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佬从养猪开始-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啥?”还没等张海说完,阿明就像好奇宝宝似的问了出来。

    “现在外面猪瘟还挺严重,让你们买当地的猪仔,就是为了从源头上预防猪瘟。”

    听到张海的话,三人终于明白了。

    因为青山附近都没有出现猪瘟,所以在这些地方买猪仔,安全性就能得到保障。

 第六十八章村民大会

    当村长得知大家都想养猪后,立马就把张海叫过去问话。

    “你小子真是惹祸精,现在村里不知有多少人想养猪,你说这要是得了猪瘟怎么办??”

    听到大伯的话,张海一脸的委屈,心想大家想养猪我也拉不住啊!!

    但他还是没说出来,担心被大伯翻手镇压。

    “大伯,其实我觉得大家养猪也不是不行,只要…………”随后张海将对大牛他们三个说的话又向大伯说了一遍。

    听到张海的话,大伯沉吟了下,觉得也只能如此,随后再次问道:

    “你真看好养猪的前景?”

    “当然,大伯您想,就这几个月的时间,光是桂省和川省就被扑杀了上千万生猪,全国的生猪存栏量下降了七八千万头,您说这猪肉价格能下的来吗?”

    听完张海的解释,张国庆顿时明白了,虽然不明白太多复杂的经济规律,但最基本的供求关系还是懂的,立马就知道为什么张海会看好养猪的前景了。

    而村民们估计也是明白了这个道理,再加上张海的刺激,大家这才会动了养猪的心思。

    想到这儿,张国庆也动了养猪的念头,当然他不是想养猪赚钱,只是单纯的想多养几头年猪,免得儿子们花钱买贵肉。

    而在整个张家湾,和村长同样想法的老人可不少,大家一听张海这个养猪大老板都说了,今年猪肉价格肯定不会下降,甚至还要卖到二十块以上。

    于是时候的半个月,整个张家湾,几乎所有人家都买了猪仔,甚至将附近的猪仔价格推高了一两块。

    看到张家湾的人这么疯狂,附近几个村的人,都觉得他们是不是都疯了,现在在猪瘟这么严重,居然还顶风养猪,这是钱多得没处花了吗?

    然而附近几个村的吃瓜群众们不知道,几被他们当做傻子的张家湾村民们,仅仅几个月后,就因为养猪大赚了一笔。

    …………

    第二天,阿明这家伙就把猪买回来了。

    听到他一次就买了三十头猪,张海也赶过来看热闹。

    “哥你看看我买的这些猪怎么样?”看到堂哥到来,阿明笑呵呵的问到。

    “不错,这些猪不仅骨架够大,而且也精神,只好肯用心,肯定能养好。”张海看到阿明买的猪仔点评到。

    听到张海的话,阿明嘿嘿的笑了起来。

    “不过你小子一定要注意防疫,多准备点消毒药水,每天都要做好消毒工作!!”张海继续叮嘱。

    “放心吧哥!我懂!”

    阿明也不是小白,知道猪瘟的恐怖,只要有一头感染了猪瘟,一死就是一大片,几乎不能幸免。

    随后的几天,阿峰和大牛也改建好了猪圈,买的猪也陆续到了他们家里。

    因为阿峰还要兼顾农机的生意,所以只买了十头来试试水。

    但大牛这家伙就胆大了许多,直接从市里引进了一百头小猪,也准备大干一场。

    因为几乎家家户户都养了猪,村里也出了不少新问题,比如有些不自觉的村民,直接将粪水排放到水沟里,造成河水被污染。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当天村长就打开村里的广播,通知大家:

    “通知!通知!请全体村民注意了,今晚八点,请每家派一个代表到村委开会……”

    “通知!通知!请全体村民注意了,今晚八点,请每家派一个代表到村委开会……”

    “通知!通知!请全体村民注意了,今晚八点,请每家派一个代表到村委开会……”

    同样的通知,大伯早中晚,一共播放了三遍。

    “开会??”

    “怎么要开村民大会了,难道出了什么事?”

    听到村里的广播通知,村民们疑惑的想到。

    晚上八点还没到,村民们三三两两提前来到了村委的会议室,等待着大会的开始。

    “哥,今天开会要说啥事?”阿明转过脑袋好奇的向张海问到。

    “这我哪知道!”张海摊摊手,心里好奇今天大伯叫大家来干嘛。

    就在哥俩嘀嘀咕咕的时候,大伯终于出场了,大步走上主席台,然后打开话筒,试了试音,会议就正式开始。

    “好了,大家静一静,静一静……”

    “最近村里家家户户都养了猪,有些人家还养了上百头,这很好,说明大家的思想都转变了,懂的了怎样发家致富”

    说到这里,村长话音一转:“但是!最近几天,村里的环境也变得乌烟瘴气,游客投投诉增长了八倍,大家反映的问题几乎都一样,那就是村里的猪屎猪尿的污染问题”

    “我在这里要告诉大家,从明天起,谁要是再把粪水直接排到河里的,我直接通报环保局,让他们封了你们的猪圈!!”

    “我说得到做得到!”

    听到村长的话,会议室里的气氛顿时变得压抑起来,大家心里都变得忐忑起来。

    看到大家终于明白了事情的重要性,大伯语气一缓:“大家看,人小海不也养猪了,而且还养了上万头,但他家的养猪场什么时候往河里排过粪水?他家的养猪场什么时候把粪便堆在路边?”

    “所以我觉得你们有些人完全就是因为懒,只要每天勤快点,多打扫几遍,及时把猪粪拉到地里,哪儿还有那么多事情?”

    “大家不要觉得我事儿多!”大伯黑着脸说完又看着大家。

    “现在咱们村除了小海,全村养的猪加在一起,估计都要有上千头,你们觉得上头要是知道了能不下来检查吗?要是捡到了污染情况,你们觉得你们能抗下去??”

    “所以,我就只给你们三天,三天之后,谁要是还没整改完毕,那你家的猪就别养了吧……”

    村长说完后,就直接离开了会议室。

    村长刚一走,里面就彻底炸了锅!!

    “啊!这可咋办啊!!”

    “唉!还能咋办?赶紧回去整改呗!”

    因为大伯在村里威望很高,所以即使有村民不那么乐意,但也不敢反抗,大家只能苦着脸回家,准备整改,

    不得不说大伯的话就是管用,第二天,整个张家湾都变得忙碌起来,家家户户都忙着修建化粪池,或者堆肥的房间。

 第六十九章土地流转(求收藏推荐)

    因为有了村长的警告

    村里的环境卫生,很快就有了巨大的改变,游客们的投诉也少了很多。

    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要不是村长让大家做好准备,估计就要被上面的督查组打个措手不及。

    因为就在大家整改完的第二天,县里的联合督查组就来到了张家湾,调查游客投诉的环境污染问题。

    由于村长的提前安排,调查组不仅没有调查到张家湾的污染问题,反而临走前还表扬了张家湾一番。

    调查组走后,村民们都还心有余悸。

    “我去,真是太吓人了!”

    “真不晓得是哪个生儿子没的,居然举报咱们!!”

    “那还用说,肯定是城里来的游客呗!!”

    对于举报者,大家心里都有所猜测,因为张家湾这里有个风景不错的杨柳湖,所以城里的游客经常到这里旅游休闲,甚至不少退休老人,每天都到这里来散步,钓鱼等等。

    “一下就来了十几个人啊,你说要是我们没整改好,这不要要倒霉了吗?”

    “确实很惊险啊!”想想大家都还心有余悸。

    不过经过这事后,村民们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的,都更加重视环保的问题,不敢在像以前那样,乱排乱放。

    ………………

    就在村民们冷冒冷汗,感觉逃过一劫的时候

    张海呆在山神养猪场里,就跟没事人一样,因为他的养猪场,环保设施完备,

    “老板环境督查组的人走了!”得到督查组一行离开张家湾的消息后,杨嘉就来向张海汇报这个消息。

    “走了就走了!反正我们养殖场又没什么问题!”张海不太在意的,因为他二伯就是环保局的领导,只要自己不作死,对方也不会主动找自己麻烦。

    “对了老板,还有几天就月底了,咱们还要向几个大型养猪场支付百分之十的买猪款呢!”杨嘉看着张海。

    “知道了,待会儿你就通知他们,三十号下午两点,我们会准时把钱款打到他们账户上!”张海点点头,心里已经有了计较,因为股票账号里的钱,要二十九号下午六点左右,才能转到自己的银行卡上。

    “好的老板!!”杨嘉点点头,知道老板有钱付款,他心里就放心了。

    因为上次已经买了一万头猪,一共花了九百多万,按照合同约定,第一次付款的日期就在这个月月底,也就是六月三十号,需要支付总额的百分之十,一共是九十多万。

    对于这点钱,张海毫无压力,因为就在这短短十多天的时间里,他买的股票已经大涨了百分之五十,利润达到了一千来万。

    而且北方稀土的股价,还将继续上涨,他只需耐心的等待,等到月底再将股票卖掉,利润还能上涨三五百万。

    有了这么多钱自己该怎么花??

    钱还没到账,张海已将开始考虑这笔钱的用途了!

    要继续养猪吗??

    随即张海就摇摇头,否定了继续养猪的念头,而且即使要养,也不能养在村里,除非另找场地才行。

    想到这里,张海打开了土流网,开始寻找附近的土地流转信息。

    因为移村并户和移民搬迁的原因,青山县很多的偏远农村都荒废下来。

    龙洞村,就是移民搬迁留下来的偏远无人村。

    这个村子不大,人最多的时候不过二十来户人家,口不过百。

    因为人均耕地面积少,而且土地贫瘠,村民们不得不响应国家号召,搬迁到了城里,到城里去讨生活。

    因此龙洞村的百十亩地和几千亩的山林也都渐渐荒废下来。

    经过政府的一番整理,这些土地和山林就被挂到了土流网上。

    “一百块一亩!”张海看了下价格,觉得自己还能接受,而且签约时间也是很灵活,不仅有三年五年等选项,还能一次就签十年。

    随后张海又看了下山林的流转价格,八千亩山林,承包价为每年一万元。

    价钱很便宜,相当的便宜,但这片山林的信息挂在网上已经一年多了,依旧无人问津。

    张海想了想,觉得这应该还是和青山人不擅长创业有关,因为当地人都比较保守,不喜欢冒险。

    而像隔壁的川省人和南湖人,他们那些地方就有创业的氛围,或是买小吃,或是搞展销,即使是换个锑盆茶壶,都带动很多老乡一起干。

    更不要说东部沿海的人,那些家伙搞的几乎都是大生意,各种商帮、团伙,在华夏市场上搞风搞雨,叱咤风云。

    因此,张海觉得创业经商的氛围,对地区的经济发展真的很重要。

    除了龙洞村外,张海找到了好几个当地的流转地块。

    比如干海村的地块也不错,挂牌流转的土地面积有五百亩,荒山一万五千亩,承包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