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佬从养猪开始-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是当然!”张海点点头“对了玥儿,我寄给你的口罩你收到没?”

    “收到了,前两天就已经取回家了呢!”

    “那就好,最近你和爷爷奶奶最好不要外出,有什么事要出去也一定要戴上口罩知道吗?”张海再三叮嘱到。

    虽然觉得张海有些大题小做,杞人忧天,但李玥儿还是感觉很温馨,因为她知道张海这是在关心自己。

    “啊!难怪你往家里寄了这么多蔬菜,原来你是担心我们外出感染肺炎啊?”随后李玥儿恍然大悟。

    因为这几天,张海往李玥儿家里寄了好多物品,不仅有口罩等医药用品,还有大量的莴笋、土豆、干豆腐等蔬菜和食材。

    不仅是李玥儿,张海还给公司的高层和所有员工都发了口罩,希望引起大家对疫情的关注。

    而且在放假之前,张海还以公司的名义提醒大家,希望过年期间大家不要外出旅游,特别是到北湖等地区。

    和玥儿聊完后,张海就回到了家。

    “小海,家里的豆子已经泡好,你拉到你桂莲婶家去,她家今天要推豆腐,帮咱们家一起做!”

    “哎!晓得了!”

    张海已经看到院门口泡着的那盆黄豆,

    在农村,每年过年大家都喜欢自己做豆腐,一次就做几十斤放冰箱里,就能吃上一两个月。

    而且自家做的豆腐不仅味道更好,吃起来也更放心,不用担心那些乱七八糟的食品添加剂。

    几分钟后,张海就将黄豆拉到了桂莲婶家里。

    “桂莲婶今天麻烦您了!”

    “呵呵,麻烦个啥,咱们两家的一起,还不是一样的做!”桂莲婶笑着说道。

    “小海你帮我个忙,帮我把黄豆打成豆浆!”

    “好的桂莲婶!”

    现在农村打豆浆也是用机器,很少还有人用石磨,因为用石磨不仅速度慢,而且还累人,所以现在石磨在农村也很少见,即使有些村民家里还有,但也几乎都成了摆设,很少有人还在使用。

    推豆腐需要花的时间可不少

    光是熬豆浆都要两三个小时,所以张海没在哪里等,打完豆浆就回了家。

    ………………

    张海正和老妈大姐一起打扫卫生呢,就接到了大牛的电话。

    “哥,糯米已经煮好了,你赶紧过来啊,今天我家打糍粑!”

    “好,我马上过来!”

    张海笑了笑,本来还想去买几斤的糍粑的,这下都不用买了。

    当他来到大牛家的时候,阿明阿峰几个家伙已经聚在院子里,此时就大牛和阿峰在打糍粑。

    两人一人拿着一个粑锄,高高的举起重重的砸下,你来我往的很有节奏感。

    因为两人一起打糍粑最重要的就是节奏,要是节奏乱了,粑锄就很可能会砸到另一个人的头上,所以跟没经验的人一起打糍粑就很危险。

    “哥,快来,真的太累了!”打糍粑也是非常费力的活动,阿峰刚打了几分钟就累的满头大汗。

    “哈哈,你小子是虚了吧?叫你平时多锻炼锻炼你就是不听!”张海笑哈哈的调侃阿峰这家伙。

    “哥,我可是经常干农活的好吧?你以为谁都跟你一样,身体强的跟水牛似的?”阿峰放下粑锄,翻个白眼的反驳到。

    对于张海的身体素质大家都非常羡慕,

    经常跟他在一起玩的人就知道,他仅力气大,随随便便就能拎起两三百斤的物品,而且耐力也超好,就是干一整天的重活儿,也依然生龙活虎。

    “呵呵,让我来!”张海非常霸气的走过去,接过阿峰的位置,开始和大牛一起打了起来。

    大牛家今年要打三十多斤糯米,张海估计要有一百多斤糍粑。

    好在张海体力好,要是一般人真坚持下来

    因为打到最后,大牛几个家伙都差点累瘫在地。

    “哥,你说你是不是偷偷吃了啥仙丹,要不然你身体怎么变得这么好啦?”大家笑问道。

    “太上老君的九转金丹听说过没?我就是吃了一颗九转金丹身体才变得这么好的!”张海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切!!”

    大家全都竖起了中指,才不相信他的鬼话。

    ???

 第二百二十三章热闹的杨柳湖冬捕

    腊月二十八这天一大早

    宽阔的杨柳湖边已经围满了村民和城里来的游客。

    因为今天是杨柳湖一年一度的冬捕日,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每年在腊月二十八这天,村里都会组织村民们捕鱼,祈盼着年年有鱼(余),风调雨顺。

    当然最重要的是能捞几条鱼过年,打打牙祭,给孩子们补充营养,毕竟以前大家并不富裕,过年的时候能分到几条鱼,那也算是一个不小的福利。

    因此,冬捕已经成了村里的一项传统活动,到了现在大家并不缺少那两条鱼,更多的是体验过年的乐趣,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每年的这一天,几乎全村老少齐上阵,年轻人们划着小船,在湖中撒网捕鱼,老人们就站在湖边,乐呵呵的看着大家劳动,至于村里的小屁孩们,他们更是开心的不得了,撒着丫子在湖边到处跑,嘻嘻哈哈玩的不亦乐乎。

    “海子,你们村冬捕开始了没??”一大早,张海就接到了猴子的电话。

    猴子终于有了空闲,因为他们家工厂从昨天正式开始放假,一直放到正月十五。

    “快了,你小子还不赶紧滚过来,要是来晚了,恐怕小鱼仔都捞不着了。”张海开玩笑的说道。

    “嘿嘿,这不会有你在吗?到时候你帮我留两条不就行了?”猴子厚脸皮的说道。

    “滚粗,哥们我也要下水捞鱼,卖鱼的事情可不归我关,你小子想卖鱼就赶快点!”张海笑骂到。

    “行行行!!!海子你给我记着,我来了再收拾你!”说着猴子就挂断了电话。

    “这怂货!谁收拾谁还不知道呢!”张海无语的摇摇头。

    …………

    “小海快上船,咱们要出发了!!”大山哥启动小船,看到张海还在岸上,于是大声的叫道。

    “哎!马上就来!!”张海赶紧穿上连体防水衣,三两步跳上船。

    此时湖边已经围满了村民和城里来的游客,大家满脸期待的看着出发的渔船,希望大家能有大的丰收,鱼获满仓,年年有鱼。

    而村里的动力游船全都出发,开足了马力向湖中心奔驰而去。

    当游船们来到湖中心,大家就在老鱼叔的安排下,游船两两分组,每两艘渔船分为一组,拉着一张渔网的上面两端,大家分成不同的方向,拉着渔网向四周前进,张网捕鱼。

    不得不说,村民们都是捕鱼的好手,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从小就在湖边长大的村民们对捕鱼就向吃饭一般熟练。

    老鱼叔在对面的船上,将渔网的拉绳牢牢的绑在了船尾,然后向另一条船上的张海问道。

    “小海把渔网的上端系好了没??”

    “好了,老鱼叔!”张海也三两下就绳子系好,然后使劲的拉了拉,确定已经绑好,这才笑着回应道。

    “那好,大山,咱们出发,记得不要太快……”

    “知道了,老鱼叔!”大山哥笑呵呵的说道,随后两人很有默契的开着游船,几乎齐头并进的向岸边驶去。

    随着渔网在水面下不停的穿行,湖中渐渐有了反应,而且反应越来越剧烈,甚至肉眼就能看见水中扑腾的大鱼,真是令人欣喜。

    “嗯,湖里的鱼还真不少!!”张海,满脸喜色的说道。

    “呵呵,那是当然,这几年村里的捕鱼的少了,湖里的鱼当然越来越多。”大山哥也非常高兴,笑呵呵的向张海解释道。

    张海笑着点点头,照这样看来,今天的收获肯定不小。

    这几年,随着村里的青壮纷纷外出打工,曾经杨柳湖中频繁而热闹的捕鱼场景已经很少见到,只有每年过年之前的冬捕日,才有这般热火朝天的场景。

    因此湖中的鱼类越来越多,每年冬捕的时候,都能捕到上千斤,而且这还只是一轮捕捞的成果。

    这么多鱼,每家分了两三条,剩下的就都会卖给城里的游客,大家对湖中野生的湖鱼都非常喜爱,即使价格比养殖的贵上两三块,但大家还是更喜欢杨柳湖中的野生鱼。

    于是,每年腊月二十八这天,前来杨柳湖卖鱼的游客都络绎不绝。

    村民们也都将家里的山货和特产拿到湖边售卖,就这样杨柳湖边自发的形成了一个小型的年货市场。

    …………

    在村外的省道上,忙着回家过年的司机们无奈被堵在了路上。

    “老哥来抽烟!这里怎么堵成长龙啦?”其中一个刚从沿海打工回来的年轻人向旁边的老师傅问道。

    “呵呵,谢谢,兄弟你不是青山的吧?”

    “老哥你咋知道?”

    “呵呵,要是青山的,能不知道今天杨柳湖冬捕么?电视上都预告好几天了!”

    “啊?杨柳湖冬捕很出名么?还能上电视?”外地的年轻人非常的诧异,因为他家距离青山县也不远,心想之前怎么就没听说过杨柳湖冬捕呢!

    看到这位外地的哥们不知道张家湾的情况,老师傅笑呵呵的向他介绍。

    “那是当然,山神香猪和蔬菜听过吧??”青山的老哥笑呵呵的问道。

    “啊?山神香猪就是这里产的?”山神香猪,这可是最近火爆全网的网红猪肉,不知怎么的,突然红遍全国,在年轻人的群体中,甚至比传统的一号土猪还要有名气。

    不过不得不说,山神香猪在网上的营销真的不错,特别是经过山神腊货畅销之后,全国各地的消费者都成了自来水,对山神腊货的名气提升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山神香猪确实物有所值,这名外地的小哥当初也买了几斤,毕竟是家乡的味道,那美味真的没的说,至今都令他恋恋不忘。

    想到杨柳湖美味的蔬菜,外地的哥们觉得这里的鱼,肯定也不错,于是心痒难耐,满脸期待的向青山的老哥问道。

    “老哥,杨柳湖的鱼,像我这样的外地人能买吗?”

    “哈哈,当然能买了,这还能分本地人外地人不成?不过没人最多只能买两条,因为实在太抢手,去晚了根本买不到。”青山的老哥哈哈一笑道。

    难怪这里堵了这么长的车队,外地的兄弟在心里想到。

 第二百二十四章欢乐的乡村集市

    看到村里来了这么多游客,

    村长也非常的开心,因为这意味着张家湾越来越受游客们欢迎,

    只要有了游客,那村民的山货和特产也会更好卖,大家的生活也将越来越红火。

    经过一番努力,村口的交通终于重新疏通,堵在村口的车辆几乎一大半都开进了村里,因为有了青山电视台的预告,今年前来参加冬捕的游客几乎比往年翻了十来倍。

    “今年的游客好多啊!”

    站在杨柳湖边,看着围满了湖岸的游客,二大爷笑呵呵的说道,显然对村里这么热闹也非常高兴。

    “是啊,比去年多多了!看来咱们村真的是越来越好了。”三爷爷微笑着点点头。

    “我看这都是小海的功劳,要不是他,咱们村的名声也不会这么响,你看现在一说山神香猪,谁不知道?”

    “确实,咱们村山神香猪,那可是上过市里新闻的”

    “不止市里报道过,就连省里都报道过咱们村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