过善于观察的太史公。
而现在,司马迁就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起草了这份令人惊讶的诏书,既给了汉武帝一个下台阶,又巧妙地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心理暗示,放大了汉武帝这种心理变化,让他认为自己原本就是这么想也要这么做的。
无论这个猜测是不是真的,从结果来看,司马迁的两个目的都已经达到了:赦免了参与叛乱的官员;改变了汉武帝原本的国策。
就凭这一点,太史公就无愧于来世间这一遭。
司马大大威武!毕晶几乎忍不住当场大声喝彩,同时心里也一阵阵发虚,这知识分子得罪不起啊,说不定那根笔一歪,就把你彻底带跑偏了,简直是带节奏大师,特别是那些写历史的
当然,基于真是历史上后来发生的这些事,轮台罪己诏提前面世,似乎也没有改变历史原本的轨迹。这一点才是毕晶最在意的,并且彻底松了口气。
他这儿把事儿捋清楚,心情一松,就发现周围已经乱哄哄一片了。
事实上,在最初的万脸懵逼之后,普通军士还好,那些有一定级别的文官武将,再也忍不住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这是这是陛下认错了?要改弦更张,转变国策?
这这这可能么?
自己辛辛苦苦几乎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跟着造反,固然有害怕被巫蛊之祸牵连的原因,固然有感念太子知遇之恩、活命之德的原因,固然也有些改朝换代加官进爵荣华富贵的原因,但本质上是什么?不就是对当今的穷兵黩武、耗费国库和民生凋敝不满么?不就是希望天下安宁百姓平靖么?
如果,如果今上真要这般转变,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反叛?
终于,有人对着周建德来了:“周周周太傅”说话的人声音都结巴了,“周”了半天才说成句子,又喘了半天粗气才继续问:“这诏书,是,是是是是真的吗?”
刚刚诏书里的话实在是大违常理,一句话问得周建德也疑惑起来,别刚才是幻觉了吧?拿起诏书仔仔细细看了一遍,还是难以相信,使劲擦擦眼,差点把眼珠子揉回脑腔子里去,擦得生疼了才又看了一遍,猛地抬起头来,尖着嗓子结结巴巴喊起来:“真真真真真真!是是是制书!有皇帝皇帝玺封,尚书令印重封,司徒印封!这是真的!”一边说一边哆嗦,眼里那泪哗哗往下流,一会儿工夫就满脸都花了,也不知道是心里感动,还是超级马屁精本能发作,还是刚才眼睛揉得太狠了
“万岁!”
人群中蓦然爆发出一阵欢呼,人生的大起大落太快,实在是太刺激了!
这可是制书,皇帝发布,三公用印,还要送往州县以露布形势公诸天下的制书!这种事不可能做假,更不可能自己打脸说了不算,那是要失信于天下,被百官万民唾弃的!
也就是说,就算此番起事失败,大家的命都保住了?
一想到干了这么大事儿还能保住性命,一群人就忍不住欢呼雀跃。当然,大多数人是不会承认这一点的,他们认为,自己之所以情不自禁地欢呼,是因为皇帝终于改变了主意,决定以民生为重了
但是,世界上的事儿就是这么奇怪,总有某些见不得大家高兴的主儿,会不合时宜地跳出来。一个露着乱七八糟的胡子,身材精瘦,面色黝黑的中年人忽然一阵冷笑,斜眼瞟着满世界兴高采烈的家伙们,不屑道:“很高兴么?终于保住性命,可以苟延残喘了是吗?你们是活了,见机得快,说不定还能继续你们的荣华富贵,可你们可曾有一人想到,太子怎么办?”
“这”本来这帮官儿这人起初几句讥讽弄得满面怒气,但听到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