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百诡夜宴-第2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摇摇头,还是决定自己想想办法。这时,我看到了已经取出来的锅碗瓢盆铲,便突然有了主意。嗨,师父之前把如意铲传授给我的时候就教过我这个法子了,为什么不拿来试一试呢?

 289 糊涂师父

    宿营的时候,负责煮饭炒菜的我遇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就是如何搭一个可以炒菜的灶台。这事儿我没有经验,而商队的后勤“大总管”鸟肉散人也没有提供给我什么有建设性的意见,还得靠我自己来想办法解决。

    随后,我便想到了师父曾经向我随口提起过的一个好办法。于是,我便在附近找了一面土墙,把如意铲变长,在墙上挖出一个合适的坑洞来,然后留出一个缺口用以观察和控制火头,这就成了一个简易的灶台。嗯,这如意铲用来挖土果然也很管用!

    我在小溪里淘好了米,又用一个平底的饭锅装上溪水和米架在挖好的土灶上面,再往灶下的坑里倒进一些石脂,引着了火,便开始煮饭。

    阴间地底的植物大多属阴,即使阴干风干了过后也很难引得着明火。但地底下的燃料其实并不难找,石油、沼气、天然气随处可见,找到了地下矿脉挖一挖就出来了。甚至有些地方还可以利用熔岩湖的蒸汽热量来加热食物。

    不过,这当中最容易存储和使用的还是石油。也不需要像阳间的石油工业那样深度提炼,只要采用一些民间古老相传的土办法就能将原油简单过滤后获取到纯度一般的油脂,就可以引火做饭了。这样的油脂依循古代的叫法,就称之为“石脂”。

    石脂的味道虽然有些刺鼻,但好在容易取得也容易存储,引火也方便。因此阴城内大多就采用石脂来引燃明火,只不过因为要顾及鬼的感受,所以有相当严格的限制。长寿饭店的厨房里就使用石脂来炒菜。而经常要行走在旅途上的商队更是将它作为必备的物资随队携带。

    煮饭的同时,我又用如意铲另外掘出一个土灶来。这次,我架上的是自己带来的盾镬,准备就用它来炒菜。

    说起来,鬼膳门那位先祖也确实是位鬼才。这样的盾镬,一锅多用,既能当盾牌打仗,又能炒菜,还可以阳餐、阴餐、鬼餐通用!大大地减轻了阴间商队的辎重负担!

    否则,难道出来行走江湖还要带三口炒锅?一锅炒给人吃,一锅炒给鬼吃,还要自留一锅炒给自己吃?

    不过,我的那位前任“随队厨师”老顾恐怕就没那么多讲究。按照鸟肉的说法,他能顾得了煮熟给活人吃的一锅饭就不错了,估计鬼仆们只能全程啃干粮,更不用提什么阴餐了。

    但是,解决了灶台的问题,我接下来却又要面对食材品种过于简单的窘境。

    我让鸟肉散人把后勤辎重里的食材都翻出来给我看一下,结果发现,商队这次就带了一些最简单的食材出来。其中最多的是产自死泽外田的稻米、面粉和一种蓝豆,此外还有一些地豚肉干类似于猪一样的地底肉畜,再有就是腌制过的酸菜了。

    就这么点食材,我还能弄出什么特殊花样来?

    没办法,我只好凑合着简单处理一下。先把地豚肉干泡软了撕碎,就着酸菜炒了一大盘酸菜炒肉,另外又煮了一锅蓝豆汤,不出半个小时就全部搞定。然后我便召集大家过来吃饭:“开饭了!开饭了!”

    其他队员们过来一看,似乎都感觉很意外。

    “嘿哟!出门在外居然还有炒菜吃?”

    “饭也是干饭,咱们今天不吃米糊了?”

    “你都傻了!肯定还是干饭好吃呀,米糊我早就吃腻了!”

    “来了新厨子就有新花样,好兆头!”

    “嗯,好吃!好吃!你们废话还这么多,动作再慢一点我就全吃光了!”

    在外行商果然很辛苦,就这几样简单的饭菜便能让他们满足了。大伙儿围坐在一起吃得很开心,不一会儿就把饭和菜全部吃得干干净净,一粒都不剩。鬼仆那边我也稍微帮他们改善了一下伙食,把白毛虫丢进锅里炒了一遍,弄成一盘爆炒白毛虫,它们也是吃得不亦乐乎。

    最开心的还是鸟肉,他吃完活人的饭菜又跑来凑热闹,跟鬼仆抢爆炒白毛虫吃。他在嘴里一边大嚼白花花的虫子,一边大赞美味:“专业厨师的手艺就是不一样!老顾那个家伙真的早就应该把他撵走了!”

    只有布爷还是面无表情,独自坐在远处吃他的饭。不过,他连吃了两碗,应该还算合他的胃口吧。

    吃完饭,鸟肉主动跑过来帮我清洗餐具。收拾干净后,他还硬要拉着我聊天,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这家伙是个自来熟,聊了几句之后仿佛已经和我成了知己,啥话都敢问,啥话都敢说。于是我便也问了他一个我早就想问的问题:“你穿着道袍,又叫散人,到底是道修还是阴修啊?”

    “嗨!这有什么奇怪的?”他爽朗地大笑道,“我先学的道,然后才修的阴。你说我是啥修就是啥修,哈哈!”

    “那为啥叫鸟肉散人?”

    “这是我大师父给我取的名!”

    “大师父?什么样的师父会给你取这么个名?”我也笑了,这家伙怎么说话总是不着调,时不时就冒出一些莫名其妙的词来。

    鸟肉果然是一个很健谈的人,也没有想要刻意隐瞒自己的过去,说起自己的往事来就跟说故事一样:“我家住在大山里,那就一个字:穷!我父母一共养了八个孩子,实在养不过来了,就打算把我送去当道士!”

    “我们那地方也怪,专门出道士。这就好比别的地方专门出木匠,一整个村子的人都外出去干木工,打家具、搭脚手架什么的。还有些地方专门出的是泥工,盖房子的,或者出戏班子,唱戏的,都是一个意思。不过我们那儿出的是道士!”

    “出道士的原因也很简单,还是一个字:穷!哪家哪户有养不活的小孩了,就送去道观里当道徒。因为当道士不需要特别的手艺,会念经就行,还能保证有饭吃,饿不死。当然,也有个别送去和尚庙里当和尚的,其实都一样。只不过我很讨厌剃光头,就死活不肯去当和尚。”

    “不过,去当道士也得认识人!一般都是找亲戚或者同乡在道观里当方丈、当道长的去说情,才能把小孩送进去从道徒开始干起。关系硬一点的就去大的道观,油水足,干上十几年挣到钱了还可以还俗回来娶老婆。没钱没关系的就只能往更偏的山里去,在小破庙、小道观里蹭口饭吃。”

    “我家穷,又没有道士亲戚,其实想出家当道士也不容易的。到了九岁的时候,家里听说附近有座小道观里的老道士缺徒弟,不需要托人情,就连夜把我送过去了。那个老道士就是我的大师父。”

    “我大师父不识字,就会念一部道德经,还是跟他的师父一字一句死记硬背下来的。不过大师父口音重,学不准,几十年下来还老是念错。他开头就念:稻壳稻,灰常稻;命壳命,会长命”

    “我当时刚去的时候也听不懂,就曾问他这些经里面讲的都是什么意思?可他居然说他也不太懂,大概讲的就是怎么种稻子和长什么样脑壳的人会长命吧!”

    “呵呵!”听到这儿,我也不禁莞尔。

    “你还别笑!那时候我还小,居然就相信了,整整被他忽悠了七年!”鸟肉也在苦笑摇头。

    “名号呢?你还没说到名号的事儿呢!”

    “对了,我的名号!”鸟肉的故事终于要回到正题上来了,“正儿八经的道士不都得有个道号吗?乡间的道士也得取一个,好的歹的另一说,你要是连道号都没有别人就会嫌弃你是个假道士,骗人的!”

    “我大师父的道号是他师父给他取的,叫了谷散人,可他自己却给念成了鸟骨散人!他师父还是识几个字的,取的名也算清新脱俗。但是到了我这一辈,他自己没化,就给徒弟乱起名。他说他平时打了野鸟下来吃,就爱啃鸟骨头,所以叫鸟骨散人,剩下的鸟肉都给了我吃,我便应该叫鸟肉散人!”

    “哈哈!原来你这个名号是这么来的呀!”我也被鸟肉的糊涂师父给逗乐了。

    “嘿嘿,我能叫鸟肉散人就不错了!”鸟肉幸灾乐祸道,“之前我大师父还带过两个徒弟,后来都受不了小道观里的清苦还俗走了,你猜他们的道号叫什么?”

    “叫什么?”

    “一个叫鸟头!一个叫鸟爪!”

    “哈哈哈!你这位师父可真是绝了!”我大笑,还顺口给他神补刀了一句:“不过,幸好当初他没有给你取名叫鸟毛散人,不然就更惨了!”

    “对呀!看来我还得感谢他呢!哈哈哈!”

    我们两个人都狂笑起来,笑到肚子都疼了,就差在地上打滚。旁边其他的人看见了,都感觉很稀奇:“这两个人是怎么回事啊?昨晚上还动手打架来着,怎么今天就跟哥俩好似的?嗨,看来都不是正常人!”

 290 鸟肉的“苦逼史”

    笑了一会儿,我们俩的肚子都开始抽筋,受不了就只能停下来强忍着不笑。鸟肉随后又接着给我讲他的成长经历。

    “现在回想起来,跟着我大师父在那个无名的小道观里捱苦的几年,也是我人生中过得最纯朴、最快乐的一段时光。一老一小两个糊涂道士每天就只管照料道观前面的那两亩菜地,再偶尔出去给人做做法事,挣点买米的钱。虽然娶老婆的彩礼是没法攒够的了,但吃个饱饭还是没问题的。”

    “我这个名号虽然怪了点,不过在大山里也没啥好吃的,时不时打几只野鸟来闻闻肉味是我和大师父都很喜欢的活动,这鸟肉散人其实叫的也不假。所以后来我就干脆不改了,也算是纪念一下我大师父。”

    鸟肉仰着头,眼睛里闪烁着,表露出平时难得一见的纯真。这样的童年记忆对于他来说,应该是再美好不过的了!

    “那后来你又怎么修了阴功的?”我待他追忆了半晌,才开口问道。

    “唉,我跟着我大师父混了五年,在我十四岁那年他就死了,剩下我一个半大孩子撑不起一个道观。而按照山里人办红白喜事的习俗,总还是需要有个像样的白胡子老道去念念经的。于是,附近的两个村子商量过后,就凑了点钱从山外面请了一个新老道回来。”

    “新来的这个老道已经八十几岁了,居然比我大师父还要老,路都走不动,去哪儿都还得我背着他。不过我们那儿实在是太穷了,他不来也没人愿意来了。这就是我的二师父!”

    “我二师父虽然腿脚不利索,可还是有些真本事的。他真的会捉鬼,那些中了邪的人只要请他去家里做法一次,第二天就跟正常人一样了!这下子,不单单是临近的村子,就连隔着两三座山头的村寨也有人愿意抬着轿子来请他过去。那个破落的小道观反而变得香火旺盛起来!”

    “而更厉害的是,我二师父识字啊!他教会了我读书、写字,一字一句地纠正了我前五年一直念错的经,然后又问我要不要跟他学阴功。我当时屁都不懂,就答应了,这可不就上了贼船吗?”鸟肉摊了摊手,表示无奈。

    我倒是看不惯了,吐槽道:“你算幸福的了!我当年是想学,我师父都不愿意教我呢!”

    “嗨,你和我的经历不一样,我接着说你就明白了!”

    “再后来,我成年了,攒了几个钱又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