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911再造中华-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其美也敲下一块拿在手中,感觉入手沉甸甸的。他说:“原来这就是铁矿石啊!”
李思明说:“是含铁量超过一半的优质铁矿石,如果是那些含铁量只有百分之二三十的贫铁矿,可没这样的手感。”
陈其美问:“这里头有什么讲究?”
李思明说:“讲究大了。矿砂的铁含量必须达到百分之六十三以上才能入炉,高品位的铁矿石只需要经过简单的拣选、粉碎就可以入炉了,低品位的铁矿石则没有这么好的命,得先将杂质筛选掉,再粉碎、磁洗,从一大堆矿砂中筛选出精矿,将品位提高到百分之六十三,然后才能入炉……先不说别的,光是如何处理那海量的矿渣就够你头疼的。”
陈其美笑:“也就是说,我们捡了个宝?”
李思明说:“算是吧。”
德国专家放下放大镜,说:“这铁矿石的质量很好,达到富铁矿的标准了。”
李思明问:“如果全力开采,形成年产矿砂一百万吨需要多久?”
德国专家说:“这里的开采条件非常好,运输也便利,只要你舍得花钱,三年之内就能达到年产一百万吨矿砂。”
李思明笑了……不就是钱吗?他可不缺这玩意儿,你当他那一亿法郎的贷款是摆着好看的?
此外还有一个储量达到五百万吨的矿体,表层剥离工作也进行了一半。这个矿体是李思明在去年投资承包下来的,花了一大笔钱,准备大干一场,但是剥离工作只进行了一半,徐州豪强就跳出来作妖,说开采铁矿坏了他们的风水,硬是把采矿人员给赶出了徐州,害得李思明损失了一大笔钱。李思明可是很记仇的,这次逮着机会,将徐州那帮跟自己作对的豪强来了个连根拔起。
这个矿体肯定要开采的,事实上,早在一个星期前,矿体表层剥离工程已经重启,这次肯定不会再有人跳出来跟他谈风水问题了。
总体而言,徐州地区的矿业虽说已经发展了近三十年,但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却由于技术落后,设备极差,加上经营不善,压根就得不到利用。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局面,一方面自然是中国工业太过落后,需求很差,挖出来的煤都不知道应该卖给谁,另一方面则是因为1883年那场矿业股灾让中国众多正欣欣向荣的矿业公司一夜之间倒闭,无数投资者血本无归,从此视投资矿业为畏途。官府拿不出钱来扶持,民间资本又对矿业谈虎色变,压根就不敢投资,徐州的矿业能红火起来才叫怪事。
不过这对李思明来说倒是件大好事,白纸好作画嘛,徐州矿业差不多是一张白纸,可以任由他肆意挥洒,这可比对着一堆坛坛罐罐束手束脚爽多了。
离开矿山,回到贾汪煤矿公司总部,稍事休息后,谈判开始了。
李思明懒得跟他们废话,大手一甩,投下五十万银元收购贾汪煤矿公司全部资产,胡碧澄转眼之间就从老板变成了打工仔。不过胡老板对此倒没有什么不满,他独立支撑这个烂摊子这么多年,早就给压得喘不过气来了,做梦都希望能有人接盘。现在接盘的人出现了,投下海量的资金买下整个煤矿公司,同时让他担任贾汪煤矿公司的总经理,不用再为资金、销路发愁,又能继续为发展徐州的矿业出力,何乐而不为?
但是,他很快就笑不出来了。
“招募矿工六千人,全力开发贾汪、利国地区的煤炭;斥资一百五十万银元采购若干抽水、挖掘、抽风、输送设备,修建一条全长三十公里的铁路,与邳州铁路相连,以便于将煤和焦炭输送至运河,再经运河运往淮安、泰州、扬州、苏杭……力争在五年之内将煤炭产量提高至一百万吨!”
“招募矿工四千人,采购挖掘、运输、钻孔、爆破设备若干,开采利国铁矿,同时修建铁路直通矿山,便于将铁矿石运送出来……投资五百万银元兴建选矿厂一座,炼钢厂一座,炼铜厂一座,年加工焦炭一百万吨的焦炭厂一座,以最大限度整合资源,实现煤铁联营……”
————利国铁矿其实是个大型铜铁伴生矿,不仅有两千四百多万吨富铁矿,同时还伴生铜金属储量近两万三千吨,钴近六百吨,此外还有两三吨黄金。钴什么的暂时用不着,先放一边,黄金……李思明也没那个闲功夫把整个铁矿翻过来只为了区区两三吨黄金,留着它给矿工们做惊喜好了,在采矿之余偶尔捡到一点金砂其实也是蛮惊喜的。但是那两万多吨铜他可无法忽视,他缺铜啊,缺得相当厉害,没有铜,连子弹都生产不了!所以搞个炼铜厂是很有必要的。
这份雄心勃勃的计划一出,与会的大小股东都给吓傻了。我的老天爷,照这份计划来,首期投入资金起码得近千万银元,这是玩命的节奏啊!
胡碧澄冷汗都冒出来了,哆哆嗦嗦的掏出毛巾擦掉,说话有点结巴:“老……老板,这个计划是不是太……太过激进了?先期投入的资金实在太大,万一哪个环节出了差错,会死很多人的!”
第219章 煤铁联营4
李思明目光一凝:“你对这个项目没信心?”
胡碧澄说:“不……不是,我有信心,但是商场如战场,瞬息万变,谁也不敢打包票说哪一笔生意能够稳赚不是?你搞的这个项目投资如此巨大,回报周期又这么长,我怕很多股东吃不消啊!”
好些股东同样额头冷汗直冒:“对啊,老弟,我们不像你家大业大,我们做的都是小本生意,靠着惨淡经营赚点小钱,你搞的这个项目纯粹是无底洞,投入的金额完全是个天文数字,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看到收益,我们真冒不起这个风险啊!”
李思明淡然说:“害怕担风险的可以退出。”
一众正在叫苦的股东顿时就像一只只被人掐住了脖子的鸭子,张大嘴巴瞪圆眼睛,却根本就叫不出声来。
李思明在计划书上补了两行字,然后将铅笔放下,站了起来,手撑着桌面,俯体看着众人,如同一头雄狮在盯着自己的猎物。他淡淡的说:“朋友们,只要是做生意,都必须要冒风险,生意越大,风险就越大,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存在稳赚不赔的买卖。相比之下,投资煤矿、钢铁这类重资产已经是最保险的了,只要能熬过最初那段最艰难的时间,只要自己别作死,让公司正常运转,利润便会滚滚而来……”
看到有人一脸不赞同的要开口反驳,他抢先一步打断:“可能有人会说现在煤铁生意都不好做,在国内卖不出去,出口国外又争不过欧美的工矿企业,投入大,风险高,回报低,划不来……很多人都是这样想的吧?”
在座的股东们十个有九个点头。可不是么,现在的煤铁生意真的太难做了,你们以为朝廷没有努力过?不,洋务运动搞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朝廷就尝试过在徐州搞煤铁联营了,并且炼出了钢,送到了金陵机械局。金陵机械局用徐州产的钢成功制造出了二磅后装线膛炮,李鸿章赞誉徐州利国铁矿所产铁质甚美,煤亦合用,水陆交通方便。遂指派海军衙门盛宣怀宫保策划开发,可以说,都差不多水到渠成了。然而,两年后,也就是1888年,这个项目还是吹了。现在沿海地区那一大票的工厂、造船厂、兵工厂、机械制造局,宁可从欧美进口自己所需的煤和钢铁,也不愿意花点心思去开发属于自己的煤铁产业,因为从外国进口可比自己挖煤炼钢保险得多,也省事得多!
这就把中国的煤铁产业逼到了绝境,钢铁产业就算了,一个勉力经营的汉冶萍占了中国钢铁产量的九成,全国都在喊着要师夷长技以制夷,要改革维新,可压根就没有哪个地方有那个勇气去做最需要做的事情,办第二个汉冶萍。就连煤炭产业也很糟糕,很多地方产的煤根本就卖不出去,没人要。投资矿业没钱赚已经成为共识,三岁小孩都知道。
李思明说:“从短期来看确实是这样,现在投资煤铁产业是真赚不到钱,相反还很容易亏本。但是……诸位,这种情况不会一直持续下去的,我们的国家也在发展,我们国家也要造枪、造炮、修铁路、造战舰、造轮船,这些都需要海量的钢铁。别的不说,现在不是正在修陇海铁路吗?整条陇海铁路需要消耗多少钢铁?咱们就先不说整条陇海铁路了,光是从徐州到海州(也就是今天的连云港)这一段铁路就得消耗多少钢铁?如果再修一条从徐州到南通的铁路,又得消耗多少钢铁?这些都是钱啊!只要这些工程动工,你们还怕赚不到钱?”
一位广东籍的股东说:“话是这样说,但是谁知道徐州到海州的铁路什么时候才能动工啊?”
陇海铁路算得上是中国铁路史上耗时最长的一条铁路了,它以海州为起点,贯穿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直达兰州,全长一千七百多公里,1905年动工,中间修修停停,1953年才全线开通,历时四十八年。耗时这么长的工程,放眼全世界的铁路建设史都是非常少见的。当然,还是没有曼哈顿“第二大道”地铁项目狠,这个工程在1919年开工,2019年才通车,货真价实的百年工程。
现在距离陇海铁路铺下第一根枕木已经过去了整整五年,这条铁路到现在主要还是在河南境内折腾,江苏、安徽这边没动静,说好的徐州…海州段天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动工。当然,也不是清政府故意拖着不动,实在是没办法,徐州这鬼地方动不动就来场洪水,修个锤子!
面对质疑,李思明斩截铁:“明年就动工!”
一众股东尽皆大惊:“什么?明年就动工?你这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
李思明说:“这个你们别管,反正明年肯定动工……如果朝廷不修,我就自己掏腰包修!”
股东们不由得翻了个白眼……好吧,你是土豪,你有钱任性,爱怎么样就怎么样,随你了。
最终,这份计划书获得了一致通过,徐州煤铁集团正式成立。李思明注资四百万银元,老宋注资两百万,陈其美八十万,其他股东多则三五十万,少则十几万,筹集资金多达一千万银元。李思明控股达百分之三十五,老宋百分之十五,这两个货加起来就是百分之五十,是绝对控股了。
搞定了注资之后就该谈预算了。毕竟购买地皮、兴建厂房、进口设备、招募工人等等这些通通都是要钱的,而且要很多很多的钱。但具体每个阶段、每个项目是多少,大家心里都没数,所以有得谈。
现在股东们基本上都不作声了,只顾着用钢笔记录,那帮李思明费尽心思从全国挖来的专业人才接手了战斗,开始跟李思明展开拉锯战。这些技术人才有的是破产的矿山老板,有的是经营不善的炼钢厂总经理,有的是从山东忽悠过来的焦炭厂老板……反正一个个都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业务能力绝对过硬。这帮家伙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要起预算来一个比一个狠,光是听他们报出来的数字,股东们就心尖直颤,有种要吞速效救生丸的冲动————如果他们有这玩意儿的话。
但李思明也不是吓大的,他认真阅读了这帮家伙做出来的计划方案,在德国专家的帮助下迅速找出其中的漏洞然后毫不留情地挥起屠刀狂砍预算,总之,想跟老子玩文字游戏,故意提高预算然后给自己捞好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