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老马的晚年生活-第2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露天的土里种着一片浓郁的依然嫩绿的野菊花

    舒舒服服用完厕所,晓星返回的途中观察后院西侧。西侧全是三米高的一格一格的小平房,每一间小房子大概两三平米,一间放农具、一间藏蔬菜、一间放闲杂物每一间房外均贴着白瓷片,屋檐下的瓷片墙上挂着一条一条风干的大蒜、剥皮的玉米棒、用来留种的干南瓜、红艳艳的细辣椒、一捆捆的高粱穗

 72下 山野清旷意自悠然 半生焦浮今忽洗净

    出后院时包晓星无意间回首,又看到了那片根茎青绿的烧汤花又名紫茉莉。这些年在外她一直有个想法,这想法浪漫而缥缈,在无数个黑夜里令她慰藉又感伤。她想在家里的陵墓上种满奶奶和妈妈喜欢的烧汤花,让几位至亲的坟墓不会因为没有她的祭奠和来访而显得落寞冰凉。设想一下春来时坟墓周边一片青绿,盛夏黄昏浓香四溢,秋来满地的种子埋进土里,在冬雪的滋润下,来年新春长出更葱郁的一片。想到这里,瞧这满地的种子简直是天助思乡人。晓星大步走过去,去捡烧汤花掉落一地的黑色种子。

    “星儿,你做啥呢?”表嫂找不见她,路过后院见她蹲在地上。

    “我捡些花种子。”晓星抬起头笑答。

    “捡那干啥?这花引得快,稍不留神一夏天长一地,咝你们城里还有养这种花的地方啊?”表嫂不懂。

    “没。我明天去我们村,给我妈他们扫墓,想在坟上种些烧汤花。”

    “哦”表嫂愣了片刻说道:“那我跟你一块儿捡吧。”

    两人一南一北,在巴掌大的小花池里,一手伸进黄土中,挑捡黑豆模样的小种子。

    “你大姑爱这花,年年种、年年养,上八十的人了提着大桶给花浇水,也不嫌累呵呵”表嫂笑眯眯地回忆。

    “我知道。我婆奶奶爱这花,所以我大姑和我小姑都爱,引得我妈也爱这花,到现在我也爱烧汤花。从小在院子里见惯了,去了南方从没碰到过。”

    “你那儿是紫色的,我这边这棵是金黄的,两个品种,种子要不要分开?”

    “不用,到时候混着种,长成什么样就什么样。”

    “嗯也好。过几天你大姑入坟了,我也给她坟后点两棵。”表嫂说完,两人慢慢地笑,那笑穿越了时光。

    捡完种子晓星赶紧回热炕上暖身体,没多久家里来了很多人,是表哥同村的乡亲过来帮忙处理后事的。打墓的商量打什么墓型,后厨的商量请多少人,打扫家里的已经开工,出去采购的也准备出门晓星帮不上忙,家里来往的那些人她也不认识,自己待在这里还要表嫂分心来照顾,如此还不如早点去小姑那边。跟表嫂说了以后,表嫂唤来儿子桐生送她去碾桥村的小姑家。

    收拾好东西上了路,两人出了南郭村,一路朝北行。路过好几个村庄,熟悉的村名,陌生的光景。村寨大小依旧,却早非原来的屋舍家家白墙红漆金铜辅首,户户二三层的小洋楼,门前的水泥地和城里的别无二致,门口栽种的小花小菜依然保留着乡野气息小时候包晓星多次来过这里,如今望而生畏。

    绕过一个村子、穿过一条黄干渠、行过一座钢铁桥,唯见一片空旷映入眼帘。数百亩黄土地一溜一溜齐齐整整;远方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松柏可见,偶有野鸟老羊几声轻唤、数十大雁高空同行柏油路上奇形怪状的车子在街上穿行,望去不失包容与生机;路两边白光细风、黄草绿树、一溜溜小墙白粉灰檐煞是好看;正路过的小村秋木层层、青烟不绝,村人门口的篱笆、地里的茅舍、树上的鸟窝、路边的黄叶一派秋容,几分野趣,包晓星坐在摩托车上看得痴痴呆呆。

    故乡之秋,她该是二十多年没见了。

    一路所经,有浓荫的地方便有村庄,有树林的地方便是陡山。包晓星由衷地羡慕生在乡野的乡亲们,他们寄心野趣与空旷、存身黄土与耕作,他们是踏实的、自由的。

    乡野人没有什么严苛的时间观念。一句“现在几点了”多像是搭讪时的开场白,这里没有人焦虑时间,没有人恐惧迟到。时间对待农人亦是宽容的、慈祥的,一如表嫂脸上可多可少的皱纹。灯光在这里失去了举足若轻的地位,它只是农人生活里可有可无的点缀罢了,毕竟,农人的劳作跟随千古之神太阳,而非人类的奴隶灯光。这里亦没有抑郁,因为太阳普照的地方没有霉渍,四季风畅行的平原没有滞塞。与城市寺庙里的和尚相比,农人在太阳底下的劳作看起来更像是一场虔诚的苦修。纵然这里有吹不散的闲言碎语,但每当太阳升起时,一切妖魔鬼怪将瞬间遁为虚无,生、长、收、藏才是大地上的真理和真谛。

    注重条款、秩序、数字和效率的城市失去了野蛮和野趣,而与城市不远不近、非亲非疏的乡村却兼顾了崇尚明与秩序、保留野蛮与野趣两种天性之乐。乡野人自由地在两种乐趣里游走,在两个极端之间寻找最舒适的地带。当需要野性时他们脱下不菲的套装,换上旧布鞋和破棉衣,在泥土地里挥汗如雨,在山丘谷壑中打鸟捉兔,抑或在荒草地里约架比酒;当需要明时他们修饰粗俗、遮掩野蛮,穿上百褶裙、小布鞋、荷叶袖的蕾丝上衣,化上网络里学来的流行妆容,戴上礼貌和礼仪,小碎步地出门而去。

    乡野人是自由的,因为他们可以选择可以选择追随社会虚浮功利却空心化的大潮,也可以选择留在故乡扮演木讷虔诚的苦行农。他们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既可以坐车去城里见识城里人的生活,或者打工赚钱融入真实的城市生活,也可以在田间追寻新生的蝴蝶、逗蠢笨的毛毛虫、调戏一只山羊、和一头野猪搏斗乡野人或许没有广博的资讯、专业的知识、丰富的见解,那是因为踏实充沛的乡村生活不需要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去伪装什么。如果有一天他们需要,一点努力即可获得。花钱能得到的高级哪算得上是高级呢?轻而易举俯拾可得的东西哪算得上是珍贵的或者是智慧的呢?

    近处山谷明净如妆,远方高陵惨淡如睡;所到田地一半栽种各色果树一半迎接秋冬休耕;路过村庄虚户风来、门设不关、人烟稀少却青烟袅袅。多少年没有回乡的包晓星,仿佛被这一路骑行的所见所闻忽然打倒在地。

    二十三年城市淘沙,暗积多少虚、浮、焦、躁、郁,如今重回故乡,那些精神污垢、胸中不快、心理黑暗瞬间被择去、洗净、晾干。

    回到家乡,真好。

    包晓星后悔这些年没有早些回乡,听起来种种不可推卸的理由拖绊着她女儿出生了、孩子太小了、店里离不开、儿子出生了、女儿中考了、儿子小学上不了学、女儿高三了、女儿上大学了各种原因归根结底,一来故乡无父母,二来自己不想回。倘若早一点回乡,早一点多回来看看,恐怕那般的她并非今日的她。

    没多久桐生的摩托车赶到了镇上。今天运气不差,赶巧碰上了乡里的集会,晓星好奇唤桐生停车,她想在集市上走一走。上午十一点,正是秋冬时节一天中最舒服的时刻,天气半暖半寒、乍晴乍阴,集市的主干道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弯弯扭扭几里长的干道两边密密麻麻摆满了农货,狭窄的走道上乡人摩肩擦踵地闪着身子朝前走。桐生没法骑车,他绕道在北头的终点等着这个远来的姑姑,晓星则一人慢慢悠悠地逛了起来。

    浓烈厚重的乡音感染了包晓星,她不由地左右打探,好像儿时一般。自家种的旱地烟叶、一捆捆带泥的果树苗子、撑摊的竹篓板车大布棚、铺张红纸放个马扎摆摊算命的、符合城乡二元审美的男女厚外套、提笼现卖的大母鸡、自己做的不上色沾漆的陶罐陶碗陶花盆、沾着湿土当天现挖的大红苕、深秋的圆萝卜粗山药小菠菜、老人家现炸的油饼油条泡油糕、地里用的锄头铁锨大耙子、老家特有的厚味大料、闻着酸溜溜的凉皮、热腾腾冒热气的大铁锅羊肉汤、甜滋滋的各类蓼花糖、厚薄不一的石子馍、一袋袋的瓜子花生、制作精良的老式扫帚、现场开火打铁的老式手艺、卖凳子椅子小家具的、现包现下的羊肉饺子、一排大麻袋里的各色豆子、自家种的满满一三轮车的大黄梨、几大蒸笼刚蒸熟的各色包子

    此时此刻,走到这里,一路吞咽口水的包晓星再也无法矜持了。

    她绕过举杆叫卖糖葫芦的男人,走到蒸笼前买了一个她最爱吃的豆腐包子。边吃边走,折回去穿过推着自行车赶集的妇女们,走到当街剃头刮须的手艺人边上,买了两斤马蹄酥两斤水晶饼。继续倒着走,行至嘴里叼长烟斗的皮袄男附近,她点了碗菜豆腐匆匆吃完。然后接着朝北行,穿过开着三轮车风风火火的大妈、一身红绸缎绣红花的老婆子,在一个被妇女包围的修鞋匠附近,她进店吃了一碗小份的辣子疙瘩。出了小店,已经十二点了,感觉腹内超饱的女人加紧朝着桐生的方向走。

    打望提着老式撑杆调秤砣的中年人时,包晓星看到了中年人身后一家卖臊子馄饨的小店,咽了口唾沫,拍了下鼓鼓的肚子继续走。途径守着一箱婴儿红色老虎鞋的老太太、掰着枯木一般四根手指还价钱的老大爷、或包方巾或戴帽或裹厚马褂的乡亲们在一个卖自行车的摊子前面,晓星看到了一家卖柿饼的,黄桂柿子饼、庄里合儿饼她一样买了两斤。掏钱付账的时候,桐生的电话打来了,晓星意犹未尽,收起一颗欢欢喜喜、如愿以偿的童心,赶去和桐生汇合。

    “我买了些吃的,咱吃点东西再走吧!”晓星大包小包地走来。

    “早饭不刚吃了吗?”生在农村的郭桐生丝毫不觉得集市上的东西有何新鲜,他早看惯了也吃惯了。

    “姑好些年没回来,见着啥都想吃,我刚刚已经吃了三样了,这是给你的,趁热吃吧!这些是买给你姨奶的包晓星的小姑、郭朝阳的小姨!”

    “姑我真不饿,要不全给我姨奶带过去吧!”年轻的桐生长条脸上皱起了实诚的一对浓眉。

    “成吧。”

    两人收罗好东西继续北行。没多久到了碾桥村的小姑家,得知晓星要来,六十六岁的小姑早拄着拐杖在门口候着了。穿黑布窄腿裤的老人家在门口的太阳地里走来走去、东张西望,一次次地朝两边的路口瞄,脸上欢喜得似是少了一道深黑的褶子。老人左眼白内障早不中用了,眯着右眼老远瞅见了一辆摩托车,一颗心立马提了起来,光秃秃没有牙的大嘴笑出了黑洞。晓星老远也瞥见了她姑,见老婆子冲她乐呵呵地招手,一颗心早酸软了。

    “姑”摩托车还没停稳,晓星老远地招手大喊。

    “哎!”矮个子的老太太举起拐杖打招呼。

    “姨奶!”桐生停下车礼貌地叫了一声。

    “桐生啊,好好好!”

    包晓星一下车大步走向小姑,然后右手抓着小姑的左手,紧紧抓着,两人垂首擦泪。此刻真想抱一抱小姑,紧紧地抱一抱她,可拥抱在中国的乡村显得特别艰难、特别尴尬。屋里人听声纷纷出来了,年迈瘦弱的小姑父、小姑唯一的儿子张启功、启功媳妇还有一个跟雪梅大小的姑娘。多年不见,似生似熟,众人纷纷相互打招呼。

    郭桐生卸下车上的东西,和众人作别,而后骑上车回家忙活奶奶的丧事。众人围着晓星进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