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1911再造中华-第4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佩孚迅速抓住了重点:“司令员的意思是,三天之内就会有两个主力师赶到岭西并且完成集结?”

    蔡锷说:“是的。黑衣军第1、第2步兵师都已经在哈尔滨休整了几天,现在正陆续上火车,夜以继日的往岭西赶来,最多三天这两个师就能全部抵达前线,并且完成集结,投入到反攻中去了。”

    吴佩孚倒抽一口凉气。第1、第2步兵师他是知道的,兵力都超过一万七千人,拥有数十门155毫米口径榴弹炮,实力之强,别说在国内,放在全世界也很难找得到对手。两个师加起来就是近三万五千人,从哈尔滨到岭西,足有八百多公里,如此遥远的距离,能在三天内将三万五千人齐装满员的投送到战场上,这样的组织效率,简直逆天了。

    他发自内心的庆幸袁宫保当初没有上头,带着他们跟黑衣军干到底,否则现在北洋第三镇是否还存在,真的不好说!

    他小心翼翼的问:“如果这两个步兵师顺利完成集结,那么,司令员,你打算怎样展开反击?”

    蔡锷说:“北满战场的俄军是怎么完蛋的,吴标统应该有所耳闻吧?”

    吴佩孚说:“略有耳闻。司令员采用了空前大胆的战略战术,只用两个精锐步兵团抵挡俄军的疯狂进攻,两个师主力从左右两翼直插俄军后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扶余、榆树,断绝俄军的退路,对俄军形成包围,让俄军欲进不得,欲退不能,最后在我军主力的强大攻势之下全军覆没!”说到这里,他不禁露出钦佩的神色。他自认也是个胆大包天的人物,但是如此大胆的战略战术他是万万不敢用的,光是想想就心惊肉跳!

    蔡锷不仅用了,而且大获成功,一把掐住了俄军的七寸,把那七万俄军全部关进了巨大的包围圈中,最终全军覆没。这等勇气,这等指挥能力,他再怎么心高气傲也得写个大大的服字。

    蔡锷说:“我打算给他们来个照方抓药。”

    吴佩孚眼都大了:“还是大迂回战术?俄军还会吃这套吗?”

    蔡锷说:“俄军吃不吃这套取决于我军行动够不够迅速、大胆,只要我军能抢在他们反应过来之前迂回穿插到位,他们必将陷入慌乱之中,到那时,他们的死期就到了。”说到这里,他皱起了眉头。

    这个计划要求负责迂回的部队行动足够的迅速、果断,绝不能拖泥带水。如果第1部队师接手了十一标的阵地,投入到阵地防御战中去,他们就无法全力出击,攻击力度和速度都将大受影响,变数可就大了!

    不接手十一标的阵地

    就十一标现在这样子,还有能力继续坚守吗?

    吴佩孚看穿了他的心思,斩钉截铁的说:“司令员请放心,我十一标别的能耐没有,咬咬牙还是可以坚持三天的!”

    蔡锷望定他:“吴标统,军中无戏言!”

    吴佩孚说:“守不满三天,末将提头来见!”

    蔡锷见他如此坚决,露出赞许之色:“若能守满三天,此战,吴标统当居首功。”

    吴佩孚说:“扯这些太远了,多给些迫击炮和集束手榴弹才是正经。”

    蔡锷说:“管够。”

    还真的是管够。当天下行,第1步兵团团属迫击炮营和两个营属迫击炮连就投入到战斗中,用猛烈的迫击炮火力支援十一标,把俄军炸得人仰马翻。至于集束手榴弹,那更是成箱成箱的往阵地运,坚守阵地的北洋军士兵扔到手酸都扔不完。这还不算,十一标那些105毫米榴弹炮原本炮弹得一发发数着打的,现在一车皮一车皮的运过来,炮兵开心地发现,他们每门炮一天打上一百发都打不完这么多炮弹!

    这妥妥的就是在拿钱砸人啊!

    俄军还不知道黑衣军的王牌部队已经来到岭西了,他们还在按部就班地向十一标的防线发动进攻,试图拿下这些高地,夺取岭西火车站,以断绝中国军队利用铁路增援东蒙的可能。但他们马上就发现不对劲了:坚守这些高地的仍然是那支顽强得不可思议的中国军队,兵力没有变多,但是火力却变得异常凶猛,机枪迫击炮把他们往死里砸,当他们艰难地向上攀登的时候,守军会把一种由数枚手榴弹种合而成的、威力巨大的手榴弹往他们头上猛抡!这玩意儿的威力实在太恐怖了,一枚抡过来,跟砸落一枚76毫米口径高爆炮弹差不多,艰难地往上攀爬的俄军很窝囊的让他们炸得死伤枕籍!

    这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那些可恶的总是携带着炸弹在他们头顶上空盘旋,看到大量人员集结马上俯冲而下,投下炸弹!在这些秃鹫凶狠的攻击之下,俄军连组织进攻都变得越来越困难,作战效率直线下降!

    马林诺夫斯基对此极为恼怒,严令各部:“三天之内必须拿下岭西火车站,逾期不克者,军法从事!”

    在他的咆哮声中,俄军拼尽全力,顶着飞机炸大炮轰,向十一标的阵地发动一次次进攻,攻势一浪高过一浪,毕竟谁也不想上军事法庭。

    可惜,严厉的军法消灭不了中国军队那猛烈的火力,俄军一次次不计代价的进攻,除了在中国军队的阵地前留下一堆堆死尸之外,再无别的收获。马林诺夫斯基越发的恼怒,下达的命令一道比一道严厉,然而,却无济于事。

    在血腥的厮杀中,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为久攻不克而恼怒万分的马林诺夫斯基并不知道,中国军队正利用沙俄耗费巨资修的铁路,以惊人的速度往岭西集结,俄军的攻势越来越猛,然而,距离胜利却越来越遥远

    四月四日,也就是黑衣军第1步兵师第1团抵达岭西的第二天,李思明就接到了一份长达两千多字的电报。在这份电报里,蔡锷详细的阐述了自己的作战计划,简单的说,他打算利用俄军严重依赖铁路补给的弱点,再给俄军来一次迂回侧击,先截断俄军的补给线,再慢慢收拾俄军主力。计划很缜密,也很大腥,胆子小一点的人光看着就会心惊肉跳。不过,李思明仔细研究一番之后,迅速批准了。

    然后便着手处理跟奥斯曼帝国的那档子事换句话说,他现在没有空去管前线的事情,蔡锷自由发挥就是了。

    在李思明回到北京后的第三天,息南大使就向他递交了一份由奥斯曼帝国苏丹亲自署名的件。在这份件中,奥斯曼苏丹提出愿意在死海边划出一块面积达一千平方公里的土地租借给中国,允许中国在那里建化肥厂,租期为五十年;同时又允许中国在约旦开采磷矿、铜矿,在税收和政策扶持方面都给予巨大的便利。

    条件是中国帮他们对付意大利。

    1911年9月,意大利跟奥斯曼就在利比亚大打出手了。跟原本历史上奥斯曼在利比亚兵微将寡、被意大利按着打不一样,这次奥斯曼帝国下了血本,调集了整整六万大军,跟来犯的意大利军展展开惨烈的血战。现在地球人都知道利比亚有石油,而且储量极大,只要能占领利比亚,便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石油收益,对于财政极度紧张的奥斯曼帝国来说,这一点至关重要,但凡有一线希望,他们都要保住利比亚,绝不放手!

    于是,来势汹汹的意大利一脚踢上了铁板,在班加西登陆后不久就遭遇奥斯曼军队的猛烈攻击,一场血战后,意军死伤近四千人。

    这下意大利彻底火了。他们原本以为自己调集了十几万军队,形成泰山压顶之势,应该能把土耳其人吓住,迫使其主动放弃利比亚,没想到土耳其人不仅没有被吓住,还主动向他们发动进攻,让他们死伤惨重,这让他们如何咽得下这口恶气?于是,他们很快就全线发动进攻,两支大军就这样在黄沙飞扬的利比亚展开了殊死搏杀。

    一开始,奥斯曼军队凭借着熟悉地形,适应当地气候,接连取得了几次胜利,杀伤甚众。但是很快,意军在兵力上的巨大优势就体现出来了他们的总兵力是奥斯曼军队的三倍。装备落后、连军饷都不时拖欠的奥斯曼军队哪里顶得住这么多意大利军队的疯狂进攻?很快就开始败退了。尽管恩维尔帕夏亲自来到前线督战,苏丹也不止一次发表讲话,要求军队拿出奥斯曼男儿的勇气来,不要给祖辈丢脸,可还是无法扭转颓势。当中国军队在北满战场暴揍俄军的时候,在利比亚战场,奥斯曼帝国军队已经丧失了战略主动权,只能困守的黎波里、米苏拉塔等少数几座大城市和一些要塞,再也没有能力与意大利军队在野战中争雄了。

    明眼人都知道,如果奥斯曼帝国不能迅速调派更多军队驰援利比亚,他们很快就会失去这片流淌着黑色金子的土地。然而,现在四面楚歌的奥斯曼帝国,根本就拿不出更多的军队来,他们只能寻找外援了!

    貌似很能打的中国一下子就进入了他们的视线。

 第615章 梦碎草原6

    此时,在利比亚工作的中国工人多达一万,而且在法国人的协助下,成批成批的从摩洛哥跑过去,使得在利比亚境内的中国工人人数一直在增加。这些工人

    关注过摩洛哥危机的人都不会天真到以为他们只是纯粹的工人。不夸张的说,那纯粹就是一支打着工人的旗号的、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且有着严密的组织的军队,一支军队该有的东西他们通通都有,只差一身军装而已!

    一开始,奥斯曼帝国并没有给予这些武装工人太多的关注,意大利人那咄咄逼人的攻势就够他们焦头烂额的了,哪里还有多余的精力去关注一帮受法国人的招募,跑到利比亚讨生活的工人?直到他们在战场上连连吃瘪,而中国军队在北满战场暴打俄军,显示出强劲的战斗力,奥斯曼帝国才把目光投到了那些为法国人工作的中国工人身上。他们饶有兴趣的查了一下这些工人在摩洛哥危机中协助法军剿灭摩洛哥游击队的战绩,顿时两眼放光:

    这哪里是普通的工人?这分明就是一支戴着安全帽的军队啊!恩维尔帕夏率先提出了招募中国工人,建立一支外籍军团协助帝国军队对付意大利人的计划,这一计划在国内得到了积极响应,奥斯曼苏丹亲自在外交书上署名,要求息南大使尽快办妥,帝国现在极度需要兵员!

    所以李思明一回到北京,息南大使便黏了上来,开口闭口都是:老大,现在我们战线吃紧,拜托你让我们从你的工人队伍里招点兵吧!

    李思明对此却是浓厚的没兴趣。倒不是他不想捏捏意大利这个软柿子,实在是时机不对。他现在已经把沙俄这么个实力强劲的列强得罪死了,接下来他还会把日本得罪死因为他不打算还南满铁路的控制权还给日本了。要知道,日俄跟英国是穿同一条裤子的,把日本和沙俄都给惹了,天知道英国这个老阴逼会在后面玩什么诡计,现在他可是压力山大,哪里还有力气去管意大利跟奥斯曼这档子破事?所以几次跟息南交谈都是打着哈哈,把这事给应付过去算了。

    他不感兴趣倒不要紧,可息南却不能消极应对。现在利比亚战场的局势对他们非常不利,意大利跟打了鸡血似的疯狂进攻,他们别说还手,连招架都很乏力了,而国内根本就抽不出更多的兵力前去支援,再这样下去,输掉这场战争是迟早的事情,那些剽悍善战的中国工人,已经成了奥斯曼帝国的救命稻草了!所以息南把报酬一加再加,从一开始的单纯拿钱雇佣变成了在约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