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911再造中华-第2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间,还不如果断放出猛虎将他们撕成碎片。”
徐世昌有点好奇:“为什么不让他去山东?你明明知道山东那边更需要像他这样优秀的将领。”
袁世凯一脸无奈:“以他的性子,到了山东碰到黑衣军,那肯定是一场不死不休的恶战,北洋军和黑衣军将会结下不共戴天的血仇,当时想要化解都化解不了了,这可不是我愿意看到的。”
徐世昌明白了。袁世凯并不想跟黑衣军反目成仇,如果可以的话,他甚至不想跟黑衣军交手。如果让冯国璋去支援山东,这位爷肯定要跟黑衣军杀得血流成河,尸堆成山,两军很可能会结下不共戴天的血仇。袁世凯很清楚自己力量的极限,他有信心摁死革武汉革命军,但是说要干掉李思明,他是一点底都没有,同时向这两方开战并且获得胜利……他做梦都不敢想,怕想坏自己的脑子。现在的最好的选择就是不要去管山东了,集中全力在最短时间之内干掉武汉革命政府,把整个湖北抢过来,到时候就算山东丢了,有沃野千里的江汉平原也足以弥补损失。
真是一个精明的商人。
他问:“那你打算怎么对付黑衣军?他们的胃口可一点都不比我们小,那位李大将军可不像孙文那么好糊弄的,你想好怎么应对他的挑战了吗?”
一提到李思明,袁世凯的眉头顿时拧成了个疙瘩,揉着太阳穴头疼万分:“想办法跟他建立联系吧……”
只说想办法跟李思明建立联系,却没有说建立联系之后应该怎么做,因为他压根就没有想好。
徐世昌也没有追问,转身安排去了。
李思明横空出世,完全打乱了袁世凯的计划,让袁世凯头疼万分,也让北京紫禁城大惊失色。眼下革命党就够他们受的了,现在又冒出了一个比革命党更加厉害的狠角色,还让不让人活啊!载沣二话不说,一连给袁世凯去了七八份电报,措辞一份比一份严厉,要求他在半个月之内解决武汉革命军,然后挥师东进拿下苏北,把李思明押到北京来问罪……我们的摄政王似乎忘记了,就是他把苏北卖给了李思明,使得李思明的势力急剧扩张,已经足以威胁到大清的江山了。
也不知道是真忘了,还是选择性忘记了。
他的电报都让袁世凯揉成一团,扔进了垃圾篓子。放在以前袁世凯可能还有心情跟他玩玩,现在没这心情了,电报来一份他扔一份。
武昌革命政府总指挥部。
一众革命军将领正在传阅着从苏北那边发来的电报,一个个眉开眼笑。
打从跟北洋军交手以来,他们就没有再露出这么灿烂的笑容了。
不能怪他们,任何人被人摁在地上暴打都笑不出来吧。刘家庙一战,革命军损兵折将七千余人,给北洋军造成了伤亡却少的可怜,如此悬殊的战损比让这些在成功占领武昌,之后又接连取得了一连串胜利,有些飘飘然了的将领们不寒而栗。所有人都意识到,南方新军跟北洋军的战斗力压根就不是一个档次的,跟北洋军死磕,那跟找死没有区别!
好在北洋军也没打算跟他们死磕,相反还有点待价而沽的意思,打完一仗就停下来跟他们谈一谈,谈不拢就再打,搞来搞去无非就一个意思:
只要价钱合适,北洋军也是可以投身到革命洪流中去的!
只是他们要价实在太高了,革命军根本给不起,所以这场仗还得硬着头皮打下去。明知道根本就打不赢,却偏偏要硬着头皮打,这种郁闷就可想而知了。
现在好了,有人帮他们出了一口恶气,在徐州那边一站就灭掉了1万多清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拿下了整个苏北,并且将战火烧到山东去了!
山东可是紧挨着河北的,在河北是北洋军的大本营。现在山东受到威胁了,北洋军想不紧张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武汉的战局很快就会大为改观!
匆匆从上海赶来主持战事的同盟会大将黄兴眉飞色舞的说:“这场胜利……真是及时雨啊!马上印成小报散发到前线去,告诉战士们,江苏起兵响应革命了,并且在徐州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战士们听到这样的好消息,一定会士气大振的!”
宋教仁百分之百赞成:“确实是一场及时雨,我们太需要一场这样的胜利了……宣传的时候不妨将黑衣军的战绩夸大一点,这样更能鼓舞士气。”
负责宣传的将领猛点头,往战绩里灌水以鼓舞士气嘛,这个他们在行!
黄兴和宋教仁都是同盟会的大佬,他们今年年初的时候还在南洋那边活动,与炮哥在槟榔屿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探讨了当前的形势,最后一致决定在广州干一票。四月份,这些大佬纷纷回国,在广州发动了一次起义……当然,熟悉历史的都知道,这次起义又失败了,七十二名革命党人壮烈牺牲,这便是著名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起义失败后,这几位撤到香港,等风头过了之后便又跑到上海,协助陈其美为上海起义作最后的准备。结果陈其美还没动手,武昌起义先爆发了,鉴于武昌这边的革命党群龙无首,根本就找不到一个镇得住场子的重量级人物,他们又风风火火的搭乘渡轮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武昌……
然后就撞上了刘家庙惨败,被北洋军摁在地上暴打!
黄兴大号“百战百胜黄克强”,这个“百战不胜”可是打着双引号的,原因是只要是有他参与的战斗乃至战役,基本上都是输,这不,魔咒又显灵了。还好,李思明在徐州帮革命党人找回了场子,不然他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第336章 乐极生悲
徐州大捷让黄兴等人极为兴奋,宋教仁提出向徐州发电报,与黑衣军建立联合战线,当然,如果能让黑衣军承认同盟会对这场革命的领导权就再好不过了,这一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热情高涨之下,大家七嘴八舌,群策群力,起草了一份热情洋溢的电报,祝架李思明在徐州取得一场辉煌的胜利,然后又隐晦的提出当前清朝仍然很强大,革命不能单打独斗,必须团结一致方能夺取最后的胜利……所以,要不要建立一条共同战线,同进同退,守望相助?
电报发出去之后,过了很久都没有收到那边的回复。电报就这点不方便,发出去之后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收到回复,想用电报泡妞真的需要高僧悟道般的耐心。好在这个时代的人早就习惯了这种效率极低的信息交流方式,他们一点也不着急,发完电报后继续他们的军事会议。
黄兴坚定地认为清军在徐州惨败之后,清廷很快就会调北洋军主力前去江苏、山东,以应对黑衣军的威胁,武汉的敌情将得到极大的缓解,所以接下来他们应该跟北洋军保持距离,不要主动进攻北洋军,严守防线就可以了。同时还应该号召各省的革命军前来支援武汉,等到北洋军主力调走之后没准可以发动一波反击,报刘家庙惨败之仇……
宋教仁等人也觉得这几天对袁世凯的让步实在太大了点,尤其是刘家庙惨败之后,袁世凯简直就是狮子大开口,而他们也只能捏着鼻子答应,这不妥。他们必须得强硬一点,否则就算革命成功了,大半胜利果实也进了袁世凯的口袋,那他们还玩个毛线!所以策略一定要改变了,他们必须得对北洋方面持强硬态度,不要再给那帮贪得无厌的家伙狮子大开口的机会!
大家越聊越兴奋,都全然没了睡意,各抒己见,一直谈到天蒙蒙亮。
然后,他们一切谋划就让隆隆炮声给无情地粉碎了。
天刚刚亮,在两军对峙前线,北洋军便万炮齐发,隆隆巨响粉碎了清晨的寂静,从炮口喷发的烟焰将天空渲染成病态的嫣红,炮弹成排飞向革命军阵地,将睡眼惺忪的革命军士兵无情地辗成肉酱……革命军都惊呆了,昨天大家不是还相安无事的吗?北洋军这是发什么神经!?
没等他们回过神来,数以千计的北洋军便挺着刺刀,怒吼着潮水般涌了上来,第一道防线顷刻之间就被淹没了,被猛烈的炮火炸得死伤惨重的革命军惊恐地扔下武器,往第二道防线溃逃,北洋军紧随其后,裹着溃兵在第二道防线的革命军手足无措间直接冲进了他们的战壕……
这还没完,一直在看戏,甚少参与战斗的第二镇突然也火力全开,用105毫米口径榴弹炮开路,直插汉口!一个第四镇便让革命军大感吃不消了,现在第二镇主力又压了上来,这仗就更没法打了!那些苦心构筑的防线在北洋军猛烈的炮火之下纷纷土崩瓦解,据守防线的革命军不是战死或被俘,就是被撵向己方阵地,将己方阵地冲得一塌糊涂,北洋军气势如虹,所向披靡!
这下子,黄兴、宋教仁、黎元洪等人全都傻了眼:这跟他们想的不一样啊!徐州落入黑衣军之手,山东直接暴露黑衣军的兵锋之下,北洋军现在要做的不是抽调精锐部队前去增援山东吗?怎么不管不顾的逮着他们暴打?这不科学!
甭管科不科学,反正北洋军两个镇六个协,三万余骄兵悍将真的没有半点要抽身前去增援山东的意思,只是照着武昌一路猛冲!激战中,北洋军也用重机枪玩起了纵深散布射,这是他们通过细作,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从黑衣军那里弄出的一部份训练教材中学到的,玩得不一定有黑衣军那么好,但是准确地将重机枪子弹打进两千米外革命军的战壕中却是绰绰有余的。在MG…08重机枪歇斯底里的咆哮中,革命军战壕中弹落如雨,不断有人明明在战壕里呆得好好的,却被从头顶瓢泼大雨般落下的子弹击中天灵盖,战壕里压根就找不到一寸安全的角落。革命军恐惧万分,斗志被极大地削弱,几乎到了风声鹤唳的地步。
当天傍晚,武汉革命政府逮捕了畏敌如虎、一逃再逃的前线将领张景良,短暂的审问之后便将其枪毙,以儆效尤。但是这没有任何作用,革命军已经被北洋军那疯狂的攻势给打得胆寒了,前线溃败之势不可遏止。
当天深夜,冯国璋的第二镇先头部队便冲到了汉口。革命军自知野战不是北洋军的对手,放弃了外围阵地,全部缩进城里,准备跟北洋军打巷战。冯国璋也不含糊,指挥主力将汉口三面包围,略作休整,在第二天,也就是十一月一日,向汉口发动了猛攻。他把整个镇的麦德森轻机枪都集中起来,从军中挑选一批悍勇绝伦的士兵,人手一挺轻机枪,一边冲一边扫,后面跟着大批投弹手,每个人都拎着一小篮从德国进口的手榴弹,机枪手用猛烈的扫射压制住街垒后面的敌人后,投弹手便将手榴弹甩过去。这套战术同样是跟黑衣军学的,倒不是黑衣军有心教他们,实在是没办法,每年冬训,数万甚至十余万民兵参与,想要做到完全保密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要有心偷学,是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的,偏偏,北洋军就很喜欢偷师。
革命军成了他们的试验对象,从黑衣军那里学来的种种狠辣的战术都一一用到了他们身上,把他们打得节节败退。
这还不算,不少北洋军的神枪手悄悄爬到高层建筑上面,架起了枪管修长的莫辛纳甘步枪。这依然是从黑衣军那里偷学到的,就连他们安装在莫辛纳甘步枪上的四倍瞄准镜,跟黑衣军装备的09式狙击步枪都是同一个型号。这些家伙居高临下,向数百米内一切暴露在他们视野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